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楞嚴閣

鎖定
楞嚴閣是川中著名道教寺觀和旅遊勝地,位於四川省射洪市南十五公里的洋溪鎮街後龍背山頭。楞嚴閣為遂寧市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楞嚴閣
地理位置
四川省射洪縣洋溪鎮 [1] 
景點級別
川中著名道教寺觀和旅遊勝地

楞嚴閣歷史沿革

清朝光緒年間撰修的《射洪市志》記載:“明萬曆年間建後山楞嚴閣”。清朝康熙年間始由惠清太和陳清覺來洋溪開山。此後又由李一祥,蕭陽明,何來淮等任楞嚴閣住持。清朝後期,楞嚴閣曾是道教川北會道司所在地。它是成都二仙庵的腳庵,又下轄腳庵十六處。

楞嚴閣建築藝術

古蹟楞嚴閣 古蹟楞嚴閣
楞嚴閣道觀依龍背山山勢興建,可由洋溪鎮正街道通過一巷道上階梯經石門上山遊覽。石門兩側首見對聯有:“欲上青天攬明月;掃盡紅塵閒是非。”再登石級五十餘步,登上半山達新中國成立前所建“接引處”寺廟。該廟位於楞山道觀下西側,傍山崖修築,面臨涪江,鑿崖壁闢地約二畝餘。崖壁上方有古榕樹,枝葉繁茂,樹陰遮蔽接引處大半。接引處大門有木刻對聯,文曰:“楞閣俯三江,每望金華依北斗;山門分兩寺,愧無玉帶贈東坡。”進寺門即為佛殿,內供如來佛立像一座。佛殿側有小店,出售香燭紙錢糕點。再進一層,榕樹遮蔽下修建有魚池假山和花園,同時建有長方戲台和劇場,可容百餘人入座觀看。戲台前柱上有楹聯為:“拓我胸懷,唱大江東去;撲人眉宇,看爽氣西來。”戲台左側有長廊,又有對聯:“何時能到真如境;此地座名略似庵。”廊外有吊腳樓,取名為“望江樓”。以上三聯為辛亥革命志士、名人李雨生撰。楞山接引處具“臨觀之美”,憑欄遠望,洋溪鎮全貌盡收眼底,望東山,通泉壩,峯巒青翠,雲山飄渺,山光水色,交相輝映,故有“人間小勝景”之稱,遊客眾多,縣中文人碩老馬天衢、李雨生、塗秉珊、文映江、黃東平常登臨聚會吟詠。文映江曾題有寫景對聯:“闢開山肋半畝地;收攬江流十里天。”眼前景色,一語道破。每逢盛夏,因榕樹蔽日,江風吹拂,甚覺涼爽,是避暑消夏佳境,很多居民登山乘涼。 從接引處入寨門再登石級轉彎上山便至楞嚴閣寺觀正山門。山門較寬大,門首有縣人何金谷書寫的木刻對聯:"孤鶩落霞,江天一色;寒鴉青梵,鍾罄千聲。"山門前面是一片曠地,原是舉行廟會時開展各種活動的場地。楞山道觀依山勢由下至上分三層:第一層正對山門為五祖殿(又稱五瘟殿,包括豬、雞、羊、牛、蛙五牲),傳説建於明朝,砍刺笆林闢地修建。第二層是文昌殿,供奉文昌帝君(主管文化),右側又為三仙殿和藥王殿。第三層最高是老君殿(供奉李老君),東嶽殿(供奉東嶽大帝),其右側為藏經樓,左側為純陽樓(供奉純陽祖師)。三層殿宇之間,各有走廊通道相連接,即使是下雨天,遊者走完整個道觀都不會濕鞋。?
楞嚴閣最高與最佳處當數純陽樓。純陽樓位於老君殿側,三層高約四丈餘,頂樓有殿,供奉呂純陽(洞賓)祖師塑像。這座樓建於民國初年,設計新穎,位置也十分優越,走樓極寬敞,樓檻全是靠背座椅,內樓有雕樑畫棟,窗明几淨,登樓眺望黃滸寨,石斧山,天橋渡等奇異景色,真是別有情趣。?
藏經樓在東嶽殿右側,與純陽樓遙相對稱,是儲藏道家經典的寶庫。藏經樓地處山頭崖畔,面臨涪江,掩映於綠蔭之中,紅寶頂,琉璃瓦,雙重飛檐,遠望時給道觀增添景色之美。每當旭日東昇,人們憑欄遠望,腳下滔滔涪江,四周煙霧繚繞,彷彿置於仙山蓬島。?
在楞嚴閣諸殿宇中,最富於神秘色彩,神話傳説最多的要數東嶽殿了,東嶽殿供奉東嶽大帝。據説"東嶽治死",主管人間生死壽數,前來朝拜的信眾最多。東嶽大帝塑像顯得很威嚴,殿內塑有文武兩班站將,還有判官、小鬼、牛頭、馬面神,衙役。特別是站立兩旁衙役中一位衙役打呵欠形象,塑得形態逼真,表情生動,引人注意。整個殿內,光線灰暗,又給人一種陰森恐怖之感。東嶽殿東嶽神像背後還塑有南嶽大帝。東嶽殿門首有對聯,文曰:"善士莫灰心,今生積德來生受;奸雄休任性,活時欠債死時還"。東嶽殿前樑上懸有一把大算盤,長約3米,寬1.4米,算盤珠也有碗口大。據傳聞,有人在夜深人靜時,來此聽到有撥算盤珠聲音。據傳,洋溪鎮街上有一商人不講信用,多次賴債。債主無法,只好到東嶽殿來向神像叩頭告狀,燒錢化紙,祈求明斷。第二天,債主拉該商人前往東嶽神像面前賭咒。商人一見算盤上的賬算得十分清楚,不差分毫,嚇得心驚肉跳,回家後良心受遣責,立刻付清以前欠賬,還害一場病。傳聞散佈開後,洋溪鎮再也沒有人昧心賴賬了。?
東嶽殿側有老君殿,道教始祖李老君的塑像造得嚴肅尊貴,兩側還立有雕塑技巧極佳的十二洞金仙。屋上雕樑畫棟,樑上也塑有各路神仙羣像。老君殿門首有"其猶龍乎"四字匾額。"其猶龍乎"為春秋時期大思想家孔子對老子的讚譽:"鬱郁乎文哉,其猶在天之龍"。匾上書法蒼老遒勁,傳説是書畫名家用棉花醮墨水書寫而成。老君殿下石階下有古銀杏樹一株,高約五、六丈。傳雲種植於明朝中期,距今已有三百餘年曆史。銀杏樹圍大兩人相抱不能合圍,枝葉繁茂。樹蔭與樓台相互掩映,為道觀風光增色不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