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楚考烈王

(戰國時期楚國君主)

鎖定
楚考烈王(?-前238年),羋姓,熊氏,名元(一作完 [7]  金文作肯 [10]  [2]  ,戰國時期楚國君主,楚頃襄王之子(前263年-前238年在位)。
熊元是楚頃襄王的太子。楚頃襄王二十七年(前272年),前往秦國質子。楚頃襄王三十六年(前263年),楚頃襄王病危,熊元在黃歇的幫助下逃歸楚國,繼承王位,是為楚考烈王。為報答黃歇,楚考烈王即位後以黃歇為令尹,賜淮北地十二縣,號春申君。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割讓夏州與秦平。楚考烈王六年(前257年),邯鄲之戰,趙國向楚國求救。楚考烈王命春申君、景陽率兵救趙,接着又救魏新中、進攻秦國汾城,大破秦軍。 [10]  楚考烈王八年(前255年),滅亡魯國。楚考烈王十年(前253年),遷都鉅陽 [6] 楚考烈王十七年(前246年),敗於魏。 [10]  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為縱長、與諸侯共伐秦,無功而回,遷都壽春 [4] 
戰國策》《史記》記載:楚考烈王沒有兒子,春申君對此非常憂慮。後來春申君採納李園的建議,納李園之妹。李園之妹有身孕後,春申君把她獻給考烈王,生子被立為太子,即楚幽王。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前238年),楚考烈王去世後,楚幽王繼位,其生父春申君被李園殺害。但楚王負芻是楚哀王庶兄,楚考烈王並非無子,且李園之妹是足月生下楚幽王的,所謂“幽王、哀王非考烈王之子”實則是楚王負芻為爭奪王位散佈的流言。 [10] 
本    名
熊元
別    名
楚考烈王
熊完 [2] 
熊肯 [10] 
所處時代
戰國
民族族羣
華夏族
出生地
紀郢(今湖北荊州紀南城
逝世日期
公元前 238年
主要成就
遷都鉅陽壽春
邯鄲之戰,救趙卻秦
滅亡魯國
在位時間
前263年-前238年
諡    號
考烈

楚考烈王人物生平

楚考烈王歸國即位

楚頃襄王在位時,將熊元立為太子。楚頃襄王二十七年(前272年),楚頃襄王與秦國講和,派太子熊元到秦國作人質,同時派左徒黃歇前往秦國侍奉熊元。 [1]  [7] 
楚頃襄王三十六年(前263年),楚頃襄王病重,熊元欲回國繼位,但秦昭襄王以情況未明為由,拒絕放行。於是熊元在黃歇的幫助下,變裝為楚國使者逃回楚國。 [8]  同年秋天,楚頃襄王去世,熊元即位,是為楚考烈王。楚考烈王即位後,以黃歇擔任令尹,將淮北十二縣封給他,號春申君 [2] 

楚考烈王邯鄲救趙

賂秦伐魯
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楚國被迫將夏州(漢水與長江合流之間,包括漢陽以下、長江以西之水澤地帶 [10]  )割讓給秦國,以謀求秦楚之間暫時的和平。楚國因此更加衰弱。 [3] 
其後,秦國執行“遠交近攻”策略,兵鋒集中指向三晉。這一年(前262年),秦將白起大舉攻韓,韓國上黨獻給趙國,以聯趙抗秦。 [11]  同年(一作次年),秦昭襄王大怒,派白起攻打長平。 [12]  趙國則派廉頗拒守。 [13]  長平之戰由此開始。
楚考烈王二年(前261年),楚國攻打魯國,取徐州 [9-10] 
楚考烈王三年(前260年),趙孝成王趙括為將,隨後趙國在長平之戰中慘敗。 [14] 
邯鄲之戰
主詞條:邯鄲之戰
楚考烈王四年(前259年),秦軍進圍趙都邯鄲,欲乘勝滅趙。趙國恐懼,賂楚春申君以靈丘之地。 [15] 
楚考烈王六年(前257年),因秦軍持續圍攻邯鄲,形勢危急,趙國向魏國、楚國求救。平原君趙勝來楚國求援,毛遂自薦毛遂也同行。 [16]  平原君向楚考烈王陳述合縱抗秦的利害關係,從“日出”談到“日中”,楚考烈王還是猶豫不決。毛遂於是拔劍而前,走近楚考烈王,用楚國被秦國攻取鄢、郢、焚燒先王陵寢的恥辱喚醒楚考烈王的血性。楚考烈王羞愧,答應合縱,與趙國盟誓。 [17]  平原君回國後,楚國派春申君黃歇、將軍景陽出兵救趙。 [19]  楚國出兵的同時,魏信陵君竊符救趙,大破秦軍於邯鄲城下,邯鄲之圍得解。 [18]  [20-21] 
邯鄲之戰時,秦將張唐攻取魏國鄴城,以包抄魏軍後路。戰後,秦將鄭安平以二萬人降趙,秦圍攻邯鄲之王齕所部亦在趙、魏兩軍夾擊中潰退,隨後兵分兩路。其中一部,與張唐所部會合,共同攻取魏寧新中(今河南安陽市西南)。於是楚救邯鄲之兵,繼緣秦伐魏寧新中而救魏。楚考烈王七年(前256年),同魏國聯軍與秦將張唐相戰於寧新中,取勝。 [10]  [22]  [24] 
王齕的其餘大部則於楚考烈王六年(前257年)十二月回師至汾城與駐屯汾城旁之大軍會合,以抵禦乘勝追擊之魏、楚聯軍。過了兩月,秦軍汾城部反攻魏軍,斬首六千。但這時,順利結束新中之戰的魏、楚聯軍也乘勝追擊至河東,進攻屯駐汾城之秦軍。駐屯汾城之秦軍,在魏、楚聯軍進攻下又大敗,由汾水東岸渡汾而退守汾城之際,遭魏、楚聯軍襲擊,流死於汾二萬人。於是魏、楚聯軍得以渡汾水而攻汾城。 [10]  [23] 
此次救趙,楚軍取得圓滿勝利。期間,一説景陽曾與荀子在趙孝成王前討論兵法。 [10]  [25]  楚國的國際影響力增加了。

楚考烈王滅魯遷都

楚考烈王八年(前255年),楚王派春申君出兵滅亡魯國,將魯國末代國君魯頃公封在莒地。 [27]  楚國又任荀子為蘭陵令。這時,楚國重新強大起來。 [26]  同年,秦滅周。 [28] 
楚考烈王十年(前253年),楚國遷都巨陽(鉅陽今安徽阜陽太和縣 [47]  )。一説巨陽為陪都,楚國正式國都仍在陳。 [29]  [40] 
楚考烈王十二年(前251年),秦昭襄王薨,楚王派春申君去弔喪。 [30]  同年,楚將景陽去世。 [10]  [31] 
楚考烈王十四年(前249年),魯頃公去世。楚國未允許魯人襲封,魯國徹底滅亡。 [41] 
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48年),春申君因淮北靠近楚齊邊境,主動請求改封到吳地,將自己原來的封地淮北十二縣改設為淮北郡,以便於軍事管理。楚考烈王答應了。 [32-33] 
約楚考烈王十七年(前246年),魏國已據有陶、衞之地,而略取齊東邊之地,楚國亦已滅魯,攻齊之南陽。魏、楚兩國因擴張領土而引起衝突,先在睢陽相戰,楚軍因疲睏而退走,繼而在上蔡召陵相戰,楚軍又為魏所破。 [10]  [34] 

楚考烈王合縱失利

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燕、趙、魏、韓五國攻秦 [10]  ,推楚考烈王為縱長,由春申君協調。五國聯軍以趙將龐煖為主帥,攻至秦國函谷關(另一説攻至蕞、未拔,取壽陵 [37]  )。秦國出兵迎敵,五國聯軍戰敗退去,移師攻齊,攻取饒安。 [36]  但這次合縱總體以失敗告終,楚考烈王因此責怪春申君,日益疏遠他。 [35] 
楚國都城—壽春
楚國都城—壽春(3張)
門客朱英告訴春申君説,秦國二十年來之所以交善楚國,是因為不便背對韓魏來攻打楚國;現在秦國已經得到了韓魏的戰略要地,離陳只有一百六十里路,那秦、楚交兵的日子就已經很近了。春申君憂慮這件事,奏請楚考烈王把國都遷到壽春(今安徽淮南壽縣),自己則到封地吳去辦公。 [38] 
當初(前278年),楚頃襄王丟失紀郢後,把國都遷到陳。但楚人一直只是把陳當成臨時的都城,並未正式命名為郢,原因之一是當時楚人還有收復本土的期望。到了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考烈王遷都壽春時,就正式將壽春命名為郢。 [39]  這表明楚人已從敗離的情緒中恢復過來,人心逐漸穩定,同時昭示着已在東方紮根,暫不復作恢復本土之思了。 [40] 

楚考烈王得子去世

楚國遷都壽春後,春申君的門客李園把妹妹李環獻給了春申君,不久後春申君又把李環獻給了楚考烈王。李環入宮後,就得到楚王的寵幸,懷胎十月生下一子,即熊悍(楚幽王)。楚王把熊悍立為太子,又把李環封為王后。之後二人又生下一子熊猶(楚哀王)。楚王器重李園,於是李園開始參與朝政。 [42-43] 
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重。朱英勸春申君提防李園,春申君不聽。 [44]  十七天後,楚考烈王去世,李園果然搶先入宮,並在棘門埋伏下刺客。春申君進入棘門,李園豢養的刺客從兩側夾攻刺殺了春申君,斬下他的頭,扔到棘門外邊;同時派官吏把春申君家滿門抄斬。而李環所生的太子熊悍便立為楚王,這就是楚幽王。 [45] 

楚考烈王為政舉措

楚考烈王政治

楚考烈王在位時,以春申君令尹,完成了楚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東移。其中,楚考烈王建設並定都壽春,是一項重要舉措。壽春位於東境的中心,北依淮河八公山,東傍淝水,“襟帶淮汝,控引河洛”,有水陸交通之便,為南北通道之軍事衝要,在歷代都有着重要地位 [48]  ,是極佳的定都之所。楚國在建設壽春城的過程中,多設水道水門、便於管理,削折城隅、擴大防衞視野,並在周圍建設有蒼陵城等要戍拱衞。這些措施,充分地發揮了壽春的商業、軍事功能,對楚國控扼江東、抵禦秦國,具有重要意義。 [40] 

楚考烈王經濟

為提高農業生產力、鞏固經濟基礎,在楚考烈王的支持下,楚人大力開發江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楚人在這一時期的水利工程。現列舉如下:
  • 無錫湖:春申君所建的大型蓄水工程
  • 語昭瀆:春申君所修人工運河(排灌工程)。將無錫湖“陂”所蓄之水引往大田胥卑,然後再由胥卑開鑿排水渠至太湖,太湖水則通過泄洪渠將水“以瀉西野”,以保太湖及其周圍地區的農業不受損失和人畜安全。
  • 申浦:春申君所修人工運河,連接長江與無錫湖(今江陰芙蓉湖)。
  • 芍陂:楚國在壽春南的今安豐塘興建的蓄水、灌溉工程,“凡經百里、灌田萬頃”,使壽春物產豐饒。 [48]  一説為春秋時孫叔敖興建,一説為楚頃襄王或楚考烈王時的子思興建。
通過興建這些水利工程,楚國在江東的農業生產水平就大大提高了。 [49] 

楚考烈王文化

楚考烈王在位時,春申君以荀子蘭陵令,使其得以在蘭陵講學著書不綴,客觀上促進了楚地文化的發展。 [47] 

楚考烈王軍事

楚考烈王在位時,先是在楚考烈王六年(前257年)至次年的邯鄲之戰中救援趙國、挫敗秦軍,接着又於楚考烈王八年(前255年)北上吞併魯國,並進一步向齊國方向擴張,增強了楚國的實力。但是,楚考烈王未能阻止秦國對兩週三晉的攻勢,秦國持續東進,實力愈強,對楚國的威脅進一步增加了。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國在合縱伐秦中失利,國勢愈衰,不得不遷都壽春以避秦。 [4] 

楚考烈王外交

楚考烈王在位初期,採取親秦、附秦的外交政策,向秦割讓夏州。自邯鄲之戰以來,楚考烈王轉而聯合三晉與燕國,合縱抗秦,並在五國攻秦之戰中擔任縱長。楚考烈王所參與、主持的合縱,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秦國東進擴張的步伐。 [4] 

楚考烈王歷史評價

嬴稷(楚考烈王八年,前255年)吾聞楚之鐵劍利而倡優拙。夫鐵劍利則士勇,倡優拙則思慮遠。夫以遠思慮而御勇士,吾恐楚之圖秦也。 [46] 

楚考烈王人際關係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父輩
父親
熊橫
平輩
妻子
李園之妹
子輩
兒子
熊悍
楚幽王,李環長子
兒子
熊猶
楚哀王,李環次子
兒子,一作弟弟 [50] 
熊負芻
楚王負芻,楚哀王庶兄,弒殺楚哀王篡位,後在秦滅楚之戰中被俘
兒子
熊氏 [52] 
昌平君,末代楚王,是否為楚考烈王之子有爭議 [51] 
(表格參考資料: [4-5] 

楚考烈王人物爭議

幽王生父
戰國策·楚策四》《史記·春申君列傳》記載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為鞏固權勢,採納李園的建議,納李園之妹,待李園之妹懷孕後,再將她進獻給楚考烈王,生下楚幽王,即楚幽王是春申君之子。但史家均認為這件事並不可信。黃式三梁玉繩錢穆楊寬一致認為,此事與秦始皇呂不韋的故事雷同,有杜撰創作之嫌。且楚考烈王有子楚王負芻,並非無子;而《越絕書》記載李園之妹李環入宮後懷胎十月足月產子,則楚幽王不可能是春申君之子。另外,《列女傳》所言楚王負芻以此為由篡位,其實是負芻誣衊楚幽王、楚哀王為春申君之子,來為自己的弒君篡位創造藉口。 [10] 

楚考烈王後世紀念

主詞條:武王墩
警方追繳的武王墩文物
警方追繳的武王墩文物(3張)
安徽省淮南市的武王墩墓,是安徽省境內最大的墓葬,規制為楚王陵級別。據考古學家推測,這極有可能是楚考烈王的陵寢。 [54-55] 
2019年11月5日,因盜墓活動猖獗,經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開始對武王墩墓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考古隊勘探表明,該墓主墓為“甲”字形豎穴土坑墓,由封土、墓道、墓壙、槨室四部分組成。主墓西側有一條南北長約148米的車馬坑,國內十分罕見,另探明還有陪葬墓6座。考古隊勘探完成後,對發掘區內探明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晚期墓葬進行了先期清理發掘。2020年9月5日,正式開始主墓發掘工作。截至2023年,考古工作仍在進行中。 [53] 
據悉,武王墩墓考古遺址公園(一期)預計於2025年初步建成並對外開放,項目建設內容包括武王墩墓遺址博物館、武王墩墓出土文物展示館(淮南市博物館新館)、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等展示場館及配套設施。 [53] 

楚考烈王史料索引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4-5] 
《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第十八》 [56] 
《史記·卷十五·六國年表第三》
戰國策·楚策四》 [57] 
越絕書·卷十四·越絕外傳·春申君》 [58] 
列女傳·卷七·楚考李後》 [59] 

楚考烈王藝術形象

楚考烈王文學形象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九回和第一百零一回有楚考烈王的事蹟。與正史不同的是,書中虛構了楚考烈王為合縱伐秦,派人請求周赧王以天下共主名義組建聯軍,結果害得周赧王債台高築的故事。 [60] 

楚考烈王影視形象

1986年電視劇《秦始皇》:方傑飾演楚考烈王。
2017年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陸思宇飾演楚考烈王。 [61] 
2020年電視劇《大秦賦》:黑子飾演楚考烈王。 [62] 
參考資料
  • 1.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二十七年,使三萬人助三晉伐燕。復與秦平,而入太子為質於秦。楚使左徒侍太子於秦。
  • 2.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三十六年,頃襄王病,太子亡歸。秋,頃襄王卒,太子熊元代立,是為考烈王。考烈王以左徒為令尹,封以吳,號春申君。
  • 3.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考烈王元年,納[夏]州於秦。是時楚益弱。(楊寬案:“夏”字原脱,今據《蘇秦列傳·集解》引徐廣之説,加以補正。)
  • 4.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3-28]
  • 5.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9-03-28]
  • 6.    關於楚都鉅陽遺址暨東殿殿頂高地的最新調查研究  .安徽省太和縣人民政府.2021-01-25[引用日期2021-07-12]
  • 7.    《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黃歇受約歸楚,楚使歇與太子完入質於秦,秦留之數年。
  • 8.    《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楚頃襄王病,太子不得歸。而楚太子與秦相應侯善,於是黃歇乃説應侯曰:“相國誠善楚太子乎?”應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歸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國無窮,是親與國而得儲萬乘也。若不歸,則咸陽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與國而絕萬乘之和,非計也。願相國孰慮之。”應侯以聞秦王。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問楚王之疾,返而後圖之。”黃歇為楚太子計曰:“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歇憂之甚。而陽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陽文君子必立為後,太子不得奉宗廟矣。不如亡秦,與使者俱出,臣請止,以死當之。”楚太子因變服為楚使者御以出關,而黃歇守舍,常為謝病。度太子已遠,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歸,出遠矣,歇當死,願賜死。”昭王大怒,欲聽其自殺也。應侯曰:“歇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無罪而歸之,以親楚。”秦因遣黃歇。歇至楚三月,楚頃襄王卒,太子完立,是為考烈王。
  • 9.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魯頃公]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
  • 10.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台灣:台灣商務出版社,2002:962, 968, 970, 1005-1007, 1036, 1043, 1076, 1094-1095
  • 11.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秦昭王]四十五年伐韓之野王,野王降秦,上黨道絕。其守馮亭與民謀曰:“鄭道已絕,韓必不可得為民。秦兵日進,韓不能應,不如以上黨歸趙。趙若受我,秦怒,必攻趙。趙被兵,必親韓。韓、趙為一,則可以當秦。”因使人報趙。趙孝成王與平陽君、平原君計之。平陽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禍大於所得。”平原君曰:“無故得一郡,受之便。”趙受之,因封馮亭為華陽君。
  • 12.    《戰國策·趙策一·秦王謂公子他》:秦王怒,令公孫起、王(齒奇)以兵遇趙於長平。
  • 13.    《史記·卷十五·六國年表》:趙孝成王五年使廉頗拒秦於長平。
  • 14.    《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四年……趙遂發兵取上黨。廉頗將軍軍長平。六年,廉頗免而趙括代將。秦人圍趙括,趙括以軍降,卒四十餘萬皆坑之。王悔不聽趙豹之計,故有長平之禍焉。
  • 15.    《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趙孝成王]七年,王還,不聽秦,秦圍邯鄲。武垣令傅豹、王容、蘇射率燕眾反燕地。趙以靈丘封楚相春申君。
  • 16.    《史記·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傳》: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脱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
  • 17.    《史記·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與楚合從,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十九人謂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劍歷階而上,謂平原君曰:“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楚王謂平原君曰:“客何為者也。”曰:“是勝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毛遂按劍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之眾也。今十步之內,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縣於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聞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豈其士卒眾多哉,誠能據其勢而奮其威。今楚地方五千裏,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以楚之強,天下弗能當。白起小豎子耳,率數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戰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而以從。”毛遂曰:“從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謂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毛遂奉銅盤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從於殿上。毛遂左手持盤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與歃此血於堂下。公等彔彔,所謂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已定從而歸,歸至於趙,曰:“勝不敢復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遂以為上客。
  • 18.    《史記·卷十五·六國年表》:楚考烈王六年春申君救趙。趙孝成王九年秦圍邯鄲,楚、魏救我。
  • 19.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楚考烈王]六年秦圍邯鄲,趙告急楚,楚遣將軍景陽救趙。
  • 20.    《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趙孝成王]八年(楊寬案:當作九年)平原君如楚請救,還,楚來救,魏公子無忌亦來救,秦圍邯鄲乃解。
  • 21.    《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楚考烈王]五年(楊寬案:當作六年)圍邯鄲,邯鄲告急於楚,楚使春申君將兵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歸。
  • 22.    《史記·卷五·秦本紀》:[秦昭襄王]五十年十月武安君白起有罪,為士伍,遷陰密。張唐攻鄭(楊寬案:“鄭”疑為“鄴”字之誤),拔之。十二月益發卒軍汾城旁。武安君白起有罪死。齕攻邯鄲,不拔,去,還奔汾軍。二月餘,攻晉軍,斬首六千。晉、楚流死河二萬人(楊寬案:“死”下疑脱“我”字,“河”當作“汾”),攻汾城。即從唐拔寧新中,寧新中更名安陽。初作河橋。
  • 23.    《史記·卷五·秦本紀》:[秦昭襄王]五十年十月武安君白起有罪,為士伍,遷陰密。張唐攻鄭(楊寬案:“鄭”疑為“鄴”字之誤),拔之。十二月益發卒軍汾城旁。武安君白起有罪死。齕攻邯鄲,不拔,去,還奔汾軍。二月餘,攻晉軍,斬首六千。晉、楚流死河二萬人(楊寬案:“死”下疑脱“我”字,“河”當作“汾”),攻汾城。即從唐拔寧新中,寧新中更名安陽。初作河橋。
  • 24.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楚遣將軍景陽救趙……七年至新中,秦兵去。(《六國表》作“救趙新中”)
  • 25.    《荀子·議兵篇第十五》:臨武君與孫卿子議兵於趙孝成王前。
  • 26.    《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春申君相楚八年為楚北伐滅魯。以荀卿為蘭陵令。當是時,楚復強。
  • 27.    《史記·卷十五·六國年表》:楚考烈王八年取魯,魯君封於莒。
  • 28.    《史記·卷五·秦本紀》:[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周民東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
  • 29.    《史記·卷十五·六國年表》:楚考烈王十年徙於巨陽。楊寬案:據《春申君列傳》,春申君相二十二年(即楚考烈王二十二年),以朱英之言,“楚於是去陳徙壽春”。《資治通鑑》胡注因雲:“此時雖徙巨陽,未離陳地也。”
  • 30.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楚考烈王]十二年,秦昭王卒,楚王使春申君吊祠於秦。
  • 31.    《史記·卷十五·六國年表》:楚考烈王十二年柱國景伯死。
  • 32.    《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後十五歲,黃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邊齊,其事急,請以為郡便。”因並獻淮北十二縣,請封於江東。考烈王許之。春申君因城故吳墟,以自為都邑。
  • 33.    《史記·卷十五·六國年表》:楚考烈王十五年春申君徙封於吳。
  • 34.    《韓非子·有度第六》:魏安釐王……睢陽之事,荊軍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荊軍破;兵四佈於天下,威行於冠帶之國,安釐王死而魏以亡。
  • 35.    《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諸侯患秦攻伐無已時,乃相與合從西伐秦,而楚王為從長,春申君用事。至函谷關,秦出兵攻,諸侯兵皆敗走。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
  • 36.    《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趙悼襄王]四年龐煖將趙、楚、魏、燕之鋭師攻秦蕞,不拔。移攻齊,取饒安。
  • 37.    《史記·卷五·秦本紀》:[秦始皇帝]六年韓、魏、趙、衞、楚共擊秦,取壽陵。秦出兵,五國兵罷。
  • 38.    《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客有觀津人朱英,謂春申君曰:“人皆以楚為彊而君用之弱,其於英不然。先君時善秦二十年而不攻楚,何也?秦逾黽隘之塞而攻楚,不便;假道於兩週,背韓、魏而攻楚,不可。今則不然,魏旦暮亡,不能愛許、鄢陵,其許魏割以與秦。秦兵去陳百六十里,臣之所觀者,見秦、楚之日鬥也。”楚於是去陳徙壽春;而秦徙衞野王,作置東郡。春申君由此就封於吳,行相事。
  • 39.    《史記·卷四十·楚世家》:[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與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楚東徙都壽春,命曰郢。(《史記·六國年表》作“王東徙壽春,命曰郢”。)
  • 40.    劉和惠.楚文化的東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114-115, 121-125
  • 41.    《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魯頃公]二十四年楚考烈王伐滅魯,遷於下邑(《集解》引徐廣曰:“下,一作卞”,《索隱》雲:“下邑謂國外之小邑。或有本作卞邑,然魯有卞邑,所以惑也”),為家人,魯絕祀。頃公卒於柯。
  • 42.    《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患之,求婦人宜子者進之,甚眾,卒無子。趙人李園持其女弟,欲進之楚王,聞其不宜子,恐久毋寵。李園求事春申君為舍人,已而謁歸,故失期。還謁,春申君問之狀,對曰:“齊王使使求臣之女弟,與其使者飲,故失期。”春申君曰:“娉入乎?”對曰:“未也。”春申君曰:“可得見乎?”曰:“可。”於是李園乃進其女弟,即幸於春申君。知其有身,李園乃與其女弟謀。園女弟承間以説春申君曰:“楚王之貴幸君,雖兄弟不如也。今君相楚二十餘年,而王無子,即百歲後將更立兄弟,則楚更立君後,亦各貴其故所親,君又安得長有寵乎?非徒然也,君貴用事久,多失禮於王兄弟,兄弟誠立,禍且及身,何以保相印江東之封乎?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妾幸君未久,誠以君之重而進妾於楚王,王必幸妾;妾賴天有子男,則是君之子為王也,楚國儘可得,孰與身臨不測之罪乎?”春申君大然之,乃出李園女弟,謹舍而言之楚王。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為太子,以李園女弟為王后。楚王貴李園,園用事。
  • 43.    《越絕書·卷十四·越絕外傳·春申君》:昔者楚考烈王相春申君,吏李園。園女弟環謂園曰:“我聞王老無嗣,可見我於春申君?我欲假於春申君,我得見於春申君,徑得見於王矣。”園曰:“春申君貴人也,千里之佐,吾何託敢言?”女環曰:“即不見我,汝求謁於春申君:‘才人告有遠道客,因請歸待之。’彼必問汝:‘汝家何等遠道客者?’因對曰:‘園有女弟,魯相聞之,使使者來求之園,才人使告園也。’彼必有問汝:‘汝女弟何能?’對曰:‘能鼓音、讀書、通一經。’故彼必見我。”園曰:“諾。”明日辭春申君:“才人有遠道客,請歸待之。”春申君果問:“汝家何等遠道客?”對曰:“園有女弟,魯相聞之,使使來求之。”春申君曰:“何能?”對曰:“能鼓音、讀書、通一經。”春申君曰:“可得見乎?”園曰:“可。”“明日使待於離亭。”園曰:“諾。”既歸,告女環曰:“吾辭於春申君,許我明日夕待於離亭。”女環曰:“園宜先供待之。”春申君到,園馳人呼女環到。黃昏女環至,大縱酒,鼓琴,曲未終,春申君重言善;女環鼓琴而歌,春申君大悦。留宿。明日女環謂春申君曰:“妾聞王老無嗣,屬邦於君。君外淫不顧政事。使王聞之,君上負於王,使妾兄下負於夫人,為之奈何?無泄此口,君召而戒之。”春申君以告官屬莫有聞淫女也,皆曰:“諾。”與女環通未終月,女環謂春申君曰:“妾聞王老無嗣,今懷君子一月矣,可見妾於王。幸產子男,君即王公也,而何為佐乎?君戒念之。”五日而道之:“邦中有好女,中相可屬嗣者。”烈王曰:“諾。”即召之,烈王悦取之,十月產子男。烈王死,幽王嗣立。女環使園相春申君。相之三年然後告園,以吳封春申君,使備東邊。園曰:“諾。”即封春申君於吳。
  • 44.    《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春申君相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朱英謂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禍。今君處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無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謂毋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餘年矣,雖名相國,實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當國,如伊尹、周公,王長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稱孤而有楚國?此所謂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謂毋望之禍?”曰:“李園不治國而君之仇也,不為兵而養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園必先入據權而殺君以滅口。此所謂毋望之禍也。”春申君曰:“何謂毋望之人?”對曰:“君置臣郎中,楚王卒,李園必先入,臣為君殺李園。此所謂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置之,李園,弱人也,僕又善之,且又何至此!”朱英知言不用,恐禍及身,乃亡去。
  • 45.    《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後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園果先入,伏死士於棘門之內。春申君入棘門,園死士俠刺春申君,斬其頭,投之棘門外。於是遂使吏盡滅春申君之家。而李園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是為楚幽王。
  • 46.    《史記·卷七十九·范雎蔡澤列傳》:後二歲,王稽為河東守,與諸侯通,坐法誅。而應侯日益以不懌。昭王臨朝嘆息,應侯進曰:“臣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憂,臣敢請其罪。”昭王曰:“吾聞楚之鐵劍利而倡優拙。夫鐵劍利則士勇,倡優拙則思慮遠。夫以遠思慮而御勇士,吾恐楚之圖秦也。夫物不素具,不可以應卒,今武安君既死,而鄭安平等畔,內無良將而外多敵國,吾是以憂。”欲以激勵應侯。應侯懼,不知所出。蔡澤聞之,往入秦也。
  • 47.    張正明.楚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355
  • 48.    宋傑.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320-321, 327-328
  • 49.    劉玉堂.楚國經濟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137-152
  • 50.    《列女傳·卷七·楚考李後》:後有考烈王遺腹子猶立,是為哀王。考烈王弟公子負芻之徒聞知幽王非考烈王子,疑哀王,乃襲殺哀王及太后,盡滅李園之家,而立負芻為王。
  • 51.    《史記索隱·秦始皇本紀》: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以為相,後徙於郢,項燕立為荊王,史失其名。
  • 52.    秦丞相啓非昌平君説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 53.    淮南武王墩墓主疑為楚考烈王,主墓西側有條車馬坑|文物  .新浪財經-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3-03-12]
  • 54.    安徽省內最大古墓武王墩即將揭開面紗,墓主疑為戰國楚考烈王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3-03-12]
  • 55.    楚風來襲  .淮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引用日期2023-03-12]
  • 56.    三家注史記-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傳第十八  .國學導航網[引用日期2023-03-12]
  • 57.    戰國策卷十七 楚四  .國學導航網[引用日期2023-03-12]
  • 58.    越絕書-越絕卷第十四  .國學導航網[引用日期2023-03-12]
  • 59.    列女傳 卷之七  .國學導航網[引用日期2023-03-12]
  • 60.    東周列國志(明)餘邵魚 馮夢龍(清)蔡元放等  .國學導航網[引用日期2023-03-12]
  • 61.    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 第1集(央視網版/2017年)片頭字幕00分00秒至01分20秒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3-03-12]
  • 62.    電視劇《大秦賦》第1集(2020年)片尾字幕43分02秒至45分28秒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3-03-1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