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楚族

鎖定
楚族是楚國主體民族。楚國前後延續800年,歷經40餘代君王,極盛時“地方五千裏,帶甲百萬”,在先秦歷史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3-5]  。楚人在丹淅流域頻繁活動,在這裏留下了眾多的遺址和文物。楚族是多元的,在黃河長江流域遠古先民的長期交往、爭戰與融合中,終於在荊楚地區形成有共同語言、共同經濟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質的楚族。楚族就是以楚地而得名。但是,楚族的族源來自何方,或者原本就是楚地土生土長的民族,歷來眾説紛紜。 [6]  楚蠻又稱荊蠻,源於古三苗禹徵三苗平定三苗叛亂之後,其遺裔在夏時期發展成為人數眾多、有一定勢力的楚蠻集團,西周周成王分封的楚國興起後,楚蠻盡為楚國所並,地為楚地,人為楚人 [16-19] 
楚成王時大力開拓江南。前655年以來,先後滅貳國谷國絞國弦國黃國、英國、蔣國道國柏國房國軫國夔國諸侯國
中文名
楚族
外文名
Chu people
別    名
楚人
文    化
楚文化
圖    騰
崇尚顏色
紅色(熊熊烈火之意)
名    人
楚莊王,屈原、老子,鬼谷子,伍子胥,項羽
起源地
祝融之墟(有熊之墟)

楚族史籍記載

遠古時期,荊楚地區的古代居民是苗蠻集團,又稱三苗或有苗。古三苗的年代,大致與堯、舜、禹相當,居地則大體在長江中游地區,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帶,東以大別山脈為界鄰於東夷集團,北以外方、伏牛山脈鄰於華夏集團。三苗的區域大體與考古學上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分佈範圍相當,故一般認為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即是古三苗所創造的文化遺存。在古史傳説中,三苗與堯、舜、禹所領導的華夏集團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最後禹利用三苗出現內亂、遭逢天災之機大舉進攻,取得決定性勝利,三苗從此滅亡,不再見於文獻,其遺裔則在夏商時期發展成為南方的楚蠻族羣 [16]  [18] 
楚蠻又稱荊蠻,源於古三苗,禹徵三苗滅三苗之後,其遺裔在夏商時期發展成為人數眾多、有一定勢力的集團,但這一集團在整個商周時期,並沒有像以前的三苗和後來的楚國一樣形成強大統一的政治體,只是一些分散的居民,文化上也較為落後。楚蠻與中原王朝有較多的聯繫,在政治和文化上是中原王朝的邊緣組成部分。楚蠻楚國有區別:熊繹受封之前,只有楚蠻而無楚國;楚蠻和楚國公族族源不同;初期的楚國很小而楚蠻分佈廣泛;楚是周朝的封國,而楚蠻則往往成為周朝的征伐對象。楚國興起後,楚蠻盡為楚國所並,地為楚地,人為楚人。 [16-18] 
楚人這個詞嚴格來講指楚公族。如熊氏一族,楚國的上層統治者。楚族是祝融的後裔,這在《國語·鄭語》和《史記·楚世家》中有記載。如《國語·鄭語》載祝融的後裔有八姓。“祝融八姓”説明此時祝融氏已形成八個氏族或部落,且分別有了各自的姓氏。據《左傳》昭公十七年記載,祝融的居地在鄭(今河南新鄭)。八姓中第六個叫季連,姓羋,從此楚人的後代都以羋為姓。以羋為姓自季連始,標誌着楚族初具雛形。
楚人文物 楚人文物
楚王族的來歷是楚國史研究的重要方面。羋姓楚王族來自何方,到底定居在中原何地,學術界始終未能確指。通過對楚王族遠祖吳回、陸終、季連和中國神話人物祝融的文獻考證,結合對同時期稻作農業的考古分析,楚國的遠祖發祥於江漢流域的石家河文化,並在新石器時代隨稻作農業北上,到達黃河南岸。 [10]  楚族在西周初年遷移到豫、鄂、陝邊陲的丹淅流域,並建都丹陽,最終得以發展強大。商末周初時,楚部落首領鬻熊投奔周文王,併成為周文王火師 [14-15] 史記·楚世家》 記載“鬻熊子事文王”,一個弱小的羣體,活不下去,它要歸依一個大族, [13]  周成王時,鬻熊的曾孫熊繹被封為子爵,楚國正式成為諸侯國中的一員。隨着楚族的不斷繁衍壯大,他們開山墾地,艱苦創業。楚族在丹淅流域頻繁的活動,給這裏留下了眾多的遺址和遺物。

楚族族源

楚人圖騰 楚人圖騰
早在本世紀二十年代末,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中,就認為“楚本蠻夷,亦即淮夷”。淮夷即楚人,即蠻荊,……淮徐荊舒每連言,必系同族,且為殷之同盟。後來在《殷周青銅器銘文考釋》《金文叢考》等書中,又明確認定楚人即“熊盈族。胡厚宣在《楚民族源於東方考》一文中進一步提出“楚之始祖為祝融”,祝融即陸終……即遂人即黎;而陸終、遂人及黎皆為東方之民族也。……惟其後以周民族之東方壓迫,及黃河流域之漸漸改變,東方民族遂多相率南遷,而楚民族勢力甚強,乃漸擴土於南方之江漢流域。郭、胡二先生倡楚族東方説,至今仍影響深遠,不少學者從此説。與東方説相反,有的學者持西方説。如姜亮夫認為楚之先祖高陽氏顓頊發祥地在崑崙山一帶。岑仲勉則進一步把楚之先祖與西亞拜火教相聯繫,認為遠古楚人即米地亞人。此外,許多學者認為楚人屬於苗蠻族周谷城在其《中國通史》(上冊)指出,楚人之自稱“蠻夷”。范文瀾在其《中國通史》(第一冊)中認為熊繹之被周王朝封為子爵,居丹陽,就是因為熊繹的祖先是從武王伐紂的“苗人酋長”,故楚國是為“苗的楚國”。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七、八十年代以來,隨着考古事業的發展,一些學者聯繫江漢流域的地下發掘成就,認為此有一土生土長的原始文化,即“先楚文化”,其創造者是楚之先民,因此,楚族本來就源自荊楚地區俞偉超在其《關於楚文化發展的新探索》一文中指出:如果同黃河中游地區的仰韶龍山文化相比較,江漢平原的這些雖有類型差別的原始文化,可以歸為一個大系統。從分佈的範圍來考慮,這個文化系統應當就是楚文化的祖先。後來在《楚文化的淵源與三苗文化的考古學推測》一文中,又進一步根據徐旭生指出的先楚與三苗同屬南方的“苗蠻集團”的論斷,聯繫考古文化成就,明確提出“楚人與三苗的先祖是同源的”,即楚之先祖應為荊楚地區的土著居民,屬於苗蠻集團。應該承認,上述諸説,尤其是東方説與苗蠻説是有充分的歷史文獻與考古材料作依據的,應存其説而不應輕易否定它。 [6]  楚蠻又稱荊蠻,是商周時期的南方居民,源於古三苗禹徵三苗之後,其遺裔在夏商時期發展成為人數眾多、有一定勢力的集團,但這一集團在整個商周時期,並沒有像以前的三苗和後來的楚國一樣形成強大統一的政治體,只是一些分散的居民,文化上也較為落後。西周周成王分封的楚國興起後,楚蠻盡為楚國所並,地為楚國地,人為楚國人。 [16-17]  [19] 

楚族祖先

楚人的始祖,據文獻記載的神話傳説和古史傳説,或謂高陽,或謂顓頊,或謂祝融。結合古史傳説中的五帝時代至春秋戰國的歷史發展背景,細緻分析文獻的相關記載,可知追溯楚人的族源及先公世系,楚人的血親始祖是祝融;根據歷史傳統和文化心理,楚人視炎帝為人文始祖;在戰國時代形成的華夏首尊黃帝和華夏古帝萬世一系的正統觀念支配下,顓頊又被説成是黃帝之孫、楚人之祖。至社會實現統一、文化得以整合的漢代,"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乃成為古代定論。 [7] 
司馬遷不僅將華夏族説成是炎黃子孫,還將中國的少數民族説成是炎黃子孫。楚在春秋之時,也被視為蠻夷,可司馬遷也認為他們是炎黃子孫。司馬遷把熊渠以及人們都認為屬於南蠻的楚,也説成是黃帝的後裔,楚人也成了炎黃子孫。 [11]  楚人在西周初期被華夏族認為是“蠻夷”,但是司馬遷並沒有把西周時期的“蠻夷”與華夏族決然分開,反而是把這些到了戰國時期已經華夏化的民族,全部與黃帝聯繫起來,都成為五帝的後裔。 [12]  司馬遷《史記·楚世家》記述了楚族的來源:“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注:卷章為老童之誤),卷章生重黎重黎帝嚳高辛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之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命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吳回陸終陸終生子六人……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苗蠻族羣集團,史稱“三苗”,而據多種史料分析,大約由顓頊、驩兜、祝融等族羣組成。此外,據《左傳》文公十八年記載,顓頊由“倉舒、隤敳、檮戭、大臨、龍降、庭堅、仲容、叔達”8個族羣組成。 [8] 
楚人以顓頊為始祖,以祝融為嫡遠祖。顓頊可能是部落首領名,也可能是部落名。祝融也不是人名,而是執掌祭祀之職的酋長的稱號,後來成為部落名。祝融部落以後逐漸擴展分裂為若干部落,其中最後分裂出來的是季連部落,這個部落以“羋”為姓,其中一支後來發展為楚族。
真正開創楚國基業的先驅是鬻熊鬻熊的事蹟在歷史文獻中記載非常簡略,但楚族的信史鬻熊開始,他在楚族歷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史記·周本記》稱鬻熊為“賢者”,《史記·楚世家》中記有“周文王之時,季連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意為“周文王之時,季連的後代有一支叫鬻熊。鬻熊如同兒子般侍奉文王,早死。鬻熊如同兒子般侍奉文王。” [1]  楚文王説“吾先鬻熊,文王之師(火師,官位)也”。後人曾將鬻熊的言論編成《鬻子》一書,可惜書已失傳,僅在賈誼的《新書》和《列子》中保存了一些鬻熊的思想言論。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記有“夔子不祀祝融、鬻熊,楚人讓之。”《史記·楚世家》記楚成王三十九年“滅夔。夔不祀祝融鬻熊故也。”夔也是季連部落之後,羋姓方國,與楚同祖。夔子居然不祭祀祖先祝融鬻熊,在楚人看來實屬大逆不道,因此受到楚人的嚴厲責備,後來乾脆將夔國滅掉了。
據《世本》《古今姓氏書辯證》及《元和姓纂》等所載,在商末有個叫鬻熊的,很有學問,做過周文王的火師(祭祀時持火之人),《史記》記載:“鬻熊子事文王”,意為“鬻熊如同兒子般侍奉文王” [1]  ,可見楚國始祖鬻熊對周文王的恭敬。曾孫熊繹王父字為氏,成熊姓
西漢史家司馬遷在《史記·楚世家》中記載西周初期楚國人領袖熊繹:“當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
楚莊王時期滅庸國。前306年,攻破越國,導致越國四分五裂 [2] 
也有專家認為,顓頊與高陽並不是一人,顓頊並不是楚人的祖先,楚人的祖先只能從老童祝融算起。這種看法不無道理,也比較符合楚人自己的看法。
《左傳·文公十八年》大史克答宣公,就同時提及“高陽氏有才子八人”“顓頊氏有不才子”,還提及“高辛氏”,也沒有説他是帝嚳。因此顧頡剛會對此生疑,認為與其説高陽是顓頊,不如説高辛是顓頊。其實這是不同的古史系統。後來才將“高陽”和“顓頊”合併。楚國古史系統,可能有以伏羲為祖的古史系統,此係統着力講炎帝、祝融、共工帝俊,頗不同於黃帝一元的古史系統。屈原自謂的“帝高陽之苗裔”,此高陽是否確指顓頊,還缺乏材料證實。 [9] 
近幾年出土的楚墓竹簡、帛書中大量記有楚人祭祀祖先時把老童祝融鬻熊列為“三楚先”,其中並沒有提到顓頊。如:
荊門包山2號墓楚簡:“舉禱楚先老童祝融鬻熊各一爿羊。”
江陵望山楚簡:“先老童祝融鬻熊各一爿羊。”
河南新蔡葛陵楚簡:“舉禱楚先老童祝融鬻熊各兩爿羊。”

楚族早期活動

楚族季連部落

遠古時期,夏、商王朝將其疆域的南邊稱為“南蠻”,東邊稱為“東夷”。顧頡剛認為,夏代的疆域(不包括方國和依附於夏的部落)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商代的疆域在夏代的基礎上增加了東北和山東西部。
春秋·莊公十年》孔穎達疏:“荊、楚,一木二名。”《説文》:“楚,叢木,一名荊也。”這些荊木與古人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居住在這裏的原始居民便以荊、楚為本族的名稱。大約從這時起,季連部落不再稱羋氏部族,而以所居之地楚丘,改稱荊楚部族了。這在商代甲骨文中都有反映。如:“甲申卜,舞於楚丘。” “於楚又雨。”事實上,夏商時期從陝西南部到河南南部一帶,丘陵遍佈,荊木叢生,居住在這裏的土著居民都被稱為“荊蠻”。
這時的楚人勢力弱小,常受商人欺凌。《詩經·商頌·殷武》記述了商王武丁伐楚的事蹟:“維汝荊楚,居國南鄉“。“撻彼殷武,奮伐荊楚。”武丁時期商代統治中心在河南安陽一帶,北楚丘、南楚丘正處在商的“南鄉”。商朝大軍屢次征伐楚人,迫使楚人向西南遷徙,轉投周人,大約在商代晚期到達丹水上游陝西商縣一帶。

楚族鬻熊部族

左傳·桓公二年》孔穎達《正義》引《世本》雲:“楚鬻熊居丹陽”,但沒有明確指出丹陽在何處。清人宋翔鳳《過庭錄》卷九“楚鬻熊居丹陽武王徙郢考”最早提出楚鬻熊始居丹陽,其地在商州(今商縣)之東、南陽之西,丹、淅二水入漢水處。宋翔鳳的論斷在楚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因為他從地理學的角度打破傳統觀念,首次將丹陽的地望從長江流域正名到漢水流域。石泉先生則進一步考證,楚丹陽先後有兩處,鬻熊、熊繹“始居”的丹陽就在丹水上游今陝西商縣一帶,後來遷到丹、淅二水入漢水,仍稱“丹陽”。
丹水上游今陝西商縣一帶,水土肥美,氣候温暖,宜耕宜牧,是丹水上游河谷平原中面積較大、農業生產條件較好的地方,遠古時期就是人類聚居地。幾十年來在這裏發掘出大量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商縣紫荊遺址發現大量古文化遺存,從新石器文化到商周遺址都有。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這一帶進行的考古調查與發掘中,新發現了一批具有濃郁楚文化特徵的文化遺存,其時代分屬於西周春秋戰國三個不同時期。
西周時期陶器 西周時期陶器
西周時期的楚文化遺存主要見於鞏家灣和東龍山遺址。遺址中以陶器羣為代表的文化面貌,與周文化差別較大,與楚文化則基本接近。例如,陶鬲與周文化陶鬲有顯著差別,但與湖北襄樊真武山等遺址所出土的西周中晚期楚式陶鬲則比較接近;圓肩深腹盆亦與周文化不同而與楚文化相近;圓肩淺腹盆和帶箍的矮柄豆雖與關中地區的西周中晚期陶器比較接近,但此種器形也較常見於真武山等同時期的楚文化遺址中。
最近考古工作者又在商縣過鳳樓村發掘出一處保存較好的西周時期小村落,遺存的總體文化面貌與關中地區差別很大,而與丹水下游的楚文化遺存有明顯的演變發展關係,為楚丹陽在商縣、楚族起源於商縣一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證據
石泉先生認為,將鬻熊“始居丹陽”的地望定在陝西商縣一帶建立,有三個理由:
楚文化遺存 楚文化遺存
第一,《史記·楚世家》記“鬻熊子事文王”,楚武王説:“吾先鬻熊,文王之師(官位,火師)也。”出土於陝西周原甲骨文“曰今秋楚子來告父後哉。”周成王時,西周內部紛爭,周公曾“奔楚”,即逃到楚地避難。這些記載都説明楚部落與周人關係很好,而且在上古交通條件極為不便的情況下,必定彼此鄰近。丹水上游的丹陽離周原很近,過秦嶺就是關中腹地,是與關中平原聯繫最近便的地帶,符合這個條件。
第二,按照古人對地名的命名規則,“丹陽”當指丹水之北岸或丹山之南,陝西商縣(古商州)正在丹水上游北岸。其他被認為是丹陽的地方既無丹山,也無丹水。
楚文化遺存 楚文化遺存
第三,商縣一帶有楚水、楚山(也稱荊山)、荊水七八處,這些名稱早在魏晉六朝時已見記載。如《水經注》記丹水時説:“楚水注之,水源出自上洛縣(今商縣)西南楚山,昔四皓隱於楚山,即此山也。”據記載,商縣西南有秦望山,又名楚山;商縣東南有商山,又名楚山;商縣南有楚山;從以上三座山發源的河流都稱為“楚水”,都匯入丹水。丹水主流發源地的黑龍峪山也稱楚山;丹水上游主要支流中,又有荊水,分為大荊川、西荊川。古代荊、楚通用,故楚山也稱荊山。楚山、楚水集中出現在一個地方,只能説明楚先民曾在這裏長期居住過。
史稱熊繹“居丹陽”、“闢在荊山”,只有商縣既在丹水之陽,又與荊山相鄰,兩個要件都相符。

楚族熊繹封地

鬻熊擔任國君的時間不長,《史記》稱“蚤卒”,即很早就過世了。此時楚國尚處在初創時期,地域狹小,國力薄弱。他的曾孫熊繹繼承祖輩基業,繼續為周天子效力,同時致力於穩固楚國的根基,壯大楚國的勢力,逐步沿丹水河谷向東南發展。《左傳·昭公十二年》記楚右尹子革與楚靈王對話時説“昔我先王熊繹闢在荊山,蓽露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此處所説的“荊山”就是指商縣一帶楚國周邊早以存在不少方國楚國是處在夾縫中新建立的方國,不“蓽露藍縷”則無法生存,不 “以事天子”則無法立足。

楚族文化及發展

楚族在江漢地區發展強大,所建立的楚國後來能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而且曾一度成為霸主,其力量的積聚得益於他們對南方的苦心經營。在楚國日益強大的過程中,居住在南方的南蠻百越等民族被楚人征服,逐漸成為楚國的庶民,被列入楚國的户籍。在春秋前期,楚大舉進攻蠻人,史稱楚武王“大啓羣蠻”。
在政治上,楚國統治者基本上採用了量才錄用的政策。”在對待各民族傳統文化方面,楚國基本上實行了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保留各民族傳統文化的政策。在語音、詞彙上具有較多的自身特點。楚人不僅説“楚言”,並且用“楚語”著書、寫文章。“楚語”成為楚人與蠻夷各族思想文化交流和溝通的工具。
楚國先人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創造出了令世人矚目的燦爛楚文化。楚文化的形成本身吸收了長江南北眾多的土著文化的營養。其中商周時期的苗蠻或南蠻,與楚的接觸最多,其族人和文化因素融入和傳入楚人及其文化的也較多。文化上楚文化受南蠻的影響最深,範圍也最廣,在宗教、生產、生活、風俗習慣、語言等方面均有較深的涉及,而以文學藝術方面最突出,如神話、詩歌、音樂、舞蹈、雕刻、繪畫、工藝圖案等。
在楚族存在的大約七八百年甚至千年左右的時間裏,其文化的分佈範圍大體上經歷了從小到大又從大到小兩個階段秦滅楚後,廣大地區的楚文化很快就和秦文化及其他文化混雜相處。到了漢代,楚文化又和逐漸形成的漢代文化相互影響,在這一過程中,楚文化終於逐漸消失了。原楚地的文化雖然還帶有不少地域性的特點,但這已非原來具有自身傳統的楚文化的特點,而是各種文化經過新的綜合而形成的。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