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楓香樹葉

鎖定
楓香樹葉,中藥名。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樹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葉。具有行氣止痛,解毒,止血之功效。用於胃脘疼痛,傷暑腹痛,痢疾,泄瀉,癰腫瘡瘍,濕疹,吐血,咳血,創傷出血。
中文名
楓香樹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金縷梅科
楓香樹屬
楓香樹
分佈區域
秦嶺及淮河以南各地
採集時間
春、夏季採摘

楓香樹葉入藥部位

楓香樹葉性味

辛、苦,平。

楓香樹葉歸經

歸脾、肝經。

楓香樹葉功效

行氣止痛,解毒,止血。

楓香樹葉主治

用於胃脘疼痛,傷暑腹痛,痢疾,泄瀉,癰腫瘡瘍,濕疹,吐血,咳血,創傷出血。

楓香樹葉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鮮品搗汁。外用:適量,搗爛敷。

楓香樹葉採集加工

春、夏季採摘,洗淨,鮮用或曬乾。

楓香樹葉形態特徵

楓香樹又名:楓木、楓香樹、香楓、楓人、楓仔樹、三角楓、三角尖。落葉喬木,高20-40m。樹皮灰褐色,方塊狀剝落。葉互生葉柄長3-7cm;托葉線形,早落;葉片心形,常3裂,幼時及萌發枝上的葉多為掌狀5裂,長6-12cm,寬8-15cm,裂片卵狀三角形或卵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細鋸齒,齒尖有腺狀突。花單性,雌雄同株,無花被;雄花淡黃綠色,成葇荑花序再排成總狀,生於枝頂;雄蕊多數,花絲不等長;雌花排成圓球形的頭狀花序;萼齒5,鑽形;子房半下位,2室,花柱2,柱頭彎曲。頭狀果序圓球形,直徑2.5-4.5cm,表面有刺,蒴果有宿存花萼和花柱,兩瓣裂開,每瓣2淺裂。種子多數,細小,扁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楓香樹葉生長環境

生於山地常綠闊葉林中。分佈於秦嶺及淮河以南各地。

楓香樹葉性狀鑑別

葉多破碎,完整葉片闊卵形,常狀3裂,長5-12cm,寬7-17cm;中央裂片較長且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灰綠色,下面淺棕色,常狀脈3-5條,在葉下面明顯突起;葉柄長7-11cm,基部鞘狀。質脆,易破碎,揉之有清香氣,味辛、微苦澀。

楓香樹葉藥理作用

止血作用。

楓香樹葉現代應用

治療出血症。

楓香樹葉相關論述

1、《綱目》:“治癰疽已成,擂酒飲,以滓貼之。”
2、《浙江藥用植物志》:“祛風除濕,行氣止痛。治痢疾,腸炎,消化不良,胃痛。”
[1-2]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