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長喜

(中國畫家)

鎖定
楊長喜,字悦之,號卧石齋主。生於1955年,山東利津人。中共黨員。自幼學畫,初習人物、花鳥,後攻山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美術系,後進修於中國文聯首屆山水畫創研班和文化部第八屆巖彩高研班,現居北京。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東營市文聯副主席、東營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筆墨研究院執行院長,東港市人民政府文化顧問、天津大學客座教授、《筆墨》主編、教育部中國畫博士課程班班長。 黃河民族畫院院長,出版有《楊長喜畫集》《楊長喜山水畫集》《楊長喜花鳥畫集》《山水畫基礎教程》等個人畫集和專著。 [1] 
中文名
楊長喜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55年
畢業院校
山東師範大學
職    業
畫家
代表作品
《楊長喜畫集》《楊長喜山水畫集》《楊長喜花鳥畫集》《山水畫基礎教程》

楊長喜人物生平

他自幼具備審美的天性,造美的悟性和淡泊名利的品性。童年時期幻想爛漫,青年時期潛心繪事。出於對音體美的熱愛,走上了羣文管理的道路,多年來,他克服種種困難,投入了較大的精力,組織了大量的羣眾文化活動,贏得了職工羣眾的好評。尤其市職工文化活動中心成立後,他積極爭取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多次策劃組織全市及全省範圍的大型職工文化活動。如:山東省“華泰杯”山水畫鳥畫邀請賽,全市職工一、二、三屆書畫電視展播大賽,全市“工商行杯”職工交誼舞大賽,“人壽杯”少兒書畫精品展等等。在舉辦活動的同時,以文化活動為載體,對支持羣眾文化事業的的企事業單位進行大張旗鼓地宣傳回報。活動的不斷推出,大大提高了該地區職工羣眾的文化藝術品味,有力促進了基層羣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同時密切了與企事業單位的聯繫。他本人先後兩次被評為市直機關優秀黨員。一次被評為市級優秀黨員,一次榮立三等功。楊長喜自1981年開始美術製作,當時他生活在廣北農場,廣闊的天地,火熱的生活為他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素材。

楊長喜主要創作

他貪婪地吮吸着生活的營養,利用好每一分時間,創作了大量的人物畫作品,如:《搶在雷雨前》、《墾區新花》、《煮海人》、《荒原悠情》等等,作品以鮮明的人物性格,寫實與誇張相結合的表現手法而贏得了同行的讚譽和觀眾的好評,其中有的參加了全國性美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有的在省市展覽中獲獎,在農場工作的十幾年中,業餘創作取得了初步成績。1993年因工作需要,楊長喜調市總工會工作,隨着工作任務的加重,他畫畫的時間逐漸減少了,為了工作和創作兩不誤,他把時間進行了合理的配置,充分利用早晨和雙休日的時間進行美術研究和創作,繪畫的內容也由於時間的限制從人物轉向山水和花鳥,他一邊採輯歷代大師的傳統精華,一邊向大自然開發獲取生動的生活資料,不辭辛苦,潛心經營。近些年來,在山水畫鳥畫創作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作品《鎮河鐵牛》獲全國藝術品大展一等獎,中國畫《根》獲1999中國迎澳門迴歸書畫大賽金獎,諸多作品在《美術觀察》等專業性刊物上發表,其中《秋高時節》、《大山的呼喚》在國家級藝術核心期刊《美術觀察》上作專題介紹。多幅作品其傳被收錄《中國專家大辭典》、《世界人物辭海》等典籍。多幅作品被中國美協、國家畫院、中國台灣地區及美國、韓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收藏。2008年創辦學術性期刊《筆墨》,得界內好評;
楊長喜的山水畫作,具有地道的北方氣派,蒼勁雄偉,渾莽厚重,具有雄強陽剛的藝術風格。他試圖用自己的畫筆去表現北方黃河流域那些雄奇崔巍與天爭高的絕壁危崖。為此,他在師傳統、師造化兩個方面,下過不少貼實的功夫。在筆墨上他用筆揮灑自如,以強有力的中鋒勾勒為主,輔以散鋒側鋒,墨法則乾濕並用,變化微妙豐富。畫面中,點、線、墨塊有機交融,如排方佈陣而骨法洞達,共同傳遞蒼茫渾厚的藝術風貌,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參考資料
  • 1.    朱銘,尹毅,陳國力主編,山東美術全書 現當代山東美術家 3,山東美術出版社,2017.03,第1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