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鋭

(戊戌六君子之一)

鎖定
楊鋭,字叔嶠,又字鈍叔,綿竹人,1857年生,清末維新派,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以舉人授內閣中書,參加強學會、保國會,倡立蜀學會,光緒帝實行維新變法後,楊鋭出任四品軍機章京,參與新政。1898年與譚嗣同、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等六君子一同殉難,終年41歲。著有《楊叔嶠詩文集》、《説經堂詩草》,以及《隋史補遺》、《晉書注》等。 [2] 
中文名
楊鋭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江西 [1] 
出生日期
1857年
逝世日期
1898年9月28日
出生地
四川綿竹 [1] 
代表作品
《楊叔嶠文集》
叔嶠,又字鈍叔

楊鋭人物簡介

楊鋭少年才俊

兄弟倆被譽為蜀中當代蘇軾和蘇轍
楊鋭祖籍江西,其曾祖父那一輩就遷往四川綿竹,居住在綿竹城內小西街中段。楊鋭祖父曾任山東曹縣、陽穀等縣縣丞,父親受道光誥封資政大夫。他家境殷實,還藏有不少名家字畫。
楊鋭在家排行老三,比楊鋭年長12歲的哥哥楊聰精通經籍,博學多才,楊鋭的啓蒙教育就是來源於楊聰。他的聰慧、英俊也受到了哥哥的厚愛,兄弟倆通過教與學,建立了勝於尋常兄弟之情。
1875年,張之洞督學四川,在成都創辦了四川最高官辦學府——尊經書院,從全川選了10多個優秀學生首批入院學習,其中便有當時18歲的楊鋭。史料記載,張之洞發現楊鋭才華異常,面測時更是對答如流,嘆道:“鋭弟兄蜀中今日之軾、轍,之洞不虛此行。”
楊鋭在尊經書院學習時留下了不少好的詩文和論文,至今在綿竹民間還有流傳。 [1] 

楊鋭公車上書

形成國民問政好風氣
楊鋭進入張之洞幕府後,成為張之洞鍾愛的五大弟子之一,與廖平、張祥齡、毛瀚豐、彭毓嵩同號“蜀中五少年”。這時的張之洞已升任為兩廣總督,楊鋭跟着他離開四川,來到廣東,成為其重要幕僚。那些上呈朝廷的奏疏與重要文獻,大多出自楊鋭之手。
五年後,楊鋭考取內閣中書,獲章京記名,負責協編《大清會典》,書編好後晉升為內閣侍讀,由一個幕僚變成了眾人羨慕的京官。此後的幾年,是楊鋭一生中難得的太平日子。但當上了京官的楊鋭,並沒有忘記自己的恩人張之洞,兩人書信往來頻繁。
甲午戰爭結束後,中國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康有為、梁啓超等人發動“公車上書”。這時,作為京中名士的楊鋭,又一馬當先站了出來,帶頭參加“公車上書”,拉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 [1] 

楊鋭為國獻身

戊戌變法失敗血灑刑場
1898年6月11日,光緒發佈“定國是詔”,決心變法自強,開啓了變法維新運動,史稱“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
但“定國是詔”的頒佈,觸動了軍機大臣等守舊派的利益,他們敷衍推諉,消極地執行新法。與此同時,康有為等人多次建議光緒帝廣集英賢,在宮中開制度局,任用通達時務的人才為顧問官,輔助新政,也遭到大臣的堅決反對。光緒非常不滿,決定開始新的行動。
以往對慈禧言聽計從的年輕皇帝光緒,突然未經慈禧允許採取了新的行動,這對慈禧來説已經危及到了她的地位。於是,慈禧也同時採取了一系列的行動,帝后兩黨之間的鬥爭從此愈演愈烈。
7月底,光緒帝見太后神色異常,即預料有變,回宮以後,他立即召見他所信任的“軍機四卿”之一楊鋭,並新授密詔給楊鋭。領到密詔的楊鋭明白自己當時已經危機四伏,便立即找林旭進行商量。
此時,維新黨人中,康有為早就離開北京,梁啓超則逃到了日本使館避難,袁世凱又在得知消息後偷偷向慈禧告密。明知大禍臨頭,但深受我國儒家思想薰陶的楊鋭,把忠君與愛國視為一體,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選擇了從容等死的絕路。9月24日凌晨,楊鋭與譚嗣同、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康廣仁一起被捕。
9月28日,楊鋭等六人被斬於菜市口,後人稱他們為“戊戌六君子”。楊鋭死時,年僅41歲。 [1] 

楊鋭紀念緬懷

後人為了紀念楊鋭曾在綿竹小西街建“楊公祠”,後來此地被拆遷後,又在今綿竹人民公園內修建楊鋭廣場,在廣場上塑起了他的塑像。
在廣場一角,一棟兩層樓高的中西合璧建築前,有張之洞為楊鋭的題詞,“雙淚落君前大江滾滾懷人遠,文名餘死後綿竹亭亭出縣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