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嶽斌

(晚清湘軍水師統帥)

鎖定
楊嶽斌(1822年-1890年),原名載福,字厚庵,湖南善化(今湖南長沙)人,晚清名將,湘軍水師統帥。 [37-38] 
楊嶽斌行伍出身。清咸豐三年(1853年),隨曾國藩創建湘軍水師,任右營營官。清咸豐四年(1854年),先後在湖南湘潭、嶽州城陵磯等地與太平軍水營作戰。同年12月,偕彭玉麟等在田家鎮(砍斷太平軍橫江鐵鏈,毀其船四千餘,加總兵銜。清咸豐五年(1855年),湘軍水師輕便船隻在江西湖口被太平軍堵截在鄱陽湖內,長江內的大船毀傷幾半,敗退武漢以上。奉命重招兵勇,修船添械,任湘軍外江水師統領,署湖北提督。清咸豐六年(1856年),配合陸路攻佔武昌、漢陽、蘄州,圍攻江西九江。清咸豐七年(1857年),與彭玉麟內外夾攻湖口,使原被隔於鄱陽湖的內湖水師與外江水師會合,升福建陸路提督。次年,會同李續賓部攻佔九江,擢福建水師提督。清同治元年(1862年),配合陸師沿江東下,直抵太平天國都城天京城下,完全控制長江水面,對湘軍攻佔天京起了重要作用。 [37] 
清同治四年(1865年),赴陝甘總督任,帶兵入甘肅鎮壓回民起義,長期不能奏功,後借病回籍。清光緒元年(1875年),奉命與彭玉麟巡閲長江,繪《長江江防全圖》。清光緒九年(1883年),法國侵略越南,奉命至江南幫辦軍務。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奉命率軍援台灣。中法戰爭後,居家養病,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病逝。著有《楊勇愨公遺集》傳世。 [37] 
概述圖片來源: 清光緒二十七年石印本《紫光閣功臣小像》(吳友如繪)
別    名
楊載福
厚庵
所處時代
清朝
出生地
湖南善化
出生日期
1822年12月21日 [1] 
逝世日期
1890年8月12日 [1] 
主要成就
統領湘軍水師,鎮壓太平天國
主要作品
《楊勇愨公遺集》
本    名
楊嶽斌
官    職
陝甘總督、太子太保
爵    位
一等輕車都尉
諡    號
勇愨

楊嶽斌人物生平

楊嶽斌早年經歷

楊嶽斌本籍乾州(今湖南吉首),生於善化(今湖南長沙)。他出身行伍,精於騎射,累功至湘陰外委,曾在新寧一帶鎮壓李沅發起義。 [2] 

楊嶽斌統領水師

咸豐二年(1852年),太平軍攻入湖南,進逼湘陰。楊嶽斌在湘陰長官外逃之時,毅然率營兵抵抗,保住了湘陰城,被授為宜章營千總 [3] 
楊嶽斌故居中的楊嶽斌畫像 楊嶽斌故居中的楊嶽斌畫像
咸豐三年(1853年),曾國藩創建湘軍水師。 [4]  楊嶽斌被曾國藩招至軍中,與彭玉麟一同輔佐其弟曾國葆。後來,楊嶽斌因得到曾國葆的盛讚,被曾國藩委以重任,統領水師右營。 [3] 
咸豐四年(1854年),楊嶽斌擊敗太平軍,焚燬戰船數百,收復湘潭,被擢升為守備,賜花翎。不久,曾國藩率湘軍東下。楊嶽斌作為前鋒,在雷公湖、擂鼓台城陵磯、嘉魚黃蓋湖等地大戰太平軍,收復嶽州、武昌、漢陽,由都司一直擢升至參將,授湖南常德營副將,賜號彪勇巴圖魯。後來,湘軍進逼田家鎮(今湖北武穴西北),楊嶽斌克復黃州、武昌,擊敗蘄州援軍,又與彭玉麟砍斷太平軍的橫江鐵鎖,焚燬戰船四千餘只,奪取田家鎮。當時,楊嶽斌因晝夜作戰,積勞嘔血,被加為總兵銜。 [5] 
咸豐五年(1855年),湘軍水師在湖口被太平軍堵截在鄱陽湖內,留守九江的軍隊也遭到攻擊,武昌、漢口再次陷落。楊嶽斌奉曾國藩之命返回嶽州,重招兵勇,並駐軍新堤,修理戰船。當時,武漢陷落,長江商旅斷絕。楊嶽斌駐軍新堤,使得武漢重新發展為重鎮,升任鄖陽鎮總兵,兼署湖北提督 [6] 
咸豐六年(1856年),楊嶽斌進軍沙口,招募勇士三百,在晚上駕船直逼太平軍,並縱火焚燒敵船,又在十日之內轉戰數百里,擊毀敵船六百餘,奪取敵軍糧草、火藥,一直打到巴河、蘄州,在九江城下炫耀軍威。十一月,楊嶽斌配合陸路李續賓部,攻佔武昌、漢陽,加提督銜。 [7] 
咸豐七年(1857年),曾國藩回鄉丁憂,讓楊嶽斌總領水軍。楊嶽斌與彭玉麟內外夾攻湖口,使得原被隔於鄱陽湖的內湖水師與外江水師匯合,又趁勝奪取小孤山彭澤望江、銅陵等地。清廷認為楊嶽斌“轉戰千里,謀略過人”,任命他為福建陸路提督,並允許他“專摺奏事”。 [8] 

楊嶽斌平定天國

咸豐八年(1858年),楊嶽斌與李續賓攻佔九江,生擒太平軍將領林啓榮,獲賜黃馬褂。不久,楊嶽斌上奏朝廷,表示要肅清湖北。他移屯黃石磯,奪取安慶樅陽大通、建德,調任福建水師提督。後來,李續賓戰死三河,太平軍又欲進犯湖北。楊嶽斌派兵扼守龍坪、鄔穴、田家鎮。 [9] 
咸豐九年(1859年),楊嶽斌督剿長江兩岸的太平軍,收降池州韋志俊,並讓他攻打蕪湖。當時,韋志俊部下有將領叛去,奪回池州。楊嶽斌見韋志俊沒有異心,便讓他率兵助戰,自己移屯觀音洲,防備逃入湖北、安徽的陳玉成李侍賢 [10] 
咸豐十年(1860年),楊嶽斌在蟂磯擊敗太平軍,奪取樅陽、青溪關。李秀成兵敗而逃,在三山、光穴、子橋、白茅嘴、運漕鎮多次被擊敗。楊嶽斌又攻打神廟山、鎮山,切斷松林口浮橋。後來,楊嶽斌解南陵之圍,救出總兵陳大富及難民十餘萬。 [11] 
咸豐十一年(1861年),楊嶽斌配合陸路攻佔安慶,又派總兵王明山、黃翼升攻克池州、桐城,被授予雲騎尉世職。
同治元年(1862年),楊嶽斌移駐烏江,進攻金柱關、龍山橋,斬殺賊酋陳緒賓,大破太平軍在護駕墩、石垝的營壘,鞏固江寧大營後路。 [12] 
同治二年(1863年),楊嶽斌隨曾國藩到天京前線大勝關、雨花台察視,並與曾國荃一同制定合圍天京之策。後來,楊嶽斌率軍掃清長江各處關隘,完全控制長江水面。同年十月,湘軍各部圍困天京。 [13] 
同治三年(1864年),清廷命楊嶽斌督辦江西、皖南軍務,節制各路援軍。不久,楊嶽斌被授為陝甘總督,並特命可在平定太平軍後再赴任。天京城破後,楊嶽斌加太子太保、一等輕車都尉世職。後來,楊嶽斌先後攻克南昌、贛州,收降太平軍殘軍十餘萬,肅清防境。 [14] 

楊嶽斌總督甘肅

同治四年(1865年),楊嶽斌率新軍十營抵達西安。就在這時,僧格林沁戰死,清廷命楊嶽斌拱衞京畿。楊嶽斌便上表朝廷,請解陝甘總督職,專司清剿捻軍,沒有得到批准,只得到甘肅蘭州府赴任。當時,甘肅因回民起義,軍政糜爛,雷正綰曹克忠兵敗金積堡,都興阿穆圖善圍攻寧夏,難有進取,甘肅省兵疲弱,各省援軍不至,而且糧道堵塞,府庫空虛。楊嶽斌到任後,屢次上疏朝廷,請求從別省調撥錢糧,又打算進軍靈州。不久,陶茂林、雷正綰部相繼潰變。 [15] 
同治五年(1866年),楊嶽斌到涇州、慶陽視察軍隊。當時,蘭州發生兵變,逼迫布政使林之望上疏朝廷,彈劾楊嶽斌分派糧餉不公。楊嶽斌命曹克忠回軍平亂,然後誅殺首犯百餘人,但最終卻因私下拆閲林之望奏摺,被革職留任,降為三品頂戴。後來,清廷以左宗棠接替楊嶽斌為陝甘總督。 [16] 
同治六年(1867年),楊嶽斌再次上疏朝廷,稱自己病情加重,要求返回家鄉。當時,左宗棠尚未到達甘肅。清廷便命穆圖善暫時署任總督,准許楊嶽斌解任回籍。 [17] 

楊嶽斌晚年復出

乾州新區新世紀廣場楊嶽斌鏖戰台灣海峽浮雕 乾州新區新世紀廣場楊嶽斌鏖戰台灣海峽浮雕
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建立長江水師,轄制江防,因提督以下將領都是楊嶽斌舊部,便命楊嶽斌與彭玉麟巡閲長江,整頓水師。此後,楊嶽斌屢次上疏,請求辭去差使,回鄉奉養父母,但直到光緒五年(1879年)方得到朝廷批准。 [18-19] 
光緒九年(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楊嶽斌被起復為會辦福建軍務,但他卻上疏朝廷,以母親年邁病重為由請辭。清廷遂讓他待母親病勢稍愈,再赴福建。 [20] 
光緒十年(1884年),清廷以“戰局已開,軍情萬緊”,要求楊嶽斌“移孝作忠”,改任他為幫辦江南軍務。後來,法軍佔據台灣基隆,清廷又以楊嶽斌為幫辦福建軍務。楊嶽斌駐軍於漳州、泉州一帶,聯絡當地縉紳,準備渡海赴援台灣。 [21] 
光緒十一年(1885年),楊嶽斌率十二營赴援台灣 [22]  ,台灣軍民歡躍不已。他在中法和議達成後,又回鄉奉養雙親。後來,楊嶽斌被繪像紫光閣 [23] 

楊嶽斌病逝家中

光緒十六年(1890年),楊嶽斌病逝於乾州家中,終年六十九歲,追贈太子太保,諡號勇愨。清廷依總督之例賜卹,並修建專祠祭祀。 [24-25] 

楊嶽斌軼事典故

中法戰爭時,清軍認為電報快捷,便用電報奏事,但常被法軍截獲。楊嶽斌故意將戰船停在泉州海口,並電奏朝廷,請求延遲出兵,以此迷惑法軍,而後在夜晚乘民船渡海。等到法軍反應過來時,楊嶽斌早已登陸台灣。 [26] 

楊嶽斌人物評價

曾國葆:是二君(指楊嶽斌、彭玉麟)者,吾觀其部分諸事,皆大將才,非從人俯仰者也。 [27] 
王先謙:公與人恂恂,一接以和敬,終身不見武怒之色。在軍論功,退若無與;雖病劇,未嘗自言勞。及臨戰陣,踔厲飆發,不測若鬼神。咸豐五年,城陵磯之役,以三日平賊巢二百餘里。六年九江之役,十日內往返千里。七年巢縣之役,月餘轉戰,亦千餘里。論老謂赴機之速,古名將未有也。 [27] 
趙爾巽:彭玉麟、楊嶽斌佐曾國藩創立水師,為滅賊根本。兩人勳績,頡頏相併。嶽斌後為朝旨強促西征,用違其才,僨事損望。 [28] 
陳三立:昔年攻復九江諸郡縣,楊公嶽斌功最多。 [29] 
蔡東藩:楊載福之屢獲勝仗,迭據要害,雖非盡出一人之力,然同寅協恭,和衷共濟,卒能出奇制敵,非智者不及此。 [30] 

楊嶽斌個人作品

楊嶽斌的傳世作品有《楊勇愨公遺集》、《楊勇愨公奏議》 [31]  ,收錄了他在不同時期的大量奏摺。
徐世昌編著的清詩總集《晚晴簃詩匯》,收錄有楊嶽斌的詩作六首:《登嶽麓和焦聽堂原韻》、《偕彭雪琴洞庭泛月》、《除夕》、《楓橋夜泊》、《山齋雪夜》、《戰罷晚歸》。 [32] 

楊嶽斌家庭成員

楊嶽斌故居志略 楊嶽斌故居志略
祖父:楊勝德(一作楊勝儒),曾作為團練征討苗賊,戰死。 [33]  [34] 
父親:楊秀貴,官至直隸獨石口副將。 [33]  [34] 
妻子:羅氏,贛州人,誥封一品夫人 [35] 
長子:楊正儀,署任福建糧道 [35] 
次子:楊懋儀,官至江蘇候補道 [35] 
三子:楊溍儀,縣學生,候選郎中。 [35] 

楊嶽斌史籍記載

《國史本傳》 [36] 
清史列傳·卷五十四·大臣劃一傳檔後編十》
清史稿·卷四百十·列傳一百九十七》 [28] 

楊嶽斌影視形象

2000年《太平天國》,張光政飾演楊嶽斌。
參考資料
  • 1.    《楊勇愨公神道碑銘》:(光緒)十六年六月二十七日,卒於幹州。距其生道光二年十一月初九日,春秋六十有九。
  • 2.    《清史稿·楊嶽斌傳》:楊嶽斌,原名載福,字厚庵,湖南善化人,原籍乾州。嶽斌幼嫺騎射,補湘陰外委,從剿新寧匪。
  • 3.    《楊勇愨公神道碑銘》:咸豐二年,粵寇犯湖南、趨湘陰,長官以出防為名,先期避他所;公率營兵,登陴扞禦,城賴以完。曾文正公國藩治水軍衡州,聞公能,檄至營,令與彭剛直公玉麟,佐其弟貞幹軍事。時,公擢宜章千總;彭諸生也。貞幹請於曾公曰:是二君者,吾觀其部分諸事,皆大將才,非從人俯仰者也。於是,曾公益知公果賢,令將水軍右營,而彭公將左營。
  • 4.    《清史稿·楊嶽斌傳》:咸豐三年,曾國藩創立水師,拔為營官。
  • 5.    《清史稿·楊嶽斌傳》:四年,戰湘潭,焚賊舟數百,復其城,擢守備,賜花翎。國藩重整水師,進規嶽州。嶽斌與彭玉麟為前鋒,伏船雷公湖,誘賊舟至,夾擊,連戰皆捷;賊再至,沿東岸斜擊之,手挺矛刺殺賊酋在汪得勝,奪其舟,賊無還者:擢都司,賜號彪勇巴圖魯。進戰擂鼓台,乘舢板衝賊屯縱火,賊陣亂,大破之,克嶽州,擢遊擊。總兵陳輝龍率後隊至,狃前勝,欲乘風攻城陵磯。嶽斌曰:“順風難收隊,不可行也。”不從,遇賊伏,竟敗。輝龍及知府褚汝航、同知夏鑾、遊擊沙鎮邦皆戰死,嶽斌軍獨完。既而賊為陸師所敗,將遁,要擊之,平兩岸炮台,搜螺山、倒口賊舟。尋夜襲嘉魚黃蓋湖,嶽斌先入,被火傷,舟覆落水,躍上別船,大呼陷陣,焚賊舟數十。遂會湖北軍進屯金口,破漢陽關賊營,攻塘角,至青山,焚其壘,賊遁,焚其輜重。武昌、漢陽皆復,擢參將,授湖南常德營副將。諸軍進規田家鎮,嶽斌由中路先發,克黃州及武昌縣,破援賊於蘄州,逼田家鎮,偕彭玉麟分隊毀橫江鐵鎖,焚賊船四千餘皆盡,漂屍數萬,遂拔田家鎮,蘄州賊亦遁去。嶽斌晝夜進戰,積勞嘔血,詔嘉其勞勩最著,加總兵銜。
  • 6.    《清史稿·楊嶽斌傳》:五年,水師恃勝鋭進,前隊舢板入鄱陽湖,賊樹柵湖口扼之,不得出,而留九江者,亦屢為賊所襲。嶽斌聞敗,馳救不及。賊覆上犯,武、漢再陷。曾國藩分水師回援,令岳斌回嶽州,增募為十營,會屯金口,屢敗賊。秋,退屯新堤,修船,汰疲卒十之三,簡練以圖大舉。自武、漢為賊踞,長江商旅皆絕。及水師駐新堤,流亡歸之,市廛始興,漸為重鎮。授鄖陽鎮總兵,兼署湖北提督。
  • 7.    《清史稿·楊嶽斌傳》:六年,進屯沙口,距武昌三十里。嶽斌念賊舟往來長江,停則依壘,行皆乘風,恆避戰,難得大創,乃謀襲燒之。募壯士駕千石大船,實硝黃蘆荻,施火線。約曰:“近賊而發,急登舢板退。”應募者三百人,懸重賞。夜逼賊舟,於南岸嘴縱火,於是賊舟能戰者多燼。前軍直至黃州,旬日間轉戰數百里,擊毀賊舟六百餘,奪其資糧火藥,哨船掠巴河、蘄州、耀兵九江城下而還。武、漢水路援絕,乃益困。十一月,與李續賓陸師合攻。值大風揚沙,波濤洶湧,水師上下環擊,賊大潰敗走。二城同日克復,捷聞,加提督銜。
  • 8.    《清史稿·楊嶽斌傳》:進規九江,曾國藩以憂歸,薦嶽斌接統其軍,彭玉麟副之。分兵扼蘄州,破援賊。秋,會陸軍克小池口,密與彭玉麟約期會攻湖口,克之。於是內湖外江水師始複合。乘勝奪小孤山,克彭澤,留軍屯之。自率前鋒至望江,賊望風遁,遂復東流。過安慶,攻樅陽、大通賊壘,克之。復銅陵,至蕪湖魯港,與江南師船會。詔嘉其轉戰千里,謀略過人,尋授福建陸路提督,許專摺奏事。
  • 9.    《清史稿·楊嶽斌傳》:八年四月,與李續賓會攻九江。嶽斌當北門,臨江地雷發,奮呼齊登,擒賊首林啓榮,逸出之賊,盡為水師所殲,賜黃馬褂。詔促東下,疏言楚境肅清後始能會師,遂移屯黃石磯。連攻安慶、樅陽、大通,奪其壘,分兵復建德,調福建水師提督。時李續賓三河師潰,賊復謀上犯湖北。嶽斌遣兵分扼龍坪、鄔穴、田家鎮。
  • 10.    《清史稿·楊嶽斌傳》:九年,督剿南北兩岸援賊,時出隊薄安慶城,以牽賊勢。十二月,賊酋韋志俊以池州降,令攻蕪湖。其部下有叛者,還陷池州。嶽斌察志俊無異志,分別遣留,得精鋭二千五百人,令率以助戰。陳玉成、李侍賢率眾分竄楚、皖,水師移屯觀音洲以備之。
  • 11.    《清史稿·楊嶽斌傳》:十年四月,大破賊於蟂磯,令韋志俊拔殷家匯,進攻池州,毀城外石壘,潛襲樅陽,拔其城。秋,遣將攻池州,奪青溪關。李秀成循江岸上竄,連敗之三山、光穴、子橋、白茅嘴、運漕鎮。分兵入內湖,攻神廟山、鎮山,斷松林口浮橋。冬,由魯港潛行百里,解南陵圍,拔出總兵陳大富一軍,及難民十餘萬,被珍賚。
  • 12.    《清史稿·楊嶽斌傳》:十一年,合攻安慶,偕陸軍破赤岡嶺援賊。戰無為州神塘河,平其壘,焚賊船,劃菱湖兩岸賊屯。集攻安慶東門,乘勝拔城北諸壘,城賊窮蹙。八月,克安慶,遣總兵王明山、黃翼升克池州、桐城,予雲騎尉世職。嶽斌屢乞假省親,至是始歸。同治元年,以母病請展假,不允。五月,至軍,移屯烏江。進攻金柱關,戰龍山橋,殲賊萬餘。賊尋復來犯陣,斬賊酋陳緒賓,破護駕墩、石垝賊壘。自是江寧大營後路始固。
  • 13.    《清史稿·楊嶽斌傳》:二年春,從曾國藩赴前敵大勝關、雨花台察視,與曾國荃定合圍之策。三月,克黃池,悉收內河三里埂、伏龍橋、花津、護駕墩諸隘,以通寧國、蕪湖之路。五月,克巢縣、含山、和州及江浦、浦口,破下關、草鞋峽、燕子磯,趨九洑洲,力戰拔之。自是長江無賊舟。十月,克高淳、寧國、建平、溧水,奪東壩要隘,江寧遂合圍。
  • 14.    《清史稿·楊嶽斌傳》:三年,命督辦江西、皖南軍務,援軍悉歸節制。尋授陝甘總督,命俟江、皖賊氛淨盡後赴任。江寧平,加太子少保,予一等輕車都尉世職。六月,嶽斌抵南昌,遣諸將克崇仁、東鄉、金谿、宜黃、南豐,解寧都圍。秋,赴贛州,克瀘溪、新城、雩都,先後收降賊十餘萬,防境肅清。
  • 15.    《清史稿·楊嶽斌傳》:四年,率彭楚漢等新軍十營從行,抵西安。會僧格林沁戰歿曹州,詔嶽斌移兵入衞京畿。自請開缺,專任剿匪,不許,仍命速赴甘肅,六月,履任。時甘回方熾,通省糜爛。雷正綰、曹克忠新敗於金積堡,都興阿、穆圖善攻寧夏未下,且奉命將出關;本省兵皆疲弱,疏調各省援兵,無一至者,僅自率新募之數千人;又因兵荒耕作久廢,饋運道塞,庫空如洗。嶽斌迭疏乞協餉,僅川、陝鄰省稍稍接濟,無以遍給。議進軍先搗靈州,繼規河、狄。未幾,陶茂林、雷正綰兩軍相繼潰變。
  • 16.    《清史稿·楊嶽斌傳》:五年春,嶽斌親赴涇州、慶陽視師。蘭州標兵遽變,圍署戕官,逼迫布政使林之望上疏,言糧餉獨厚楚軍,眾心不服。嶽斌聞警,先令曹克忠移師鎮撫,尋自回省城,按誅首犯百餘人,餘不問。以在途拆閲林之望奏摺,自請議處,革職留任,降三品頂戴。迭疏請罷,詔以左宗棠代之。
  • 17.    《清史稿·楊嶽斌傳》:未至,六年春,復陳病劇,乃命穆圖善暫署總督,許嶽斌回籍。
  • 18.    《清史稿·楊嶽斌傳》:光緒元年,命偕彭玉麟巡閲長江,整頓水師,屢以親病請罷,五年,始允之。
  • 19.    《楊勇愨公神道碑銘》:光緒元年,入都,叩謁梓宮。請回籍侍養。時,設長江水師,專轄江防,提鎮以下皆公舊部。上命公巡閲長江,與彭公往來督察。尋請開差使,留籍終養,迭次賞假。五年,復請,允之。
  • 20.    《清史列傳·楊嶽斌傳》:九年,法人構釁,沿海戒嚴。詔令岳斌會辦福建海防事宜。嶽斌以母老病重辭。上原之,令俟母病稍愈,即遵前旨赴閩。
  • 21.    《清史列傳·楊嶽斌傳》:十年正月,七月,諭湖廣總督卞寶第曰:戰局已開,軍情萬緊;楊嶽斌深諳兵機,當移孝作忠,力圖報稱。着傳知剋日成軍,出膺重任。嶽斌於是再出視師。九月,命迅往江南,幫辦軍務,與曾國荃隨時會籌戰守。尋諭曰:法兵見佔基隆,台北府城萬緊;着派楊嶽斌幫辦左宗棠軍務,迅赴福建,駐紮漳、泉一帶,聯絡紳勇,設計渡台,速圖逐法之策。
  • 22.    《清史稿·楊嶽斌傳》:十一年,率十二營赴援台灣。
  • 23.    《楊勇愨公神道碑銘》:公乘間渡台,周曆海口,士民歡躍。助餉百萬。十一年,和議成,回籍侍養。十二年,繪像紫光閣。
  • 24.    《清史稿·楊嶽斌傳》:十六年,卒於家,贈太子太保,照總督例賜卹,建專祠,諡勇愨。
  • 25.    《楊勇愨公神道碑銘》:十二年,繪像紫光閣。十六年六月二十七日,卒於幹州。距其生道光二年十一月初九日,春秋六十有九。
  • 26.    《楊勇愨公神道碑銘》:奉命渡台,法人以鉅艦阻海,時用西法電報奏事,取迅達,紓朝廷憂。然動靜輒為敵詗知。公密備輪船於泉州海口,以請緩師期,電奏,即於其夜乘民船趣海口,徑渡、逮奉旨督責,則渡台已久。
  • 27.    楊勇愨公奏議-清-楊嶽斌  .古籍文獻網[引用日期2014-05-22]
  • 28.    清史稿:列傳第一百九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5-22]
  • 29.    萇楚齋續筆:卷五  .古籍文獻網[引用日期2018-02-27]
  • 30.    清史演義:第六十六回 智統領出奇制勝 愚制軍輕敵遭擒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5-19]
  • 31.    楊勇愨公奏議  .騰訊讀書[引用日期2019-03-03]
  • 32.    晚晴簃詩匯:卷一百五十八  .中國古曲網[引用日期2018-02-27]
  • 33.    《清史稿·楊嶽斌傳》:祖勝德,乾隆末,從剿苗,戰歿永綏。父秀貴,以蔭官至直隸獨石口副將。
  • 34.    《楊勇愨公神道碑銘》:祖勝儒,乾隆末,以團練從剿苗賊有功,殉難永綏王瓜寨,長子秀思從死,祀幹州昭忠祠;次子秀貴用廕補官,仕至直隸獨石口副將,公之父也。
  • 35.    《楊勇愨公神道碑銘》:妻贛州羅氏,誥封一品夫人。子三。正儀,二品頂戴,署福建糧道。懋儀,江蘇候補道。溍儀,縣學生,花翎,道銜,候選郎中。
  • 36.    國史本傳  .騰訊讀書[引用日期2019-03-03]
  • 37.    楊嶽斌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3-10-06]
  • 38.    中共長沙市望城區委宣傳部編.望城地方文獻目錄[M].2018.09.第25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