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越

(流體力學專家,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

鎖定
楊越,1982年生 [21]  ,流體力學專家,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副院長、力學與工程科學系主任,湍流與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5]  [7] 
楊越於2004年從浙江大學畢業,獲得雙學士學位;2007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碩士學位;2011年獲得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之後在普林斯頓大學燃燒能源研究中心、康奈爾大學機械與航天工程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3年入職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2015年獲得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9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34]  ;2020年擔任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教授、副主任,同年獲得科學探索獎 [1]  ;2021年擔任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主任 [4] 
楊越主要從事渦面場理論與應用,流體紐結構造與演化,湍流燃燒速度模型方面的研究 [4] 
中文名
楊越
外文名
Yue Yang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82年
畢業院校
加州理工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性    別
學位/學歷
博士

楊越人物經歷

楊越
楊越(6張)
2000年9月—2004年7月,楊越就讀於浙江大學熱能動力工程專業、計算機科學專業,畢業並獲得雙學士學位 [17] 
2004年9月—2007年7月,就讀於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流體力學專業,導師為何國威研究員,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 [16] 
2007年9月—2011年2月,就讀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航空專業,導師為Dale I. Pullin教授,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博士論文《Lagrangian and Vortex-Surface Fields in Turbulence》獲得流體力學傑出研究獎 [5] 
2011年3月—2013年7月,在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燃燒能源研究中心,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機械與航天工程系擔任博士後研究員,主要合作者為Stephen B. Pope教授,Jacqueline H. Chen研究員。
2013年8月—2020年1月,擔任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特聘研究員 [4] 
2015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9] 
2018年,擔任北京大學科學與工程計算中心副主任 [19] 
2019年8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6]  [8] 
2020年2月,擔任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教授;同年,擔任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副主任;同年,擔任北京大學湍流與複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同年,掛職北京大學學科建設辦公室副主任 [35] 
2021年,擔任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主任 [13] 

楊越主要成就

楊越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圖1 多類渦線重聯機制 圖1 多類渦線重聯機制
楊越面向重大工程應用中的流動轉捩與湍流燃燒等關鍵問題,專注於發展拉格朗日框架下的原創湍流分析與建模方法。提出了渦面場方法,為湍流與轉捩中的拉格朗日動力學與強渦結構生成演化機理建立了系統的定量化研究框架,進而基於結構統計特徵建模轉捩壁面阻力與湍流燃燒速度等關鍵物理量 [8] 
  • 學術論著
根據2023年7月北京大學工學院網站數據,楊越先後在《流體力學雜誌(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流體物理學(Physics of Fluids)》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多篇,發表會議論文10多篇,代表論文如下 [15] 
W. Tong, S. Wang, and Y. Yang*, Estimating forces from cross-sectional data in the wake of flows past a plate using theoretical and data-driven models, Physics of Fluids, 34, 111905, 2022
S. Zhang, Z. Lu, and Y. Yang*, Modeling the displacement speed in the flame surface density method for turbulent premixed flames at high pressures, Physics of Fluids, 33, 045118, 2021
W. Tong, Y. Yang*, and S. Wang, Characterizing three-dimensional features of vortex surfaces in the flow past a finite plate, Physics of Fluids, 32, 011903, 2020
Y. Ya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vortex-surface field,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65, 483-495, 2020 (In Chinese)
S. Xiong and Y. Yang*, Identifying the tangle of vortex tubes in homogeneous isotropic turbulence,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874, 952-978, 2019 [18] 
S. Xiong and Y. Yang*, Construction of knotted vortex tubes with the writhe-dependent helicity, Physics of Fluids, 31, 047101, 2019
Y. Yang*, J. You, and M. Sun, Modeling of turbulence-chemistry interactions in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supersonic turbulent combustion, 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36, 261-273, 2015 (In Chinese)
Y. Yang*, S. B. Pope, and J. H. Chen, Empirical low-dimensional manifolds in composition space, Combustion and Flame, 160, 1967-1980, 2013
Y. Yang*, H. Wang, S. B. Pope, and J. H. Chen, Large-eddy simulation/PDF modeling of a non-premixed CO/H2 temporally evolving jet flame,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34, 1241-1249, 2013
Y. Yang* and D. I. Pullin, Evolution of vortex-surface fields in viscous Taylor-Green and Kida-Pelz flows,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685, 146-164, 2011
Y. Yang* and D. I. Pullin, Geometric study of Lagrangian and Eulerian structures in turbulent channel flow,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674, 67-92, 2011
Y. Yang* and D. I. Pullin, On Lagrangian and vortex-surface fields in flows with Taylor-Green and Kida-Pelz initial conditions,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661, 446-481, 2010
Y. Yang*, D. I. Pullin, and I. Bermejo-Moreno, Multi-scale geometric analysis of Lagrangian structures in isotropic turbulence,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654, 230-277, 2010
Y. Yang, G.-W. He*, and L.-P. Wang, Effects of subgrid scale modeling on Lagrangian statistics in large-eddy simulation, Journal of Turbulence, 9, 8, 2008
  • 科研項目
項目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擔任職務
2014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學部主任基金
主持
2015年—2018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主持
2016年—2018年
湍流拉格朗日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主持
2016年—2019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 [33] 
主持
參考資料來源: [11] 

楊越人才培養

  • 講授課程
楊越在北京大學為本科生講授《工程流體力學》《工學創新實踐(機器人組)》《工程數學》,為研究生講授《湍流數值模擬》《湍流燃燒》課程 [12] 
  • 教育成果
時間
獎勵名稱
授予單位
2019年
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導師
中國力學學會
2019年
教學優秀獎
北京大學 [4] 

楊越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11年
理查德·布魯斯·查普曼紀念獎(Richard Bruce Chapman Memorial Award)
加州理工學院 [22] 
2011年
燃燒能源獎學金(Combustion Energy Research Fellowship)
普林斯頓大學
2014年
2016年
暑期項目獎學金(Summer Program Fellowship)
斯坦福大學湍流研究中心
2020年
騰訊基金會 [10] 

楊越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15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向發動機的湍流燃燒基礎研究”重大研究計劃秘書組成員
2015—2020年
中國力學學會第8屆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 [31] 
2016—2018年
中國空氣動力學會計算空氣動力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2017年
實驗流體力學》青年編委 [26] 
2017年
《空氣動力學報》青年編委
2017—2019年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全國青年燃燒學術年會湍流燃燒分會負責人、共同負責人
2017,2018年
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湍流燃燒分會主席、共同主席
2018年
湍流和剪切流現象國際研討會諮詢委員會成員(Advisory Committee Membe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urbulence and Shear Flow Phenomena)
2018年
《科學中國物理力學與天文(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力學)副編輯 [25] 
2018—2022年
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工程科學)副編輯 [24] 
2019年
力學學報(Acta Mechanica Sinica)》編輯 [23] 
2019年
第38屆國際燃燒專題討論會湍流火焰學術討論會共同主席(Colloquium Co-Chair for Turbulent Flames, 3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bustion)
2019年
中國力學學會第11屆理事會副秘書長 [27] 
2020年
力學進展》第6屆編委會編委 [30] 
2020年
中國力學學會第9屆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8] 
2021年
中國力學學會第11屆湍流與穩定性專業組組長 [29] 
2021年9月
中國空氣動力學會第八屆理事會理事 [32] 
參考資料來源: [13] 

楊越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楊越的爺爺楊光華是獲得美國博士學位的高級知識分子,擔任過清華大學石油系主任、北京石油學院副院長及石油大學校長等職務,奶奶孫以實曾是清華大學化工系的教授 [2]  ,父親楊衞是固體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浙江大學前校長 [3] 

楊越人物評價

楊越在湍流理論與數值模擬研究方面作出了傑出貢獻 [14] (北京大學新聞網評)
楊越的物理直覺和空間想象力比較強 [5] (楊越碩士研究生導師何國威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