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菊秋

鎖定
楊菊秋(1904—1987),字傲霜,中國戲曲女演員、京劇教師。楊菊秋與楊菊芬姐妹二人,以其色藝雙全而馳聘於京、津、滬、漢各地舞台,享名30餘載。 [1-2] 
中文名
楊菊秋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4年
逝世日期
1987年
職    業
京劇女演員、京劇教師
傲霜

楊菊秋人物經歷

楊菊秋,是楊菊芬的二姐,工青衣,京劇教師。楊菊秋原習河北梆子,蒙師楊翠喜。她16歲改習京劇,從王瑤卿、李寶琴習藝,她身材窈窕,扮相嫵媚,不僅擅長青衣,而且精通花旦,其唱功、身段、蹺工、眼神,在同時代演員中亦為佼佼者。楊菊秋天資聰慧又勤奮好學,能戲甚多。其表演風格亦有獨到之處,且嗓音圓潤,唱腔委婉流暢。其青衣戲端莊温雅、花旦戲豔麗活潑、刀馬戲武功嫺熟,且蹺功極佳。每有義務演出,都積極參演,而且格外賣力,深為同仁所敬重。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楊菊秋作為梨園界娉婷玉立之妙齡女子,能自愛其身,不為風氣所移。她除搭長班頻繁演出外,每得閒暇則勤習藝事。對於牌局、飯局等應酬事宜極少參與。這在舊日坤伶中,可謂風毛麟角。由於她業餘常習繪畫,一次在義演中曾當場畫扇數柄,並題雲:“陝西饑民,待賑孔殷。欲盡綿薄,力又不逮。乃撥冗畫筆數葉,所售之價,全數助賑。明知杯水車薪,不過聊盡微意耳” [1-2] 
楊菊芬與楊菊秋,早年曾被稱為“藝苑雙菊”或“菊國雙姝”。因她們技藝精湛而被社會各界名士譽為“並美兼優”與“並蒂秋華”。1935年前後,楊菊芬、楊菊秋姐妹在東安市場吉祥戲院組班演出。二姐楊菊秋當時二十七、八歲,唱花旦,學筱翠花(於連泉),為其妹當配角。楊菊芬是妹妹,當時二十歲上下,唱老生,藝宗言菊朋,兼取餘叔巖之長,掛頭牌。楊家姐妹同台演出,很有叫座力。楊家姐妹自幼喪父, 隨母親牟氏過活,因家境困難,乃延師學戲。技藝學成,在京津一帶登台演出, 頗受歡迎。楊菊秋也能唱青衣,她們還有位大姐楊菊茶,自幼習河北梆子旦角,但英年早逝 [1-2] 
1951年7月26日,在京城曲界女演員五十餘位,為藝培戲校募集基金義演,前場全部《玉堂春》,楊菊秋與劉玉秋、美素秋、李倩影、傅任秋分別反串前後王金龍。大軸《八蜡廟》,又與徐東明、於秀蘭三人分別反串前後褚彪,此次義演轟動京城。上世紀50年代末, 她們兩姐妹同到北京市戲曲學校任教,為培養京劇藝術接班人,辛勤地耕耘。還曾應邀為煤炭部業餘京劇團進行輔導傳授技藝 [2] 

楊菊秋演出風格

《桑園會》《四郎探母》《鳳還巢》《思凡》等,皆是楊菊秋的拿手好戲。對於劇中人之身份,刻畫極為清晰。楊菊秋的花旦戲,媚而不蕩,情趣含蓄。楊菊秋的蹺工,尤有獨到之處。她在《翠屏山》中所飾的潘巧雲,裙下微露三寸金蓮,體態嫋娜,行、坐、立之姿勢,均能恰到好處。楊菊秋與妹楊菊芬合演《武家坡》飾王寶釧、《烏龍院》 飾閻惜姣、《捧雪》飾雪豔、《三孃教子》飾王春娥、《南天門》飾曹玉蓮、《慶頂珠》 飾蕭桂英等,姐妹配合默契,可稱珠聯壁合。她曾與侯喜瑞合演《戰宛城》,所飾鄒氏,頗得侯老讚許。擅演劇目有《棋盤山》《翠屏山》《小上墳》《小放牛》《祭江》《祭塔》《烏龍院》《五花洞》《十三妹》《王寶釧》《浣花溪》等。後又與妹妹合演《烏龍院(坐樓殺惜)》《打漁殺家》《游龍戲鳳》《四郎探母》《翠屏山》《法門寺》等,都很精彩,每貼必滿座。楊菊秋也能唱青衣,所以有時也和楊菊芬合演《桑園會》《武家坡》《汾河灣》 以及《二進宮》一類的戲。姐妹倆有時還串演《小放牛》《十八扯》一類的小戲,戲路廣,聲名益著 [1-2] 
參考資料
  • 1.    藝苑雙菊談往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4-03-28]
  • 2.    呂銘康.京劇“楊氏雙菊”:個人出版,2023年12月6日: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