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秋

(漢末涼州軍閥、三國時期魏國將領)

鎖定
楊秋(生卒年不詳),漢末三國時期魏國將領。
建安十六年,同韓遂馬超聯合,起兵反抗曹操。參加潼關之戰,兵敗於渭南,投降丞相曹操,成為魏國名將。 [1] 
魏文帝曹丕稱帝后,出任冠軍將軍、畤鄉侯。參與征討鄭甘、盧水、平定關中,官至討寇將軍,冊封臨涇侯,後以壽終。
全    名
楊秋
所處時代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
民族族羣
漢族
主要成就
合戰潼關;討平鄭甘、盧水叛亂
最高官職
討寇將軍
爵    位
臨涇

楊秋人物生平

楊秋合戰潼關

楊秋,是東漢末年關中軍閥之一。建安初,楊秋多次派天水人孔桂為使前去拜見曹操 [12]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遣鍾繇、夏侯淵率領軍隊出長安,試圖經過楊秋等涼州軍閥的領地進攻漢中張魯,楊秋等關西軍閥懷疑曹操要攻打吞併涼州。 楊秋從合馬超韓遂等共十部勢力,共計約十萬人馬,起兵反抗曹操。一路高凱,直逼至潼關 [1] 
楊秋遊戲圖片 楊秋遊戲圖片
七月,曹操率領大軍親自西征,與聯軍夾關對峙。派遣徐晃朱靈等夜渡蒲阪津,佔據河西設立營寨,自己從潼關北渡,雖然遭遇馬超截擊,曹操差點送命。但曹操還是成功渡河,然後遁過渭河作甬道到渭南。於是聯軍退守,拒兵屯在渭口,曹操多次設疑兵,用船載兵偷偷潛入渭河,做成為浮橋,到一天夜裏,曹操分兵在渭南結營。聯軍趁夜攻擊兵營,曹操設置伏兵擊破聯軍偷襲。於是楊秋等人屯兵在渭南,遣送信件,請求割河西一帶和談,但曹操不答應。 [2-3] 
九月,曹操大軍分批渡過渭水,聯軍數次挑戰,曹操只是不應戰,聯軍只能請求割地,送人質請和。曹操採取賈詡的計策,假裝答應,然後與陣前和韓遂談言歡笑,讓聯軍猜疑韓遂,又寫了一封塗改偽招安信給韓遂,離間西涼聯軍,導致了關中聯軍的軍閥們相互猜疑。經歷大小諸多陣仗後,曹軍在渭南同聯軍發動大決戰,由於聯軍軍心不齊,加上被離間後讓人懷疑的韓遂,使得聯軍大敗。聯軍戰敗後,楊秋逃往安定。 [4] 
十月,曹操軍從長安往北征伐楊秋,與平定了隃糜、氐的夏侯淵、朱靈在安定會合,兵圍安定城。楊秋勢單力薄無力抵抗,於是投降曹操,曹操恢復楊秋爵位,讓他留下安撫安定人民。 [5]  [15] 

楊秋效忠曹魏

漢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繼承王位,楊秋此時為冠軍將軍、好畤鄉侯,在勸進曹丕稱帝時,《魏公卿將軍上尊號奏》排名第八位,在曹休、曹真、張遼、張郃、徐晃、朱靈之前,地位可見一斑。 [6] 
魏黃初二年(221年),山賊鄭甘與盧水胡起兵作亂,楊秋奉命同左將軍張郃、行徵羌護軍郭淮一起征討鄭甘及盧水叛胡,大獲全勝,楊秋功不可沒,平定了鄭甘之亂後。關中再次安定,關中的老百姓才得以安居樂業。 [7]  [13] 
黃初年間(220年~226年),楊秋升任討寇將軍,封臨涇侯。之後壽終正寢,度過了戎馬生涯。 [8] 

楊秋人物評價

  • 陳琳:“近者關中諸將,復相合聚,續為叛亂,阻二華,據河渭,驅率羌胡,齊鋒東向,氣高志遠,似若無敵。” [9] 
  • 衞覬:“西方諸將,皆豎夫屈起,無雄天下意,苟安樂目前而已。” [10] 

楊秋文學形象

影視形象 影視形象
三國演義》中楊秋是馬超八健將之一(毛宗崗修改後的《三國演義》,成為了韓遂八將),同馬超、韓遂一起起兵反抗曹操,後韓遂派楊秋為使前往曹營言割地求和之事,之後因遭中賈詡反間計的馬超的攻擊,楊秋等五將步戰圍攻馬超,不能取勝,被馬超砍死二人,楊秋逃竄,投降於曹操,被曹操封為列侯,守渭口,之後便不在演義中亮相。 [11]  [14]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 卷三十六 蜀書六 關張馬黃趙傳第六》裴松之注引《典略》:建安十六年,超與關中諸將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楊秋、韓遂等,凡十部,俱反,其眾十萬,同據河、潼,建列營陳。
  • 2.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秋七月,公西征,與超等夾關而軍。公急持之,而潛遣徐晃、朱靈等夜渡蒲阪津,據河西為營。公自潼關北渡,未濟,超赴船急戰。校尉丁斐因放牛馬以餌賊,賊亂取牛馬,公乃得渡,【曹瞞傳曰:公將過河,前隊適渡,超等奄至,公猶坐胡牀不起。張郃等見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騎追射之,矢下如雨。諸將見軍敗,不知公所在,皆惶懼,至見,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幾為小賊所困乎!"】循河為甬道而南。賊退,拒渭口,公乃多設疑兵,潛以舟載兵入渭,為浮橋,夜,分兵結營於渭南。賊夜攻營,伏兵擊破之。
  • 3.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秋七月,公西征,與超等夾關而軍。公急持之,而潛遣徐晃、朱靈等夜渡蒲阪津,據河西為營。公自潼關北渡,未濟,超赴船急戰。校尉丁斐因放牛馬以餌賊,賊亂取牛馬,公乃得渡,循河為甬道而南。賊退,拒渭口,公乃多設疑兵,潛以舟載兵入渭,為浮橋,夜,分兵結營於渭南。賊夜攻營,伏兵擊破之。超等屯渭南,遣信求割河以西請和,公不許。
  • 4.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遂、超等走涼州,楊秋奔安定,關中平。
  • 5.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十月,軍自長安北征楊秋,圍安定。秋降,復其爵位,使留撫其民人。
  • 6.    《隸釋》卷十九《魏公卿上尊號奏》:相國安樂鄉侯臣歆、太尉都亭侯臣詡、御史大夫安陵亭侯臣朗、使持節行都督督軍車騎將軍 臣仁、輔國將軍清苑鄉侯臣若、虎牙將軍南昌亭侯臣輔、輕車將軍都亭侯臣忠、冠軍將軍好畤鄉侯臣秋、渡遼將軍都亭侯臣柔、衞將軍國明亭侯臣洪、使持節行都督督軍鎮西將軍東鄉侯臣真、使持節行都督督軍領揚州刺史徵東將軍安陽鄉侯臣休、使持節行都督督軍徵南將軍平陵亭侯臣尚、使持節行都督督軍徐州刺史鎮東將軍武安鄉侯臣霸、使持節左將軍中鄉侯臣部、使持節右將軍建鄉侯臣晃、使持節前將軍都鄉侯臣遼、使持節後將軍華鄉侯臣靈、匈奴南單于臣泉、奉常臣貞、郎中令臣洽、衞尉安國亭侯臣昱、太僕臣夔、大理東武亭侯臣繇、大農臣霸、少府臣林、督軍御史將作大匠千秋亭侯臣照、中領軍中陽鄉侯臣林、中護軍臣陟、屯騎校尉都亭侯臣祖、長水校尉關內侯臣淩、步兵校尉關內侯臣福、射聲校尉關內侯臣質、振威將軍鄉亭侯臣題、徵虜將軍都亭侯臣觸、振武將軍尉猛亭侯臣當、忠義將軍樂鄉亭侯臣生、建節將軍平樂亭侯臣圃、安眾將軍元就亭侯臣神、翼衞將軍都亭侯臣衢、討夷將軍成遷亭侯臣慎、懷遠將軍關內侯臣異、綏邊將軍常樂亭侯臣俊、安夷將軍高梁亭侯臣、奮武將軍長安亭侯臣豐、武衞將軍安昌亭侯臣褚等稽首言……
  • 7.    《三國志 卷二十六 魏書二十六 滿田牽郭傳第二十六 郭淮傳》:又行徵羌護軍,護左將軍張郃、冠軍將軍楊秋討山賊鄭甘、盧水叛胡,皆破平之。關中始定,民得安業。
  • 8.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第一》裴松之注引《魏略》:楊秋,黃初中遷討寇將軍,位特進,封臨涇侯,以壽終。
  • 9.    永樂大典:卷之二萬八百五十一.國學導航
  • 10.    《魏書》曰:“是時關西諸將,外雖懷附,內未可信。司隸校尉鍾繇求以三千兵入關,外託討張魯,內以脅取質任。太祖使荀彧問覬,覬以為“西方諸將,皆豎夫屈起,無雄天下意,苟安樂目前而已。今國家厚加爵號,得其所志,非有大故,不憂為變也。宜為後圖”。
  • 11.    國學子部-明清小説-三國演義(第58回)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07-20]
  • 12.    《三國志 卷三 魏書三 明帝紀第三》裴松之注:魏略以朗與孔桂俱在佞幸篇。桂字叔林,天水人也。建安初,數為將軍楊秋使詣太祖,太祖表拜騎都尉。
  • 13.    《三國志 卷二 魏書二 文帝紀第二》:夏四月,以車騎將軍曹仁為大將軍。五月,鄭甘復叛,遣曹仁討斬之。
  • 14.    國學子部-明清小説-三國演義(第59回)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07-20]
  • 15.    《三國志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又督朱靈平隃糜、汧氐。與太祖會安定,降楊秋。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