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江

(革命烈士)

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概述图,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楊江(1912-1936),原名文賢,化名楊秀碧、李養南。陝西藍田人。幼讀私塾,後入本縣焦岱小學上學。1931年秋到楊虎城部當兵,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赴陝北蘇區工作,1935年返回西安從事秘密活動被捕,出獄後仍回憲兵營當兵。 [1] 
1936年6月,楊江前往陝南策動安康保安司令部特務大隊何振亞部舉行起義。是年8月9日部隊起義,成立陝南人民抗日第一軍,何任軍長,楊任政委,並建立“陝南抗日救國聯合會”,部隊在短短兩月時間擴充到六七百人。同年12月1日,楊江等10人在執行任務途中被誤殺。1984年,陝西省人民政府追認楊江為革命烈士。 [1] 
中文名
楊江
別    名
楊文賢
楊秀碧
李養南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2年
逝世日期
1936年
出生地
陝西省藍田縣

目錄

楊江人物生平

編輯
楊江,亦名文賢,1912年生於陝西省藍田縣小寨鄉。由於家境貧寒,楊江16歲時即失學挑起家庭生活重擔。他的同窗好友、地下黨員李景業常常與他促膝相談,講解“共產黨是為窮苦百姓鬧革命的,是窮人的救星”等革命道理,使他深受啓發。 [2] 
1931年秋末,楊江常去西安賣木炭,目睹許多有志青年紛紛投奔楊虎城將軍帳下,非常敬慕,便暗下決心棄農從軍。一天財主來村逼租,毆打佃農。楊江義憤填膺,拳腳相加,將財主父子痛打一頓,威風掃地的財主將他告發。為防不測,他以賣炭作掩護,到西安參加了楊虎城將軍的憲兵營。憲兵營內有共產黨的組織活動,楊江在這裏受到了《共產黨宣言》《社會發展史》等革命書籍的啓迪,階級覺悟大大提高。1933年,經謝華同志介紹,楊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為革命晝夜奔忙,引起了敵人的察覺。為了安全,黨組織安排他去陝北蘇區工作。1935年,他回到西安,化名李養南,住在楊虎城憲兵營營長(中共黨員)家裏,從事革命活動。一次外出執行任務時不幸被捕,在獄中他大義凜然,寧死不屈,敵人一無所獲。出獄後他化名楊秀碧,仍回憲兵營做黨的秘密工作。 [2] 
1936年6月初,楊江受中共西北特支派遣,負責組織已收編為安康保安司令部特務大隊的何振亞部起義。經過長途跋涉,他與杜瑜華、沈敏一行三人,來到何部駐地安康縣東溝口與何振亞交談。談來意,講形勢,宣傳黨的主張,指明部隊出路,鼓勵何接受黨的領導,使部隊成為人民的武裝。何聽後非常高興,表示先在部隊開展教育,啓發覺悟,再相機起義。6月中旬,楊江回西安,向中共西北特支領導作了詳細彙報。楊走後,何部副官向安康專員兼保安司令魏席儒告發了何振亞。魏連下三道手令,命何限時把部隊開進安康城整訓,令第四十四師一部抵進東溝口,逼何就範。在這緊急關頭,何振亞等人商議,為穩住敵人,表示願執行命令率部赴安康,準備在中途改變行軍路線,把部隊拉出來。 [2] 
8月9日部隊從東溝口出發緩行,夜宿茨溝,沿途留人接應楊江,聽候黨的指示。正巧楊江當晚從西安趕回部隊,即向他們傳達了中共西北特支的指示:命名起義部隊為“陝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由何振亞任軍長,楊江任政委,杜瑜華任參謀長,徐海山任政治部主任;並在部隊中建立陝南抗日聯合會,楊江、杜瑜華、沈敏、何振亞、徐海山任常委。傳達商議後,他們即分頭深入幹部、戰士中做宣傳、教育、鼓動工作,全軍革命鬥志空前高漲。第二天,他率部向南急進,當夜突襲安康重鎮五里鋪,用正義的槍聲宣告起義。8月13日,該軍在時屬鎮安縣(今屬安康)的紫荊河劉家大院召開成立大會,會上宣佈了中共西北特支的指示和各項任命事宜;通過了《宣言》,宣讀了《告民眾書》。從此,這支部隊真正成了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武裝。為了充分發揮沈敏的作用,楊江主動讓賢,並徵得同意,決定不設政委改設軍委,由沈敏任軍委主席,自己改任組織科長,負責全軍黨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 [2] 
陝南人民抗日第一軍在黨的正確領導下,以紅軍為榜樣,深受羣眾擁戴,兩個月內就發展到六七百人。部隊轉戰途經鎮安縣象元時,楊江找到紅七十四師,把中共西北特支給中共陝南特委和紅七十四師的信交給了特委書記鄭位三。鄭位三、陳先瑞等熱情接待了楊江,並贈送了繳獲的兩萬多元郵票,作為支持陝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的經費。楊江也把一架望遠鏡回贈給鄭位三,密切了友軍關係。 [2] 
這支人民武裝的發展壯大,引起了敵人的不安和仇恨,他們便加緊調兵圍攻,致部隊彈藥缺乏,供給困難。為了擺脱困境,10月中旬,楊江再赴西安,向中共西北特支彙報工作,請求增派幹部,並用友軍所贈郵票兑換現金,購買槍支彈藥等,約定1個月後部隊在江口接應。經過緊張的工作,精心的策劃,11月中旬,楊江與特支選派的幹部一行九人,身着國民黨軍裝,持安康保安司令部護照,將購買的手槍、子彈、藥品等藏在食鹽袋內,僱挑夫擔運,星夜兼程返回陝南。因陝南人民抗日第一軍在佛坪縣迷峯嶺與敵遭遇,傷亡嚴重,未能按期到達江口接應。楊江一行剛到江口,就被紅七十四師收編的抗捐軍(原江口神團)崗哨截住,押至團部駐地螞蝗溝審訊。楊江等一再申明自己是共產黨員,何振亞部的幹部,請求關照放行。但他們卻將楊江等九人殘酷殺害。楊江等人的不幸犧牲,使新生的陝南人民抗日第一軍蒙受重大損失,也是革命事業的一大損失。 [2] 
楊江的名字從此消失了近半個世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一些同楊江共同戰鬥過的老同志的關懷與支持下,經過黨史工作部門的不懈努力,調查考證。1984年12月,陝西人民政府追認楊江為革命烈士。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