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永智

(RSD南方職業油畫家組合發起人之一)

鎖定
1972年出生於廣東茂名,現居廣州從化郊區的雷鳴山上。RSD南方職業油畫家組合發起人之一。
中文名
楊永智
出生日期
1972年
畢業院校
廣州美院

楊永智簡介

油畫家—楊永智 油畫家—楊永智
畢業於廣州美院,作品以多媒介綜合材質抽象畫為主,也許正是楊永智獨處荒野遠離凡塵的特殊生活體驗,其作品形成獨樹一幟的超現實語境,更感奇妙的是他的抽象畫作品暗藏各種神秘的符號,而表現手段也極為另類且神秘。觀其作品很難相信是人所為,恰似鬼斧神工天然而成。 [1] 

楊永智基本信息

楊永智出版物

中華美術出版社 《RSD南方職業油畫家組合2011》
上海ARTFACE《藝術相》雜誌 封面人物 上海ARTFACE《藝術相》雜誌 封面人物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當代藝術·名家名作系列-楊永智》
上海ARTFACE《藝術相》雜誌 封面人物 雜誌專訪 藝術家訪談
南方電視台TVS-2專訪 《藝術鑑賞》
《楊永智畫集》
《中國當代藝術》
《中國收藏》
中國證劵報 新華通訊社 《收藏投資導刊64期》 [1] 

楊永智作品展覽

2013年 入選“佛羅倫薩當代藝術雙年展” 意大利
2012年“第十七屆廣州藝術博覽會展” 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
2012年“舞動色彩——自在堂首屆職業油畫名家作品聯展”廣州自在堂
2012年“珠江新城西塔城市候機樓長設展” 廣州珠江新城
2012年“ 2012中國當代油畫風景聯展” RSD職業油畫家三人組合巡迴展 (第八回) 上海惠生藝術中心
即將出版《當代藝術·名家名作系列楊永智》 即將出版《當代藝術·名家名作系列楊永智》
2012年“傳道者”RSD職業油畫家三人組合巡迴展(第七回)珠海大香山美術館
2012年“新中式唯美主義職業油畫家聯展”RSD職業油畫家三人組合巡迴展(第六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廣州藝交會
2012年“至善至美至純”RSD職業油畫家三人組合巡迴展(第五回)
廣州匯能閣當代藝術空間
2011年“老子歸來” RSD職業油畫家三人組合巡迴展(第四回)
16屆廣州藝術博覽會
2011年“老子歸來” RSD職業油畫家三人組合巡迴展(第三回)廣州匯景新城
楊永智作品《金山》之三 150X200cm 2012 楊永智作品《金山》之三 150X200cm 2012
2011年“國韻魅魂”RSD職業油畫家三人組合巡迴展(第二回)藝術廣東 信息時報社
2011年“境遇他色”RSD職業油畫家三人組合巡迴展(第一回)
東莞綠洲當代藝術空間
2010年 台灣個展
2010年 個人畫展由廣州厚德主辦
2008年 作品參展廣東小洲賑災義展
2008年作品參展廣州美院賑災義展
2005年中美抽象畫邀請的畫展(參展作者有:鄭凱、李錫奇、馮鍾鋭、楊永智)
2004年 作品參展北京世紀壇
作品參展香港大會堂舉辦的油畫藝術展 [1] 

楊永智文章

《訟之一》解説
此畫所表達的內容大致分為兩部分:即上與下,上為天、下為水。而畫中所呈現的球體在畫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從球體可以看到此畫所表達得一切思想和理念,而這些理念是通過抽象或形象的手法去體現於畫面,球體裏所畫的“爻”就是表達了畫中的中心思想。再看此畫的意境:天象的運行和地上江河之水的流淌方向剛好相反,這正是《訟》卦所表達的易意:上卦為天,下卦為水。天水違行各奔東西,猶人背道而馳,彼此乖戾走上公堂,這就是世人爭訟的一般象徵。
楊永智作品《訟之一》120X120cm 2012 楊永智作品《訟之一》120X120cm 2012
本畫所宣揚的易意是:不論任何事都要遵循大自然的發展規律,不可違背自然發展常規,違者必然會引起很多意想不到的惡果。也就是《易經》裏所説的爭訟之理了。同時也建議人們受到一點侵害並不要太過憤怒,要善於退卻並不是一味爭強,即倡揚弭息芥蒂,止息爭端,化干戈為玉帛的“無訟”思想,希望息事寧人。即使有了爭訟,也應在中正之道得到調解,無訟則無事,無事則無咎,無禍便得無吉也! [1] 
《剝之一》解説
楊永智作品《剝之一》218X138cm 2012 楊永智作品《剝之一》218X138cm 2012
畫面所表達的景象分為兩部分:即上為山,下為地。而中間的球體正如我其它作品中所呈現的球體起到的作用一樣的。即球體所刻畫的“爻”就是解讀本畫的金鎖匙。再看《剝之一》畫中的球體所畫的“爻”可看出此畫是《易經》中第二十三卦中的“剝”卦。畫面所表達的內容:山岩風化,水土流失。剝落的高山只好無奈地委附在厚地上,這是“剝”卦所張揚的象意。高高在上的君主應強根固本,安國家保社稷,就像起房屋一樣,只有把基礎打牢固了才能風雨無憂。畫中重現《易經》第二十三“卦”的深刻意義:“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這是天行之道。就是説即使社會中的某些小人那麼猖狂地剝,結果還是自取滅亡,這是一種規律。剝是一種變化規律中德必然現象,但它畢竟不是主流,不管他怎麼的肆無忌憚地剝還是會把它治罪了。畫中所反映出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易經》第二十三卦“剝”的中心思想。有人看社會上一些腐敗現象,就認為這個社會都腐敗,看到一個當官的不清廉,就認為天下當官的都不清廉了,這都是偏面的,沒看到大局。關鍵問題還是沒看到這個自然發展規律的消息、盈虛。既然有規律,那麼有小人來剝取也是難免的,同時也是剝不掉的。即使他在剝,看起來很瘋狂、危害性也很大,但是整個國家他是剝不動的。局部看起來剝得很厲害,但全局來説算不了什麼,到最後還是會把他給治了。不是天下人剝他,而是他剝了自己,這就是規律。天行也,天行大道,只有大道才不怕剝。 [1] 
上帝般肆意塗抹——我認識的青年油畫家楊永智
文:陳毅藝
楊永智作品《春分8號》80×150cm 2011 楊永智作品《春分8號》80×150cm 2011
去春,在電白“兩會”的政協分組討論時,一位長髮披肩,留着兩撇“仁丹”鬍子的瘦高個,悄無聲息痞在角落裏聽別人發言。今春“兩會”他又依時出席,還是低調地坐在後排位置。旁人説他是電白麻崗人,在廣州當職業油畫家。謙恭,不張揚,是他給我的最初印象。後來,在5月由縣政協文體組組織部分委員前往重慶與三峽參觀考察時,是他的一些“細節”如不忘帶上作畫工具現場油畫寫生三峽風光,在白帝城發現古牆根有奇妙青苔色塊,即蹲下來用相機拍下特寫等等。同樣對美術有興趣的我,從那刻起才開始留意他…… [1] 
大象無形 大音希聲
楊永智作品《東方紅》組畫150×200cm 2013 楊永智作品《東方紅》組畫150×200cm 2013
其實,楊永智早已在廣東畫壇嶄露頭角,用原廣東美協副主席、前廣州美院副院長尹定邦的話來説,“楊永智,中國的新世紀的青年抽象油畫藝術家!”的確,用現代抽象融匯傳統水墨創作油畫的人,中國不多,廣東更少,而在抽象畫中獨闢蹊徑,探索創作成功“新國學油畫山水”的,恐只有他一人!其與熊斌、劉念三位“七O後”同時在“廣美”浸淫過的“RSD南方職業油畫家組合”,於5月上旬在廣州2012第二屆廣州藝術品交易博覽會上,被主辦方稱為“新國學油畫”而成為本屆藝交會的一大亮點,並引起多家平面媒體的興趣,南方電視台《藝術鑑賞》以“油畫三劍客”為題分別對他們專題報道,南方都市與南方衞視台同時播出該節目。
2012年6月3日,RSD組合全國巡迴展第七站在珠海大香山美術館舉行,筆者終有機會一睹傳聞已久的這個傳奇組合的創作精品。楊永智.劉念、熊斌三人的作品各有各的藝術特色與藝術追求而引起廣泛關注。尤其是置身寬敞而燈光暗淡的展廳,楊永智油畫裏那醉人的醇紅,那幽深的藍,那冷峻的黃與清冽的白是那麼的搶人眼球!那幅幅美輪美奐的抽象畫,讓來賓駐足久久凝望。我十分欣賞楊永智不拘一格的創新思想,他敢於融合古今中外的觀點,取傳統與現代之各種媒材,在創作中摸索,在摸索中創新,走一條自己特色的路,並逐步確立自己的藝術思想。是的,他創作上的大開大合,看似浪漫不羈,但與他紮實的藝術功底,與他勤奮的創作密不可分。正是由於他曾不遠萬里輾轉西域古絲綢之路及千里冰封的北國,故他能做到如上帝般恣意重彩塗抹,以一瀉千里的色彩,還原西域與北國風光的壯麗——無論是高山飛瀑,冰原流雲或旭日紅土、藍湖冷月,在多媒材的輔助調和下,收放自如的他,竟將油畫魔術般變幻出傳統水墨的驚人效果,幾近宋代的山水畫,無不讓人過目難忘,沉醉其間,仿如聆聽到智慧的聲音穿越時空飄來。
瀏覽楊永智的抽象油畫山水,腦際總是閃現另一位國畫大家許欽松的山水畫。作品與榮譽等身的許先生,對南方山水的熟悉無人可比。其多年墨海勤耕,筆下的山川河流、崇山峻嶺、霧海雲天,雖不着一色,不厾一人,但全景氣勢磅磗,處處無聲起驚雷。這與同樣厚積薄發,場景壯觀逼人的晚輩楊永智是異曲同工,有着驚人的相似,彼此變化的只是色彩,不同的只是創意,楊永智只是把山水實景抽象化罷了。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徜徉在楊永智的作品面前,已沒人會懷疑他駕馭色彩的能力與把握美感空間的創造力。 [1] 
告別繁囂 小隱於野
楊永智作品《一念》80×150cm 2012 楊永智作品《一念》80×150cm 2012
紅荔時節,也就是RSD組合在珠海畫展落幕的次日,筆者與《西岸藝術》的彭總、黃編輯趕去廣州採訪楊永智。巧的是,同一天從電白老家趕來的還有電白電視台的一支採訪隊。
來前原以為他只是選在比較僻靜的部隊舊營房作為畫室,殊知所有到過他工作地的人都大跌眼鏡、歎為觀止。原來,當年他也湊熱鬧蝸居廣州河南的小洲村,那裏踴擠近三千從事畫畫的人,也不乏大師名匠。也正因為小洲村畫壇浪子多氣場旺,他的工作室也就時常客滿為患,白天喝茶論道、夜裏飲酒釋懷。三年時光就在推杯換盞中遽然逝去,他為自己不能潛下心來創作而懊惱。這時,一位很欣賞其才其畫的李姓商人,詢其為何精神萎靡,去意徬徨?他把心事和盤托出,曰在此難得有時間創作,外來干擾的因素太多,想另覓他處。爽快大方的李老闆説自己在花都與從化的接鄰處包下幾座山頭,那裏山青水秀,是隱居作畫的好地方。倆人一拍即合,到現場登高一望,譁!四面山巒起伏,荔林密佈,果然風景獨好!由於附近有廣州軍區一個常年使用的培訓基地,上山唯一的通道就是要穿過部隊營區,有軍人把守大門,故安全絕對沒問題。在李老闆的傾力幫助下,他開始搭棚建屋、開荒耕種、臨湖垂釣,曾經獨自在山上過“南泥灣”的生活一年。
楊永智作品《力量》70X60cm 2012 楊永智作品《力量》70X60cm 2012
如今,在廚藝與車技均上乘的老實人阿鐘的陪伴下,南泥灣逐漸被改造成“觀溪台”山莊。記得《世説新語》有“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水,自有濠,濮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似乎説的就是這裏。都説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楊永智雖遠離鬧市,避開凡塵俗務,但聲名在外的他擋不住欣賞他的人慕名遠來探訪。我們來採訪的這天,除了另一家電視媒體,還有三水市一位何姓酒店業大老闆前來訂購他一幅大畫。在畫室裏面還懸掛着兩幅大油畫,是“海爾集團”的總裁重金訂購,對方説:錢付畫放你這展示展示。
楊永智的住所和工作室依山隨形建在一個半坡上,因流溪河有源頭從山下經過,故自起雅號:觀溪台。除了用電,其餘皆原生態環保型。寂寞空山,除了助手阿鍾,以及妻子偶爾從深圳趕來看望外,伴隨他的則是部隊送的一條德國“黑背”大狼狗、武警送的一條比利時“搜索犬”,一黑一黃兩隻土狗,四隻小貓,兩隻學舌鷯哥,一羣土雞,堪稱現代人逍遙的“世外桃源”,這種高卧橫眠得自然的活法真羨煞旁人。雖非流火七月,室外炎熱,灼風撲面,但在他寬落落的畫室裏卻感覺不到悶熱。他説,這屋四面是厚牆,屋頂加了樹皮,隔熱性良好,如果用上空調,那是對自然環境的一大浪費。我忽然留意到光禿禿的大樹根樁雕成的茶台周圍空無一物,那沖泡茶的水從哪引來,又往那裏排去?經指點迷津方知,“直遞”茶壺的水是引自山泉從地下穿堂入室,廢茶水也是直接由地下排走——這與我們常見從礦泉水桶接水,把廢茶水流到茶几旁備用桶再拎走倒掉,他的引排水設計是那樣巧妙!一根纏繞茶台的綠藤,令褐色枯根茶台煥發生機,美女主持阿敏十分好奇:“是不是塑料的?是怎樣長的?”
清風明月人所共之,但未必能人人享之。在這一景一物都頗費心機,都體現其美學的山莊,只要來過的人都流連忘返。千萬別小看這簡陋的山莊畫室,慕名登山,前來觀摩創作及喝茶聊天的,有軍官與士兵,有文化人與傳媒工作者,有大企業家與普通員工,有公務員也有附近的村民。他在這些有意與無意的喝茶聊天中,往往捕捉到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思想交流碰撞出的火花,且恰到好處用於啓迪今後的創作。 [1] 
家有賢妻 夫復何求
楊永智作品《神韻》120X160cm 2012 楊永智作品《神韻》120X160cm 2012
我問楊永智這個三人組合是怎樣產生的?這三個英文字母是不是另有其意?他説R.S.D源自中國傳統文化代表“儒、釋、道”拼音的第一個字母,之所以以這種形式結盟,就是以弘揚傳統文化,以油畫創作為職業,學習古聖先賢教誨,“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説起組合,也是偶然中的必然。他説熊斌是這個組合的策劃發起人,他要找兩個志同道合,創作風格炯異,卻禪意相通的油畫家組成“新國學油畫”聯盟。當他找到楊永智時,先是被楊一口回絕:“我就是怕結夥埋堆,才搬離小洲村,躲到這裏來靜心搞點創作,你就放過我吧!”當對方一而再找他,並説明這個組合有利無弊,不會影響他的創作時,楊才點頭同意“出山”。
對他這種“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裏有個老和尚”的長年遠離妻兒的孤清生活,我問:“老婆能理解你嗎?”他説。妻子很理解,還十分支持,常會攜一雙兒女上山來看他。説起他的妻子邵嘉眉,還真不愧是位賢內助。他與妻子同為電白人,倆人識於微時,從小喜歡美術,又是同學。可能喜歡藝術的人都比較早熟吧,他們在高中時就已“拖手仔”。,高考後這對戀人暫且分開,楊永智去了廣州美院,邵嘉媚則報讀了茂名相關電子商務,畢業後楊永智就開始了他的職業畫家生涯而邵嘉媚則前往深圳做電腦排版設計工作,辛苦掙錢資助楊永智的藝術之夢。婚後,有着很好美術功底的邵嘉眉,改行開畫廊,做回自己喜歡做的事,龍崗大芬村開了一家比較大的畫廊。她説自家畫廊從不賣丈夫的畫,因為楊永智的畫太貴,動輒十萬元以上。但丈夫的油畫從不滯銷,且常常是訂金收了半年,畫卻遲遲畫不出來。
楊永智作品《黃金大道》120×120cm&amp 楊永智作品《黃金大道》120×120cm&amp
我又問楊永智,原本畫得得心應手的傳統油畫幹嗎冒險轉行去畫抽象油畫?誠摯的他如實回答:一是要表達自己天馬行空的思想,畫傳統的東西,對象幾乎固定在風景與人物……,不會有太多的變化。唯有抽象的,才沒有約束的條框;二是抽象的美術作品,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讓觀者觀而不厭思而各異。況且,我已進入物我兩忘的最成熟階段。
終於走出生活困境的楊永智,天地寬廣,且馬不停蹄趕場參加各大美展及相關權威的拍賣活動。我也終於理解他為何執迷於抽象油畫的創作,且不悔作為此生的選擇——皆因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有一個愛得真的女人。家有賢妻,夫復何求?有意思的是,他那雙正上初中與小學的兒女,也遺傳了父母的藝術細胞,均對繪畫有濃濃的興趣,若干年後,這楊家會不會“一門三傑”呢?難説。
這,便是特立獨行的楊永智由裏及外給我的印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