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柳枝

(2012年張廣天發行的音樂專輯)

鎖定
《楊柳枝》是張廣天於2012年發行的專輯,共收錄11首歌曲 [1] 
2012年8月,《楊柳枝》獲得華語金曲獎“十佳專輯”獎 [2] 
中文名
楊柳枝
專輯語言
普通話
專輯歌手
張廣天
曲目數量
11 首
音樂風格
民謠
唱片公司
猛獁唱片/十三月唱片
獲得獎項
2012年8月華語金曲獎“十佳專輯”
發行時間
2012年

楊柳枝創作背景

張廣天在中國人民都被各種各樣文化現象衝昏了頭腦,毫無理由激情澎湃的年代,張廣天堆起屬於自己的城頭,玩起了紅色波普,和先鋒戲劇珠胎暗結。當人們被網絡麻痹了神經,文化與文藝日趨犬儒蜷縮,很多人對現實幾乎無所期待時,張廣天用一把木吉他創作出了《楊柳枝》這張專輯。

楊柳枝專輯曲目

曲序
曲目
歌手
作詞
作曲
01
《賣歌》
02
《Lele-Mong》
03
《楊柳枝》
04
《福音》
05
《大姐》
06
《煙一樣的樹》
07
《小倩的徵婚》
08
《也矣乎哉邪》
09
《我的朋友京不特》
10
《三十里鋪》
11
《我常到這亭》
參考資料 [3] 

楊柳枝專輯鑑賞

《楊柳枝》整張專輯講述張廣天沐浴的是乾淨的90年代民謠的陽光和空氣,是2000年以後崛起的各類民謠新星不具備的純粹而頑固的審美,這種氣質本身就很懷舊,即便是反覆哼唱的《也矣乎哉邪》這樣文言文語氣詞,也泛着故紙堆裏棉線的肅清質地。
專輯中的兩首慢歌《Lele-Mong》和《楊柳枝》,前者傳統的征夫不歸題材本是對戰爭的控訴,在戰爭浪漫化的影響下,亦變成了一種可疑的,對亂世的正面態度。主打歌曲《楊柳枝》以白話文的方式翻譯了一段古詩詞裏的故事。兵荒馬亂的年歲,一個逃荒女人揹着一個大孩子、手牽一個小孩兒到處奔逃,撞見一羣背井離鄉的將士,被刁難盤查,軍士一問才知她背上是戰死沙場的後人,一時感動涕零,送她一柳枝為標誌,沿途再有兵馬都不會來騷擾。那些男兒路過村莊,陡見處處插滿楊柳枝想起了故鄉 [4]  。這首歌曲讓人想起70年代台灣的抗議民謠。對“起於詩經、楚辭,經唐宋詩詞,而興盛於戲曲”的中國民歌的承襲。
專輯中《賣歌》這首歌曲是輕搖滾和交響樂混搭,鏗鏘的嗓門,是張廣天明志見心的開場曲,是在説他的音樂師承,從鮑伯·迪倫到瞎子阿炳,從電吉他吭哧吭哧到二胡幽幽怨怨,從唐詩宋詞、搖滾樂到山歌小調;暗裏觀,是在倒一腔偏執苦水,在別人都找不着北的時候,自己還守着一畝三分地,不肯放下,賣唱人的歌本里只有自己,所以有些歌只能自唱自吟,自斟自飲。
敍事性的 《大姐》、《我的好朋友京不特》、《三十里鋪》、《我常到這亭子裏來》,接近白描的筆法,輕重有度,沒渲染太複雜的感情色彩,卻處處是情,直白而不流於口水。張廣天把家長裏短,他的經歷所見所聞,以一種消失和正在消失的樸素情感,一筆一畫地勾勒出來,特別是《大姐》這種向生活卑微躬身的筆觸,被打動之餘也會肅然起敬。 [4] 

楊柳枝獲獎記錄

獲獎名稱
獲獎時間
2012年度“華語金曲獎”“十佳專輯”
2012年8月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