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曉雲

(當代油畫家、藝術家)

鎖定
楊曉雲,江蘇南京人,著名畫家、藝術家,生於1960年12月25號,祖籍山東萊陽。
中文名
楊曉雲
職    業
畫家

楊曉雲簡介

楊曉雲,江蘇南京人,著名畫家、藝術家,生於1960年12月25號,祖籍山東萊陽。北京鋒尚藝術館館長、第三屆中華女性藝術大賽組委會評委、中華文化藝術品產業研究機構理事。成長於油畫世家,自幼飽受油畫藝術薰陶。1982年考取了江蘇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油畫專業,經多年的刻苦研讀,87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楊曉雲個人經歷

鋒尚藝術館開幕 鋒尚藝術館開幕
早年的楊曉雲,長年累月奮鬥在油畫布前,只為尋找油畫在中國發展的一個新突破口。藝術早已成為他的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他連續多年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在畫室過的。“我每天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這裏度過的,有時候一呆就是十幾個小時,屋子也不出,餓了就吃盒泡麪。”別人可能會覺得他的生活除了累,還有就是孤獨。可楊曉雲卻沒有這種感覺,他説,在創作過程中,早已忘記了周圍的一切,完全融入到了作品之中,不知道疲憊,感覺不到孤獨,有的只是興奮和激情。 [1] 
工作上的全身心投入,讓他忽視了自身健康方面的變化,在07年的一天下午,楊曉雲在畫室裏發生了一件令他畢生難忘的健康事故,當楊曉雲經歷過生命痛苦的蜕變後,獲得了靈魂與肉體的解脱。他領悟到中國文化承載着獨有的深邃意境和通達和諧的人生智慧。從此楊曉雲油畫風格有了很大轉變,開始轉向用油畫的技法來表達中國意境,他熟練運用現代化的油畫語言,和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人生的體悟,水乳交融般的糅合到了一起。 [1] 
在改革開放,全民經商的年代,其持之以恆醉心於藝術的海洋中,遊歷五湖、博覽古今,筆耕不斷,為其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其審視事物的角度達到了萬物皆景為我所用的境界。
為了使自己的創作更能藝術地表達東西方的文化內涵與意境,讓東方文化元素與西方藝術技法碰撞出新的閃點,2001至2003年毅然放棄了國內優厚的待遇,遠赴國外遊學深造。 經過不斷的探索,使其深刻地認識到,作品不是簡單對自然外形的描摹,而是誕生於心靈感悟到的自然內在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美學的涅真和藝術的傳達。透過其厚重虛實等多變的技法和及具象又抽象的精神表達,去震撼人們的視覺,通達人們的內心。其所創造的作品意境,大多是對自己對事物靈魂的剖析和表露,是內在精神世界在畫布上揮灑宣泄的過程。那些色彩、線條、色塊,所描繪出的天、地、人等,是其人生在畫布上的留痕。
通過將自己的身心和宇宙融為一體,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來感悟生命的美好。其不求心靈的飛揚,只求把心靈交給自然,用生命去感悟和延伸無垠的心靈疆土,是其創意如泉湧的源泉。
有源於此,其作品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並被亞洲文化協會,新加坡美術館等多家機構收藏。其作品極具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

楊曉雲人物介紹

楊曉雲生於“藝術之都”之稱的南京,曾遠赴國外考察深造多年,回國後一直在中華民族文化油畫藝術的發展方面進行孜孜不倦地探索,歷經重重困難與痛苦的蜕變,終於成功突圍藝術創作的艱苦期,跨越到一個新的藝術高度。 [1] 
他的作品不是簡單對自然外形的描摹,而是誕生於心靈深處。他喜歡把自然內在的精神力量和哲理思考,透過其厚重虛實等多變的技法和及具象又抽象的精神表達,以美學的涅真和藝術的傳達,來震撼大眾的視覺,洗滌人們浮躁的心靈。 [1] 
楊曉雲作品 楊曉雲作品
近幾年在世界各地的個人藝術展與羣展,讓中西融合的“意象油畫”成為眾人眼前一亮的收藏藝術作品,許多人觀看了都給予非常高的評價,對於別人的評價,楊曉雲總是謙和的微微一笑。就連他的父親楊煥照也忍不住稱讚:"楊曉雲的繪畫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繼承了傳統,又有新的創意。"在楊曉雲學生時期,他的老師蘇天賜對他的畫也是讚歎有佳。楊曉雲近幾年也因此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作品極具收藏價值與升值空間。

楊曉雲創作風格

1、作品特點
楊曉雲作品 楊曉雲作品
楊曉雲作品最大的特點是靜,在各種表現方式上都植入了這一靈魂一樣的精髓。他對靜的渲染非常到位,像古代居士般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又不以純粹的禪畫淡至極,無為而居。不以大寫意的粗獷豪放、淋漓盡致而揮灑,也不以寫實油畫的細緻入微,傳神入睛而修飾。而是粗中有細,細中有序,序中存自然。他將靈動的瞬間,迴歸的真諦描繪得真實生動。 [1] 
“厚度”決定着境的立意形式。中國畫虛實與西方繪畫的透視,理同而集與一體時,取捨往往不當。有很多藝術家在結合時過分強調油畫的肌理感,只是題材是中國山水,構圖上沿襲傳統,看起來過分生硬而不協調,“境”的份量由此而減。楊曉雲巧妙地將其結合,使畫面更豐富。 [1] 
花蕊部分的筆觸猶如國畫中的重墨,讓花蕊隨風翻動之跌宕起合,表現得清新自然。枝杆部分的好多作品更是將油畫肌理表現得有層次而有情調,與背景多處“淡墨”式嶺南畫風的暈染,相得宜彰,細觀則引人入勝,有欲撥開花叢之妄想。 [1] 
2、創作特色
楊曉雲作品 楊曉雲作品
中西融合:將西方油畫融入東方意境——中國傳統水墨畫藝術用油畫加以思想創新,引領當代的文化藝術精神需求。 [1] 
藝術作品的意境是用心感悟的,簡約大氣的藝術絕非只是大山大海或大篇幅的視覺衝擊。藝術的境界就在於用普通的自然載體賦予藝術家的靈魂,融合優秀傳統文化精髓,促使民族文化藝術走向一個新的發展高度。 [1] 

楊曉雲藝術成就

1、早期作品
楊曉雲作品 楊曉雲作品
楊曉雲用油畫來突破寫實性的表述,是源於他早年對油畫藝術的深刻思考,他希望從中能領悟出中國本土化油畫的發展方向,在這段時期,也是楊曉雲繪畫以來人生中最晦澀的時期,畫面中常常流露出辯證性的思考與迷茫,讓人浮想聯翩。 [1] 
出身於油畫世家的楊曉雲,油畫和西洋古典音樂承載了他童年時期,對西方文化大部分的理解。在良好的家庭藝術氛圍中,他慢慢關注身邊的油畫,在中國本土化發展的進程,由於受到20世紀末油畫進程中,不同創作風貌和文化心態的影響,他早期創作的作品,主要聚焦於內心的傾訴與表達,他用帶有陰鬱、蒼涼、孤寂的老房子,來詮釋那時人們心中的情感與人生意境。 [1] 
早期的楊曉雲擅長對殘缺之美的表達,他畫布中擺放的靜物花卉,沒有普通意義下鮮豔嬌嫩的色彩,盛放的花瓶也是殘缺的,他用良好的天賦和直覺能力,來表現中國文化特有的時空哲理和人生意境,含蓄而厚重。 [1] 
2、代表作品
《雲山》《殘荷》《一鷺青蓮》《四季》《花卉》
3、國內外公共收藏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北京鋒尚藝術館、南京藝術學院、深圳雅庫畫廊、南京盧浮品尚藝術館、日本名古屋藤田英之畫社、新加坡美術館以及法國多家藝術館。 [1] 
4、部分社會收藏
亞洲文化協會、香港亞洲知識學會、中華文化促進會、南京金陵集團(瑪斯蘭德)、地標南京(雜誌社)、內蒙正藍旗人民政府、亞洲友好協會。 [1] 
早年作品
早年作品(8張)
5、個人藝術展2010年8月 [1] 
“楊曉雲個人藝術展”(南京)
2011年5月
“江山無垠”(深圳)
2011年8月
“境界”(香港) [1] 
2011年11月
“意象江南” (香港) [1] 
2012年8月
楊曉雲作品 楊曉雲作品
“意境中國” (北京)
2012年11月
“心靈的體現” (上海) [1] 
2013年4月
“繽紛心靈” (德國波恩)
2013年12月25日
13年至14年
13年至14年(7張)
“曉看萬物靜,雲深自漫山”(北京)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