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景素

鎖定
楊景素(1711 [2]  ~1779)字樸園,江南甘泉(今江蘇揚州)人。初捐貨授縣丞,效力於直隸河工,歷官福建、台灣道,山東巡撫,兩廣、閩浙,直隸總督,兼管鹽政。乾隆中,措置台灣各族墾殖界址,從舒赫德用兵山東,修治汶上水利,治浙西水災。乾隆四十四年(1779),卒。贈太子太保。(參見《清史》卷337) [1] 
樸園
所處時代
清朝
出生日期
1711年
逝世日期
1779年 [1] 
本    名
楊景素
性    別

楊景素人物生平

楊景素,字樸園,揚州甘泉人。他的祖父是提督楊捷,父親是古北口總兵官楊鑄,也算出身官宦人家。
楊景素是乾隆間人,開始從事水利工程,後來歷官台灣道台、山東巡撫、直隸總督等。他的為人稱道之處,是劃分台灣各族墾殖的界址,以官方的威權解決民間的糾紛。
楊景素雖然出身名門,但從小體弱,也不善讀書,家中並不富裕。後來捐資做了個縣丞,在直隸河工效力。大概因為能幹的緣故,一直做到保定知府。此後授福建汀漳龍道,正值有奸民作亂,楊景素率領營兵前往擒獲,並且斬之。乾隆帝嘉其戰績,賞賜黃馬褂。
楊景素對於台灣一直關注。乾隆四十三年(1778)楊景素任職閩浙總督時,上疏説:“浙西歉收,總督楊廷璋請撥台灣倉谷十萬接濟。北風盛發,未能即到。請於福州、福寧、興化、泉州四府屬撥倉谷十萬,聽商運赴嘉、湖出糶;仍飭台灣運歸四府補倉。”因此下旨嘉獎。
楊景素愛好金石,在閩浙總督任上得知下屬藏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數十塊石刻,一定要買下來。後來他攜帶這些珍貴的石刻,趕赴京城,獻給乾隆。乾隆素愛古玩,見楊景素的禮物後不禁龍顏大悦。後來,乾隆在《快雪堂記》中記道:“乃今楊景素以快雪石刻來獻。且雲快雪石刻本,故臣馮銓所集,其子孫不能守,鬻於閩之黃氏。茲黃氏復不能守,臣曾督閩,知其事,故貰之以獻。欲卻之,則事已成,且舉關翰墨,非貢諛逢惡之為,因受之。”乾隆為珍藏這批石刻,在北海專門建造廳館,名為“快雪堂”。乾隆還説:“夫快雪堂之建,因石刻,非因雪。”
楊景泰作為揚州人,與揚州八怪畫家黃慎也有交往。黃慎有《寄台灣觀察楊樸園》詩云:“蓬瀛客向海東潯,持節皇華佩玉音。回憶廣陵紅藥賦,卻逢大擔白衣崟。秋砧敲斷懷人夢,邊月長明望闕心。半壁安危憑寄託,好教番庶感恩深。”詩中特別提到了“回憶廣陵紅藥賦”。
乾隆四十四年(1779)去世,贈太子太保。 [3] 

楊景素親屬成員

祖父:提督 楊捷
父親:古北口總兵官 楊鑄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