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昭仁

鎖定
楊昭仁,1932年10月生,內蒙古赤峯人,1946年10月入伍,八一電影製片廠故事片室攝影師。曾在戰爭年代裏擔任攝影記者,拍攝了大量的珍貴照片資料。
中文名
楊昭仁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32年10月
職    業
攝影師、攝影記者
主要成就
曾在戰爭年代裏擔任攝影記者,拍攝了大量的珍貴照片資料
籍    貫
內蒙古赤峯
入伍時間
1946年10月

楊昭仁人物經歷

楊昭仁 楊昭仁
長城出版社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圖集》第六集刊用了他拍攝的六幅照片。1950年10月調至某軍政治部攝影組任組長。1952年10月調入八一廠紀錄片室。
先後拍攝了《飛向高空》、《飛越世界屋脊》、《悼念斯大林》、《傘兵生活》、《帕米爾高原》、《戰鬥英雄陳國富》、《大校任連長》、《柯山紅日》、等幾十部紀錄片。其中《帕米爾高原》獲文化部部長沈雁冰頒發的二等獎。1959年調到故事片室,先後參加拍攝了《戰上海》、《嘉陵江畔》、《怒潮》、《打擊侵略者》、《走在戰爭前面》等幾部故事片。他還創作了《破曉》、《金湯橋》、《朦朧中的記憶》、《忠魂》等數部電影文學劇本。獨立執導了《黃橋決戰》和《馬賊的妻子》。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影視技術學會會員。

楊昭仁個人作品

楊昭仁是作品《中國兄弟連》着重講述的是一支“尖刀連”部隊的生死故事,在任何戰爭中,“尖刀連”始終是在戰鬥最前線、時刻面臨死亡考驗的隊伍。故事中的3師1團1連一直保持着184人的編制,他們歷經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衡寶戰役,從東北打到天津再打到湖南,戰功累累,但也異常壯烈。在遼瀋戰役後,184人只剩下來17個人,平津戰役後剩下22個人,衡寶戰役後剩下30個人。相信讀完這樣一本書,讀者都會深覺,真實的戰爭完全不是勝利或者失敗這樣一個簡化了的結果,而是發生在如你我一樣的真正的生命身上。
《生死兄弟》以1949年春天我軍橫渡長江的偉大戰役為背景,第一次全面地反映了渡江戰役中在東段、中段、西段共一千多公里的戰線上發生的複雜、艱鉅的戰前準備;扣人心絃的地下特工戰;前仆後繼的登陸戰。充滿激情地刻畫了被戰爭毀滅的兄弟骨肉之情和刻骨銘心的愛情,熱情地謳歌了為這一歷史性戰役的勝利而犧牲的無數有血有肉的我軍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