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振銘

鎖定
楊振銘(1911—1985),字守中,楊澄甫長子。在北京長大。1952年底,定居香港島,寓香港駱克道315號四樓,閉門收徒,從學者甚眾。社會穩定,經過36年辛勞施教,滿門桃李,遍佈海內外。1985年3月7日,楊振銘居家無疾而終,享年75歲。 [1] 
中文名
楊振銘
出生日期
1910年
逝世日期
1985年
擅    長
曉刀、劍、槍各法
守中

楊振銘人物生平

楊振銘(1911—1985),字守中,楊澄甫長子。在北京長大。8歲隨父習拳,14歲解悟拳經,通曉刀、劍、槍各法,助父教拳。19歲赴安徽蕪湖授拳年餘,轉任教於南京交通部審計處。此後隨父奔赴於滬、浙、閩、粵間。1936年,楊澄甫逝世,楊振銘繼承家業,輔導三個弟弟振基、振鐸、振國習武。抗日戰爭全面展開,廣州淪陷,他孤身撤退後方。日本投降後,重返廣州,再展教席,並召二弟振基南來分擔教務。未幾,內戰又開,乃於1949年攜眷移居香港。初踏足於香港元朗,遇同裏張世賢,蟄居元朗三年之久。元朗成為香港楊家太極拳的發祥地。1952年底,定居香港島,寓香港駱克道315號四樓,閉門收徒,從學者甚眾。社會穩定,經過36年辛勞施教,滿門桃李,遍佈海內外。1985年3月7日,楊振銘居家無疾而終,享年75歲。 [1] 

楊振銘主要影響

楊振銘家學淵源,功夫深湛。其手之重,其足之穩,逾於常人。而其身體各部均可任人拳擊,惟人所擊之處,即是其發勁之點,跌人於尋丈之外,實屬易事。至其與人搏擊,則出手之快,變化之多,更不同凡響。楊振銘於授拳餘暇從事撰作,將家傳之學公開於世,計有《雙人圖解太極拳用法及變化》及英文版《PRACTICAL USEOF TALCHI CHUAN》——書中附《太極拳體用表解》,是楊振銘對拳經解悟的心得,幾經參訂,分原理和應用兩系統。 [1] 
楊振銘授藝必親自面授指點,在其著作《太極拳用法及變化》一序言中寫到:“教拳三十餘年之經驗,凡祖宗遺傳之拳法及功架,不敢擅自增損,有所變更,是以經餘親自教授者,未有不合乎先人之規矩。惟是練拳者各人賦予不同,身形各異而功候又各有老嫩之分。如經餘面授者,則按各人不同之點,加以個別指導,較易成就,此情勢使然。”楊振銘門徒三人,首徒葉大德,英國陳澤強和美國包德輝俱為葉大德弟子。第二位朱振舜,在美國波士頓設館授徒三十多年。第三位朱敬雄,設館英國倫敦,遊教於歐洲各國。 [1] 

楊振銘人際關係

父親:楊澄甫 [1] 
兄弟:楊振基、楊振鐸、楊振國 [1] 
門徒:葉大德、朱振舜、朱敬雄 [1] 
參考資料
  • 1.    永年太極拳志編纂委員會,永年太極拳志,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年08月,第607-6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