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戩

(神魔小説《封神演義》中的人物)

鎖定
楊戩是明代神魔小説《封神演義》中的人物,首次登場於《封神演義》第四十回《四天王遇丙靈公》。楊戩封號清源妙道真君,是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的徒弟,闡教第三代弟子,收有兩個小徒弟金毛童子。在外形上,楊戩戴扇雲冠,道服絲絛,相貌非俗,超羣出類,在書中還記敍了其額頭上有第三隻“天眼”。其性格沉着理智、機敏深沉,能夠隨機應變,是一個鬥智鬥巧的智力型人物。他神通廣大,以三尖兩刃刀為武器,有哮天犬作法寶,又有九轉元功三昧真火、抓土成兵、五雷訣和土遁等奇術。 [1-3] 
楊戩受師父玉鼎真人之令下山輔佐師叔姜子牙幫助周武王姬發反商伐紂,與通天教主為首的截教紂王為首的商王朝鬥爭,楊戩身懷奇術,並能將機智性格與之融合,在西岐與殷商的對戰中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如依靠九轉元功的變化找到並擊敗魔家四將、擒獲土行孫、擊破張奎夫婦的突破口;通過隨機應變誘騙聞太師,以抓土成兵制造假象恐嚇敵軍;依靠沉着冷靜的性格仔細觀察戰局,發現敵軍的來歷以尋求幫助等,在推翻商朝紂王統治後,楊戩肉身成聖 [1] 
《封神演義》中大量筆墨的描寫和民間的流傳讓“楊戩”這一稱呼代替了前代的趙二郎、李二郎等二郎神,使得楊戩成為近代民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二郎神, [4-6]  並作為天神戰神在民間被人們所熟知和信仰。同時,楊戩這一形象體現出了宗教和文學的相互作用以及豐富的人文精神,給改編和創作帶來了想象空間,這讓有關楊戩的文學、戲劇、影視等各方面創作活躍在當代文化領域之中。 [7-9] 
中文名
楊戩
別    名
清源妙道真君
性    別
登場作品
封神演義
封    號
清源妙道真君
師    傅
玉鼎真人
徒    弟
金毛童子
武    器
三尖兩刃刀彈弓
法    寶
哮天犬
坐    騎
銀合馬
神    通
九轉元功

楊戩人物設定

楊戩人物身份

楊戩是闡教第三代弟子,師從玉鼎真人,號清源妙道真君。因受師父玉鼎真人之令,楊戩下山輔佐師叔姜子牙幫助周武王姬發反商伐紂,成為西岐神將之一,與通天教主為首的截教和紂王為首的商王朝鬥爭。 [10] 

楊戩外貌特點

楊戩 楊戩
《封神演義》第四十回楊戩初登場時,對其外形進行了如下描寫:“這道人帶扇雲冠,穿水合服,腰束絲絛,腳登麻鞋。” [10]  同時,書中也借魔家四將之眼描述楊戩“似道非道,似俗非俗,帶扇雲冠,道服絲絛,騎白馬,執長槍”的外形特徵。 [10]  此外,姜子牙曾評價楊戩外形超羣出類, [10]  聞太師也對其有相貌非俗的評價。 [11] 
同時,在傳説中還記敍了二郎神的額頭上有第三隻“天眼”,如明嘉靖三十四年的《二郎寶卷》中就記載了二郎有“天眼”:“天眼開,觀十方,如同手掌。” [65] 西遊記》中敍寫楊二郎眉心中有縱向一目,《灌江備考》中也記敍了“二郎為蠶叢之後,故額上有一縱目。”説明了二郎神的第三隻眼來源於古蜀王蠶叢,它是古蜀文化孕育的結果。由於楊戩以二郎神為原型,所以楊戩有第三隻“天眼”的形象也在傳説流變中深入人心。 [66] 

楊戩武器

楊戩使用的武器是三尖兩刃刀,此刀於楊戩在低澤中追殺一隻怪物到山洞時被撿到,書中是這樣描述該武器的:只見閃閃灼灼,一口三尖兩刃刀。 [67]  此外,楊戩還有一把彈弓作為輔助,該彈弓可以向敵人射出金丸。 [68-69] 

楊戩法寶

動畫電影《新神榜:楊戩》中的楊戩與哮天犬 動畫電影《新神榜:楊戩》中的楊戩與哮天犬
楊戩有一條叫做哮天犬的白色仙犬作為法寶,書中是這樣描述哮天犬的:仙犬修成號細腰,形如白象勢如梟;銅頭鐵頸難招架,遭遇兇鋒骨亦消。 [70]  由於在《封神演義》原著中,每次楊戩放哮天犬,用的詞彙都是“祭起”,為“使用法寶”之意,由此推斷哮天犬為法寶。 [71-72]  此外,在對戰袁洪時,女媧將山河社稷圖這一法寶贈予楊戩以便制服袁洪。 [71] 

楊戩能力

九轉元功:又稱八九玄功,有騰挪變化,妙法無窮之能,玉鼎真人曾評價“修成八九玄中妙,任爾縱橫在世間。” [10]  [12-13] 
三昧真火:一種能夠縱火的道術。《封神演義》第四十三回:“楊戩借胸中三昧真火,將糧草燒着,照徹天地。” [14] 
抓土成兵:能將草和土變化成兵士的道術。《封神演義》第五十八回:“楊戩連忙把土與草抓了兩把,望空中一撒,喝聲:‘疾。’西岐城上盡是彪軀大漢,往來耀武。” [15] 
五雷訣:能夠引來雷電的道術。《封神演義》第五十五回:“楊戩發手,用五雷訣,一聲響,霹靂交加,那精靈抽身就走。” [16]  《封神演義》第八十六回:“楊戩復了本相,將此蛇斬做數段,發一個五雷訣,只見雷聲一響,此怪震作飛灰。” [17] 
土遁:五行遁術之一,可以遁入土中。《封神演義》第八十一回:“玉鼎真人嘆息不已,遂命楊戩:‘你再往火雲洞走一遭。’楊戩領命,藉着土遁往火雲洞而來,如風雲一樣。” [18]  《封神演義》第九十回:“且説楊戩離了周營,借土遁往玉泉山金霞洞來,正是:遁中道術真玄妙,咫尺青風萬里程。” [19] 

楊戩人物經歷

楊戩首戰魔家四將

商紂王手下重臣聞太師派遣佳夢關魔家四將征伐西岐,魔家四將為弟兄四人,皆有奇人傳授奇術變幻,他們大敗西岐丞相姜子牙所率領的軍隊,在危急關頭,楊戩聽從師傅玉鼎真人的命令前來幫助姜子牙,並出城對戰魔家四將,被四將之一魔禮壽的法寶花狐貂吃進肚中後,靠九轉元功和七十二變化殺死了花狐貂,回到了姜子牙的相府。姜子牙得知楊戩身懷奇術後,令其偷走魔家四將的寶物,楊戩便變作花狐貂的模樣潛入魔家四將的帳中,偷走了魔禮紅的混元傘,又在作戰時以花狐貂的形態咬下了魔禮壽的手,助力西岐武將黃天化殺死魔家四將。 [10]  [73] 

楊戩力助姜子牙

新刻鐘惺評《封神演義》插圖西岐眾將對戰趙公明(左二為楊戩) 新刻鐘惺評《封神演義》插圖西岐眾將對戰趙公明(左二為楊戩)
此後,楊戩便留在姜子牙身邊幫助西岐對抗殷商的征伐,曾想出計策劫營, [11]  並燒掉聞太師的軍糧,大敗聞太師。 [14]  聞太師兵敗後,以十絕陣困住姜子牙,又請來趙公明與西岐眾人對戰。楊戩同眾武將與趙公明交戰,後又化作飛蟻救回被趙公明以法寶鎮壓的師伯黃龍真人。 [74]  幫助西岐的道人陸壓意欲用釘頭七箭書射殺趙公明,聞太師等人得知後搶走了箭書,楊戩化作聞太師的模樣騙回箭書,陸壓便以箭書殺死了趙公明。 [20]  趙公明之妹雲霄、碧霄、瓊霄並菡芝仙、彩雲仙子兩位仙姑一同前來為趙公明報仇,楊戩被碧霄的黃河陣吸走,最後被元始天尊破陣救出,同西岐眾人擊敗五位仙姑。 [75]  之後西岐眾人再次劫營,打敗聞太師,聞太師在逃跑途中在山中迷路,楊戩化為樵夫誘騙聞太師至雲中子處,使得雲中子成功殺死聞太師。 [76-77] 

楊戩大戰土行孫

聞太師死後,紂王派遣鄧九公征伐西岐,楊戩以哮天犬咬傷鄧九公之女鄧嬋玉,隨後鄧九公又派麾下的土行孫前來應戰。土行孫以捆仙繩困住姜子牙,隨後同楊戩交戰,在楊戩化為石頭躲過土行孫的捆仙繩後,土行孫不敵楊戩,以地行之術逃跑。后土行孫意欲刺殺武王及姜子牙,楊戩化作武王嬪妃模樣引誘土行孫並趁機擒住了他,只可惜依然讓土行孫逃脱了。楊戩識破捆仙繩來歷,猜測土行孫同懼留孫有關係,決定去詢問一番,在途中收下了兩位金毛童子做徒弟,又路遇龍吉公主,得知土行孫乃是懼留孫之徒,便請懼留孫前來制服土行孫,使得土行孫歸順西岐。 [16]  [78] 

楊戩激戰殷商眾將

新刻鐘惺評《封神演義》插圖西岐眾將對戰殷商眾將(左下為楊戩) 新刻鐘惺評《封神演義》插圖西岐眾將對戰殷商眾將(左下為楊戩)
闡教弟子殷洪被扶持紂王的申公豹巧言説動,成為闡教叛徒,去攻打姜子牙和同門,楊戩與其作戰,識破其陰陽鏡來歷,請來殷洪之師赤精子,使得死於太極圖中身化飛灰。 [79-80]  後又對戰協助殷洪的馬元,用一粒奇丹使馬元腹瀉,不得對戰。 [80]  殷洪之兄殷郊得知弟弟死訊,決定要殺了姜子牙為弟報仇,楊戩以九轉元功抗番天印,並識破其落魂鐘的來歷,請來其師傅廣成子對殷郊進行勸説。 [81-83]  後楊戩又對戰殷商元帥孔宣,孔宣以絕招五色神光收走了哮天犬,楊戩用照妖鏡也未照出其原形,敗給了孔宣。 [84]  在汜水關,西岐眾人碰上了商朝將軍餘化,他用化血神刀先傷哪吒,再傷雷震子,楊戩用九轉元功遁出元神,擋住此刀,後變成餘化模樣,到其師餘元之處騙來三顆解藥,幫幾人解毒。餘化再來挑戰,被雷震子和楊戩聯合擊破,楊戩一刀取了其性命。 [85] 

楊戩火雲洞借藥

截教呂嶽在西岐軍中散播瘟病,士兵大片死亡,城中無一人可以守城,眾人皆害怕敵方趁城外無人鎮守攻進城裏來,於是楊戩便使用法術,將土和草撒下變為士兵的模樣起到恐嚇敵方的作用。但此招不能攻破敵方,楊戩的師伯黃龍真人告訴楊戩,如果想要解除瘟病,就要去找火雲洞三聖,楊戩便動身前往火雲洞。 [15]  在途中,楊戩遇到了一個想要吃掉他的妖怪,楊戩以五雷訣將其擊退,並追殺他直至一個洞穴。藉着三昧火眼,楊戩在洞穴中發現了三尖兩刃刀,而這件寶物有一隻怪物大蛇鎮守,楊戩用雷把怪物劈死,得到了三尖兩刃刀。 [67]  到了火雲洞,三聖將丹藥交給楊戩,神農氏還給了楊戩柴胡種子,告知他這種藥材可以治病。 [15] 來呂嶽又在城中散播水痘,楊戩再次來到火雲洞,三聖再次給予了楊戩解藥,又給了他生麻。 [18] 

楊戩智鬥七殺星

姜子牙向朝歌進軍,在澠池縣遇到了守將七殺星張奎,張奎有地行術,還有一匹速度極快的獨角烏煙獸,導致西岐連敗,折損了包括黃飛虎在內的七員大將。此時擔任押糧官的楊戩趕到,對戰張奎,在打鬥中,楊戩故意賣出破綻被張奎活捉回城,並以激將法激得張奎決定砍下他的頭。在到砍下的過程中,楊戩靠九轉元功移形換影,使得刀砍到了烏煙獸的脖子上,張奎見寶馬喪生,大怒,其夫人高蘭英打算以符印鎮住楊戩,但依然無用,楊戩再次在斬首時使用九轉元功,使刀砍死了張奎的母親,後楊戩回到營中向姜子牙報告,西岐出兵殺死了沒有寶馬護體的張奎夫婦。 [17]  [86] 

楊戩梅山斗七怪

新刻鐘惺評《封神演義》插圖楊戩哪吒鬥梅山七怪 新刻鐘惺評《封神演義》插圖楊戩哪吒鬥梅山七怪
當姜子牙率兵來到孟津時,梅山七怪先後下了山。七怪之首白猿化名袁洪任殷商主帥,曾藉助千里眼高明和順風耳高覺的法術屢次識破周營的舉動。楊戩詢問師父玉鼎真人後,得知猿妖等人的來歷,回營後以相應的對策擾亂高明和高覺的耳目,並在交戰中殺死了它們。後楊戩從雲中子處借來照妖鏡帶在身上,途中遇見野豬精朱子真,朱子真一口將楊戩吞下,然而楊戩未死,並趁機命朱子真現出原形,將其殺死,自己從豬頸中出來。隨後,楊戩還靠九轉元功變化術殺死了蜈蚣精吳龍、蛇精常昊等。至此,袁洪見梅山七怪已有六怪被殺,心中大怒,欲與楊戩決戰,因袁洪法力頗大,變化莫測,與楊戩難分上下,女媧顯聖,賜楊戩山河社稷圖懸在樹上,才收了袁洪。 [19]  [71]  [87-88] 

楊戩肉身成聖

紂王大戰天下諸侯,楊戩奉命擒拿妲己等三妖,遂與三妖對戰。 [72]  [89]  最終殷商被打敗,紂王與三妖身死,武王大封各國諸侯及諸位將士,楊戩肉身成聖。 [90] 

楊戩關係設定

關係
人物
簡介
師父
玉鼎真人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楊戩學藝的師父 [10] 
師祖
元始天尊
崑崙山玉虛宮掌闡道法宣揚正教的聖人,玉鼎真人的師父 [21] 
師伯
廣成子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門師兄弟 [22] 
師伯
赤精子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門師兄弟 [22] 
師伯
黃龍真人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門師兄弟 [22] 
師伯
懼留孫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門師兄弟 [22] 
師伯
太乙真人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門師兄弟 [22] 
師伯
靈寶大法師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門師兄弟 [22] 
師伯
文殊廣法天尊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門師兄弟 [22] 
師伯
普賢真人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門師兄弟 [22] 
師伯
慈航道人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門師兄弟 [22] 
師叔
道行天尊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門師兄弟 [22] 
師叔
清虛道德真君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門師兄弟 [22] 
師叔、輔佐之人
姜子牙
元始天尊之徒,西岐丞相,楊戩奉玉鼎真人之命前來相助其討伐殷商 [10] 
徒弟
金毛童子
五夷山的兩名道童,拜楊戩為師 [16] 

楊戩形象分析

神通廣大
楊戩 楊戩
楊戩神通廣大,他有較強的外在本領,練就了變幻無窮的九轉元功,曾利用此法完成了變成花狐貂偷走魔禮紅的傘,變成飛蟻救出黃龍真人,變成樵子將聞太師誘騙到絕路等關鍵事項,助力西岐軍戰勝敵方。哮天犬的助力也增強了楊戩的作戰實力,在對戰中利用這條“仙犬”重傷了趙公明、鄧嬋玉、餘元等人。此外,楊戩還有土遁、五雷訣、三昧真火等奇術,這些本領都使得楊戩在《封神演義》中肩負着幫助西岐轉危為安、化險為夷的重大使命。 [2-3] 
沉着理智
楊戩為人沉着理智,心細如髮,在臨陣應敵之時,他總是注意勘察敵人的可疑之處,揭破對手的根底來歷,尋找降伏他們的辦法,如通過捆仙繩查出土行孫是懼留孫之徒,通過陰陽鏡和番天印兩件寶器查出殷洪和殷郊都為背叛闡教之人,這樣臨危不亂,處變不驚的性格使楊戩能夠在敵方的打擊中迅速清醒過來,想出還擊之策。 [2-3] 
機警敏鋭
楊戩能夠將變化奇術與機智性格融為一體,以機警敏鋭的覺察力對複雜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如化作聞太師騙回箭書,抓土成兵騙過攻城的敵軍,通過隨機應變的能力起到了一位軍師的作用,是一個鬥智鬥巧的智力型人物。 [2-3] 

楊戩人物由來

楊戩人物原型

山西平遙二郎廟供奉的二郎神像 山西平遙二郎廟供奉的二郎神像
《封神演義》中的楊戩這一形象的原型為中國古代神話人物二郎神,融會貫通了各歷史時期的二郎神形象,是二郎神形象的延伸和擴大。楊戩承襲了宋代廣為流傳的二郎神,即趙昱趙二郎的封號“清源妙道真君”,以及趙二郎乘白馬、引白犬、持彈弓的人物形象。 [62-63]  同時,楊戩保持了《西遊記》中所描述的楊二郎隨意變化形態的神力,並同樣使用“三尖兩刃刀”,而楊戩所降服的“梅山七怪”,也來自於趙昱傳説中的“梅山七聖”,該傳説經由《西遊記》轉化為“梅山兄弟”,最後又演變為《封神演義》中的“梅山七怪”。 [63-64] 

楊戩歷史演變

二郎神信仰最初由李冰治水的故事衍生而來,李冰是戰國時秦國蜀郡守,因治水之功而受到人們崇敬,後漢時開始神化,及至隋唐五代,隨着靈怪迷信的進一步盛行,李冰這一形象便徹底脱離人的特性而成為一名神,也即二郎神,《太平廣記》卷291李冰條引就記載了李冰化身為牛與江神戰鬥的故事。 [5-6]  [91-92] 
同時,唐代也出現了二郎神的又一原型“二郎獨健”,由於唐朝佛教在中國廣泛傳播,使得毗沙門天王信仰大盛於世,獨健是毗沙門天王的第二個兒子,常常率領將士巡視邊防,在天寶年間曾幫助唐明皇脱離危難,因此在當時社會,二郎獨健有着重要影響力。《宋朝事實類苑》中記載,北宋太宗淳化年間的李順起義舉代表佛教的彌勒佛旗,託名於二郎神發動起義,據此可知,二郎神最初是作為佛教神而存在的,人們對於二郎神的推崇或源於唐代對二郎獨健的崇拜。 [5-6]  [91-92] 
到了宋代,宋人推出李冰次子代替李冰作為二郎神,關於李冰次子的記載最早見於《宋會要》卷1237“郎君神祠”,説明了李冰當時被封為廣英惠王,其子為護國顯應王。後因協父治水有功,被加封為昭惠顯靈真人,同書卷1236也提到李冰廟旁有一丹景山神廟,百姓認為他是李冰次子,給他加了個護國靈應王的稱號,直到仁宗嘉佑八年才被政府承認。官方的認可使得對李二郎的推崇在北宋中後期大為流行,《事物紀原》《夷堅丙志》等書中對李二郎的記載加速了其作為二郎神的傳播,其中,“二郎”這一稱謂繼承於二郎獨健,而有關其治水事蹟的記載又繼承於李冰治水。此外,這一時期的《蜀禱杌》《蜀都碎事》開始對二郎神的形貌有了初步描寫,並初次提到了“灌口二郎神”的説法,《李公子治水記》則記述了李冰次子與“梅山七聖”的故事,被後世文學作品所沿用。 [5-6]  [91-92] 
此外,由於在宋代,道教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佛教,道教為了擴大自己在民間的基礎,需要推出自己的神明,因此以早已在民間有良好基礎的李冰為原型,塑造出了自己的神明二郎神趙昱。趙昱之説最早見於《龍城錄》“趙昱斬蛟”卷,該作將李冰父子斬蛟變為道士趙昱斬蛟,並將“灌口二郎神”的稱號移至趙昱身上,趙姓二郎神替代李姓二郎神,成為治水斬蛟故事的原型,影響力超越李姓二郎。《常熟縣誌》《八閩通志》中記載,朝堂上下都對趙昱供奉有加,這一時期,二郎神被加封為赤城王,顯應候,《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三中也記載趙昱為二郎神。趙二郎的形象對後世影響深遠,元代開始,諸多文學作品對二郎神的形象的塑造、故事的編寫,大多以趙昱為原型。 [5-6]  [91-92] 
明代又出現了楊二郎的説法,部分學者將這種説法同宋代宦官楊戩相聯繫,由於二郎神在過生日之際要人們送一塊土到廟裏做禮物的行徑與刮地皮的行為相似,胡適以此推斷二郎神是喜歡搜刮地皮的宦官楊戩的諢名。《二郎神考》一書中則指出二郎神的主要祭品是羊,每年殺羊四萬頭之多,羊與楊同音,是百姓對楊戩敢怒不敢言而起的諢名。《中國的水神》中也提到二郎神姓楊,並將其同歷史上的楊姓治水神靈楊磨以及《長沙縣誌》《河南通志》記載過的楊姓官員治水斬蛟的故事聯繫起來,證明楊姓二郎神的存在合理性。還有學者指出二郎神的原型是氐人“楊難當”,當時氐人常用的武器有戈、矛、戟等,而常用的戟有三尖兩刃形狀的,這與後來二郎神的三尖兩刃刀十分相似,而楊難當之後所以會變為“楊戩”是因為楊姓是氐人祖先的姓氏,“戩”字是取其以戈得福的意義,從武器的相似性上證明了楊難當與二郎神的聯繫。 [5-6]  [91-92] 
明代中葉以後,《西遊記》對“楊姓”進行了繼承,並最終定型,而隨着《封神演義》一書的出現,二郎神是楊戩又得流傳,成為近代民間最為流行的一種説法,楊二郎楊戩便取代了趙昱的地位,成為近代民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二郎神。 [5-6]  [91-92] 

楊戩人物影響

楊戩 楊戩
在文學領域中,《封神演義》的楊戩形象將諸多二郎神的形象和故事進行了整合,運用幾十回目對這一人物進行加工創作,使得以二郎神為原型的楊戩成為“武王伐紂”故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英雄人物,大量筆墨的描寫和民間的流傳讓“楊戩”這一稱呼代替了前代的趙二郎、李二郎等二郎神,使得楊戩活躍在後世的文學創作中,併成為近代民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二郎神。 [4-6]  當今,有部分記載“二郎斬蛟”“沉香劈山救母”等有關二郎神神話的書籍都以楊戩直接代稱二郎神。 [93-94] 
在民間信仰中,楊戩主要作為天神和戰神被人們所熟知並信仰。由於二郎神為楊戩的原型,所以在歷史演變中,民間將《西遊記》《封神演義》《沉香太子全傳》中的楊二郎形象根據自己的藝術趣味和加工規範將其綜合而成一個完整的二郎形象,出自以上三個作品的“二郎神擒拿孫悟空”“助周滅殷”“對抗侄子沉香”等故事也成為了民間所普遍認可的二郎故事。在這些作品中,楊戩都是神界秩序的維護與整頓者,屬於玉帝信仰系統,擁有天神的職能,故作為天神被民間所信奉。 [95]  戰神也是楊戩的一個重要神格。二郎神的戰神神格起源於二郎獨健,在傳説中,二郎獨健能力強大,率領天兵救援安西,擊退敵人,從此成為了戰神,是社會秩序的維護者和調控者,這一勇武的形象在楊戩身上得到了延伸,楊戩在《封神演義》中呈現出了在“武王伐紂”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的戰神形象,這一形象在《封神天榜》等後世戲劇作品中得到定型,故楊戩也作為戰神被民間所信奉。此外,二郎神形象也有水神、獵神、驅邪神、行業神等眾多神格,但由於二郎神有李二郎、趙二郎等多個原型,楊戩形象並不能完全等同於二郎神形象,故這些神格不為楊戩所有。 [7-9] 
在文化層面上,楊戩這一人物形象體現出了原始的英雄崇拜以及宗教和文學的相互作用。在《封神演義》中,楊戩的本領和外貌都呈現出了較為明顯的道教特徵,而其忠義勇敢、重視情義的形象則體現出了儒家文化。同時,楊戩作為二郎神呈現出了由人到神,再由神到人的形象。他先是被神化為治水英雄,道教驅魔除穢的神仙,代表政權、神權、族權的衞道士符號,又在社會主流思想的不斷演變中被塑造成為一個重情重義、富有人性的神仙,體現出了當代所提倡的人文精神。 [8-9]  以上所展現出來的文化內藴使得楊戩成為一個形容帥氣,形象特別的中國神話人物,增強了其在民間的認知度,並給予了人們想象和創作空間,如《新神榜:楊戩》的創作就體現了對楊戩身上所具有的文化的思考。 [96] 

楊戩人物評價

在《封神演義》原著中,姜子牙曾評價楊戩:“智勇雙全,奇功萬古!” [20]  聞太師見楊戩相貌非俗,也曾在心中感嘆道:“西岐有這些奇人,安得不反!” [11] 
吳偉斌、張兵主編《文學人物鑑賞辭典》評價:“作為文學形象,楊戩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常見的類型,他是理想主義的化身。面對自然的強大,社會的險峻和個人的渺小,在心理的寄託和希望的追求的共同作用下,便很容易產生這種智勇雙全,無所不能的完美人物。這是植根於個體的弱小而對人類自我發展所寄寓的信心。” [2] 
中國文學家、遼寧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梁歸智評價:“楊戩出場時被稱為‘有一道者求見’,而不像金吒、木吒、雷震子、黃天化等被稱為‘道童’。可見楊戩年齡稍長。他被賦予沉着理智、機敏深沉的性格特點,更多地顯示了青年的成熟,而不像哪吒、黃天化等偏重於少年的意氣。變化奇術與機智性格融為一體,使楊戩的形象生氣勃勃,光彩照人。” [3] 

楊戩登場作品

楊戩衍生小説

作品年代
作品名稱
狐狸緣全傳 [23] 
續濟公傳 [24] 
説唐三傳 [26] 
彭公案 [27] 
康熙俠義傳 [28] 
青紅幫演義 [29] 

楊戩影視作品

影視作品中的楊戩形象
年代
片名
演員
1927年
《封神榜之楊戩梅山收七怪》
1963年
1970年
《二郎神楊戩》
唐威 [32] 
1981年
封神榜
1986年
封神榜
1986年
西遊記
1990年
封神榜
李建華 [36] 
1996年
西遊記
1998年
馬德鍾 [100] 
2000年
封神榜
2001年
封神榜
2005年
寶蓮燈
2006年
韓棟 [40] 
2009年
焦恩俊 [41] 
2009年
韓棟 [42] 
2010年
西遊記
2012年
西遊記
2014年
2014年
2015年
李進榮 [98] 
2016年
2019年
羅晉 [46]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此沙 [49] 

楊戩動畫作品

動畫作品中的楊戩形象
年代
片名
配音演員
1999年
寶蓮燈
姜文 [50] 
1999年
張欣 [51] 
1999年
仙界傳封神演義》(日本)
2003年
2018年
霸穹封神演義》(日本)
2022年
王凱 [55] 

楊戩其他作品

其他作品中的楊戩形象
類型
作品名
年份
主創人員
漫畫
非人哉 [56] 
2016
一汪空氣、徐漫馨
漫畫
閻王不高興 [57] 
2016
漫畫
當神不讓 [58] 
2015
阿飛、劉北
漫畫
三眼哮天錄 [59] 
2011
鋼筆頭
手遊
王者榮耀 [102] 
2015
手遊
封神召喚師 [60] 
2017
手遊
曙光英雄 [103] 
2020
競技世界(北京)網絡技術公司
網遊
春秋封神 [61] 
2022
音樂劇
《楊戩》 [104] 
2023
劇夥音樂
參考資料
  • 1.    許仲琳.封神演義:齊魯出版社,1980:1-533
  • 2.    吳偉斌, 張兵主編. 文學人物鑑賞辭典 中國文學之部[M].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1989.12: 385-386.
  • 3.    梁歸智. 人物形象鑑賞——《封神演義》的藝術特點(二)[J]. 名作欣賞, 2021, (07): 64-68
  • 4.    慄凱凱. 二郎神形象在文學作品中的演變探析[D]. 河北大學, 2017
  • 5.    焦傑. 灌口二郎神的演變[J]. 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8, (03): 59-63
  • 6.    成琳嵐. 二郎神原型的歷史探析[D]. 雲南大學, 2013
  • 7.    杜靖. 二郎:一個重建宇宙和社會秩序的神明[J]. 地方文化研究, 2013, (03): 82-103
  • 8.    殷軍領. 二郎神劇及其二郎神信仰流變研究[D]. 上海師範大學, 2012
  • 9.    慄凱凱. 二郎神形象在文學作品中的演變探析[D]. 河北大學, 2017
  • 10.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四十回.
  • 11.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四十二回
  • 12.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六十七回
  • 13.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六十回
  • 14.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四十三回
  • 15.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五十八回
  • 16.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五十五回
  • 17.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八十六回
  • 18.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八十一回
  • 19.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九十回
  • 20.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四十八回
  • 21.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十五回
  • 22.    劉彥彥著. 封神演義道教文化與文學闡釋[M].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6.06: 48-60
  • 23.    (清)醉月山人著, 張穎, 陳速校點. 狐狸緣全傳[M]. 天津: 百花文藝出版社, 1989.09: 1-166
  • 24.    (清)坑餘生撰. 續濟公傳[M]. 長沙: 嶽麓書社, 1998.12: 1-1017
  • 25.    (清)好古主人著. 趙太祖三下南唐[M]. 南昌: 江西美術出版社, 2018.10: 1-248
  • 26.    如蓮居士編次, 吳文梓校點. 説唐三傳[M]. 1987.08: 1-524
  • 27.    季陸節編. 彭公案[M].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4.10: 1-316
  • 28.    (清)郭廣瑞, (清)貪夢道人著. 康熙俠義傳 上[M]. 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94.12: 1-570
  • 29.    吳虞公著. 青紅幫演義[M].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21.01: 1-187
  • 30.    封神榜之楊戩梅山收七怪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31.    二郎神楊戩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32.    二郎神楊戩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33.    封神榜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34.    封神榜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35.    西遊記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36.    封神榜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37.    封神榜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38.    封神榜 (豆瓣)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39.    寶蓮燈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40.    封神榜之鳳鳴岐山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41.    寶蓮燈前傳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42.    封神榜之武王伐紂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43.    西遊記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44.    西遊記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45.    封神傳奇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46.    封神演義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47.    封神之九曲黃河陣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48.    封神楊戩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49.    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50.    寶蓮燈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51.    封神榜傳奇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52.    仙界傳 封神演義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53.    哪吒傳奇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54.    霸穹 封神演義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55.    新神榜:楊戩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56.    非人哉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6]
  • 57.    閻王不高興漫畫  .快看漫畫[引用日期2023-10-06]
  • 58.    當神不讓漫畫  .快看漫畫[引用日期2023-10-06]
  • 59.    三眼哮天錄  .騰訊動漫[引用日期2023-10-06]
  • 60.    封神召喚師  .封神召喚師官網[引用日期2023-10-06]
  • 61.    春秋封神  .愛奇藝[引用日期2023-10-06]
  • 62.    呂宗力, 欒保羣著. 中國民間諸神 下[M].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01: 456-457
  • 63.    幹樹德. 漫議楊二郎神話的演變[J]. 樂山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8, (04): 22-25
  • 64.    呂宗力, 欒保羣著. 中國民間諸神 下[M].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01: 459-460
  • 65.    劉蔭柏編. 西遊記研究資料[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08: 466
  • 66.    詹石窗著. 西遊記中的文化密碼[M]. 2021.07: 85.
  • 67.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五十五回
  • 68.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八十一回
  • 69.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八十九回
  • 70.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四十七回
  • 71.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九十二回
  • 72.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九十六回
  • 73.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四十一回
  • 74.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四十七回
  • 75.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五十回
  • 76.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五十一回
  • 77.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五十二回
  • 78.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五十四回
  • 79.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五十九回
  • 80.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六十回
  • 81.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六十三回.
  • 82.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六十四回
  • 83.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六十五回
  • 84.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七十回
  • 85.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七十五回
  • 86.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八十七回
  • 87.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九十一回
  • 88.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九十三回
  • 89.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九十七回
  • 90.    (明)許仲琳編, 鍾惺評. 封神演義[M]. 濟南: 齊魯書社, 1980.08: 第一百回
  • 91.    程曼起編著. 諸神由來[M]. 鄭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07: 188-200
  • 92.    李耀仙. 二郎神考[J]. 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8, (01): 25-30. DOI:10.16246/j.cnki.51-1674/c.1998.01.005
  • 93.    《國學典藏》叢書編委會編著. 文字上的中國 神話[M]. 北京: 中國鐵道出版社, 2018.01: 72.
  • 94.    張振犁編著. 中原神話通鑑 第3卷[M]. 開封: 河南大學出版社, 2017.02: 930
  • 95.    烏丙安著. 中國民間信仰[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195
  • 96.    趙霽, 張娟. 傳統文化的時代重塑與生產體系的持續構建——《新神榜:楊戩》導演趙霽訪談[J]. 電影新作, 2022, (04): 146-153
  • 97.    封神英雄榜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8]
  • 98.    封神英雄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8]
  • 99.    西遊記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8]
  • 100.    天地爭霸美猴王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8]
  • 101.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豆瓣[引用日期2023-10-09]
  • 102.    王者榮耀楊戩  .王者榮耀官網網站[引用日期2023-10-09]
  • 103.    楊戩  .《曙光英雄》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23-10-09]
  • 104.    重構東方神話宇宙,新國風音樂劇《楊戩》新鮮出爐  .澎湃新聞.2023-10-31[引用日期2024-03-3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