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成志

(中國民族學家、人類學家)

鎖定
楊成志(1902-1991),原名浩,字有競。廣東海豐人。1923年就學於嶺南大學歷史系。1927年畢業,任國立中山大學助教。1928年赴滇川少數民族地區考察。同年留學法國巴黎大學人類學院。1933年獲民族學博士學位。1934年赴倫敦參加國際人類學民族科學大會。次年回國,任中山大學教授,主編《民俗季刊》和《民族學刊》。1944年赴美國考察印第安人保留區。1949年任職於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參與編制《中國少數民族分佈簡圖》、《中國少數民族文字簡表》等。1951年,任中央民族學院教授。著有《民俗學問題格》、《雲南民族調查報告》等,輯有《人類科學論集》、《楊成志民族博物館學論文集》、《楊成志民俗學評述與研究》等。 [2]  (概述圖來自《廣東省志》 [3] 
中文名
楊成志
民    族
出生日期
1902年5月1日
逝世日期
1991年5月30日
畢業院校
嶺南大學
性    別
有竟

楊成志人物生平

楊成志(1902一1991),漢族。著名的民族學家、人類學家和民俗學家。 [1] 
1902年5月1日生於廣東海豐縣汕尾鎮鹽町頭村。年幼時在“子曰館”三年。19歲考入海豐中學。1920考人英國教會辦的佛山華英中學。1923年春,直接升入美國教會私立嶺南大學文科歷史系,邊讀書邊在附中兼課。1925年在何香凝任所長的“婦女講習所”講授新聞學。1927年嶺南大學畢業後到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工作,並與何思敬、崔載陽、莊澤宣、鍾敬文等人發起成立“中國民俗學會”。開設民俗物品展覽室,舉行公開展覽。同年,與顧頡剛、崔載陽、容肇祖、鍾敬文等人聯合開辦民俗講習班,主講“民俗學問題格”。同年夏,受原中央研究院和中山大學合派,與俄國學者史國祿教授夫婦及容肇祖同赴雲南調查少數民族情況。其後,一人繼續留在雲南調查。後赴四川大涼山彝族地區,調查研究彝族奴隸社會結構、生產方式、文化傳統、宗教信仰、語言文字以及風俗習慣等,同時還對金沙江沿岸及昆明、河口等地的苗族、瑤族、傣族、安南(即今越南)人等作了調查。在大涼山向彝族巫師調查學習宗教經文時,彝族巫師曾用彝文書寫一對條幅送給他:“冷了烤篝火,餓了吃炒麪”,以樸素的語言表示對他從事民族學田野考察工作的敬意。楊成志結束了在滇川的調查之後返回學校。 [1] 
1932年受中大委派法國留學,先就讀於巴黎人類學院,兩年後獲“人類科學”畢業高等文憑。隨後轉讀於巴黎大學。楊成志在留學四年期間,還先後考察了法國、英國、德國、比利時、意大利、蘇聯等國的民族博物館、大學人類學系和研究所,收穫頗豐,為日後教書治學儲備了有益的經驗。1935年冬,楊成志學成回國,復職於中山大學。
1936年9月,主持恢復曾一度停刊三年的《民俗》週刊,改為《民俗季刊》(16開本),任主編之一。1944年冬,由教育部選派赴美,先後訪問了華盛頓國立人類學博物館、紐約自然博物院人類學部、波士頓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芝加哥自然博物院人類學部,以及新墨西哥州的印第安人保留區等地,進行人類學、民族學以及民俗、考古、語言、社會等專題考察,並對種族歧視發表意見,體現了一箇中國人類學家的正義感和人道主義精神。 [1] 
1945年,楊成志回國,重返中山大學復職。在30一40年代期間,曾先後擔任中大教授、研究院秘書長、文科研究所所長。訪美歸來後開辦人類學系,又相繼擔任人類學部主任、人類學系主任等職,為我國南方各高等院校培養了最早的一批人類學、民族學和民俗學等學科的教學與科研骨幹。他們中的戴裔煊、江應樑、王興瑞、王啓澍、梁釗韜、曾昭璇、呂燕華、劉孝瑜、容觀夐、張壽琪、岑家梧等人,已成為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界的知名專家。 [1] 
1949年冬,楊成志在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工作,先後參加《中國少數民族分佈簡圖》、《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簡表》、《中國少數民族地區舊省政制概況》等編寫工作,並參加了中央中南訪問團,任第一分團廣西聯絡組組長,調查廣西的壯、侗、苗、瑤等少數民族的社會歷史,編印民族概況等。自1952年起,任中央民族學院教授兼民族文物室主任。1954年春,主持舉辦“少數民族文物工藝展覽”。同年10月,舉辦“少數民族高山族文物圖片展覽”,並在1954年10月17日的《光明日報》上發表《台灣高山族物質文化》一文。1955年,配合“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科學座談會”舉辦“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展覽”。1956年,任《中國民族博物館十二年遠景規劃》召集人和撰稿執筆人。同年,與潘光旦、吳文藻二教授共同起草《中國民俗學十二年遠景規劃》。 [1] 
1956一1962年期間,多次赴廣西大瑤山調查,主編了《大瑤山瑤族社會歷史調查報告》。自1984年退休整理I舊作,著述新章,直至1991年5月30日逝世。 [1] 

楊成志學術成就

楊成志一生著述頗豐。在雲南調查期間,著有《雲南民族調查報告》,研究了雲南少數民族的民俗及民間文藝內容。還編著了《雲南羅羅族的巫師及其經典》、《羅羅太上清淨消災經對譯》。前者介紹了羅羅與巫師的關係、羅羅經典的內容、羅羅經典的兩實例及羅羅經典的分類。1930~1934留法期間,寫成《中國西南民族中的羅羅族》,在巴黎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會上演講,介紹作者在雲南調查時發現彝族巫師和經文的經過,並論及彝族原始宗教與原始思維、巫術、彝文起源傳説以及經咒分類等。1928年,譯英國民俗學家班恩女士《民俗學問題格》,又與鍾敬文先生合譯《印歐民間故事型式表》。1945年譯美國當代著名人類學家博厄斯所著的《人類學與現代生活》,1945年初版,1985年商務印書館根據1945年版本重印再版。《楊成志民俗學譯述與研究》1989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1] 
楊成志先生的學術特點,首先是民俗學、民族學和人類學三者相結合。正如他在《我走過的路》這首自述詩中所説的:“民俗民族人類學,三業互通相輔而成,”這三門學科研究對象相連,考察角度相近,研究方法相似,將它們“互相關聯滲透進行實地調查研究”,比分開單科探討深人得多。楊先生最先涉足於民俗學。其後,在赴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考察中,開始接觸民族學。兩度留學海外,又促使他挺身於更為廣闊的人類學領域。主攻學科的先後經歷與自述詩中的排列順序,當非巧合。每一次接受新理論、新方法,他都把前一主攻學科內容納入其中做綜合研究。這樣,視野的開闊與角度的更新,使得他的研究面擴展了,深度增加了,觸類旁通,相得益彰,互為關聯,相輔相成。我們從前述簡介中可窺一斑。 [1] 
其次,他將西方民族學著述翻譯介紹給中國,為國內學術界拓寬眼界。就像他在《人類學與現代生活》一書的“譯者序言”中説的,“為了使國內學者對國外學術流派的理論、方法及其影響等有一個比較客觀的和健全的見解,”從翻譯《民俗學問題格》書起,他便開始了民族學譯著翻譯與引進。在這方面,他為我國學術界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可以説,楊成志教授學術生涯肇始於民俗學,在國內外學術界均享有較高聲譽。日本民俗學家白鳥芳郎、君島久子、直江廣治以及香港人類學教授謝劍生,都很推崇楊成志先生。國內學術界也給予他應有的榮譽。楊成志教授曾分別在“中國民間文藝協會”、“中國民俗學會”、“中國人類學會”、“中國民族學會”、“中國社會學會”、“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百越史研究會”等學術團體中擔任理事或顧問,是我國民族學、民俗學及人類學史上一顆耀眼的明星,享有“南楊(成志)北吳(文藻)”的美名。 [1] 
參考資料
  • 1.    施琳主編,當代中國著名民族學家 百人小傳,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01,第49-52頁
  • 2.    周川,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人物辭典,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09,第242頁
  • 3.    《廣東省志》編纂委員會編,廣東省志 1979-2000 32 人物卷,方誌出版社,2014.08,第2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