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愛源

鎖定
楊愛源(1886年—1959年),山西五台人,字星如,號革非。
1907年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第二期學習。參加了辛亥革命。1914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後在閻錫山部任團長、旅長、師長,晉綏陸軍訓練總監、軍長兼第三集團軍右路軍副總指揮等職。參加了北伐戰爭。後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第三集團軍第三軍團軍團長,察哈爾省政府主席,第三十四軍軍長兼山西清鄉督辦。1932年兼任晉綏軍事整理委員會主任委員。1935年11月當選為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同年12月授陸軍二級上將。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六集團軍總司令。9月率部參加平型關會戰,任總指揮。與八路軍一一五師共同作戰,取得平型關大捷。後又率第六集團軍參加忻口會戰。1939年升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六集團軍總司令。1945年5月當選為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1946年任太原綏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4月去台灣,任台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戰略顧問委員會顧問。 [1] 
中文名
楊愛源
別    名
星如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86年
逝世日期
1959年
畢業院校
保定軍校
出生地
山西省五台縣

楊愛源人物生平

楊愛源 楊愛源
楊愛源,字星如,別號革非,山西五台人,1887年1月(清光緒十二年十二月)出生在一農民家庭。少年時在家鄉入塾,因聰明好學,經親友資助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第二期學習。1911年考取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14年冬在該校步兵科第一期畢業。先由陸軍部分發至段祺瑞部見習,後應山西都督閻錫山之邀返回山西,在閻屬下陸軍第一混成旅步兵第二團充當排、連長。楊處世謹慎,辦事勤奮,略具韜略,善於隨機應變,好臨池、飲酒。1917年遞升該團第三營營長。是年5月,陝西郭堅率部二千餘人渡河進攻晉南,防守臨晉的楊愛源營依城應戰,奮力拼殺,多次擊退郭部強攻,殲其主力五百餘人。旅長商震為之請功,楊開始見重於閻錫山,8月升任該旅第一團團長。1924年,升任第六旅少將旅長,下轄第十一團(團長趙承綬)、第十二團(團長孫楚)。
1925年8月,樊鍾秀建國豫軍以凌厲攻勢從河南進入晉地,直趨遼縣(今左權縣),與商震部激戰。楊愛源奉調增援,在八伏嶺一帶頑強堵截,擊敗豫軍,再建戰功。1926年春,閻錫山為擴展地盤,附奉、直討伐馮玉祥國民軍,派第一師師長商震率部進攻駐在直隸順德的國民軍第二軍鄭思成部,調楊愛源旅作為後續部隊。是年夏,楊旅奉調參加擔負正面防守大同的任務。此時國民軍在奉、直、晉聯合“討赤”的攻擊下,退至西北地區,閻錫山的地盤擴展到綏遠一帶,晉軍改編為晉綏軍,楊愛源升為第六師中將師長。是年冬,閻錫山整頓晉綏軍,委楊兼任訓練總監,負責管理軍事訓練。楊在訓練中強調《孫子兵法》中的“節短勢險”,要求距敵二百米外不放槍。由於訓練嚴格,晉綏軍在北伐戰爭中戰鬥力甚強。1927年春,閻錫山再次擴軍,楊愛源就任第二軍軍長,與老上司第一軍軍長商震並列。但他在閻、商面前,仍是恭謙備至。
1927年6月,閻錫山任北方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楊愛源為第二軍軍長。9月,閻錫山與奉系張作霖作戰,徐永昌、楊愛源分任右路軍總、副指揮,與商震指揮的左路軍相配合夾擊奉軍。楊指揮所部出擊新樂,後因左路軍戰敗,受牽動而退回娘子關。奉軍大舉圍攻,楊率部憑險堅守,使奉軍失利退去,受到閻錫山的嘉獎。1928年初,蔣介石聯合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發動對張作霖奉軍北伐戰爭,楊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所屬的第三軍團總指揮。楊率部進佔石家莊,在定縣擊敗奉軍,5月沿京漢線北進,下旬攻克保定,6月8日進佔北京,隨後又佔據天津,為北伐立下戰功,受到褒獎。不久,察哈爾、綏遠改為行省,11月,楊愛源兼任察哈爾省政府主席,但省政實權統掌在閻錫山手中,凡事皆得聽命於閻。
1930年5月,閻錫山聯合馮玉祥發起了反對蔣介石的中原大戰。閻布重兵於隴海線上,任楊愛源為該線副指揮。楊率四個軍的兵力,奮力督戰,成為反蔣聯軍中的主力。但在張學良率兵入關擁蔣後戰局急轉直下,中原大戰終以閻、馮全線潰敗而告終。閻錫山將晉綏軍政託付徐永昌、楊愛源後,潛往大連。晉綏殘軍由徐、楊率領退入山西境內。張學良主持辦理晉綏善後事宜,將晉綏十四個軍縮編為四個軍,楊改任第三十四軍軍長,察省主席一職由東北軍劉翼飛取代。楊在山西具有實力地位,蔣介石兩次匯款九十萬元擬於收買,但楊召集晉綏軍各將領公議分配額,具條領取;然後楊將領據函蔣,並無一謝字,拒絕了蔣的籠絡。
1931年8月,閻錫山回到大同,旋即轉赴五台縣,召見楊愛源、孫楚等人,商議成立“晉綏軍事整理委員會”,楊、孫分任正副主任委員,組訓考核部隊。楊秉承閻的意旨,委派過去曾任軍、師、旅長的二十餘人為督練員,分赴各地募集部隊,使該會成為閻錫山再度直接控制晉綏軍的得力工具。9月初,張學良調遣直屬部隊準備分兩路入晉,並電召楊赴平商議。楊到北平後住進德國醫院治病。數日後,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張學良忙於應變,取消入晉打算。楊返晉後即與徐永昌、傅作義等十五名將領聯名通電要求抗日。不久楊愛源出任山西清鄉督辦。11月,太原成立抗日義勇軍訓練所,楊兼主任,組織太原大中學生六百多人集訓三個月,傳授基本軍事知識。12月18日,國民黨山西省黨部槍殺要求抗日的太原請願學生,製造流血慘案。楊愛源在閻錫山授意下,關閉省黨部,扣押肇事的黨部人員(後以“移地羈押”為名,予以開釋),一石二鳥,既乘機剷除了國民黨的反閻勢力,又平息了民憤。1932年2月,蔣介石委閻錫山為太原綏靖公署主任,蔣、閻重新合流,閻與楊愛源、徐永昌等共同策劃,將各地“客軍”逐步調出晉綏省境。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陝北,閻錫山懼怕陝北蘇區對晉的影響,召開“防共委員會議”,將全省劃為十二個“防共保衞區”,分別成立“防共保衞團”,統歸“軍事整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楊愛源負責指揮,並對全省公務人員及中學校師生實行軍訓。楊按閻的指示,在各縣修建營房,抽派軍官任教練,雖受到各校師生的反對,但堅持強制執行。
當1936年2月中國共產黨組織抗日先鋒軍渡河東征入晉時,閻錫山派楊愛源等率軍沿河阻擊未成,急電蔣介石求援,蔣調五個師入晉,在太原成立晉、陝、綏、寧四省“剿匪總指揮部”,由陳誠任總指揮,楊愛源任前敵總指揮。紅軍在攻克吉縣、襄陵後,為了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於5月初回師陝北。
1937年抗戰軍興,楊愛源任第二戰區第六集團軍總司令,防守晉北靈丘一帶。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取得平型關大捷時,楊部作為友鄰部隊在附近與敵連續激戰,起了協同作戰的作用。10月,楊部參加由第二戰區前敵總指揮衞立煌指揮的忻口戰役,戰況激烈,血戰二十三天,斃傷日軍精鋭板垣師團二萬餘人,大挫敵鋒。1938年初,盤踞華北的日軍集結十萬兵力,分三路進攻晉南,楊愛源指揮所部配合第十八集團軍在隰縣、永和、大寧一帶,抗擊日軍六次進犯,鞏固了晉西根據地。
早在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後,閻錫山感到原有的統治組織已渙散無力,遂於1938年2月在襄陵另行組成“民族革命同志會”,作為其新的統治核心組織,由楊愛源等十三人組成高級幹部委員會,閻為會長。此時晉省大半已被敵佔,閻侷處晉西一角,楊愛源繼續輔佐閻錫山,維持其統治。其間楊曾到延安訪問中共毛澤東主席。回晉後對同僚談及“延安的一些進步作法,我們是應該學習的”。
1939年,楊愛源升任第二戰區上將副司令長官兼第六集團軍總司令。是年秋,閻錫山製造“十二月事變”,進攻抗日的山西新軍;同時在軍隊中建立“鐵軍”組織,委楊愛源為鐵軍的領導機構——特別委員會的主任特委,擔任傳見、監誓和代閻行使各種手續等任務。1942年5月,日軍進攻晉西,閻與楊愛源多次商議後,決以重兵對抗,使一貫輕視晉軍的日軍,猝不及防而受挫。1945年5月,楊愛源當選為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
抗日戰爭勝利後不久,閻錫山充當挑起內戰的急先鋒。1945年8月,閻召開軍事會議策劃進犯解放區上黨,會上意見分歧,大多畏懼與八路軍作戰,楊愛源亦有此意,但未敢在會上表態。會後向閻陳述,未被接受。
1946年,楊愛源改任太原綏靖公署副主任,成為閻錫山統治山西的第二號人物,但閻唯我獨尊,大權獨攬,楊無調動一兵一卒之權。楊長期跟隨閻錫山,受閻的信用,除了同鄉關係外,還因為他對閻一貫忠順,善用韜晦之術。此時楊雖已身為副主任,但見閻時猶行九十度鞠躬禮,高呼司令長官。為了迎合閻的“存在哲學”,曾多次在大會、小會上講:“會長(指閻錫山)説啥,你就贊成啥,你才能存在住。”“要學會聽會長的話。”“我是無我,我以會長的意志為意志,會長叫我幹啥我就幹啥,會長叫我怎麼辦我就怎麼辦,我從來沒有什麼意見和建議。”以此表示對閻的絕對忠心,博得閻的信任。
蔣介石挑起全面內戰後,閻錫山傾其全力向解放區進犯,受到人民解放軍的反擊。1947年2月,人民解放軍攻克孝義,繼續向介休推進,晉軍潰退,閻親至平遙指揮頑抗,太原軍政大權暫交楊愛源代理。解放軍乘虛猛攻太原,楊大為恐慌,急電請閻趕回太原主持全局。
至1948年底,閻錫山眼看大勢已去,為了準備攜帶歷年搜刮所得逃跑,一面責令省內外他所辦的官僚資本企業一律結束,貨物變賣,款交楊愛源經手彙集;一面命楊愛源以交涉給養為名,去南京並轉赴上海、北平、天津等地,催收各地企業變賣後的價款,共計摺合黃金約四萬五千兩,由楊代閻存儲保管。翌年2月,閻錫山指使楊愛源赴南京向李宗仁運動,謀劃由閻接任行政院院長,以便逃離太原,而晉局則命楊以綏署副主任代理。楊未能説動,也沒有應命回晉。3月,太原被圍,閻已成為甕中之鱉,楊愛源、徐永昌再次向李宗仁疏通,以邀閻赴南京商討“國是”為名,派專機接閻逃出太原。4月21日,閻到上海,召集在滬的晉籍官僚政客“國大”代表及立法、監察委員等,交由楊愛源帶領撤往台灣。
1950年4月,楊愛源任台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顧問委員會顧問。1952年10月退伍。1959年1月2日病歿於台北。 [2] 

楊愛源楊氏故居今貌

位於南華門13號院的歷史民居——楊愛源故居修繕工程啓動,楊愛源故居將改建成展覽館。這是太原市繼趙樹理故居後,第二處被改建為展覽館的民居。
2009年,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間,文物專家發現了楊愛源故居,將其列為不可移動文物,同年故居被評為太原市歷史民居。故居建於上世紀20年代,院落坐北朝南,四合院佈局,佔地面積約750平方米,現保存有南房、北房、東、西側房,房屋均為磚木結構。南房現保存有木製窗欞,屋門兩側刻有精美磚雕。4座房屋均為上世紀20年代建成,是民國時期太原民居的代表,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杏花嶺區文物旅遊局局長宋建偉介紹,修繕工程將按“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施工,保持原構造、原面積、原風格。拆卸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都用攝像機記錄下來,可繼續使用的每個建築構件已被編號,改建時根據編號放歸原位。修繕工程10月完工。
故居修繕工程由市政府投資,預算約130萬元。工程完成後,楊愛源故居將成為展覽館,向遊人免費開放。
參考資料
  • 1.    劉景泉 主編.中國抗日戰爭人物大詞典.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9.第203-204頁.
  • 2.    李新主編.中華民國史 人物傳·第七卷.北京:中華書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