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次登場
- 第十二回
- 所處時代
- 北宋
- 籍 貫
- 山西太原 [2]
- 出 身
- 將門、武舉
- 落草前身份
- 殿帥府制使,大名府管軍提轄使
- 上山前身份
- 二龍山寨主
- 所用兵器
- 朴刀、渾鐵點鋼槍、金花嵌龍寶刀
- 梁山位次
- 17
- 星 號
- 天暗星
楊志人物經歷
編輯楊志人物出身
楊志賣刀殺人
各類楊志形象(35張)
楊志到東京後,通過門路見到了太尉高俅,卻被高俅趕出。他盤纏用盡,只得到天漢橋街市上變賣祖傳寶刀,卻又遇潑皮牛二尋釁滋事。牛二要強奪寶刀,再三糾纏。楊志“一時性起”,怒殺牛二,而後到開封府衙自首,被打入死囚牢。天漢橋百姓感念楊志為民除害,替他花錢上下打點。最終,楊志被免除死罪,只以“鬥毆殺傷,誤傷人命”之罪,刺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軍。
[3]
楊志東郭鬥武
楊志到大名府後,卻得到北京留守梁中書的賞識,被留在府中聽用。梁中書見他做事勤謹,有心提拔他為軍中副牌,但卻擔心有人不服,便安排東郭門教場演武。
[3]
楊志比槍、鬥箭,連敗副牌軍周謹。梁中書讓楊志接替周謹擔任副牌軍,卻惹惱了正牌軍索超。索超出場與楊志比武,大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
[4]
都監聞達擔心兩敗俱傷,急命鳴鑼,並和李成一道稟報梁中書,稱二人皆可重用。梁中書便將索超、楊志同時提拔為管軍提轄使。東郭鬥武影響很大,北京百姓看了也都歡欣不已。此後,楊志更得梁中書器重,與索超也是惺惺相惜。
[4]
楊志中計失綱
梁中書為給岳父蔡京賀壽,搜刮十萬貫金珠寶貝,命楊志送往東京,號稱生辰綱。楊志為防盜賊劫奪,建議挑選十名軍士扮成普通商客,悄悄趕路,避免大張旗鼓,引人注意。他得知府中謝都管以及兩位虞候也要一同前往,又索要提調眾人之權。梁中書全部應允。
[5]
趕赴東京途中,楊志催促軍士在天氣正熱時趕路,以致軍士都怨悵不已。他又不會安撫,遇到軍士懈怠,“輕則痛罵,重則藤條鞭打”,更激化了內部矛盾。謝都管也有所不滿。路經黃泥岡時,眾軍士不顧楊志勸阻,執意到松林裏休息。這時,晁蓋、吳用等七人扮作販棗商人,也到岡上休息。
[5]
而後,七人在白日鼠白勝的配合下,用下了蒙汗藥的白酒迷倒楊志等人,劫走了生辰綱。
[5]
楊志酒醒後,不敢回北京覆命,只得逃走,欲投奔梁山。眾軍士擔心梁中書問罪,見楊志已走,便將過失都推到楊志身上,稱他勾結強盜,劫走生辰綱。
[6]
楊志被迫落草
高虎飾演的楊志(48張)
雙鞭呼延灼征討梁山失利,敗逃到青州,為慕容知府征剿桃花山。桃花山頭領李忠、周通派人向二龍山求救。楊志與魯智深、武松一同前去救援,並與呼延灼大戰四十餘合,不分勝敗。這時,白虎山頭領孔明、孔亮率軍進犯青州。呼延灼聞訊,連夜回軍,並生擒孔明。孔亮大敗而逃,途中又遇到率部回山的楊志等人。
[8]
魯智深欲聚集三山兵馬,一同攻打青州。但楊志卻認為三山兵馬不足以攻破青州,建議請梁山出兵援助。孔亮星夜趕赴梁山求援。宋江率軍下山,會合三山頭領,降服呼延灼,合力攻破青州城。楊志便與魯智深、武松等人一同加入梁山。
[9]
楊志梁山聚義
宋江繼任梁山寨主後,在忠義堂周圍設立四座旱寨。楊志坐鎮前軍寨,居第五位。
[10]
攻打東昌府時,楊志出馬迎戰張清,卻被張清用飛石擊中頭盔,竟嚇得“膽喪心寒,伏鞍歸陣”。
[11]
楊志南征北戰
征討遼國時,楊志擔任呼延灼的副將,攻破太乙混天象陣中的火星陣。
[15]
楊志人物結局
楊志出處考究
編輯宋元時期的《大宋宣和遺事》中,楊志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員頭領之一。同時期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楊志亦在其中,贊言為“聖人治世,四靈在郊。汝獸何名?走壙勞勞”。這兩部文學作品都被認為是《水滸傳》的雛形或藍本。
[28]
也有研究者認為,楊志這一人物的塑造,糅合有宋代以來傳説中楊家將的形象。民間傳説中,楊家將屢遭奸臣迫害,但卻報國之心不改。而《水滸傳》中的楊志雖報國無門,被迫落草,但仍期望能在“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廕子”。他“麪皮上老大一搭青記”,一出場就顯露出晦氣滿面、英雄末路的悲劇形象,與楊家將一心報國、忠而見謗的悲劇內藴是一脈相通的。
[29]
楊志人物外貌
編輯書中外貌描寫:
楊志人物評價
編輯楊志原著贊詩
曾向京師為制使,花石綱累受艱難。虹霓氣逼鬥牛寒。刀能安宇宙,弓可定塵寰。
楊志名人點評
餘象鬥:① 楊志被高俅趕出,此時運命不遇如此。② 楊志殺死牛二,舉眾出首,真大丈夫能與民除害。③ 楊志裝扮甚善,但生辰之風已動,而公孫勝詭計多般,未行先知,豈得逃躲,畢竟被劫,何其不戒去歲之禍哉。④ 觀楊志苦打眾軍,正是散眾人之心,致陷身之由。⑤ 楊志既打眾軍,後又自吃酒,此則落其計矣,見志知之不遠也矣。
[30]
李卓吾:① 楊志是國家有用人。只為高俅不能用他,以致為宋公明用了。可見小人忌賢嫉能,遺禍國家不小。② 楊志是一勇之夫,如何濟得恁事也!須以思結這十四人,方可商量事體,要行便行,要住便住。一味亂打眾人,自然拗起來。雖然由你智勇足備,亦不能跳出這七個人圈套了。徒自作惡耳,蠢人,蠢人!③ 魯智深、楊志卻是兩員上將,只為當時無具眼者,使他流落不偶。
[31]
金聖嘆:① 楊志、關勝是上上人物。楊志寫來是舊家子弟,關勝寫來全是雲長變相。② 魯達一孽龍也,楊志又一孽龍也。二孽龍同居一水,獨不虞其鬥乎?作者亦深知其然,故特於前文兩人出身下,都預寫作關西人,亦以望其有鄉里之情也。③ 既已這廝,則應削其官矣,仍稱之為制使、提轄者,所以深許楊志、魯達之為邊庭有用之才,不得已而至於綠林,而非其自為綠林也。
[32]
翟乃社飾演的楊志(16張)
陳忱:① 楊志一生淹蹇,押花石綱,偏他翻了船,收拾一擔金銀營幹,被高俅批壞,無盤纏賣寶刀,遭牛二蠻奪,梁中書差押生辰綱,盡被劫去:可稱梁山泊鈍秀才!② 楊志當生辰綱劫後,宜上梁山,前者王倫欽敬款留至矣,何以到二龍山也?耐庵自有深意。王倫之欽敬款留者,欲其壓制林沖也。若楊志上山,則王倫有心腹矣。林沖、楊志,正是敵手,豈能大併火?縱使得計,而晁蓋等仇人相見,分明嚴明,豈得相安?故姑置之散地,所以全晁蓋諸人也,正所以全楊志也。
[34]
張恨水:若楊志者,將門三代之後,令公五世之孫,且復曾為殿前制使,願守清白之軀,顧一朝失所憑藉,乃至打點一擔金銀,求出身於高俅之門。更又屈身為役於蔡京女婿之下,早晚殷勤,聽候使喚,夫如是者何?非為怕埋沒了本領,不能得一個封妻廕子耶?噫!制使誤矣,古今天下,盜不限鑽穴偷牆,打家劫舍之徒。有飲食而盜,有脂粉而盜,有衣冠而盜,等盜也。楊徒知順水滸落草,玷污清白之軀,而不知在奸權之門,亦復玷污清白之軀。水滸強盜,蒐括銀錢於行旅,大名梁中書,則蒐括銀錢於百姓,何以異耶?於水滸則不願一朝居,而梁中書十萬金珠之贓物,則肝腦塗地,而為之護送於東京,冀達權相之門,乃祖令公在九泉有知,未必不引以為恥也。
[35]
楊志衍生形象
編輯楊志衍生小説
近代作家劉操南根據評話演員胡天如傳述,以《水滸傳》為底本,糅合傳統水滸評話及民間傳説,創作小説《楊志演義》,講述楊志離開天波府直至落草二龍山的曲折經歷。書中楊志是楊文廣之子,善使楊家金槍,由祖母穆桂英教授武藝。
[43]
楊志戲曲形象
楊志影視形象
1983年電視劇《水滸傳》,王海生飾演楊志。
1985年電影《水滸英雄之青面獸楊志》梁家仁飾演楊志
1988年電影《阮氏三雄》,呼建國飾演楊志。
- 參考資料
-
- 1. 《水滸全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10-06]
- 2. 《水滸傳》中只提到楊志流落關西,並未提到他的籍貫。但楊志既是金刀楊令公之後,祖籍自應是山西太原。
- 3. 《水滸全傳》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沖落草 汴京城楊志賣刀
- 4. 《水滸全傳》第十三回 急先鋒東郭爭功 青面獸北京鬥武
- 5. 《水滸全傳》第十六回 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
- 6. 《水滸全傳》第十七回 花和尚單打二龍山 青面獸雙奪寶珠寺
- 7. 《水滸全傳》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錦毛虎義釋宋江
- 8. 《水滸全傳》第五十七回 徐寧教使鈎鐮槍 宋江大破連環馬
- 9. 《水滸全傳》第五十八回 三山聚義打青州 眾虎同心歸水泊
- 10. 《水滸全傳》第六十回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 晁天王曾頭市中箭
- 11. 《水滸全傳》第七十回 沒羽箭飛石打英雄 宋公明棄糧擒壯士
- 12. 《水滸全傳》第七十一回 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 13. 《水滸全傳》第七十六回 吳加亮布四鬥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
- 14. 《水滸全傳》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兩贏童貫
- 15. 《水滸全傳》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陣成功 宿太尉頒恩降詔
- 16. 《水滸全傳》第九十七回 陳瓘諫官升安撫 瓊英處女做先鋒
- 17. 《水滸忠義志傳》第九十三回 卞祥賣陣平河北 宋江得勝轉東京
- 18. 《水滸全傳》第一百零七回 宋江大勝紀山軍 朱武打破六花陣
- 19. 《水滸全傳》第一百零八回 喬道清興霧取城 小旋風藏炮擊賊
- 20. 《水滸全傳》第一百一十二回 盧俊義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戰毗陵郡
- 21. 《水滸全傳》第一百一十九回 魯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錦還鄉
- 22. 《三朝北盟會編·卷六》:童貫至河間府,分雄州廣信軍為東西路。以种師道總東路兵,屯白溝;王稟將前軍;楊惟忠將左軍;种師中將右軍;王坪將後軍;趙明、楊志將選鋒軍。
- 23. 《宋會要輯稿·第一百七十五冊》:遣童貫為陝西、河東、河北路宣撫使,勒兵十五萬巡邊。……种師道總東路之眾,屯白溝。王稟將前軍,楊惟忠將左軍,种師中將右軍,王坪將後軍,趙明、楊志將選鋒。
- 24. 《靖康小雅》:翌日,賊遣重兵迎戰。招安巨寇楊志為選鋒,首不戰,由間道徑歸。……公獨與親兵小校數百搏戰,……遂力戰而死。
- 25. 《續資治通鑑·卷一百三》:山東盜劉忠,號“白氈笠”,引眾據懷仁縣。御營平寇前將軍範瓊在京東,遣其統制張仙等擊之,忠偽乞降。……忠自黥其額,時號“花面獸”。
- 26. 《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三十四》:劉忠初聚兵於京東,號花面獸,其眾皆戴白氈笠,又號白氈伴。劉忠勇鋭善戰,金人既退京東,忠乃侵淮西,犯蘄州。
- 27. 寧稼雨.水滸閒譚[M]:中國文史出版社,2009
- 28. 朱一玄.水滸傳資料彙編[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
- 29. 侯會.水滸源流新證[M]:華文出版社,2002
- 30. 雙峯堂刊《水滸志傳評林》
- 31. 容與堂刊《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
- 32. 金聖嘆《貫華堂第五才子書水滸傳》
- 33. 王望如《評論出像水滸傳》
- 34. 陳忱《水滸後傳論略》
- 35. 張恨水《水滸人物論贊》
- 36. 《蕩寇志》第一百十二回 徐槐求士遇任森 李成報國除楊志
- 37. 《殘水滸》第八十五回 及時雨猛燒忠義堂 小旋風幾隳崇義府
- 38. 《賊三國》第一百十回 安山東吳加亮定計 拒禪代宋公明登基
- 39. 《賊三國》第一百卅一回 蜜裏透劍血染情義 晴空落雷迭失股肱
- 40. 《賊三國》第一百四十回 吳加亮割地借蠻兵 宋安平輿櫬降魏國
- 41. 《水滸中傳》第二十九回 混江龍湖中避殺禍 呼保義席上論官箴
- 42. 《水滸新傳》第六十七回 誤中毒筵眾星四散 羞食夷粟一帥北沉
- 43. 劉操南.楊志演義:浙江文藝出版社,1999
- 44. 京劇劇目考略:楊志賣刀 .中國京劇戲考[引用日期2015-10-06]
- 45. 京劇劇目考略:生辰綱 .中國京劇戲考[引用日期2015-10-06]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