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志誠

(唐朝盧龍節度使)

鎖定
楊志誠(?-835年?),唐朝將領,831年至834年間任盧龍節度使,實質獨立於朝廷。
中文名
楊志誠
國    籍
中國
民    族
主要成就
唐朝將領
出    處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

楊志誠人物簡介

楊志誠原在盧龍節度使李載義帳下任副兵馬使。太和五年(831年春),李載義正和朝廷使者飲宴時,楊志誠召集士兵譁變。李載義與兒子李正元逃到鄰鎮義武軍的易州。在接管盧龍時,楊志誠殺莫州刺史張慶初。唐文宗起初關注此事,想對此做出抉擇,宰相牛僧孺則指出盧龍鎮已實際脱離朝廷控制幾十年之久且李載義接管盧龍時也並未得到朝廷認可。文宗因此任命楊志誠為盧龍留後,隨後又任為節度使。 [1] 
後來,楊志誠被授為檢校工部尚書,不久又授檢校吏部尚書。他派駐長安的進奏院使徐迪倨傲地對宰相們説:“士兵不知道朝廷的官制。他們只知道把尚書提拔為僕射是升官,不知道從工部調到吏部也是升官。我怕朝廷使者去了盧龍,就不能離開了。”但宰相對徐迪的恐嚇不予理會。朝廷使者魏寶義、焦奉鸞、尹士恭到盧龍,本意是要宣佈為楊志誠加官、為士兵送去春季制服、建立和奚人和契丹人通好的使館,卻遭楊志誠扣留。楊志誠派將領王文穎去長安正式謝絕接受榮銜。而當朝廷把吏部尚書的官憑給王文穎以拒絕楊志誠的辭謝時,王文穎拒絕接受官憑,顧自離開了長安。最後,朝廷為了安撫楊志誠,封他為僕射。 [1] 
太和八年(834年)冬,盧龍軍亂,楊志誠和監軍宦官李懷仵被逐,兵馬使史元忠被推為留後。當楊志誠路過太原時,時任河東節度使的李載義毆打他,還想殺他,在僚屬介入下才免他一死,卻也殺了他的妻子和隨從。且由於楊志誠任節度使期間挖掘了李載義的母親和兄弟的墳墓以獲取其陪葬財物,李載義向朝廷請求殺死楊志誠並挖出他的心來祭奠母親,被朝廷拒絕。 [2] 
隨後,史元忠將楊志誠做的兩套帝王服飾送交朝廷。楊志誠因而被下令流放嶺南。 [2]  行經商州時,被處死。

楊志誠史籍記載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列傳第一百三十》
楊志誠,太和五年為幽州後院副兵馬使,事李載義。時朝廷賜載義德政碑文。載義延中使擊鞠,志誠亦與焉,遂於鞠場叫呼謀亂。載義奔於易州,志誠乃為本道馬步都知兵馬使。
文宗聞之驚,急召宰臣。時牛僧孺先至,上謂曰:“幽州今日之事可奈何?”僧孺曰:“此不足煩聖慮,臣被召疾趨氣促,容臣稍緩息以對。”上良久曰:“卿以為不足憂,何也?”僧孺對曰:“陛下以范陽得失系國家休慼耶?且自安、史之後,范陽非國家所有。前時劉總向化,以土地歸闕,朝廷約用錢八十萬貫,而未嘗得范陽尺布斗粟上供天府;則今日誌誠之得,猶前日載義之得也。陛下但因而撫之,亦事之宜也。且范陽,國家所賴者,以其北捍突厥,不令南寇。今若假志誠節鉞,惜其土地,必自為力。則爪牙之用,固不計於逆順。臣固曰不足煩聖慮。”上大喜曰:“如卿之言,吾洗然矣。”尋以嘉王運遙領節度,以志誠為節度觀察留後,檢校左散騎常侍,兼幽州左司馬。尋改檢校工部尚書、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
七年,轉檢校吏部尚書。詔下,進奏官徐迪詣中書白宰相曰:“軍中不識朝廷體位,只知自尚書改僕射為遷,何知工部轉吏部為美?且軍士盛飾以待新恩,一旦復為尚書,軍中必慚。今中使往彼,其勢恐不得出。”及使至,其傔奔還,奏曰:“楊志誠怒不得僕射,三軍亦有怨言。春衣使魏寶義、兼他使焦奉鸞,尹士恭,併為志誠縶留矣。”志誠遣將王文穎謝恩,並讓官,復賜官告批答,文穎不受而歸。朝廷納裴度言,務以含垢,下詔諭之,因再遣使加尚書右僕射。
八年,為三軍所逐,則立史元忠。元忠進志誠所造袞龍衣二副及被服鞍韉,皆繡飾鸞鳳日月之形,或為王字。因付御史台按問,流嶺南。行至商州,殺之。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二·列傳第一百三十七·籓鎮盧龍》
志誠者,事載義為牙將。載義宴天子使者鞠場,志誠與其黨噪而起,載義走,因自為都知兵馬使。文宗更以嘉王領節度,用志誠為留後。俄檢校工部尚書,擢節度副大使。逾年,進檢校吏部。詔下,邸吏白宰相曰:“軍中不識朝廷儀,惟知尚書改僕射為進秩。今一府盛服以待天子命,如復為尚書,則舉軍慚,使者勢不得出。”既志誠果怨望,軍有謾言,囚中人魏寶義及它使焦奉鸞、尹士恭,而遣部將王文穎入謝,讓還所命。帝復賜之,文穎不肯受,輒去。帝忍不責,乃遣使進檢校尚書右僕射。
八年,為下所逐,推部將史元忠總留後。志誠在鎮,密制天子袞冕,其被服皆擬乘輿。元忠表而暴於朝,詔御史按治,斥嶺南,至商州,誅之,而以通王領節度,授元忠留後。
參考資料
  • 1.    《資治通鑑》卷二百四十四
  • 2.    《資治通鑑》卷二百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