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德亮

(國民黨軍隊第十七軍軍長)

鎖定
楊德亮(1902~1975),黃埔軍校第三期步科畢業。別字惠疇,雲南昭通人。回族。陸軍大學甲級將官班第一期畢業。歷任黃埔軍校潮州分校第二期區隊長,國民革命軍東路軍第一軍第二師第五團連長、營長、少校團附。1928年任第一師第一旅第一團營長、團附,第一師第三旅第五團團長,中央訓練團西北分團補充旅旅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一軍一九一師師長,中央軍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第三總隊總隊長、軍官大隊長,甘肅省保安處長,軍政部第二十六新兵補訓處處長,第三十四集團軍第四十軍軍長。1940年7月授陸軍少將,任第二十九集團軍第四十二軍軍長。1945年1月陸大將官班畢業,任新疆警備總司令部副總司令兼整編第四十二師師長,西北行轅副參謀長,第十八綏靖區代主任,第十七軍軍長兼西安警備司令,第七兵團副司令官。1949年12月到香港,後赴台灣,曾任“國防部”部附,1975年8月27日在台北逝世。 [1] 
中文名
楊德亮
別    名
惠疇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2年
逝世日期
1975年8月27日
畢業院校
黃埔軍校
出生地
雲南昭通
祖    籍
寧夏固原

目錄

楊德亮人物生平

楊德亮(1902~1975),黃埔軍校第三期步科畢業。 [1]  字惠疇,回族,昭通市人。在昭通省立二中畢業後,考入廣州黃埔軍校第三期,參加國民革命軍,歷任班、排、連、營長。1933年春在國民黨胡宗南部任上校團長,進駐甘肅蘭州,嚴格軍紀,不準士兵擾民,頒佈《社會治安條例》,組織巡查隊,維護社會秩序。1935年4月,他率部在四川和甘肅境內參加圍堵長征的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夏楊德亮升任少將旅長,參與圍堵西路紅軍。1937年夏,又被調駐蘭州,11月任少將師長。後擔任甘肅省保安處長等職,1938年2月,兼任蘭州防空司令部副司令,防備日軍空襲。1938年春楊德亮派部隊進駐額濟納旗,捕捉日本間謀和內奸30多人,押到蘭州審訊。1938年冬,楊德亮組織成立蘭州市回教救國促進會,吸收回族上層人士參加,他任理事長,動員羣眾參加抗日救國活動。
1939年春,甘肅地方宗教人士贈送他“萬民傘”,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就此事通報嘉獎。1939年8月,楊德亮升任國民黨陸軍42軍中將軍長,1940年3月,率部移駐隴東沿西蘭公路一帶,封鎖陝甘寧邊區。為防止青年學生奔赴延安,設立力行中學,招收隴東各縣青年人學。1941年楊德亮採用軍事鎮壓和政治欺騙手段,鎮壓了甘肅西海固沙溝回民起義。1942年9月,駐軍河西走廊,接管武威以西沿甘新路各縣防務。1943年夏,他發動各單位,籌措資金在酒泉郊區舉辦為期3天的物資交易和賽馬大會,受到各界人士的歡迎。1945年秋,楊德亮率軍進駐新疆,忠實執行蔣介石“依靠美國,控制新疆,防蘇反共,統一全國”的政策,1945年5月,楊德亮兼任新疆警備副總司令。1947年9月調任國民黨西北長官公署參謀長。次年7月投奔胡宗南部,12月任17軍軍長,阻擊人民解放軍進軍關中。1949年3月兼任西安警備司令,7月調任第七兵團副司令官。
由於時局變化,他深感自己已走向末路,遂請假到成都養病,企待解甲歸田。10月中旬,率其四弟楊德貴等人飛往台灣,無心仕途,在家賦閒,1975年在台中市病逝。 [2] 
參考資料
  • 1.    陳予歡編著:《黃埔軍校將帥錄》,廣州出版社,1998年,第895頁。
  • 2.    昭通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編著:《昭通少數民族誌》,雲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3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