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廷樞

鎖定
楊廷樞(1595年-1647年),字維斗,號復庵,學者稱皋裏先生,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末抗清官員、學者。 [3] 
楊廷樞幼承家學,深於治經。天啓四年(1624年),與楊彝張溥等十一人於常熟共舉應社,分治五經,其以治《尚書》見長。崇禎二年(1629年),應社與江南諸文社合併成立復社,楊廷樞為社之中堅。 [4]  崇禎三年(1630年),楊廷樞中解元,以文章氣節負重名,為復社領袖之一。南明福王立後,授主事,因忤馬士英阮大鋮罷歸。 [3] 
弘光元年(1645年),楊廷樞隱居鄧尉山,聯絡抗清。於吳江蘆墟泗洲寺被捕,題書血衣絕命詞就義。時年52歲。編有《同文錄》《古柏軒詩集》《全吳紀略》等。 [3] 
全    名
楊廷樞
維斗
諡    號
忠文、忠節(清朝諡)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位於今江蘇省蘇州市)
出生日期
1595年
逝世日期
1647年
主要成就
抗清殉國
主要作品
《同文錄》《古柏軒詩集》《全吳紀略》等
最高官職
翰林院檢討兼兵科給事中 [5] 

楊廷樞生平簡介

楊廷樞半身像 楊廷樞半身像 [1]
楊廷樞,南京兵部尚書莊簡公楊成之孫、諸生楊大濚之子。繼配夫人蘆墟趙田村費氏。早年為諸生,以氣節自任,曾為東林黨人周順昌平反奔走呼冤而聞名。崇禎三年(1630年),鄉試高中第一名,即解元。“文名振天下,從遊之士頗多”,為復社領袖之一。弘光元年(1645 年),清軍南下蘇州。他因抗清事泄,“避地蘆墟,泛舟蘆葦間”。當地士紳紛紛出走,他卻為抗清義軍籌糧未走。永曆元年(1647年),蘇松提督吳勝兆反清,策劃人戴之雋為楊廷樞門生,遂受牽連。“ 四月二十四日被縛,餓五日未死。大罵賊,未殺。遍體受傷,十指俱損”。
自山至(分)湖的押解途中, 於四月二十八日,“舟中作自敍一篇、絕命詞二十首” (一説十二首),在衣服上寫血書,誓與清朝勢不兩立,有“魂炯炯而昇天,願為厲鬼;氣英英而墜地,期待來生”之句,清兵將他押解到泗洲寺。當時蘇州巡撫土國寶正駐紮在此,領兵鎮壓分湖地區的抗清義軍。土國寶三次勸他剃髮,他説,“頭可斷,發不可斷”。 五月二日,在永安橋( 即泗洲寺橋)南,“為巴提督所手刃”。臨刑大叫“生為大明人”,頭已斷還有“死為大明鬼”之聲。清兵將他懸首示眾,“責令饋千金贖取”。門生迮紹原等湊銀兩將他贖出安葬;並私諡“忠文先生”。
乾隆十年(1745年),知縣丁元正在泗洲寺左側建“楊忠文先生祠”以祀 ,四十一年清廷諡號忠節。今祠猶存,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楊廷樞著有《古柏軒詩集》,遺書和絕命詞十首亦傳世。

楊廷樞明季南略

楊廷樞字維斗,吳縣人;諸生。以氣質自任。崇禎庚午,舉應天鄉試第一。幼與同裏徐汧交最善;乙酉夏,聞其殉難,即隱居鄧尉山中。丁亥四月,松江總兵官吳勝兆叛;為之運籌者,乃廷樞門人戴之雋也。事敗,詞連廷樞;遂被執,繫獄中。慨然曰:“予自幼讀書,慕文信國之為人;今日之事,素志也”。五月朔,大帥會鞫於吳江泗洲寺。巡撫重其名,欲生之,命之薙頭;廷樞曰:“砍頭事小,薙頭事大”!乃推出斬之。臨刑,大聲曰:“生為大明人……”。刑者急揮刀,首墮地;復曰:“……死為大明鬼”。監刑者為之咋舌,禮而殯之。
公在舟中,題書血衣並詩十二首以遺其孤曰:
楊廷樞蘇州石刻像 楊廷樞蘇州石刻像 [2]
“蘇州有明遺士楊廷樞,幼讀聖賢之書,長懷忠孝之志;立身行己事,不愧於古人。積學高文,名常滿乎宇內。為孝廉者一十五載、生世間者五十三年,作士林鄉黨之規模,庶幾東京郭有道;負綱常名教之重任,願為宋室文文山。惜時命之不猶,未登朝而食祿;值中原之多難,遂蒙禍以捐生。其年則丁亥之年、其月則孟夏之月,才隱遁於山阿,忽罹陷於羅網。時遭其變,命賦於天。雖雲突如其來,吾已知之久矣。有妻費氏,吳江人,歸予二十餘載;有女觀慧,適張氏,亦二十餘春。大罵全真,不愧丈夫之氣概;捨生就死,殊勝男子之鬚眉。一家視死如歸,轟轟烈烈;舉室成仁無愧,炳炳烺烺。生平所學,至此方為快然;千古為心,到底終須不歿。但因報國無能,懷忠未展;終是人臣未竟之志,尚辜累朝所受之恩!魂炯炯而昇天,當為厲鬼;氣英英而墜地,期待來生!舟中書此,不能盡言;留此血衣,以俟異日。願我知己,面付遺孤。如痛父母,即思忠孝。垂歿之言,以此為訣。四月二十八日,舟中血書”。
又云:
“餘自幼讀書,慕文信國先生之為人;今日之事,乃其志也。四月二十四日被縛,餓五日未死、罵未殺,未知尚有幾日未死!遍體受傷,十指俱損,而胸中浩然之氣,正與信國燕市時無異;俯仰快然,可以無憾!覺人生讀書,至此甚是得力;留此遺墨,以俟後人知之”。
因舟中漫就一十二首;詩曰: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氣千秋應不散,於今重複有斯人!
浩氣凌空死不難,千年血淚未曾幹;夜來星斗終天燦,一點忠魂在此間。
社稷傾頹已二年,偷生視息又何顏!祗今浩氣還天地,方信平生不苟然。
嘆息常山有舌鋒,日星炯炯貫空中!子規啼血歸來後,夜半聲聞遠寺鐘。
有妻慷慨死同歸,有女堅貞志不移;不是一番同患難,誰知閨閣有奇兒?
近來賣國盡鬚眉,斷送河山更可悲!幸有一家如母女,綱常猶自賴維持。
其餘六首佚。
參考資料
  • 1.    楊廷樞半身像取自清代顧沅輯,道光九年刻本《吳郡名賢圖傳贊》,清孔繼堯繪。
  • 2.    楊廷樞蘇州石刻像刻於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繼堯繪,石藴玉正書贊,譚松坡鐫,為《滄浪亭五百名賢像》之一。
  • 3.    李峯,湯鈺林編著.蘇州歷代人物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
  • 4.    《蘇州通史》編纂委員會編.李峯主編.蘇州通史.人物卷.中.明清時期[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9.03.第164頁
  • 5.    《南疆繹史·繹史恤諡考卷二》:楊廷樞翰林院檢討兼兵科給事中。長洲人。遁居山中。久之被獲,殺於蘆墟泗洲寺。賜通諡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