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尚麟

鎖定
楊尚麟(1892年-1969年),號衡石,四川省潼南縣人。早年加入同盟會。1920年畢業於日本明治大學政經系。1924年在成都組織社會主義研究會。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綦江縣徵收局長,四川邊防軍總司令部、四川省長公署秘書,國民革命軍二十二軍黨代表,重慶蓮花池國民黨省黨部(左派)駐漢口特派員。1927年寧漢分裂後失掉中共黨組織關係。次年在潼南雙江鎮水綏小學任校長時,接上黨組織關係,任過黨支部書記。1933年中共潼南地下黨組織遭破壞,再次失掉黨組織關係。1948年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後,歷任川北行署監察委員會委員兼秘書主任,川北區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四川省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委員,四川省人民政府參事、參事室副主任,第二屆四川省人大代表。 [2]  1969年病逝於成都。 [1] 
中文名
楊尚麟,號衡石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92年
逝世日期
1969年
畢業院校
日本明治大學,唐山路礦學堂預科
出生地
四川省潼南縣

目錄

楊尚麟人物生平

楊尚鱗(1891-1969),號衡石,潼南縣雙江鎮人,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入四川鐵道學堂本科肄業,宣統三年(1911年)考入唐山路礦學堂。辛亥革命爆發,校方強令學生離校,衡石在天津入京津同盟會。民國5年,四川宣佈獨立,反對袁世凱稱帝,任四川財政廳監印官。民國6年,因公赴北京,旋即東渡日本,就讀於日本明治大學商科。在東京求學期間,閲讀了《共產黨宣言》《新青年》等進步書刊,其時留日學生反對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賣國條約,留日學生總會會長趙伯欣把持會務,不予支持,楊乃會同川、雲、貴、湘、陝、甘、魯、豫等留學生改選了中國留日學生總會。
民國8年,衡石回國,在上海蔘加留日學生歸國救亡運動,出刊《救國日報》。同年回川,擔任綦江縣徵收局長。不久,離職去成都。民國10年,任四川邊防軍總司令賴心輝的秘書。民國13年,隨部隊駐紮瀘州。民國14年,經童庸生介紹,參加中國共產黨,協助黨組織開展軍運工作。他説服賴心輝就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二軍軍長。衡石擔任該軍黨代表。
民國15年秋,衡石以第二十二軍駐武漢特派員名義去漢口,同時擔任國民黨四川省黨部駐武漢代表楊寶民的秘書。同年12月,國民黨四川省黨部(左派)在重慶召開第一次全省代表會議,楊衡石被增選為執行委員。
民國16年,重慶3.31、上海4·12、武漢7·15反革命事變相繼發生,革命處於低潮,楊衡石從武漢繞道成都回雙江鎮,與組織失掉聯繫。民國17年春,楊任雙江私立永綏小學校長、延聘中共地下黨員雷志烈(曉軍)和革命羣眾吳竹筠、呂無望為教師,隨後楊伯炯(中共黨員)、趙宗楷(楊閽公之妻)也由重慶轉移雙江,隱蔽在永綏小學,以教師身份作掩護,進行革命活動。
民國17年5月,中共四川省委派人來雙江與衡石、雷志烈、楊伯炯等黨員會晤,恢復了他們的組織關係,經上級批准,並在潼南建立了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潼南黨支部,衡石任書記。下年,省委派江濤來潼南從事軍運。江與楊衡石共同分析了潼南東鄉一帶松杉教民組織與武裝情況,決定由江濤前往做爭取和改造教民武裝的工作。後來在教民武裝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共地下武裝——潼南赤衞隊,在茶店,太平等鄉開展打土豪,分財物的鬥爭。
民國18年3月,中共潼南黨支部擴大為中共潼南特別支部委員會,楊衡石任書記。民國19-21年,潼南黨組織先後遭敵人破壞,不少黨員被捕、被殺,衡石避難離潼赴蓉,再次失掉組織關係。民國22年衡石到成都後,任四川水利局秘書。當時白色恐怖籠罩,軍警聯合處隨時捕人,衡石住宅受到嚴密監視。
民國28年,衡石回潼南雙江鎮閒居,過着“有酒學仙,無酒學佛”的苦悶無聊生活。
民國36年初,中共川東特委在雙江鎮建立中共臨時支部,根據上級“三抗四抓”的工作方針,結合雙江的實際情況,支部決定發動社會力量籌辦私立學校,掩護地下黨員開展革命活動,楊衡石出任私立宏毅初級中學副董事長。
民國37年8月,楊衡石恢復組織關係。
解放初,楊衡石擔任潼南縣解放委員會副主任。其後擔任川北區行署委員和四川省參事室副主任、省人民代表。
1969年12月6日,病逝於成都。 [1] 
參考資料
  • 1.    四川省潼南縣誌編纂委員會編:《潼南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05-906頁。
  • 2.    四川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四川省志 人物誌》(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