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寶山

(志願軍戰鬥英雄)

鎖定
楊寶山(1919—1951.10),男,吉林省敦化縣 [8]  。出生于吉林省敦化縣大石頭鎮的貧苦農民家庭。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美援朝期間被授予一級戰鬥英雄。 [7] 
中文名
楊寶山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吉林省敦化縣
出生日期
1919年
逝世日期
1951年10月3日
職    業
軍人
主要成就
在戰鬥中多次立功
出生地
吉林省敦化縣大石頭鎮

楊寶山人物生平

1919年,楊寶山出生在吉林省敦化縣大石頭鎮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因幼年喪父,長期過着流浪生活。 [1-2] 
1945年12月,楊寶山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 [2] 
1946年初,楊寶山所在部隊被編入吉東警備第二旅(後編入人民解放軍第十縱隊、四十七軍)。 [2] 
1947年5月,楊寶山隨部隊在長春參加了一次攔截國民黨軍運輸部隊的戰鬥。在戰鬥中,楊寶山奉命用小炮壓制敵軍,他用炮打攤了一輛國軍大車,並掩護友軍全殲了敵保安大隊,繳獲機槍20餘挺以及所有車輛和彈藥。不久之後,楊寶山升任7班班長。 [2] 
1947年10月,楊寶山隨部隊參加攻打德惠縣城的戰鬥。在戰鬥中楊寶山擔任尖刀連的尖刀班班長。19日午後4點總攻開始,楊寶山率尖刀班一馬當先,為主力部隊前進掃清了障礙,為解放德惠縣城奠定了基礎。 [2] 
1948年初,楊寶山隨部隊參加了向新開原的敵53軍進攻的戰鬥。2月27日發起總攻時,他率領的七班連續爆破,攻下了敵人的城頭碉堡,一直推進到指定地點,與兄弟部隊一起消滅了敵43軍,解放了新開原。戰後,楊寶山加入中國共產黨,並晉升副排長。 [2] 
1948~1949年,楊寶山隨部隊參加了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 [2] 
1949年11月,楊寶山隨部隊參加瞭解放重慶的戰鬥。 [2]  [4]  已經升任5連副連長的楊寶山奉命率部佔領重慶以北的悦來場渡口。為防止敵人逃跑,楊寶山率前衞排衝在最前邊。從俘虜口中得知,悦來場有敵副軍長1人,還有一個步兵團,1個新兵團,1個幹部大隊和軍後勤機關。他和連長一聽不禁吃了一驚:敵我數量對比差得太懸殊了。翌日9點多鐘,在鎮北的一些宅院裏發現了這些敵人,部隊在連長和楊寶山的指揮下,集中兵力勇猛撲向敵人。敵軍不知解放軍的底細,認為解放軍已大兵壓境,乖乖地繳槍投降。悦來場一仗,五連共俘敵副軍長以下近2000人。 [2] 
1951年3月2日,楊寶山隨中國人民志願軍軍赴朝鮮作戰,承擔防守朝鮮臨津江東岸的任務。這時,他已升任志願軍第47軍141師422團5連連長。 [2]  [5] 
1951年9月21日,楊寶山奉命率部接防了天德山陣地。 [2] 
1951年9月29日,“聯合國軍”發起秋季攻勢,美軍開始向天德山一帶志願軍防守陣地發起進攻。 [2]  [6] 
1951年10月1日,美國第3師35團和騎兵第1師一部在飛機和坦克掩護下向楊寶山5連所在陣地發起進攻,楊寶山率領5連打退美軍多次進攻,斃傷美軍300餘人。戰至10月3日,美軍從5連陣地側翼發起進攻,楊寶山接到營長“把這股敵人消滅”的命令,但當時5連陣地上僅剩20多名傷員,彈藥即將耗盡。楊寶山銷燬重要文件後,帶上一枚反坦克手雷躲在隱蔽處。待美軍衝上陣地時,楊寶山衝入美軍,拉響手雷與敵人同歸於盡,時年32歲。 [1-3] 

楊寶山人物榮譽

在1947年5月長春附近攔截國民黨軍運輸部隊的戰鬥中,楊寶山因表現出色,榮立小功一次。 [2] 
在1948年初的新開原戰鬥中,楊寶山率領7班因表現出色,本人榮立大功一次,7班被授予“楊寶山英雄班”的光榮稱號。 [2] 
在1949年11月重慶以北悦來場渡口戰鬥中,楊寶山因執行任務堅決,指揮靈活,完成任務出色,榮立大功。 [2] 
在1951年10月份的天德山防禦戰中,楊寶山及其麾下的5連因表現英勇,經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批准,給楊寶山所在的5連記特等功一次,並授予“威震天德山英雄連”的光榮稱號;給連長楊寶山記特等功一次,並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的光榮稱號。 [1] 
1952年10月5日,楊寶山所在部隊又追授他自由獨立二級勳章一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