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家祥

(新華通訊社原秘書長)

鎖定
楊家祥(1922~1986)板泉鎮後東村村人,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1933年在板泉小工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積極參加黨的秘密活動。1937年在臨沂鄉村師範學校畢業。 [1] 
中文名
楊家祥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2年
逝世日期
1986年9月3日
人物經歷
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懷着挽救民族危亡的赤子之心奔赴延安,先後在延安吳堡青訓班、陝北公學和中央軍委三局通訊學校學習。結業後到八路軍三五九旅、中央軍委三局從事報務工作。1943年和1945年,先後被派往吉林、天津等敵佔區從事黨和軍隊的通信聯絡工作。1949年任中央軍委三局通信總站收、發訊台副主任。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先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通訊處集中台台長、樞紐部主任、獨立通訊團團長、後勤通訊處處長等職。1957年任第一通信樞紐部主任。1966 年任中央軍委通訊總站主任。 [1] 
“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不公正的對待。1970年任通信兵部電訊工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1975 年被派往柬埔寨,任通信考察組顧問組組長。1976年10月,受中央委派到新華杜工作,先後任新華杜黨組成員、秘書長、副社長兼總經理室總經理,兼任總參謀部通訊部後勤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通訊指揮部主任,總參謀部通訊部第三通信總站黨委書記等職。在新華社工作期間,經常和有關同志研究通訊技術等重大問題,在國內新聞專用通訊網的初步建設、國際通信網絡的發展、國內文字廣播的改善、漢字計算機激光照排的試驗、北郊新收訊台的建設等方面,從發展規劃到某些重要設備的安裝,他都親自過問,有力地保證了通訊事業的健康發展。 [1] 
1986年9月3日,因病在北京去世。中共中央評價他“秉性耿直,作風樸實,具有高度的組織性。紀律性和堅強的黨性,一生為黨和人民軍隊的通訊事業做出了貢獻。” [1] 
參考資料
  • 1.    李維慶;李祥琨;李象山;徐田峯;夏昭坤.莒南縣誌/第二十七編 人 物.山東省莒南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齊魯書社,1998年03月: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