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家墳山遺址

鎖定
楊家墳山遺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城黃龍縣曹店鄉堯門河村西,面積約6000平方米,是舊石器時代遺址。 [3-4] 
楊家墳山遺址地處陝北黃土高原東南部,附近溝壑縱橫,河溝發育。遺址北依楊家墳山,東、西為沖溝,南臨堯門河水庫。黃龍人頭蓋骨化石地點的地層堆積屬於山麓坡積,自下而上的堆積依次為基岩(灰綠色頁岩夾砂岩)、紫紅色粘土、碎霄巖、紅色土、次生黃土。黃龍人頭蓋骨化石和斑鹿角化石出自黃土和紅色士交界處。楊家墳山遺址所出土的“黃龍人”頭蓋骨化石,為距今3~5萬年前的早期智人向晚期智人過渡時期的一個典型類型,為人類進化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標杆。 [3-5] 
2013年5月,楊家墳山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楊家墳山遺址
地理位置
陝西省延安市城黃龍縣曹店鄉堯門河村西
所處時代
舊石器時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425-1-425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楊家墳山遺址歷史沿革

楊家墳山遺址 楊家墳山遺址
1975年,黃龍縣在修建堯門河水庫時,古堡村村民趙明富在此取土時挖出黃龍人頭碎塊化石1件、同時還出土斑鹿鹿角化石一段。 [3]  [4]  [5] 
1980年,這兩件化石轉由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鑑定。該所隨即派人到現場進行考察,觀測了地層剖面,確定了化石出土層位、促進了研究工作。 [3]  [4]  [5] 

楊家墳山遺址遺址特點

楊家墳山遺址位置圖 楊家墳山遺址位置圖
楊家墳山遺址地處陝北黃土高原東南部,附近溝壑縱橫,河溝發育。遺址北依楊家墳山,東、西為沖溝,南臨堯門河水庫、面積約6000平方米。黃龍人頭蓋骨化石地點的地層堆積屬於山麓坡積,自下而上的堆積依次為基岩(灰綠色頁岩夾砂岩)、紫紅色粘土、碎霄巖、紅色土、次生黃土。黃龍人頭蓋骨化石和斑鹿角化石出自黃土和紅色士交界處。 [3]  [5] 
黃龍人產地剖面 黃龍人產地剖面
楊家墳山遺址的時代,依據黃龍人頭蓋骨、斑鹿化石出自黃色土和紅色土交界處推測其地質時代屬於更新世晚期,文化時代屬舊石器時代。 [3]  [4]  [5] 

楊家墳山遺址文物遺存

黃龍人頭蓋骨化石
黃龍人頭蓋骨化石 黃龍人頭蓋骨化石
黃龍人頭蓋骨化石僅保留額骨和頂骨部分,面骨則完全缺失。額骨為大部完整的額顙和左眶上部外側一半,並據此復原了整個頭骨。頂骨包括左右頂骨的前2/3部分。
通過眼眶中線的矢狀剖面 通過眼眶中線的矢狀剖面
據研究,黃龍人可能是一個30歲以上的中年男性。頭蓋骨的厚度一般都較大,如額骨顙部中央處厚度達10.3毫米、僅小於北京人的1號頭骨(13.0毫米)和11號頭骨(11.0毫米),而遠大於大荔人、西歐尼人、許家窯人馬壩人及現代人。頂骨前囟點處的厚度達12.5毫米。也遠大於上述古人類頭骨標本。黃龍人的額骨和晚期智人一樣傾斜。頂骨結節顯著且位置較高。前囟點位置相當靠後,額骨眶後寬度的縮狹程度很大,額脊較發育等則是較為原始的特徵。黃龍人頭蓋骨的矢狀縫和額骨中線處降起成脊叫矢狀脊。矢狀脊在現代蒙古人種即黃色人種中較為多見。中國發現的藍田人北京人馬壩人資陽人山頂洞人的103號頭骨均有此結構。矢狀脊的存在表明黃龍人與黃色人種起源有關的種族特徵。
顱穹隆起程度、眶上區和顳區發育程度、額顙傾斜程度等顯示黃龍人在人類進化的系統位置上屬於晚期智人,但上述現代人和較原始特徵的組合則表明它可能是晚期智人中的一種過渡類型。 [3]  [4]  [5] 

楊家墳山遺址研究價值

楊家墳山遺址所出土的“黃龍人”頭蓋骨化石,為距今3~5萬年前的早期智人向晚期智人過渡時期的一個典型類型,為人類進化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標杆。 [2]  [4]  [5] 

楊家墳山遺址保護措施

2013年5月,楊家墳山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楊家墳山遺址旅遊信息

楊家墳山遺址地理位置

楊家墳山遺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城黃龍縣曹店鄉堯門河村西。

楊家墳山遺址交通信息

自駕:自陝西省延安市城黃龍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楊家墳山遺址,路程約6.1千米,用時約12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