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培江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鎖定
楊培江,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公共藝術專業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3] 
中文名
楊培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63年
畢業院校
廣州美術學院
出生地
廣東省汕頭

楊培江人物簡介

楊培江(1963-)廣東省汕頭
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公共藝術專業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3] 
楊培江照片
楊培江照片(2張)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廣州美院客座教授
廣東畫院畫師
現工作生活於北京,汕頭
藝術品證券化第一人
1963年生於廣東省汕頭市
1981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附中 
1985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
1997年結業於廣州美院油畫系研究生課程班

楊培江簡介

楊培江主要藝術活動

作品 作品
2008年:“水彩的重生”——楊培江作品展 宏寶齋-廈門畫·跡——第一屆廣東青年畫院展2004-2007 廣東
2007年:東方墨·第二回當代中國水墨藝術家邀請展 廣東
作品《山風》《孩鬥》《獅頭鵝》入選《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第八屆全國水彩、粉畫作品展 大連
融合——廣州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教師作品展 廣州
廣 州 青 年 畫 院 展 覽 廣州
第 三 屆 全 國 中 國 畫 展 覽 北京
參加第四屆山東國際美術博覽會 山東
2006年:“自然與偶像”——楊培江,冉珏油畫聯展 廈門
《夢蓮》水彩畫,參展“中國水彩百年畫展” 北京
水彩的語言——中國當代水彩畫邀請展 廣東
廣 東 星 河 特 展 廣東
廣東省50週年美術大展 廣東
2005年:“第七屆全國水彩、粉畫作品展” 河南
“全國第二屆中國美協會員中國畫精品展” 廣東
參加“中國(南京)首屆藝術博覽會” 南京
參加“中國(廣州)第十屆藝術博覽會” 廣州
《惠村筆記》——楊培江油畫作品展 宏寶齋-廈門
“新狀態第五回楊培江作品展” 宏寶齋-廈門
2004年:“第 十 屆 全 國 美 術 作 品 展” 浙江
“第二屆李劍晨獎水彩畫雙年展” 江蘇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週年廣東省美術作品展” 廣東
2003年:“中 國 首 屆 粉 畫 展” 蘇州
“新狀態第五回·楊培江作品展” 廣東
“2003年 全 國 中 國 畫 展” 合肥
2002年:“全國水彩畫寫生精品展”(優秀獎) 寧波
“廣東省“時代節奏”寫生作品展” 廣東2000年:“第 五 屆 全 國 水 彩 畫 展” 廣州
“廣 東 省 第 二 屆 水 彩 畫 展” 廣東
1999年:“第 九 屆 全 國 美 術 作 品 展” 上海
“廣 東 省 首 屆 水 彩 畫 展” 廣東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週年廣東省美術作品展” 廣東
1998年:“廣東中國畫藝委會第一回展” 廣東
1997年:“97 中 國 青 年 水 彩 畫 大 展” 北京
1996年:“中國首屆水彩畫藝術展” 石家莊
“廣 東 省 美 術 作 品 展 覽” 廣東
1994年:“第 八 屆 全 國 美 術 作 品 展” 北京
“第八屆廣東省美術作品展”(銅獎) 廣東
1993年:“93 杭 州 中 國 水 彩 畫 大 展” 杭州
“93 香 港 水 彩 畫 大 展” 香港
“楊 培 江 油 畫 展” 廣東
“第三屆廣東省體育美術作品展覽” 廣東

楊培江個人畫集

2000年出版《藝術與生活--楊培江》(海南出版社)
作品 作品
2003年出版《楊培江2001-2002作品》(汕頭大學藝術學院美術館叢書書藝出版社)2003年出版《新狀態展·第五回·楊培江·作品》(廣東美術館 書藝出版社)
2005年出版《惠村筆記》上下冊畫集(嶺南美術出版社)
2006年出版“夢蓮傳説”掛曆《楊培江作品》
2006年出版《溢彩—楊培江、王越作品集》(廣東美術館)
2006年出版《丹青典藏—楊培江作品集》(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2007年出版《2007楊培江·國畫》枱曆
2007年出版《中國當代書畫名家---楊培江國畫專輯》中國郵政明信片
2007年出版《中國當代書畫名家---楊培江夢蓮專輯》中國郵政明信片
2007年出版《中國當代書畫名家---楊培江綜合材料專輯》中國郵政明信片
2007年出版《楊培江彩墨畫集》---中國美協美術培訓中心《畫苑》編輯部
2007年出版《美術天地——楊培江專輯》(上海美術天地)
2008年出版 惠村手記《都市水墨第2輯-楊培江》(榮寶齋出版社)

楊培江被收藏作品

2008年出版《中國油畫收藏·楊培江》(山東人民美人民版社)
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廣東美術館”、“鄭州美術館”、“中國粉畫藝術館”、“中國水彩”、“中國美術家協會”、“東南亞、歐美企業家”等收藏

楊培江文章評論

楊培江固執

的人和他的故事·楊培江 無疑,楊培江是一位本色的藝術家,他總是保持着一種樸素的低調和無奈中的“好臉”(潮語中愛面子的意思),經常在朋友的聚會中做着種種自我解嘲的工作,面對着朋友們無意或刻意為他提出的生活或藝術上的問題,他會很認真的一一給予解答,當然,他總是在問題中把自己放在劣勢的一邊。這也正是楊培江身上寶貴的品質之一——藝術家的天真和單純。他從來不掩飾創作中的困惑和焦慮,他不會讓自己鬱悶得深刻起來,他可以頑皮地繪聲繪色跟你描述他是如何如何的焦慮,所以他不具備被模式化的藝術家的外表,怎麼看,他更像是一位質樸的“手工業者”,但這並不妨礙他的藝術在學術界、在藝術市場之中成為吸引注意力的焦點。

楊培江“多變”

楊培江的“多變”是眾所周知的,他廣泛地涉獵各種媒材,從水彩、水墨、油畫以及綜合材料的種種嘗試,似乎為自己的“不安分”尋找慰籍,而深究一層,其實他所有藝術實踐的動力原點,是來自於他內心的憂患意識、自我的檢討精神以及對自身能力的挑戰意識。他不願成為一位駐步的守望者,他像一位行者,在和媒材的種種對話中、在各種複雜的互為關係中去尋找精神空間的開拓和可能性的到來。楊培江的多變並不會造成對藝術家藝術形象的錯亂認識,這一點是由他所選取的題材和獨特的造型意藴所決定的。他精神世界的傾訴往往是放置在一個特定的鄉土空間,或是饒平惠村、或是隆都文園等,作品中所呈現的是潮汕農村大風景那種特定的氣質——秀逸中的粗礪,清婉中的野莽。在蒼鬱豐密的山林中,在斯文儒雅的潮汕庭園中,是鄉童村孩的遊戲野耍、是克己睦鄰的自適生活、是甜蜜而粗獷的男歡女愛、是推着單車沿着村道一路吆喝的一盤生意。

楊培江“刻薄”

他對各種人物形象的刻畫生動、個性、富有生氣和情趣,並深刻地呈現出各異的精神世界,人物那種特別的性情以及黠慧,被塑造得入木三分,在楊培江作品面前,有時會覺得他深刻得有些“刻薄”。楊培江的作品之所以有着強烈的現場感(參與感),這和他對生活的深度信任有關,和他寫生的積累和對鄉村生活宿命般的緣定有着密切的關係。每次鄉村裏的素材收集,他總會把自己“還原”為一位生於斯、長於斯的人,自然地融合在這種生活之中,他在捨棄城市市民或是藝術家的主體身份之後才能夠獲得另一種主體意識來認識在鄉村中所面對的一切,才能在日常的細節中體悟鄉野山間無形地維持着民生秩序的倫理宗法如何去規範着一個村落的生活方式,如何去培養出鄉民們特定的生活智慧和精神面貌,他不再是一位旁觀者,他是一個親歷者,是細節中的細節,攬鏡自照,筆下的一切便自然流露,內心的鏡像折射到作品之中成就了一部鄉村的野逸小説。

楊培江跋涉之途

讀楊培江的作品,必須在現實與虛構的交織之中尋找到他精神上的跋涉之途。正如賈平凹走不出他的“廢都”,莫言走不出他的“高梁地”一樣,楊培江也一樣走不出他用各種形象塑造出來的“楊家村”,這是他的國度,他是這裏的王,並對筆下的眾生投以悲憫、仁慈和愛意的垂注。

楊培江綜觀藝術史

綜觀藝術史,不僅是一個觀念嬗變的歷程,也是一部材料史。現代主義之後的藝術,藝術的責任和權利被同時放大,藝術歷史中被每一個時代規範的每一道藩籬被逐一拆解,人們似乎不用去懷疑是不是藝術,而是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理解為什麼這是藝術,以及這些藝術最終的精神指歸。當“什麼是藝術?”的問題被擱置或是被遣逐的時候,藝術家所要面對的困境是如何去接近藝術精神的核心。這正是這個時代文化的內在焦慮,這個時代中保持着對傳統的敬意和傳統藝術操守的藝術家的共同焦慮,楊培江是其中一員。(對於投機者來説,這恰恰是一個有利的時機,是一個歡欣鼓舞的時刻,因為他不必付出任何一種道德成本)

楊培江觀念解放

觀念解放和媒材的應用是一種齒輪帶動關係,因為觀念自身會要求某些媒材作為其技術支持、物質支持和精神支持,媒材也必須通過觀念來賦予其新的文化特性和語言能力,這近乎一種彼此間的供需關係。對於綜合材料的應用,可以看到楊培江他對自身觀念的修正,他正想借助各種不同的媒材的質地、肌理來改造原來的視覺形態和形式美感,並刺激自身對於新觀念的敏感度。他的嘗試在一段時間內也遭遇到不斷的自我質疑,而最後是證明了他在操控媒材和視覺把握上的過人之處。各種各樣的紙材和布材的應用,在楊培江的作品中顯得隨機和自然,在油色的交混碰撞之中形成了一種構圖和形象的平衡力量,維護着主題的明確性,同時也在製造出各種媒材對話的氛圍,加強了作品的可讀性,鞏固了個人化的視覺圖式。當然,媒材特定的美感和表達能力仍然必須從屬於楊培江內心的鄉村意象和帶着濃重鄉音的野史敍事。

楊培江理由

對於鄉村題材的堅持和鄉土空間的一往情深,看得出楊培江是一位固執的人,他的固執有他的理由,也只有固執才能夠使他成為楊培江而不是李培江、林培江,他一如既往走來,也將一如既往走去,眾多的朋友們,或許沒有期待他身上會有什麼意外之舉,就讓他繼續講述“楊家村”的故事,把故事講深、講透,講得娓娓動聽或是驚心動魄,講他的人傑鬼雄,講他的春來秋往,他傾情地講,我們聚神地聽,這未嘗不是一件浪漫和天真的事兒。
孫曉楓
完稿於2008-6-10凌晨四點於澄海豐澤園七樓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