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吳

鎖定
楊吳(902年—937年),是五代十國時期十國政權之一。為楊行密所建,有二都,分別為西都金陵府(今江蘇南京)以及東都江都府(今江蘇揚州)。歷四主,享國三十五年。若從892年楊行密受封淮南節度使計,為46年。
楊吳政權創立者楊行密起家於廬州(今安徽合肥),依附於淮南節度使高駢,後勢力漸強,遂佔領揚州,擴大地盤,於景福元年(892年)八月受封淮南節度使, [6]  而後逐步兼併東南各軍閥,唯獨與割據兩浙的錢鏐形成對峙,於天覆二年(902年)受封吳王 [7]  到天祐二年(905年)楊行密去世時,楊氏吳國已經成為南方最強大的割據政權。楊行密死後,子楊渥繼位,荒淫放縱,大臣徐温天祐四年(907年)發動政變奪得大權,次年弒殺楊渥,立楊行密次子楊隆演為主, [8]  從此楊吳遂為徐氏所把持。 [9]  天祐十六年(919年)楊隆演稱吳國王,改元武義 [10]  順義七年(927年)徐温死,養子徐知誥繼任其權位,扶持楊隆演之弟楊溥為帝。 [11]  天祚元年(935年)徐知誥(李昪)受封齊王,至天祚三年(937年),楊溥被迫禪位於徐知誥,楊吳遂亡。 [12] 
楊吳為五代前期南方最強大的政權,疆域囊括今江西全境、湖北東部、安徽江蘇兩省淮河以南地區,此外還佔有淮北一隅的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全據東南富庶之地。
楊吳政權控制江南淮南,其間也未發生規模較大的戰爭,與南唐的交接也是以和平方式完成。為東南營造了和平安定的政治局面,恢復了唐末以來被破壞的經濟,為北宋江南淮南的繁榮奠定基礎。
中文名
別    名
南吳
淮南
弘農
時間範圍
902年 至 937年
首    都
東都江都府、西都金陵府
主要城市
廬州壽州濠州舒州海州光州楚州泗州潤州滁州
貨    幣
通寶
政治體制
君主專制政體
主要宗教
佛教道教
國土面積
425000 km²
開國君主
楊行密

楊吳國號

唐朝末年,政局動盪不安。唐景福元年(892年),楊行密割據江淮,被拜為淮南節度使。天覆二年(902年),唐朝封楊行密為吳王,此時吳國政權初具雛形,國號“吳”由於此。 [7]  為區別於前春秋戰國之際的諸侯國吳國,以及三國時期孫權建立的吳國,史學界一般在前面加上統治者的姓氏稱之為楊吳;從地理上看,由於其居於南方,而有南吳之稱;又因吳國統治者改元建制前曾為唐朝的淮南節度使和弘農王,所以又稱其為“淮南”政權或“弘農”政權。 [1] 

楊吳歷史

楊吳創業廬州

楊吳的奠基人和開創者是楊行密。 唐乾符年間(874年―879年),江淮羣起而反,楊行密因參加造反被抓獲,刺史鄭棨以其相貌奇特,解綁放走。 [21]  後來楊行密被廬州府募為州兵,在和秦宗權的戰鬥中經常立功,很快就被升為隊長,不久又被派區戍守朔方(今寧夏靈武西南)。一年後期滿回到廬州,都將因為不喜歡他要他再次出戍。楊行密殺都將,統率州兵,自號八營都知兵馬使。廬州刺史郎幼復逃去,楊行密佔據廬州。 [22] 
楊行密佔據廬州時期的周邊局勢 楊行密佔據廬州時期的周邊局勢
中和三年(883年),唐朝拜楊行密為廬州刺史。淮南節度使高駢被畢師鐸所攻,高駢上表皇帝請求封楊行密為行軍司馬,楊行密率領幾千兵馬赴援,走到天長(今安徽天長市)時,畢師鐸已囚禁高駢,並召宣州秦彥進入揚州(今屬江蘇省),楊行密沒有成功進入揚州,於是屯軍於蜀岡。 [19]  後畢師鐸率兵數萬攻打楊行密,楊行密佯裝失敗,放棄營寨逃跑。畢師鐸的士兵沒有軍糧,非常飢餓,乘勝爭相入營收取軍資。楊行密見狀回兵攻擊,畢師鐸大敗,單騎逃回揚州城,並殺死高駢。楊行密聽説高駢已死,再進攻西門,秦彥及畢師鐸逃奔到東塘,於是楊行密得以進入揚州。 [20] 
楊行密攻入揚州之時,揚州城中正是倉庫空虛。楊行密想到無法守住揚州而想離開。但蔡州(今河南省汝南縣)秦宗權派遣其弟秦宗衡攻掠淮南,秦彥及畢師鐸還師東塘,與秦宗衡聯合,楊行密閉城不敢出。不久,秦宗衡被偏將孫儒所殺,孫儒攻破高郵,使楊行密更加恐懼。不久,孫儒殺秦彥、畢師鐸,吞併了他們的兵馬,攻打楊行密,楊行密又退到廬州。 [23]  不久,楊行密圍困宣州(今安徽宣城),趙鍠被殺,楊行密進入宣州。 [24] 

楊吳淮南爭霸

龍紀元年(889年),唐朝廷冊封楊行密為宣州觀察使。楊行密派田頵、安仁義、李神福等進攻浙西地區的蘇(今屬江蘇省)、常(今屬江蘇省)、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 [16] 
大順二年(891年),楊行密攻取滁州、和州。景福元年(892年),楊行密攻取楚州(今江蘇省淮安市)。孫儒驅趕部眾渡江,號稱五十萬,進攻楊行密。 [18]  同年五月,楊行密在宣州城下,大破孫儒軍,斬孫儒。楊行密收降孫儒的餘兵數千,用黑衣矇住盔甲,稱為“黑雲都”,作為親軍。 [17]  同年八月,楊行密再入揚州,唐朝封楊行密為淮南節度使。乾寧二年(895年),唐廷加拜楊行密為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弘農王 [1]  。楊行密以田頵鎮守宣州,安仁義鎮守潤州。因為楊行密的勢力越來越大,升州刺史馮弘鐸前來歸附。楊行密又分派田頵等人四出攻掠,自淮河以南、長江以東各州都被攻下。進攻錢鏐所統轄的蘇州,擒獲蘇州刺史成及,蘇州為楊行密所據。 [13] 
乾寧四年(897年),朱温派葛從周、龐師古攻打楊行密的壽州(今安徽省淮南市),楊行密在清口擊敗朱温軍,殺龐師古,葛從周收兵逃走,追到渒河,又大敗朱温軍。 [14] 
乾寧五年(898年),錢鏐攻蘇州,與楊行密大將周本戰於白方湖,周本戰敗,蘇州又歸於錢鏐。天覆元年(901年),楊行密派李神福攻錢鏐,戰於杭州,大敗錢鏐軍,擒獲錢鏐的將領顧全武而歸。次年,馮弘鐸叛變,襲擊宣州,等到田頵與馮弘鐸在曷山交戰時,馮弘鐸戰敗,準備逃入海中,楊行密親自到東塘邀請馮弘鐸,以馮弘鐸為節度副使,以李神福代馮弘鐸為升州刺史。 [15] 
天覆二年(902年)三月,唐昭宗派江淮宣諭使李儼拜楊行密為東面諸道行營都統、檢校太師、中書令,封吳王。 [25]  天祐二年(905年),十一月,楊行密去世,時年五十四歲,諡號吳武忠王,其長子楊渥繼立。順義七年(927年)楊行密第四子楊溥稱帝,追尊楊行密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26] 

楊吳徐氏專權

天祐二年(905年)冬,楊行密長子楊渥嗣位為淮南節度使、東南諸道行營都統、兼侍中、弘農王。但楊渥喜好遊玩作樂,其親信不斷欺壓元勳舊臣,將領們頗感不安。楊渥鎮守宣州的時候,命令指揮使朱思勍、範思從、陳璠率領親兵三千人,等到繼位以後,召回廣陵。張顥、徐温讓朱思勍等三位將領跟隨秦裴攻打江西,因此防守洪州,又誣陷三將圖謀叛變,派別將陳祐前去殺他們。陳祐數説朱思勍等的罪狀,把他逮捕斬首。楊渥聽説三將被殺,更加忌恨張顥、徐温,欲殺之。 [27] 
開平元年(907年),張顥徐温發動兵變,控制軍政,楊渥大權盡失。淮南左牙指揮使張顥與右牙指揮使徐温專斷軍政事務,楊渥心中不平,想要除掉他們卻不能。張顥、徐温自感不安,共同策劃殺死楊渥,瓜分南吳國土來向後梁稱臣投降。 [28] 
開平二年(908年),張顥殺楊渥,立其弟楊隆演淮南節度使、東南諸道行營都統、同平章事弘農郡王。張顥隨即又被徐温所殺,至此楊吳大權盡掌握在徐温之手。
天祐九年(912年)九月,徐温率文武官員勸楊隆演進位太師、中書令、吳王。徐温為行軍司馬、鎮海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29]  天祐十年(913年),錢鏐攻常州,被徐温在無錫擊敗。後梁派王茂章攻壽春,被徐温在霍丘擊敗。 [30]  天祐十二年(915年),封徐温齊國公、兩浙都招討使,開始鎮領潤州,留下兒子徐知訓為行軍副使,主持政事,而大事由徐温決定。 [31] 
天祐十六年(919年)二月,徐温率文武百官勸楊隆演稱帝,楊隆演沒有答應。 [32]  四月初一日,徐温進奉玉冊、寶綬尊楊隆演即吳王位,建年號武義。 [33]  大赦境內,追尊父親楊行密為孝武王,廟號太祖;楊渥為景王,廟號烈祖。 [34]  自是與唐朝斷絕法統。楊隆演個性穩重恭順,徐温父子專權,不會顯露出不平之色,因此徐温也很放心。但也因大權旁落,楊隆演建立吳國後並不快樂,於是放縱自己,以致生病卧牀,第二年便去世了。

楊吳正式稱帝

武義二年(920年)五月二十八日,楊隆演去世,徐温專政,擁立楊溥繼任吳王。六月十八日,楊溥即位。 [35]  七月,改升州大都督府為金陵府,拜徐温為金陵尹。 [36]  順義元年(921年)二月,改年號為順義,赦免境內。同年十一月,在南郊祭天。駕臨天興樓,大赦。拜徐温為太師。 [37] 
順義七年(927年),徐温率領文武大臣上表勸楊溥稱帝,不久,徐温病死。同年十一月初三日,楊溥即皇帝位,追尊父親楊行密為武皇帝,楊渥為景皇帝、楊隆演為宣皇帝。 [38]  改年號為乾貞。以徐温養子徐知誥(李昪)為太尉兼侍中,拜徐温的兒子徐知詢為輔國大將軍、金陵尹,治理徐温舊鎮,大權依然掌握在徐温養子之手。 [39] 
乾貞三年(929年)十一月,楊溥加尊號為睿聖文明孝皇帝,大赦境內,改年號為大和,以徐知誥(李昪)為中書令。 [40]  大和三年(931年),以徐知誥為金陵尹,以徐知誥(李昪)的兒子徐景通(李璟)為司徒,以及左僕射王令謀、右僕射宋齊丘都為平章事。大和四年(932年),封徐知誥為東海王。 [41] 

楊吳唐代吳興

徐温死後,徐温養子徐知誥繼任金陵府尹,操縱吳國朝政。長興四年(933年),徐知誥採納謀士宋齊丘建議,欲遷都金陵,於是修繕金陵府治為皇宮。
大和七年(935年)九月,楊溥加尊號為睿聖文明光孝應天弘道廣德皇帝,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天祚。徐知誥進位太師、天下兵馬大元帥,封齊王。 [42] 
天福二年(937年),徐知誥建齊國,建立宗廟、社稷,設置左右丞相以下官職,以金陵為西都,廣陵為東都。十月,楊溥派江夏王楊琳奉冊禪位給齊王徐知誥,楊吳滅亡,實際上吳一直都是徐家扶植的傀儡政權。徐知誥改國號為齊,次年又自稱唐室之後,改名李昪。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 [44]  李昪為楊溥上尊號為高尚思玄弘古讓皇帝(《五國故事》作“高尚思玄崇古讓皇帝” [43]  ),並將其遷居潤州,修建丹陽宮讓他居住。
南唐升元二年(938年)十二月,楊溥在丹陽宮幽禁而死,時年三十八歲,諡號睿皇帝。 [45-46]  南唐升元六年(942年),李昪將楊氏子孫遷到海陵,吳人稱他們居住的地方為永寧宮,派兵嚴守,阻絕外人進入。 [47]  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後周世宗柴榮征伐淮南,下詔安撫楊氏子孫,李璟聽説後,擔心楊氏作亂,便派人將楊氏族人全部殺害,楊氏絕嗣。 [48-49] 

楊吳疆域

楊吳統治範圍

吳國行政圖(左) 吳國行政圖(左)
吳國政權的經營從唐景福元年(892年)楊行密入揚州開始算起,此時領有揚、廬、宣三州,後來楊行密又分派人四處擴張,佔據了整個江淮地區。楊行密去世後,吳國又陸續攻下了江西各州。
到吳國滅亡前夕,其統治範圍北起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市),南到虔州(今贛州市),東起常州,西達鄂州(今武漢市),大致相當於今江蘇、江西、安徽南部、湖北東部等地。

楊吳行政區劃

吳國建都廣陵(今揚州),稱江都府;後期又增設金陵府(今南京),為西都,江都府為東都。
吳國在全盛時期領有:江都府金陵府、海州、楚州、泗州、潤州、常州、滁州濠州、壽州、和州廬州、宣州、光州池州、鄂州、舒州、黃州、歙州蘄州、江州、饒州、信州、洪州、撫州吉州袁州虔州

楊吳政治

楊吳政體

由於五代十國時期特殊的歷史背景,南吳政權在不同時間段存在着不同的政治體制,但其中的差別更多體現於名分。
  • 藩鎮體制:從唐景福元年(892年)到天祐十六年(919年)這段時間內,吳國政權雖已割據自立,但名義上仍奉唐朝為正朔,為唐朝藩鎮,仍使用唐朝年號;
  • 王國體制:從吳武義元年(919年)到武義二年(921年)這段時間內,吳國政權獨立建國,改元建制,但統治者並未稱帝,僅為國王;
  • 帝國體制:從吳順義元年(921年)到天祚三年(937年)這段時間內,吳國政權為帝國,統治者為皇帝。

楊吳官制

史料中並沒有專門對吳國官制的記載,但是結合史料和吳國不同時期的政體情況,可知:從唐景福元年(892年)到天祐十六年(919年)時段內,吳國政權名義上仍是唐朝的一個藩鎮,官制從唐朝官制;天祐十六年(919年)夏,吳王楊隆演登王位,改年號為武義。修建宗廟和社稷壇台,設置朝廷百官,宮殿的禮樂典章全用天子的禮制,任命徐温為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諸道都統,鎮海、寧國節度使,守太尉中書令、東海郡王,任命徐知誥為左僕射、參政事兼知內外諸軍事,仍然領管江州團練使,任命揚府左司馬王令謀為內樞密使營田副使嚴可求門下侍郎鹽鐵判官駱知祥中書侍郎,前中書舍人盧擇為吏部尚書兼太常卿,掌書記殷文主為翰林學士,館驛巡官遊恭為知制誥,前駕部員外郎楊迢為給事中。 [3] 

楊吳經濟

江淮地區的經濟在唐朝末年的戰亂中遭到嚴重破壞,吳國開創者楊行密在與其他割據勢力爭奪江淮地區時施行了招撫流離、恢復農業經濟的勸農政策 [4]  。楊行密在高勖的建議下對外發展貿易,對內勸農興業,減輕徭役,少徵賦税,建立了穩定的經濟基礎 [5] 

楊吳歷史遺存

楊吳城濠,在今南京市留存有東段。楊隆演主政時期,派徐温鎮守金陵,徐温命手下陳彥謙重建金陵城。楊吳城濠即為金陵城人工開鑿的護城河,明朝後被誤認為是青溪,1949年後又被誤認為是秦淮河 [2] 

楊吳皇帝世系

廟號
諡號
姓名
生卒時間
年號及使用時間
陵墓
太祖
吳武忠王
武皇帝
852年-905年
天覆902年-904年(使用唐朝紀年)
天佑904年-905年(使用唐朝紀年)
烈祖
吳景王
景皇帝
886年-908年
天佑905年-908年(使用唐朝紀年)
高祖
吳宣王
宣皇帝
897年-920年
天佑908年-919年(使用唐朝紀年)
武義920年-921年
-
睿皇帝
900年-938年
順義921年-927年
乾貞927年-929年
大和929年-935年
天祚935年-937年
參考資料
  • 1.    《九國志卷一·吳·太祖》:乾寧二年,封弘農王。
  • 2.    “地名遺產”楊吳城濠亟待正名  .新浪網
  • 3.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七十》:夏,四月,戊戌朔,即吳國王位。大赦,改元武義;建宗廟社稷,置百官,宮殿文物皆用天子禮。以金繼土,臘用醜。改諡武忠王曰孝武王,廟號太祖,威王曰景王,尊母為太妃;以徐温為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諸道都統、鎮海.寧國節度使,守太尉兼中書令、東海郡王,以徐知誥為左僕射、參政事兼知內外諸軍事,仍領江州團練使,以楊府左司馬王令謀為內樞使,營田副使嚴可求為門下侍郎,鹽鐵判官駱知祥為中書侍郎,前中書舍人盧擇為吏部尚書兼太常卿,掌書記殷文圭為翰林學士,館驛巡官遊恭知制誥,前駕部員外郎楊迢為給事中。
  • 4.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九》:淮南被兵六年,士民轉徙幾盡;行密初至,賜與將吏,帛不過數尺,錢不過數百;而能以勤儉足用,非公宴,未嘗舉樂。招撫流散,輕徭薄斂,未及數年,公私富庶,幾復承平之舊。
  • 5.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九》: 行密以用度不足,欲以茶鹽易民布帛,掌書記舒城高勖曰:“兵火之餘,十室九空,又漁利以困之,將復離叛。不若悉我所有易鄰道所無,足以給軍;選賢守令功課農桑,數年之間,倉庫自實。”行密從之。田聞之曰:“賢者之言,其利遠哉!”行密馳射武伎,皆非所長,而寬簡有智略,善撫御將士,與山甘苦,推心待物,無所猜忌。嘗早出,從者斷馬,取其金,行密知而不問,他日,復早出如故,人服其度量。
  • 6.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是歲(景福元年),復入揚州,唐拜行密淮南節度使。
  • 7.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是歲(天福二年),唐昭宗在岐,遣江淮宣諭使李儼拜行密東面諸道行營都統、檢校太師、中書令,封吳王。
  • 8.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五年五月,温、顥共遣盜入寢中殺渥,渥説羣盜能反殺温等者皆為刺史。羣盜皆諾,惟紀祥不從,執渥縊殺之,時年二十三,諡曰景。弟隆演立。
  • 9.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九年,温率將吏進隆演位太師、中書令、吳王。温為行軍司馬、鎮海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二年,封徐温齊國公、兩浙都招討使,始鎮潤州。留其子知訓為行軍副使,秉政,而大事温遙決之。
  • 10.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十六年,春二月,温率將吏請隆演即天子位,不許。夏四月,温奉玉冊、寶綬尊隆演即吳王位。建宗廟、社稷,設百官如天子之制,改天祐十六年為武義元年,大赦境內。
  • 11.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七年,大丞相徐温率吳文、武上表勸溥即皇帝位,溥未許而温病卒。十一月庚戌,溥御文明殿即皇帝位,改元曰乾貞,大赦境內
  • 12.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七年九月,知誥進位太師、天下兵馬大元帥,封齊王。天祚三年,知誥建齊國,立宗廟、社稷,置左、右丞相已下,以金陵為西都,廣陵為東都。
  • 13.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是歲,復入揚州,唐拜行密淮南節度使。乾寧二年,加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行密以田頵守宣州,安仁義守潤州。升州刺史馮弘鐸來附。分遣頵等攻掠,自淮以南、江以東諸州皆下之。進攻蘇州,擒其刺史成及。
  • 14.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是歲,梁太祖遣葛從周、龐師古攻行密壽州,行密擊敗梁兵清口,殺師古,而從周收兵走,追至渒河,又大敗之。
  • 15.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五年,錢鏐攻蘇州,及周本戰於白方湖,本敗,蘇州復入于越。天覆元年,遣李神福攻越,戰臨安,大敗之,擒其將顧全武以歸。二年,馮弘鐸叛,襲宣州,及田頵戰於曷山,弘鐸敗,將入於海。行密自至東塘邀之,使人謂弘鐸曰:“勝敗,用兵常事也,一戰之衄,何苦自棄於海島?吾府雖小,猶足容君。”弘鐸感泣,行密從十餘騎,馳入其軍,以弘鐸為節度副使,以李神福代弘鐸為升州刺史。
  • 16.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龍紀元年,唐拜行密宣州觀察使。行密遣田頵、安仁義、李神福等攻浙西,取蘇、常、潤州。
  • 17.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久之,儒兵飢,又大疫,行密悉兵擊之,儒敗,被擒,將死,仰顧見威曰:“聞公為此策以敗我,使我有將如公者,其可敗邪!”行密收儒餘兵數千,以皂衣蒙甲,號“黑雲都”,常以為親軍。
  • 18.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二年,取滁、和州。景福元年,取楚州。孫儒自逐行密,入廣陵,久之,亦不能守,乃焚其城。殺民老疾以餉軍,驅其眾渡江,號五十萬,以攻行密。
  • 19.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中和三年,唐即拜行密廬州刺史。淮南節度使高駢為畢師鐸所攻,駢錶行密行軍司馬,行密率兵數千赴之。行至天長,師鐸已囚駢,召宣州秦彥入揚州,行密不得入,屯於蜀岡。
  • 20.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師鐸兵眾數萬擊行密,行密陽敗,棄營走,師鐸兵飢,乘勝爭入營收軍實,行密反兵擊之,師鐸大敗,單騎走入城,遂殺高駢。行密聞駢死,縞軍向城哭三日,攻其西門,彥及師鐸奔於東塘,行密遂入揚州。
  • 21.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為人長大有力,能手舉百斤。唐乾符中,江、淮羣盜起,行密以為盜見獲,刺史鄭棨奇其狀貌,釋縛縱之。
  • 22.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後應募為州兵,戍朔方,遷隊長。歲滿戍還,而軍吏惡之,復使出戍。行密將行,過軍吏舍,軍吏陽為好言,問行密行何所欲。行密奮然曰:“惟少公頭爾!”即斬其首,攜之而出,因起兵為亂,自號八營都知兵馬使。刺史郎幼復棄城走,行密遂據廬州。
  • 23.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已而孫儒殺秦彥、畢師鐸,並其兵以攻行密。行密欲走海陵,襲曰:“海陵難守,而廬州吾舊治也,城廩完實,可為後圖。”行密乃走廬州。
  • 24.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久之,未知所向,問襲曰:“吾欲卷甲倍道,西取洪州可乎?”襲曰:“鍾傳新得江西,勢未可圖,而秦彥之入廣陵也,召池州刺史趙鍠委以宣州。今彥且死,鍠失所恃,而守宣州非其本志,且其為人非公敵,此可取也。”行密乃引兵攻鍠,戰於曷山,大敗之。進圍宣州,鍠棄城走,追及殺之,行密遂入宣州。
  • 25.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是歲,唐昭宗在岐,遣江淮宣諭使李儼拜行密東面諸道行營都統、檢校太師、中書令,封吳王。
  • 26.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天祐二年十一月,行密卒,年五十四,諡曰武忠。子渥立。溥僣號,追尊行密為太祖武皇帝,陵曰興陵。
  • 27.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六》:渥之鎮宣州也,命指揮使朱思勍、範思從、陳璠將親兵三千;及嗣位,召歸廣陵。顥、温使三將從秦裴擊江西,因戍洪州,誣以謀叛,命別將陳祐往誅之。祐間道兼行,六日至洪州,微服懷短兵徑入秦裴帳中,裴大驚,祐告之故,乃召思勍等飲酒,祐數思勍等罪,執而斬之。渥聞三將死,益忌顥、温,欲誅之。
  • 28.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六》:淮南左牙指揮使張顥、右牙指揮使徐温專制軍政,弘農威王心不能平,欲去之而未能。二人不自安,共謀弒王,分其地以臣於梁。戊寅,顥遣其黨紀祥等弒王於寢室,詐雲暴薨。
  • 29.    《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八》:承製加嗣吳王隆演太師、吳王,以温領鎮海節度使、同平章事,淮南行軍司馬如故。
  • 30.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十年,越人攻常州,徐温敗之於無錫。梁遣王茂章攻壽春,温敗之霍丘。
  • 31.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十二年,封徐温齊國公、兩浙都招討使,始鎮潤州。留其子知訓為行軍副使,秉政,而大事温遙決之。
  • 32.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十六年,春二月,温率將吏請隆演即天子位,不許。
  • 33.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夏,四月,戊戌朔,即吳國王位。
  • 34.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夏四月,温奉玉冊、寶綬尊隆演即吳王位。建宗廟、社稷,設百官如天子之制,改天祐十六年為武義元年,大赦境內,追尊行密孝武王,廟號太祖,渥景王,廟號烈祖。
  • 35.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一》:己丑,宣王殂。六月,戊申,溥即吳王位。
  • 36.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演卒,弟廬江公蒙次當立,而徐氏秉政,不欲長君,乃立溥。七月,改升州大都督府為金陵府,拜徐温金陵尹。
  • 37.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明年二月,改元順義,赦境內。冬十一月,祀天於南郊。御天興樓,大赦。拜徐温太師,嚴可求右僕射。
  • 38.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六》:十一月,庚戌,吳王即皇帝位,追尊孝武王曰武皇帝,景王曰景皇帝,宣王曰宣皇帝。
  • 39.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七年,大丞相徐温率吳文、武上表勸溥即皇帝位,溥未許而温病卒。十一月庚戌,溥御文明殿即皇帝位,改元曰乾貞,大赦境內,追尊行密武皇帝,渥景皇帝,隆演宣皇帝。以徐知誥為太尉兼侍中,拜温子知詢輔國大將軍、金陵尹,治温舊鎮。
  • 40.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三年十一月,溥加尊號睿聖文明孝皇帝,大赦境內,改元大和,以徐知誥為中書令。
  • 41.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二年,冊其子江都王璉為太子。三年,以徐知誥為金陵尹,以其子景通為司徒,及左僕射王令謀、右僕射宋齊丘皆平章事。四年,封知誥東海王。
  • 42.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七年九月,溥加尊號曰睿聖文明光孝應天弘道廣德皇帝,大赦,改元天祚。知誥進位太師、天下兵馬大元帥,封齊王。
  • 43.    《五國故事·捲上》:冊曰:“受禪老臣臣知誥謹上尊號曰‘高尚思元崇古讓皇帝’………”
  • 44.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三年,知誥建齊國,立宗廟、社稷,置左、右丞相已下,以金陵為西都,廣陵為東都。冬十月,溥遣江夏王璘奉冊禪位於齊王。
  • 45.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僣偽列傳一》:棨遷溥於潤州,築丹陽宮以處之。溥自是服羽衣,習辟穀之術,年餘以幽死。
  • 46.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十二月,溥卒于丹陽,年三十八,諡曰睿。
  • 47.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升元六年,李昪遷其子孫於海陵,號永寧宮,嚴兵守之,絕不通人。
  • 48.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僣偽列傳一》:棨又遷其族於海陵,吳人謂其居為永寧宮。周顯德中,李景聞周師渡淮,慮楊氏為變,使人盡殺之。
  • 49.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吳世家第一》:顯德三年,世宗徵淮南,下詔撫安楊氏子孫,而李景聞之,遣人盡殺其族。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