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勝

(福建閩侯縣抗美援朝烈士)

鎖定
楊勝(1933―1953年),幼名楊龜姆,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鎮曉岐村人。家境貧寒,少年時代到漳州當理髮學徒,1949年10月解放後返鄉積極參加土改運動,1950年11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隨後任三岐鄉民兵副隊長。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53年1月25日在芝山洞南側高地(美軍稱“丁字山”)戰鬥中壯烈犧牲。 [1] 
中文名
楊勝
別    名
楊龜姆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33年1月15日
逝世日期
1953年1月25日
職    業
軍人
主要成就
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榮立三等功1次,獲朝鮮軍功章1枚
出生地
福建省閩侯縣

楊勝人物簡介

楊勝(1933.01-15―1953.01.25),幼名楊龜姆,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鎮曉岐村人。早年喪父,因家境貧寒到漳州當理髮學徒。1949年10月解放後返回家鄉。因在土地改革運動中表現突出,1950年11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隨後擔任三岐鄉民兵副隊長。1951年10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因在長途行軍中表現突出,榮立三等功1次並獲朝鮮軍功章1枚。1953年1月25日,在芝山洞南側高地(美軍稱“丁字山”)戰鬥中,不幸遭敵機轟炸犧牲。 [1] 

楊勝人物生平

楊勝早期生涯

楊勝(1933―1953年),幼名楊龜姆,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鎮曉岐村人。1933年1月15日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1]  因家境貧寒,他只在私墊讀過三年多的書,便停學回家幫母親、哥哥種田勞動。他的父親楊大燦,就因家庭生活貧寒,背井離鄉到新加坡謀生,從此杳無音信。家裏還有個小妹妹,一家四口人。楊勝除了種田外,還經常到閩清水口上游,參加沿岸牽拖貨船到南平等地,以此賺錢幫家庭渡日。小牽夫勞動生活既十分辛苦,又有很大的危險性,在牽拖時一不小心失腳將掉入閩江葬身魚腹。1947年他孤身一人遠離家鄉,到漳州去當理髮學徒,受盡老闆的剝削凌辱。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49年8月17日解放了福州、閩侯等地,漳州不久也解放了。他感到翻身得解放,無比興奮,在10月從漳州步行15天回到家鄉。 [2] 

楊勝踴躍參加土地改革運動

1950年家鄉開展土地改革運動,楊勝幫助土地改革工作隊做了大量的工作。由於各方面表現突出,三岐鄉於1950年11月首批發展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時,他被吸收為團員。不久他被南嶼區委任命為三岐鄉民兵副隊長,積極組織帶領民兵,保衞土地改革運動的勝利果實。 [2] 

楊勝積極參加抗美援朝戰爭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1951年楊勝帶動全村18位青年積極響應黨中央“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號召,報名參軍。經過軍政訓練,他被分配到了主力部隊。1952年7月31日,部隊奉命整編,楊勝編在二十三軍七十三師二一八團一營一連,任戰鬥小組長。1952年9月23日,楊勝所在部隊奉命前往東海前線——朝鮮的元山郡。在夜間“千里”急行軍中他重負200多斤,前進在連隊前頭,表現十分出色,榮立三等功,獲朝鮮軍功章一枚。 [1] 
1952年10月23日,在元山郡“意同裏”成立73師炮兵團(349團)。楊勝光榮地調到師炮兵團一營任通訊員。由步兵戰士調到炮兵隊當營通訊員,性質任務有所不同,但他旺盛的戰鬥作風和積極的工作態度沒變,對營首長的服務十分周到,凡事想在前做得及時,博得營首長滿意和讚賞,都認為是一塊好鋼。在每次執行通訊任務時,他總是及時、準確、圓滿地完成首長交給的任務,從不出差錯和失誤。營所屬的各連領導都喜歡和愛護他,並異口同聲地説他是我們營裏好通訊員,既機智靈活,又沉着勇敢,既雷厲風行,又紮實謙虛,確係是領導的得力“參謀”。 [3] 

楊勝壯烈犧牲

1953年1月25日在侵朝美軍總司令克拉克親自授意下,美軍策劃了一次所謂“空、坦、炮、步協同作戰實驗”的進攻。以美第7師一個加強營,在8個炮兵營、一個坦克營和一個戰鬥轟炸機聯隊支援下,猛攻我第23軍第218團一個排防守的芝團洞南側高地(敵稱之為“丁字山”)。一天之內,敵共向我陣地發射各種炮彈近17萬發,投擲炸彈22萬多磅。在進攻時,敵人還邀集了大批高級軍官與記者觀戰。我守備部隊依託坑道工事,英勇沉着地抗擊敵軍,以傷亡僅11人的代價,徹底粉碎了敵人進攻,牢牢守住了陣地,殲敵150餘人。 [4] 
就在這次戰鬥過程中,我軍第73師炮兵團奉命牽制美軍,並配合我軍部隊和友鄰部隊與敵人開展激烈的反擊戰。在敵機輪番轟炸下,一營陣地有線通訊線路被炸斷,菅裏和上級聯絡嚴重受阻。營首長派楊勝在20分鐘內向各連隊領導傳達上級“關於立即進入炮擊敵人陣地”命令的通訊任務。楊勝機智靈活地採取跑捷徑辦法,僅用10分鐘將第一封信送到第三連隊。這時他左手不幸中彈負傷,但他奮不顧身,抓下軍帽堵住血流如注的傷口向二連撲去。當他將最後一封信按時圓滿送到一連連長手中欲動身返回時,卻被敵人數架飛機扔下的炸彈擊中,壯烈犧牲在江原道遠地裏陣地附近。 [1] 
參考資料
  • 1.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編. 中國共產黨革命英烈大典 上[M]. 北京:紅旗出版社, 2001: 716.
  • 2.    中共福州市委宣傳部, 福州市社會科學院主編. 福州歷史人物 第12輯[M]. 福州: 福州省計委印刷廠, 2002: 137-138.
  • 3.    中共福州市委宣傳部, 福州市社會科學院主編. 福州歷史人物 第12輯[M]. 福州: 福州省計委印刷廠, 2002: 140.
  • 4.    中共福州市委宣傳部, 福州市社會科學院主編. 福州歷史人物 第12輯[M]. 福州: 福州省計委印刷廠, 2002: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