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儀

(三國時期蜀漢官員)

鎖定
楊儀(?~235年),字威公,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人,三國時期蜀漢大臣。
楊儀初為荊州刺史傅羣的主簿,後投奔關羽,任為功曹。劉備任命其為左將軍兵曹掾,拔為尚書建興三年(225年),任丞相參軍,署府事,先後隨丞相諸葛亮南征及入駐漢中。建興八年(230年),升遷丞相長史。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病逝,楊儀率軍返回漢中,後誅滅魏延三族。
建興十三年(235年),楊儀因多出怨言,遭費禕告發,被朝廷廢為庶民,流放至漢嘉郡。至徙所後,又上書誹謗朝廷,後被下獄,最終自盡於獄中。 [21] 
全    名
楊儀 [22] 
威公
所處時代
漢末三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襄陽
逝世日期
235年
主要成就
輔佐諸葛亮、擊殺魏延
官    職
中軍師

楊儀人物生平

楊儀投奔劉備

建安年間,楊儀為荊州刺史傅羣主簿。後來背離傅羣前往投奔襄陽太守關羽。關羽任命他為功曹,派他為信使西行去見劉備。劉備與他談起國家軍事大計,議論政治得失,非常喜歡他,於是徵召他為左將軍兵曹掾 [1] 

楊儀改任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稱漢中王,升任楊儀為尚書 [2]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東征東吳,楊儀與尚書令劉巴不和,便被改任遙領弘農太守。 [3] 

楊儀隨軍北伐

建興三年(225年),丞相諸葛亮任用楊儀為參軍,代行相府事宜,準備南行。 [4] 
建興五年(227年),跟隨諸葛亮到漢中 [5] 
楊儀(三國志11) 楊儀(三國志11)
建興八年(230年),被提拔為長史,加綏軍將軍。諸葛亮多次出軍,楊儀總是幫他制定規劃,籌措糧草,做事不用過多考慮,很快就利索地處理完畢。軍中禮節制度,都由楊儀安排和檢查。諸葛亮深為愛惜楊儀的才幹,藉助魏延的驍勇,常恨二人不能很好相處,但又不忍心偏廢他們任何一方。諸葛亮為此作下了《甘戚論》,但二人無所感觸。魏延曾經舉刀指向楊儀,楊儀則泣涕橫集。費禕常常調和二人,因此諸葛亮在世之時,二人各盡其用。 [6]  [24] 
建興九年(231年),楊儀與諸葛亮等共上書請罷黜李平(即《公文上尚書》的“領長史綏軍將軍臣楊儀”)。 [25] 
建興十二年(234年),楊儀跟隨諸葛亮出軍屯紮谷口。諸葛亮病逝於沙場。 [7]  楊儀率領部隊退還,魏將司馬懿又引軍追擊。楊儀聽從姜維的建議,下令反旗鳴鼓,做出攻向司馬懿的樣子,司馬懿於是撤退,不敢逼近。之後楊儀結陣而去。 [23]  楊儀既率領部隊退回,又討伐誅殺魏延,自以為功勞特大,理當接替諸葛亮執掌朝政,於是招呼都尉趙正用《周易》卜筮,卦為“家人”,楊儀沉默不歡。 [7] 

楊儀作繭自縛

楊儀 楊儀
諸葛亮生前已有密奏,認為楊儀性情急躁狹隘,有意讓蔣琬擔當重任,蔣琬於是為尚書令、益州刺史。楊儀到京城後,被任命為中軍師,沒有部屬,只是自己便宜行事而已。 [8] 
起初,楊儀任先主手下的尚書,蔣琬為尚書郎,後來雖然都任丞相參軍長史。楊儀每次隨行,承擔軍中繁重的工作,自認為比蔣琬資歷老,才能超過蔣琬,於是聲色之間經常流露出怨憤表情,斥責他人嘆息自己的言語發自內心。當時人家都畏懼他出言不遜,不敢與他交往,只有後軍師費禕前往慰勞看望他。楊儀對費禕表示自己的怨恨忿怒,説了許多以前的事,還對費禕説:“以前丞相去世時,我如果舉兵投靠魏氏,今日處世怎會落魄到這種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費禕便秘密地將這些話向上奏報。 [9] 
建興十三年(235年)正月,楊儀被廢為平民,流放到漢嘉郡。楊儀到了流放地,再次上書誹謗,語氣措辭激烈,於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最終楊儀自殺,他的妻兒老小回到蜀地。 [10]  [27] 

楊儀人物評價

孫權:“楊儀、魏延,牧豎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 [11] 
楊戲:“威公狷狹,取異眾人;閒則及理,逼則傷侵,舍順入兇,大易之雲。”
陳壽:“劉封處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衞。彭羕廖立以才拔進,李嚴以幹局達,魏延以勇略任,楊儀以當官顯,劉琰舊仕,並鹹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12] 
郝經:“以私忿殺大將,罪浮於延。”
陸文圭:“魏延及楊儀,兩人蜀俊乂。各懷專忌心,曲直竟誰在。孔明惜其才,未嘗輒偏廢。渭南反斾歸,師在千里外。朝臣意左右,魏為楊所害。楊亦不得死,晚用姜維輩。蜀竟以是亡,束手付鄧艾。艾復矜其功,受制於鍾會。四人共一律,皆以專忌敗。家國莫不然,鳴呼可為戒。” [13] 
王夫之:“楊儀福小之器耳,其曰‘吾若舉軍就魏,寧當落度如此’。是則即為懿屈而不慚者。” [14] 
蔡東藩:“魏延楊儀,心術相同,延不過早為發作,自速其死耳。若儀之與費禕言,謂不若前時就魏,是延之所未及設想者;而儀欲為之,其居心尤出延下。微諸葛丞相之善為駕馭,幾何而不先作亂也?” [15] 

楊儀家庭成員

哥哥:楊慮,字威方。自小德行素著,在江南中帶品德無人能及。一直不願出仕為官。十七歲時夭折,鄉人稱他為“德行楊君”。 [16] 

楊儀相關爭議

諸葛亮第三次北伐之時,出軍屯紮谷口。秋天,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魏延斷後,如果延或不從命,就隨他的便。諸葛亮歿,秘不發喪,楊儀令費禕前往揣摩魏延意圖。魏延回答道:“丞相雖然身亡,但還有我呢,怎麼能因一個人的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 再説,我魏延是何人,怎麼能受楊儀擺佈,做斷後的將領呢?”
大軍都隨楊儀徐徐退卻,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趕在楊儀大軍前面,所走過的地方都燒絕閣道。楊儀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劉禪説對方謀反,劉禪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到底是誰想造反,董蔣二人都擔保楊儀懷疑魏延。魏延先佔據南谷口,率軍出擊楊儀大軍,楊儀命令王平在前抵禦魏延。王平罵魏延的先頭部隊:“諸葛公去世,屍骨未寒,你們這些人怎麼敢如此!”魏延大軍知道錯在魏延,不聽魏延的命令,都散了。只有魏延與其子數人逃亡,逃到漢中,楊儀派遣馬岱追上了魏延並且斬了他,將頭顱獻於楊儀,楊儀用腳踐踏魏延的頭顱,並罵道:“庸奴!你還能再作惡麼?”於是誅滅魏延的三族。 [17] 
以上為《三國志》的記載,不過據《魏略》所記,受諸葛亮託付兵權的是魏延,楊儀因怕魏延趁機相害,所以造謠説魏延要北上投敵,併發兵攻之,然而被誣陷的魏延深恐與戰則清白難雪,所以只逃不戰,最後終於被追殺。 [18] 
裴松之認為此説法只是在曹魏的傳言,蜀漢陳壽的正史《三國志》比《魏略》較為可信。 [26] 

楊儀史料記載

《三國志·卷四十·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 [12] 

楊儀藝術形象

楊儀文學形象

三國志12的楊儀 三國志12的楊儀
在小説《三國演義》中,楊儀登場於諸葛亮北伐之時。馬謖拒諫失街亭一役中,身為長史的楊儀自動請纓,要前往代替馬謖保守街亭,諸葛亮亦表示贊同,可見諸葛亮頗信任楊儀。可惜楊儀未出發,街亭就已告失守。自此後,楊儀常隨在諸葛亮身邊,一起籌劃及商議軍中事務。第一百零一回中楊儀建議採用輪班分兵,以為長久北征之計,便深得諸葛亮所認同。
諸葛亮臨死前,將重要遺命及撤兵之計交由楊儀主理,並預料魏延將會造反,囑咐楊儀以錦囊之策加以應付。楊儀奉命行事,在與魏延對壘的陣前策動計謀,詐降魏延的馬岱隨即斬殺魏延。
當魏延與楊儀互相上奏攻軋時,吳太后認為“楊儀乃文人,丞相委以長史之任,必其人可用”;蔣琬亦對楊儀作出評價,指楊儀“為人雖稟性過急,不能容物,至於籌度糧草,參贊軍機,與丞相辦事多時,今丞相臨終,委以大事,決非背反之人”;董允亦認為楊儀“才幹敏達,為丞相所任用,必不背反”。 [19] 
楊儀保諸葛亮遺柩回成都後,劉禪封他為中軍師。可是楊儀卻因為不甘官位下於蔣琬,常生怨言,更説出“當初寧願投魏”的宣言。費禕向後主密陳楊儀之言,後主大怒,貶楊儀到漢嘉郡為庶民。楊儀自覺羞慚,最終自刎而死。

楊儀影視形象

楊儀影視形象
楊儀影視形象(19張)
1994年電視劇《三國演義》:孟憲禮飾演楊儀;
2010年電視劇《三國》:陳珊珊飾演楊儀;
2017年電視劇《軍師聯盟》:陳立新飾演楊儀。
2022年電視劇《風起隴西》:俞灝明飾演楊儀。 [20]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卷四十·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建安中,為荊州刺史傅羣主簿,背羣而詣襄陽太守關羽。羽命為功曹,遣奉使西詣先主。先主與語論軍國計策,政治得失,大悦之,因闢為左將軍兵曹掾。
  • 2.    《三國志·卷四十·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及至劉備為漢中王,又升任楊儀為尚書。
  • 3.    《三國志·卷四十·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先主稱尊號,東征吳,儀與尚書令劉巴不睦,左遷遙署弘農太守。
  • 4.    《三國志·卷四十·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建興三年,丞相亮以為參軍,署府事,將南行。
  • 5.    《三國志·卷四十·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五年,隨亮漢中。
  • 6.    《三國志·卷四十·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八年,遷長史,加綏軍將軍。亮數出軍,儀常規畫分部,籌度糧谷,不稽思慮,斯須便了。軍戎節度,取辦於儀。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
  • 7.    《三國志·卷四十·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十二年,隨亮出屯谷口。亮卒於敵場。儀既領軍還,又誅討延,自以為功勳至大,宜當代亮秉政,呼都尉趙正以周易筮之,卦得家人,默然不悦。
  • 8.    《三國志·卷四十·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而亮平生密指,以儀性狷狹,意在蔣琬,琬遂為尚書令、益州刺史。儀至,拜為中軍師,無所統領,從容而已。
  • 9.    《三國志·卷四十·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初,儀為先主尚書,琬為尚書郎,後雖俱為丞相參軍長史,儀每從行,當其勞劇,自惟年宦先琬,才能逾之,於是怨憤形於聲色,嘆吒之音發於五內。時人畏其言語不節,莫敢從也,惟後軍師費禕往慰省之。儀對禕恨望,前後云云,又語禕曰:
  • 10.    《三國志·卷四十·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十三年,廢儀為民,徙漢嘉郡。儀至徙所,覆上書誹謗,辭指激切,遂下郡收儀。儀自殺,其妻子還蜀。
  • 11.    《三國志·蜀書·董允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
  • 12.    《三國志·卷四十·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02-15]
  • 13.    讀書  .中華詩詞網[引用日期2014-06-01]
  • 14.    《讀通鑑論·卷十·三國》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6-21]
  • 15.    後漢演義:王子均昌言平亂 公孫淵戰敗受擒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3-24]
  • 16.    《楚國先賢傳》:儀兄慮,字威方。少有德行,為江南冠冕。州郡禮召,諸公闢請,皆不能屈。年十七,夭,鄉人號曰德行楊君。)
  • 17.    《三國志·卷四十·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亮適卒,秘不發喪,儀令禕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因與禕共作行留部分,令禕手書與己連名,告下諸將。禕紿延曰:“當為君還解楊長史,長史文吏,稀更軍事,必不違命也。”禕出門馳馬而去,延尋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覘儀等,遂使欲案亮成規,諸營相次引軍還。延大怒,(才)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延、儀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後主以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琬、允鹹保儀疑延。儀等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亦繼延後。延先至,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儀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初,蔣琬率宿衞諸營赴難北行,行數十里,延死問至,乃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 18.    《魏略》:諸葛亮病,謂延等雲:"我之死後,但謹自守,慎勿復來也。"令延攝行己事,密持喪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發喪。亮長史楊儀宿與延不和,見延攝行軍事,懼為所害,乃張言延欲舉眾北附,遂率其眾攻延。延本無此心,不戰軍走,追而殺之。
  • 19.    武侯預伏錦囊計 魏主拆取承露盤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4-19]
  • 20.    風起隴西 的全部演職員  .豆瓣[引用日期2022-06-04]
  • 21.    胡守為,楊廷福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魏晉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12.第334頁
  • 22.    《三國志》:楊儀字威公,襄陽人也。
  • 23.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三十五 蜀書五 諸葛亮傳第五》:【漢晉春秋曰:楊儀等整軍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維令儀反旗鳴鼓,若將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偪。於是儀結陳而去,入谷然後發喪。宣王之退也,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 24.    《華陽國志 卷七》:鎮西大將軍魏延與長史楊儀素不和。亮既恃延勇猛,又惜儀籌畫,不能偏有所廢,常恨恨之,為作《甘戚論》,二子不感。延常舉刃擬儀,儀涕淚交流。惟護軍費禕和解中間,終亮之世,盡其器用。
  • 25.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四十 蜀書十 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亮公文上尚書曰:"平為大臣,受恩過量,不思忠報,橫造無端,危恥不辦,迷罔上下,論獄棄科,導人為奸,狹情志狂,若無天地。自度奸露,嫌心遂生,聞軍臨至,西向託疾還沮、漳,軍臨至沮,復還江陽,平參軍狐忠勤諫乃止。今篡賊未滅,社稷多難,國事惟和,可以克捷,不可苞含,以危大業。輒與行中軍師車騎將軍都鄉侯臣劉琰,使持節前軍師徵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南鄭侯臣魏延、前將軍都亭侯臣袁綝、左將軍領荊州刺史高陽鄉侯臣吳壹、督前部右將軍玄鄉侯臣高翔、督後部後將軍安樂亭侯臣吳班、領長史綏軍將軍臣楊儀、督左部行中監軍揚武將軍臣鄧芝、行前監軍徵南將軍臣劉巴、行中護軍偏將軍臣費禕、行前護軍偏將軍漢成亭侯臣許允、行左護軍篤信中郎將臣丁鹹、行右護軍偏將軍臣劉敏、行護軍徵南將軍當陽亭侯臣姜維、行中典軍討虜將軍臣上官雝、行中參軍昭武中郎將臣胡濟、行參軍建義將軍臣閻晏、行參軍偏將軍臣爨習、行參軍裨將軍臣杜義、行參軍武略中郎將臣杜祺、行參軍綏戎都尉盛勃、領從事中郎武略中郎將臣樊岐等議,輒解平任,免官祿、節傳、印綬、符策,削其爵土。"】
  • 26.    裴松之注《三國志 卷四十 蜀書十 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臣松之以為此蓋敵國傳聞之言,不得與本傳爭審。】
  • 27.    《三國志 卷三十三 蜀書三 後主傳第三》:十三年春正月,中軍師楊儀廢徙漢嘉郡。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