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以山

鎖定
楊以山(1915年-1995年04月05日),1915年生於安徽省六安市,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轉為中共黨員。他歷任幹事、政治指導員、股長、科長、處長、辦事處主任、供給部長、西南軍區財務部副部長、昆明軍區後方勤務部副部長、西藏軍區後勤部部長、成都軍區後勤部部長等職。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參加了鄂豫皖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反“圍剿”鬥爭和紅軍長征。全民族抗戰時期,他參加了百團大戰、太行根據地反“掃蕩”和林南、温縣等戰役戰鬥。解放戰爭時期,他參與組織了洛陽、鄭州、渡江等戰役戰鬥的後勤保障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長期深入基層,跑遍了大西南各個部隊和哨所,為西南戰區的後勤建設與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是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95年4月5日因病在成都逝世。 [1] 
中文名
楊以山
出生地
安徽省六安縣
出生日期
1915年
逝世日期
1995年4月5日
入黨日期
1933年

楊以山人物簡介

楊以山少將 楊以山少將
楊以山,今安徽省六安市獅子崗鄉人。1930年,參加少年先鋒隊。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青團。1933年由團員轉為中共黨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四方面軍總部籌糧隊副隊長、擔架隊隊長、徵糧隊隊長、噶曲河兵站站長 [3]  ,參加了長征。全民族抗日戰爭時期,任抗日軍政大學供給部軍需科科長,八路軍總部直屬隊供給處處長,太行軍區第八軍分區供給處處長。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九縱隊供給部副部長,第二野戰軍衞生部供給部部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西南軍區後勤部財務部副部長,昆明軍區財務部部長、後勤部副部長,西藏軍區後勤部長,成都軍區後勤部長,成都軍區顧問,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 

楊以山人物事蹟

長征途中,楊以山一直擔負着艱難的籌備糧草重任。為了給紅一、四方面軍首腦機關籌集糧草,紅四方面軍總部成立了籌糧隊。朱文山科長兼籌糧隊長,楊以山任副隊長。作為糧草先行官的楊以山,帶着籌糧隊員們翻山越嶺,跑遍了百里藏、漢地區的村莊山寨,籌備糧草,圓滿地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徵糧任務。1936年8月,楊以山隨紅軍總部來到了草地噶曲河畔。遵照朱德總司令的指示,楊以山在這裏支起帳篷,建立兵站並任站長,配合紅三十軍一個營共300餘人,負責紅二方面軍後衞部隊供給。他組織部隊把牛羊藏在一人多高的荒草中,等待後衞部隊到來,儘量保證過草地途中每天都能吃上一點牛羊肉。
1941年到1943年,抗日民主根據地處於最艱難的年月,後勤保障工作更是困難重重。楊以山在八路軍前方總指揮部直屬隊供給處任處長,千方百計搞好生產,做好物資流通等後勤工作。糧食缺乏,就動員全體官兵開荒種地;缺少衣被,就號召、組織大家學紡紗織布;部隊沒有油吃,就在太行山區收購土特產花椒、核桃等,榨油供給部隊;沒鹽吃,就發動機關部隊在幾百裏範圍內,掃牆根土,熬成硝鹽……楊以山還組織一些同志,在根據地各口岸設立貨棧,吸引敵佔區商人進來交流物資,活躍經濟。由於部隊生產積極,楊以山領導的供給處組織得力,八路軍前方總指揮部直屬隊4000多人的吃飯、穿衣問題有了保障。
1942年5月,日軍大規模偷襲八路軍前方指揮部。彭德懷和副參謀長左權帶領指揮部及直屬隊分散突圍。時在北方局黨校高幹隊學習的楊以山和李震,奉命保護副校長、年近50歲的教授楊獻珍。面對日軍8架飛機的狂轟濫炸,楊以山和李震解下綁帶,把三人系在一起,連拖帶推着楊獻珍,左閃右躲,快速行進;當敵機飛臨頭頂轟炸掃射時,他們便卧倒隱蔽,兩個人伏在楊獻珍身上保護着。掃射完畢後,他們背起楊獻珍就跑,又翻過了幾道山坡,趟過了漳河,於夜間找到彭總指揮。楊獻珍感動得熱淚盈睡,直到晚年還與楊以山保持着聯繫。1943年10月,楊以山調任太行軍區第八軍分區供給處處長,領導分區機關部隊和羣眾積極開展大生產運動,把人稱無人區的分區所在地山西陵川變成了興旺的抗日民主根據地。
1948年9月,鄭州解放後,時任二野鄭州辦事處主任的楊以山負責把繳獲的國民黨軍隊的槍支彈藥及從太行山老區運來的軍需物資供應淮海戰役作戰部隊。淮海戰役還未結束,楊以山又開始為下一步的渡江戰役準備物資彈藥。他指揮辦事處人員深入淮河上游兩岸船家,僱了四五百條大木船,將大批武器彈藥裝上木船,順河而下,運抵安徽正陽關和蚌埠。正當人們歡呼淮海戰役勝利的時候,楊以山和他的戰友們已悄悄地把物資彈藥運到了長江沿岸。人民解放軍進駐南京後,楊以山被任命為人民解放軍軍需方面接管總代表,接管了國民黨政府南京聯勤總署軍需部門所屬各大倉庫的物資,並及時清點,供給各作戰部隊。 [4] 

楊以山人物評價

楊以山同志顧大局,守紀律,謙虛謹慎,團結同志,勤奮好學,事業心強,生活儉樸,廉潔奉公,始終保持老紅軍的光榮本色。 [1] 
參考資料
  • 1.    楊以山同志逝世,人民日報,1995-05-18,第4版.
  • 2.    安徽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鄧國寶(卷)主編,安徽省志 66 人物誌,方誌出版社,1999.08,第615頁.
  • 3.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料叢書編審委員會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料叢書 4 回憶史料,解放軍出版社,2016.08,第39頁.
  • 4.    朱貴平;蔣二明編著,開國將軍中的安徽人,新華出版社,2009.09,第233-2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