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乘虎

鎖定
楊乘虎,1971年出生,文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二級導演 [1]  ;澳門科技大學訪問教授、兼職博士生導師;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評委;中國文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委員。
中文名
楊乘虎
國    籍
中國
職    業
高校教師
專業方向
傳媒藝術理論與實務、中外電視節目創新、傳媒發展戰略、公共文化政策與服務等
職    務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評委;中國文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委員、博士生導師
任職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
職    稱
教授

楊乘虎教育背景

本科階段主修漢語言文學專業;
碩士階段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主修新聞學專業;
博士階段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主修廣播電視藝術學專業。

楊乘虎學術榮譽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評委 [3] 
中國文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委員 [4] 
中國廣播影視十佳理論人才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評審專家
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中國大學生電視節評委
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國家一級學會)副秘書長與常務理事 [2] 
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微電影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
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優秀專家
國家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專家委員會秘書長
全國文化館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
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訪問學者
澳門科技大學訪問教授、兼職博士生導師

楊乘虎擔任職務

中國視協紀錄片學術委員會第四屆副會長 [6] 

楊乘虎學術研究

致力於傳媒藝術理論與實務、中外電視節目創新、傳媒發展戰略、公共文化政策與服務等領域的研究。先後主持國家級與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地方政府和行業機構委託項目三十餘項,主要有: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點項目《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體系建設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文化產業發展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項目《文化產業與公共文化服務雙重視域下中國電視節目創新問題研究》;
國家廣電總局重點項目《中國農村廣播影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三大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北京市哲學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文娛綜合治理背景下審美風尚建設研究》;
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重點項目《文化和旅遊公共產品採購平台建設項目》《全國文化和旅遊產品網上採購交易大會制度設計》《國家公共文化雲直播審核與新媒體矩陣運營推廣項目》等。

楊乘虎學術成果

已出版各類學術著作 7 部,發表論文 60 餘篇,刊發於《新華文摘》《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現代傳播》《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5]  等權威核心期刊。
著作《中國電視節目創新研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14;
著作《中國電視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創新研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14;
著作《電視受眾美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0;
著作《廣播電視名家訪談》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09。

楊乘虎成果與獲獎

著作:
《中國電視節目創新研究》獲教育部第八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中國第九屆全國廣播影視學術著作獎一等獎;
《電視受眾審美研究》獲教育部第六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第七屆學術著作獎一等獎。
論文:
《中國電視節目創新問題之觀察與思考》獲第十二屆全國廣播電視學術論文獎(節目研究類)特等獎。
研究報告:
《北京市現代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與標準建設研究》獲北京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建設世界城市,打造東方影視之都》獲北京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教材:
《電視節目策劃學》(第二版)獲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電影:
《科學預防地震災害》獲四川電視節金熊貓獎“國際科教影視最佳製作獎”。
紀錄片:
《神秘的西夏》獲第 21 屆中國紀錄片系列片十優作品;
《長春往事》獲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讓歷史告訴未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全紀錄主題活動紀錄片二等獎;
《四有好老師》(總導演,10 集)獲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學院獎教師組特等獎;
《良師》(總導演,3 集)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紀錄頻道播出,獲嘉峪關第八屆國際短片節優秀文化類推優作品、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學院獎教師組一等獎;
《藍海中國》(總導演,12 集)央視網播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