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椰根

鎖定
椰根,中藥名。為棕櫚科植物椰子Cocos nucifera L.的樹根或樹皮。分佈於台灣、廣東南部諸島及雷州半島、海南、廣西及雲南。具有止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鼻衄,胃痛,吐瀉。
別    名
椰子皮
中文學名
椰根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初生目
棕櫚科
椰子屬
椰子
分佈區域
台灣、廣東南部諸島及雷州半島、海南、廣西及雲南
採收時間
全年均可
毒    性
無毒

椰根入藥部位

樹根或樹皮。

椰根性味

味苦,性平。

椰根歸經

歸肺、脾、肝經。

椰根功效

止血,止痛。

椰根主治

鼻衄,胃痛,吐瀉。

椰根相關配伍

治卒心痛:椰子皮燒存性,研,以新汲水服一錢。(《綱目》)

椰根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燒存性研末,每次3g。

椰根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挖取根部,或剝取根皮,洗淨,切段,曬乾。

椰根形態特徵

植株高大,喬木狀,高15-30米,莖粗壯,有環狀葉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葉羽狀全裂,長3-4米;裂片多數,外向摺疊,革質,線狀披針形,長65-100釐米或更長,寬3-4釐米,頂端漸尖;葉柄粗壯,長達1米以上。花序腋生,長1.5-2米,多分枝;佛焰苞紡錘形,厚木質,最下部的長60-100釐米或更長,老時脱落;雄花萼片3片,鱗片狀,長3-4毫米,花瓣3枚,卵狀長圓形,長1-1.5釐米,雄蕊6枚,花絲長1毫米,花葯長3毫米;雌花基部有小苞片數枚;萼片闊圓形,寬約2.5釐米,花瓣與萼片相似,但較小。果卵球狀或近球形,頂端微具三稜,長約15-25釐米,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纖維質,內果皮木質堅硬,基部有3孔,其中的1孔與胚相對,萌發時即由此孔穿出,其餘2孔堅實,果腔含有胚乳(即“果肉”或種仁),胚和汁液(椰子水)。花果期主要在秋季。

椰根生長環境

生於長熱帶地區海岸。分佈於台灣、廣東南部諸島及雷州半島、海南、廣西及雲南。

椰根相關論述

1、《開寶本草》:“止血,療鼻衄,吐逆霍亂。”
2、《本草求原》:“治夾陰風寒邪熱。”
[1-2]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