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椰心葉甲

鎖定
椰心葉甲(學名:Brontispa longissima)是金龜子科、葉甲蟲屬昆蟲,成蟲體扁平狹長,雄蟲比雌蟲略小。觸角粗線狀,黃褐色,頂端4節色深,有絨毛;觸角由基部向端部漸尖,不平截。沿角間突向後有淺褐色縱溝。頭部紅黑色,頭頂背面平伸出近方形板塊,兩側略平行,寬稍大於長。前胸背板黃褐色,略呈方形,長寬相當。具有不規則的粗刻點。鞘翅兩側基部平行,後漸寬,中後部最寬,往端部收窄,末端稍平截。中前部有8列刻點,中後部10列,刻點整齊。鞘翅有時全為紅黃色,有時後面部分甚至整個全為藍黑色。
成蟲懼光,具有一定的飛翔能力,可近距離擴散,但較慢,可在早晚飛行,白天多緩慢爬行,由於成蟲期較長,因此成蟲的危害遠遠超過幼蟲。該蟲對不健康的樹及4-5年的幼樹為害嚴重,為害部位僅限於未展開的葉內,一旦心葉展開,成蟲即分離並尋找合適的椰樹。乾旱有利於此蟲的發生。廣泛分佈或入侵熱帶。椰心葉甲每年發生3-6代,具有世代重疊現象。
2010年1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將椰心葉甲列入《中國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中文名
椰心葉甲
拉丁學名
Brontispa longissima
別    名
紅胸葉甲
椰長葉甲
椰棕扁葉甲
外文名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鞘翅目
鐵甲科 [4] 
葉甲蟲屬
椰心葉甲
亞    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Gestro,1885 [1] 
保護級別
未評定

椰心葉甲形態特徵

椰心葉甲成蟲

椰心葉甲
椰心葉甲(7張)
體扁平狹長,雄蟲比雌蟲略小。體長8-10毫米,寬約2毫米。觸角粗線狀,11節,黃褐色,頂端4節色深,有絨毛,柄節長2倍於寬。觸角間突超過柄節的1/2,由基部向端部漸尖,不平截。沿角間突向後有淺褐色縱溝。頭部紅黑色,頭頂背面平伸出近方形板塊,兩側略平行,寬稍大於長。前胸背板黃褐色,略呈方形,長寬相當。具有不規則的粗刻點。前緣向前稍突出,兩側緣中部略內凹,後緣平直。前側角圓,向外擴展,後側角具一小齒。中央有一大的黑斑。鞘翅兩側基部平行,後漸寬,中後部最寬,往端部收窄,末端稍平截。中前部有8列刻點,中後部10列,刻點整齊。鞘翅有時全為紅黃色(印尼的爪哇),有時後面部分(比例變化較大)甚至整個全為藍黑色,鞘翅的顏色因分佈地不同而有所不同。足紅黃色,粗短,跗節4節。 [2] 

椰心葉甲幼蟲

幼蟲分為幼期和成熟期。形態上具有一定的差異。幼蟲可分為3-6齡。白色至乳白色,1齡幼蟲長1.5毫米,寬0.7毫米,頭部相對較大,體表的刺較老齡的明顯,胸部每節兩側各有1根毛,腹部側突上有2根毛,尾突的內角有1個大而彎的刺,背腹緣上有5-6根剛毛。2齡幼蟲更趨近於成熟幼蟲,腹部側突比1齡幼蟲的要長,每個側突上有4根毛,分佈在端部的不同點,剛毛比成熟幼蟲的要長。前胸有8根毛,兩邊各4根;中後胸共6根毛,每邊3根,2前1後。尾突內角上的刺和1齡幼蟲的一樣不太明顯。成熟幼蟲體長9毫米,寬2.25毫米,體扁平,兩側緣近平行。前胸和各腹節兩側各有一對側突,腹9節,因8、9節合併,在末端形成一對內彎的尾突,實際可見8節。尾突基部有一對氣門開口,末節腹面的肛門有肛門褶。頭部觸角2節,單眼5個,排成二行,前3後2,位於觸角後,上顎具2齒。幼蟲的齡期可從尾突的長短來分別:1齡平均為0.13毫米,2齡0.2毫米,3齡0.9毫米,4齡0.37毫米,5齡0.45毫米。幼蟲與其近緣種的主要區別為:腹側突幾相等,腹第8節側突長小於尾突寬,兩尾突外側在基部大部分近乎平行,凹緣達到尾突氣門至端部的一半,尾突凹長寬相差無幾,中間處最寬,尾突逐漸尖細並內彎,腹第8側突比前面的短。 [2] 

椰心葉甲卵期

橢圓形,褐色,長1.5毫米,寬1毫米。卵的上表面有蜂窩狀平凸起,下表面無此結構。 [2] 

椰心葉甲蛹期

長10.5毫米,寬2.5毫米,與幼蟲相似,但個體稍粗,出現翅芽和足,腹末仍有尾突,但基部的氣門開口消失。 [2] 

椰心葉甲生活習性

成蟲懼光,具有一定的飛翔能力,可近距離擴散,但較慢,可在早晚飛行,白天多緩慢爬行,由於成蟲期較長,因此成蟲的危害遠遠超過幼蟲。該蟲對不健康的樹及4-5年的幼樹為害嚴重,為害部位僅限於未展開的葉內,一旦心葉展開,成蟲即分離並尋找合適的椰樹。乾旱有利於此蟲的發生。強風可降低寄生蜂對此蟲的控制作用,在高雨量的情況下,此蟲雖發生但並不造成危害。 [2] 

椰心葉甲分佈範圍

椰心葉甲原產地印度尼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截至2020年,椰心葉甲已入侵中國、越南、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羣島、新喀里多尼亞、薩摩亞羣島、法屬波利尼西亞、新赫布里底羣島、俾斯麥羣島、社會羣島、塔西提島、關島、馬來西亞、斐濟羣島、瓦努阿圖、瑙魯、新加坡、法屬瓦利斯和富圖納羣島、馬爾代夫、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塞舌爾、韓國和泰國。 [2] 

椰心葉甲繁殖方式

椰心葉甲每年發生3-6代,具有世代重疊現象。卵期4-6天,幼蟲期30-40天,預蛹期3天,蛹期6天,成蟲期可達220天,雌成蟲產卵前期1-2月,每雌蟲可產卵約100多粒。產於心葉的蟲道內,3-5個一縱列粘着於葉面。周圍有取食的殘渣和排泄物。 [2] 

椰心葉甲物種危害

椰心葉甲入侵名錄

2010年1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將椰心葉甲列入《中國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3] 

椰心葉甲危害植物

椰心葉甲主要危害椰子Cocos nucifera)、檳榔Areca catechu)、假檳榔Archontophoeni alexandrae)、金山葵Syagrus romanzoffiana)、省藤Calamus rotang)、魚尾葵Caryota ochlandra)、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西谷椰子Metroxylon sagu)、王棕Royston earegia)、棕櫚Trachycarpus fortunei)、大絲葵Washingtonia robusta)、卡噴特木(Carpentaria acuminata)、油棕Elaeis guineensis)、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短穗魚尾葵Caryota mi-tis)、江邊刺葵Phoenix roebelenii)、象牙椰子(Phytelephas sp.)、酒瓶椰Hyophorbe lagenicaulis)、公主棕(Dictyosperma album)、猩紅椰子Cyrtasta chysrenda)、Bentinckia nicobarica青棕Ptychosperma macarthuri)、海桃椰子(Ptychosperma elegans)、老人葵Washingtonia filifera)、海棗Phoenix dactylifera)、Lac-cospadix australasicaThrinax parviflora斐濟櫚Pritchardia pacifica)、短蒲葵(Livistona muelleri)、Gu-lubia costata紅脈棕Latania lontaroides)、刺葵Phoenix loureirii)、巖海棗(Phoenix rupicoda)、孔雀椰子(Caryota urens)、日本葵、克利巴椰子等棕櫚科植物,其中椰子為最主要的寄主。 [2] 

椰心葉甲危害方式

成蟲和幼蟲均取食椰子等寄主未展開的心葉表皮組織,形成與葉脈平行的狹長褐色條斑,心葉展開後呈大型褐色壞死條斑,有的葉片皺縮、捲曲,有的破碎枯萎或僅存葉脈,被害葉表面常有破裂蟲道和蟲體排泄物。成年樹受害後常出現褐色樹冠,嚴重時,整株死亡。幼樹和不健康的樹易受害。蟲害削弱了樹勢,使之不耐乾旱,易感病害,易遭受颱風損失。認為成蟲的歷期長,因此比幼蟲更具有破壞性。但是也有人認為幼蟲更具有破壞性,因為幼蟲對於嫩葉組織的破壞在很長時間內限制了椰樹的生長,嚴重時導致死亡。成年的椰樹每隔4-5周展開一片新葉,而幼樹卻要6-7周甚至8周才長出一片新葉,同時,幼樹心葉比成樹的要小,因此,相對於同樣數量的害蟲,幼樹遭受為害的時間要長,所以遭受損失更嚴重。 [2] 

椰心葉甲傳播途徑

各蟲態均可隨寄主種苗或其它載體通過調運遠距離傳播,也可因飛行而逐漸擴散。 [2] 

椰心葉甲防治方法

椰心葉甲檢疫措施

不從有椰心葉甲分佈的國家和地區進口寄主種苗。如必須進口的需嚴格檢疫:主要檢查未展開和初展開心葉的葉面和葉背是否有椰心葉甲危害狀及成蟲和幼蟲存在。同時檢查裝載容器如集裝箱、紙箱等箱體有無此蟲。現場未發現的,剪取帶症葉回室內檢查是否有卵。若發現蟲情,應立即處理:包括原櫃退回、燒燬和燻蒸等方式。 [2] 

椰心葉甲物理防治

由於椰心葉甲只取食未展開和初展的心葉,且產卵和化蛹也均在其摺疊的葉肉,因此可以剪除和燒燬帶症和帶蟲心葉,以降低出口數量。為了使這種措施有效,必須要一次性地大面積實施行動並且要經常性地採取這種措施。3-6年的椰樹可以承受半年失去一片葉子,但更小的椰樹卻不能,因為這樣會太大地影響它們的生長速度。雖然這種方法有一定的效果,然而花費太大並且不能很大程度地影響此蟲的種羣數量,除非成樹也採取這種措施。但有人認為,這種方式費事並且沒多少效用。 [2] 

椰心葉甲化學防治

對於椰心葉甲的化學防治,人們早期是運用硫酸煙鹼、砷酸鉛狄氏劑等,由於這些物質嚴重污染環境,對人畜毒性高,已被淘汰或禁用。人們開始運用西維因、敵百蟲和林丹等化學農藥防治此蟲。 [2] 
西薩摩亞:人們使用敵百蟲和氯氰菊脂噴椰樹心葉防治椰心葉甲,主要在幼樹上進行,每月1次。 [2] 
中國台灣:人們也用化學藥劑防治該蟲。主要用高壓動力噴霧機噴注心葉,已展開葉片不必噴施。藥劑有50%安丹可濕性粉劑、40。8%陶斯松乳油稀釋1000倍每兩個月施藥一次。 [2] 
中國香港:採取的措施是先剪除被害新葉和尚未完全伸展的新葉,在剪口處灌注殺蟲劑,常用農藥有81%馬拉松乳劑1000倍液,10%綠氰菊酯500倍液,害蟲死亡率達80-90%,用90%的敵百蟲和80%的敵敵畏1000倍液噴射亦有較好的效果,最好每隔10天噴1次,連續3次。施藥時,如果心葉未展或初展,就需要輕輕地用手把它撕開,這樣有利於藥液的附着和穿透。 [2] 
中國大陸:採用對受害植株進行地上、噴施1000倍的氧化樂果或甲胺磷溶液,將植株地面周圍直徑1.5挖開表土8-10釐米深,每株施下呋喃丹300克,以及剪除受害心葉(集中燒燬)並在切口處林灌100毫升甲胺磷(1000倍液)三者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防治,能達到100%的防效。 [2] 
澳大利亞:一般使用80%的西維因可濕性粉劑1。25克/升再加上濕潤劑如Agral、AllWet、TopWet等類產品(利於附着並穿透)噴霧。每7天噴一次,連續2次。西維因為觸殺性農藥,因此,讓藥劑噴透葉心從而接觸蟲體至關重要。對於完全展開的心葉是沒有必要噴藥的,因為椰心葉甲早已轉移。噴霧時,最好有一個梯子或有長的噴霧管以利於噴藥。由於西維因不具有殺卵和蛹的作用,因此一星期之後必須重新再噴一次,此時卵已孵化,蛹已羽化。因此,選擇殘效期長的殺蟲劑至關重要。由於椰心葉甲每年發生3代,具有世代重疊現象,因此需要全年不斷地用藥。 [2] 

椰心葉甲生物防治

世界各國對於椰心葉甲的生物防治主要集中在寄生蜂和病原微生物的應用上。寄生蜂主要是椰扁甲齧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其可寄生椰心葉甲的幼蟲和蛹,病原微生物為一種真菌—綠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其對幼蟲、蛹和成蟲的殺傷力都很強。 [2] 
  • 綠僵菌防治
侵染過程:當椰心葉甲的成蟲和幼蟲與綠僵菌的孢子接觸後,孢子馬上粘住蟲體並長出芽管伸進蟲體,在蟲體裏,孢子生長並繁殖,最後充滿整個蟲體並殺死它。整個過程需時3-5天,之後,菌絲體長到蟲體外併產生大量新的孢子。當活的椰心葉甲與被感染致死的蟲體接觸後,它們也會被感染,當它們飛到其它椰樹上時,又會感染其它同類,這樣就達到了控制椰心葉甲種羣的目的。 [2] 
防治優點:利用綠僵菌防治椰心葉甲不會傷及植物、淡水及海洋生物、土壤中的生物、其它昆蟲、鳥類、家畜和人。 [2] 
防治方法:將1小塑料袋孢子粉配成34斤溶液用揹包式噴霧器或噴槍噴射噴霧,只噴椰樹的心葉,1袋可噴大約60株椰樹。具體操作:打開塑料袋,放15-20滴清潔劑和同樣數量的水進去,關上口,用手摩擦直至孢子完全濕透。再加一些水,蓋上口,劇烈搖動,後倒入噴霧器或噴槍中,然後往噴霧器或噴槍中加水,加到2/3時,加入150毫升的洗潔精液體,然後加水直至加滿並準備噴霧。注意椰心葉甲僅生活於中心葉中,因此,噴霧整個樹冠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浪費的,將噴槍噴出的藥液調節成直線狀,直接噴射到心葉的空隙即可達到防治目的。施用一次綠僵菌孢子粉後,必須間隔6個星期(幼樹)或者3-4個月(成樹)後再噴一次,因為心葉的伸展,導致孢子無法與害蟲再接觸了。儘管孢子可以存活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但最好還是即開即用,存放的時候應該放在乾燥、陰涼的地方,不要曝曬。 [2] 
  • 寄生蜂生物防治
在椰心葉甲為害嚴重的國家或地區,如果沒有椰扁甲齧小蜂或者其寄生率很低的話,就可以考慮從爪哇或其它國家引進合適的寄生蜂品系。美屬薩摩亞的經驗表明:對於一定數量的椰心葉甲,釋放足夠數量的寄生蜂是必要的,以確保建立種羣。另外,在引種釋放之前,評價椰扁甲齧小蜂與椰心葉甲的適合性也是十分必要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