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植物類詞條編輯指南

鎖定
本指南將主要收集一些在編輯植物類詞條時會遇到的問題,為有志於編輯植物類詞條的科友提供一些關鍵性指南,以期能夠讓科友對植物類詞條的編輯有所瞭解,並能夠基本掌握植物類詞條的編輯邏輯與規範。
本指南會隨着問題的出現而隨時更新。該指南僅對此最新版本正式發佈後的百科特色詞條和優質詞條起編輯指導作用。
參考詞條:陽桃(中國植物)、斜葉桉(國外植物)、百山祖冷杉(珍稀植物)、毒麥(入侵植物)、無患子科(種以上級別)
注:本指南修訂版2022年4月15日正式生效。
中文名
植物類詞條編輯指南
服務對象
植物類詞條編輯者
詞條性質
編輯指南
目    的
規範植物類詞條
主管團隊
百科詩文社

植物類詞條編輯指南分類申請地址

分類申請地址 分類申請地址
申請地址:https://baike.baidu.com/wikitask/view?taskId=16532821
注:編輯本分類詞條請先確認自己達到百度百科4級+85%通過率,並加入百科詩文社。

植物類詞條編輯指南範圍界定

本指南所指的植物是自然中植物界中所含生物的集合,包括各門、綱、目、科、屬、種、亞種、變種、變型、品種(不含作物育成審定品種,作物育成審定品種參考<作物育成品種類詞條編輯指南>)等各級分類以及各種符合科學依據的通稱,暫不包括各分界系統中的其他界。原則上,種及種以上的各級分類可以申請特色詞條,種以下各級分類無申請特色詞條的意義,但對於有特定或廣泛研究的亞種、變種、品種等,可以申請特色詞條。
注:單種屬、單屬科等不接受特色申請(因為內容與模式種相同)

植物類詞條編輯指南詞名規範

植物類詞條編輯指南名稱確定

由於植物大多有各種各樣的別稱,一般標準名和拉丁學名的判定可以參考如下方法。
中文名和拉丁學名 確定方法
標準名
一般《植物智 [1]  有收錄的(百科上已經創建的詞)以《植物智》中文名為標準名。
一般《植物智》沒有收錄的中文名,首先以《中國自然標本館 [2]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 [11]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 [12]  等數據庫、國家權威部門(農業部、水產部、林業部)、國家級百科全書等的中文名為準 ;其次以論文期刊等文獻中使用量大的為準;再次以廣泛的英文名稱直譯為準。
拉丁學名
一般《植物智》有收錄的(百科上已經創建的詞)以《植物智》學名為準。
一般《植物智》沒有收錄的,以《植物名錄》(The Plant List) [3]  、《世界植物在線》(powo) [13]  、《國際植物名稱索引》(ipni) [14]  等為準。
備註
對於存在爭議的標準名和學名,應該結合上述幾種植物數據庫共同判斷(至少3>2);對於存在特殊在學術界上存在爭議的,且先以《植物智》為準,例如鵝觀草屬(國外稱為披鹼草屬)。
對於存在爭議較大的標準詞和學名,應該於《百科詩文社-植物小組》QQ羣討論確定以後,再編輯。

植物類詞條編輯指南學名規範

植物的學名由拉丁名+命名者構成,其中,種名由屬拉丁名+種拉丁名+命名者 三部分構成,屬拉丁名種拉丁名需要斜體;變種、亞種、變型的拉丁名需要斜體。栽培品種單引號中的部分不需要斜體,具體見下方詳細説明。
(一)種及種下分類單元詞條
物種的亞種(subsp./ssp.)、變種(var.)、變型(f.)、品種(cv.或單引號標註)與物種名不同,而拉丁名學名已經説明該種的屬性,故標準名不需要額外加括號註明其為亞種等。
(二)種上分類單元詞條
種上分類單元詞條的拉丁學名編寫規範以“屬”為界,屬及屬下分類單元詞條的拉丁名需要斜體,屬上分類單元詞條拉丁名不需要斜體,正體即可。
屬及屬下分類單元詞條的拉丁學名 示例
植物名
屬性
拉丁學名
Ser. Acanthocalyx Bitter
Sect. Andromonoscum Bitter
亞屬
Subgen. Siphisia (Rafin.) Duchartre
Clematis L.
圓柏屬多個物種的統稱
Juniperus spp.

植物類詞條編輯指南詞條結構

植物類詞條編輯指南名片

名片包含義項概述、信息欄、概述圖四部分。
  • (一)義項
原則:
1)使用最能展現詞條特點的描述性短語;
2)字數不易過多,簡潔明瞭,客觀真實。
詳細方案:
植物類詞條需要使用正確的義項,具體如下:
種及種下分類單元詞條
詞條名類別
模板
示例
變種、亞種、變型、品種、栽培型等種以下詞條
XX科XX屬植物XX(種是什麼就寫什麼)的XX(品種、變種、亞種等)弄不清楚的直接寫“XX科XX屬植物”
薏米“禾本科薏苡屬植物”或“薏苡屬薏苡下的變種”
沙田柚:“芸香科柑橘屬植物柚的栽培型”或“芸香科柑橘屬植物”
XX科XX屬植物(弄不清楚的寫已知的某一分級下的植物)
芸香科柑橘屬植物
種上分類單元詞條
詞條名類別
模板
示例
XX(上一級)下的一X(詞條名)或者按照屬的模板寫上兩級
XX屬下的一組
茄組“茄屬下的一組”或“茄科茄屬下的一組”
XX屬下的一亞屬
管花亞屬“馬兜鈴屬下的一亞屬”或“馬兜鈴科馬兜鈴屬下的一亞屬”
XX科下的一屬
鐵線蓮屬“毛茛目毛茛科下的一屬”或“毛茛科下的一屬”
XX科下的一族
茄族“茄科下的一族”或“茄目茄科下的一族”
XX科下的一亞科
圓柏亞科:“柏科下的一亞科”
XX目下的一科
無患子科:“無患子目下的一科”
XX目下的一亞目
薔薇亞目:“薔薇目下的一亞目”
XX綱下的一目
紅豆杉目“松杉綱下的一目”或“裸子植物門松杉綱下的一目”
XX綱下的一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雙子葉植物綱下的一亞綱”或“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下的一亞綱”
XX門下的一綱
松杉綱裸子植物門下的一綱
植物界下的一門
裸子植物門植物界下的一門
注:種以上分辨不清時,義項可以寫成“植物分類法中的一級”或就已知的信息編寫義項,合理即可。
  • (二)概述
原則:
1)內容上:對某一類羣的重要識別性狀進行概括性介紹,使讀者可以快速瞭解到該植物的形態特點,與正文無大段重複內容;
2)語言上:使用專業性術語文字對這一植物類羣的重要鑑別特徵進行描述,無需添加修飾性成分,內容可來源於各目錄下正文內容的概括,字數以100~300字左右為宜,無多餘空格、錯別字、錯誤標點等編寫問題。且每個重要信息都需要有參考資料。
詳細方案:
種及種下分類單元詞條
段落
相關性
要求
第一段
(必須)
題頭為定義性描述,統一使用以下格式:XX(學名:XXXX)是X科、X屬的XX,依次寫出標準中文名、拉丁學名、科屬、定義(如一年生草本植物、喬木等)。還應簡要介紹植物的形態特徵(枝、葉、花、果等)、分佈範圍、生長環境等。
“示例:大別山冬青(學名:Ilex dabieshanensis K. Yao & M. B. Deng)是冬青科、冬青屬植物。”
第二段
(可選)
可簡要介紹該植物具有的主要價值意義或影響。如:①主要價值(入侵植物可簡要介紹物種的危害)。②入侵植物可添加列入《中國入侵植物名單》或《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等內容。(示例:毒麥)。③珍稀植物可簡要添加保護最高級別等內容(示例:百山祖冷杉)。
種上分類單元詞條
段落
相關性
要求
第一段
(必須)
題頭為定義性描述,統一使用以下格式:XX(學名:XXXX)是XX(上一級)下的一X(詞條名),依次寫出標準中文名、學名、定義(如“紅豆杉科下的一屬”等)。還應簡要介紹該分類單元物種共性的形態特徵(枝、葉、花、果等)、分佈範圍、物種數量等。
“示例:鐵線蓮屬(學名:Clematis L.)是毛茛科下的一屬。”
第二段
(可選)
可簡要介紹該分類單元物種具有的主要價值意義或影響。如:①該分類單元物種的主要價值。②如該分類單元多個物種為珍稀植物,可簡要補充一下列入XX保護名錄的物種數量。
  • (三)基本信息欄
原則:
1)按照詞條分類對詞條結構化內容進行正確填寫,保證信息完整準確;
2)對植物保護等級等存在變更的內容及時更新完善。
詳細方案:
植物分類按植物官方網站"植物智"的被子植物分類系統分類。
1)選擇相應模板,依次為自然——生物——植物,填寫各級分類中文名稱至本級分類,各分類名稱只需填寫中文名。亞門、亞綱、亞目、亞科、族、亞族、亞屬、亞種、變種和變型的植物詞條根據有無情況填寫;
2)對物種詞條,亞種填寫該物種所有的亞種數量,對種以上各級分類詞條,從本級的下一級開始直至種,均填寫所包括的各級分類的數量,例如木蘭科,屬填寫18屬,種填寫約335種,無需填寫亞種。亞種以下可自行選擇是否填寫。亞門、亞綱、亞目、亞科、亞屬及族和亞族,可自行選擇填寫。
3)最後添加“命名者及年代”項,命名者及年代按“命名人,年代”的格式填寫,對栽培品種,一般難以查明其命名者及年代,故不作要求。所有項目植物共計10項,門、綱、目、科、屬添加內鏈,而本詞條名不加內鏈。
4)保護級別或瀕危等級根據IUCN或我國相關部門認證的級別進行填寫,或參考相關類羣文獻建議的瀕危等級,同時附相關參考資料。
  • (四)概述圖
原則:能夠完整展現特定植物形態的圖片;
詳細方案:
1)詞條的概述圖不能有水印、網址,並且質量要較好,大小適中,畫質清晰。圖片清晰美觀,無拉伸、扭曲等不適內容,優先使用高清彩色圖,若滅絕珍稀物種無彩色配圖,也可考慮標本圖(僅限無彩色配圖物種);
2)概述圖不可與正文圖片重複,如果只有一張合適圖片,優先放在概述圖位置;
3)圖片應能最大程度展示特定植物生境、體態以及細節特徵;
4)概述圖需補充參考來源,可將參考資料附於信息欄「拉丁學名」或「中文名」處。

植物類詞條編輯指南正文

  • (一)目錄結構
1、種及種下分類單元詞條
種及種下分類單元詞條 編輯規範
一級目錄
二級目錄
編輯要點
關聯性
備註
植物學史
根據內容合理歸納總結,2-6個字為宜
原則:介紹該植物的物種進化、分化歷史和分佈區域改變,發現史和命名史,不同年代的分類變化,人類種植史。對已滅絕植物,可以介紹其滅絕歷史。(示例詞條:玉蜀黍
詳細方案:內容過較多時,可按照時間發展脈絡總結歸納重點變遷信息即可;
——
形態特徵
根據內容合理歸納總結,2-6個字為宜
原則:介紹該植物各部位特徵,可從枝、花、葉、果等幾方面介紹,包括數量性狀和質量性狀,如形狀、顏色、長寬等;如果還有顯微特徵,則必須分開描述。
詳細方案:可採用表格的形式對植物各部位特徵進行梳理,依次填寫部位名稱、部位特徵、圖片等內容;亦可採用二級標題的方式歸納小標題,梳理特徵。
——
近種區別
/
介紹該植物與近緣種的形態鑑別特徵、產地生境差異等的區別。
——
生長環境
根據內容合理歸納總結,2-6個字為宜
原則:介紹該植物適宜生長的環境等生態因子,包括地理(海拔)、地形(林區、丘陵、沼澤等)、氣候(温度、濕度、光照、土壤等)、伴生羣落等。
詳細方案:若內容豐富詳細,可使用加粗小標題進行歸納梳理;具體內容編寫不可直接大段摘抄參考資料,對於過於專業的內容可適當進行總結改寫,使文字更加通俗易懂。
「生長環境」和「分佈範圍」合併後仍視為兩個一級目錄。
分佈範圍
/
原則:介紹或羅列該植物在世界和中國的分佈區域或經緯度分佈範圍;可適當補充分佈圖。
詳細方案:若「生長環境」和「分佈範圍」內容較少,兩者內容較為連貫,可合併為一級目錄「產地生境」進行編寫。
生長習性
/
原則:介紹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包括特殊的生長機制、長勢和壽命等。
詳細方案:編寫內容較豐富時,可適當總結歸納,運用加粗小標題,設二級目錄分段説明;當花果期描述只有一句話時,可以放到形態特徵目錄下,如“花期3-5月,果期6-8月。”等描述。(示例詞條:伊犁絹蒿吉首蒲兒根天山假狼毒
(未栽培物種)必備
繁殖方法
/
原則:介紹該植物的播種、扦插(葉插、苗插、枝插)、分株(分根、分鱗莖)、嫁接、壓條、組培等繁殖方法。詳細方案:遇到複雜的大段內容時,可用加粗小標題進行拆分;「繁殖方法」內容較多時,「栽培技術」內容有一句話,且這一句話和「繁殖方法」有明顯連貫性時,可以將這一句話放到「繁殖方法」目錄,反之則置於「栽培技術」目錄下。
當「繁殖方法」和「栽培技術」內容有連貫形或者內容少於100字時,可合併設置一級目錄:「育植技術」。不拘泥於哪一種目錄,根據內容豐富度、連貫性等靈活處理。
栽培技術
/
原則:介紹植物栽培過程及應注意的問題,通常應採用該植物的栽培(包括研究性栽培)。包含:選地、整地、栽植(移栽)、撫育(養護)、採收等內容。
詳細方案:「繁殖方法」和「栽培技術」在內容上存在明顯連貫性則將「繁殖方法」作為「栽培技術」的一部分內容,如果“苗期管理”和「繁殖方法」在內容上存在明顯連貫性則將其置於「繁殖方法」目錄下,反之則置於「栽培技術」目錄下。
病蟲防治
可設為「病害」和「蟲害」二級目錄
原則:介紹植物可能會遇到的病蟲害類型及防治辦法。
詳細方案:優先使用表格的形式,羅列植物的主要病蟲害,並填寫相應的病害特徵和防治方法,內容的選取應更加通俗易懂,無需對用藥用量等專業內容進行過多細節描述;
一級目錄名可根據內容靈活設置:如
1.「病害防治」(只有病害);
2.「蟲害防治」(只有蟲害);
3.「獸蟲防治」(既有蟲害和又有獸害)
4.「災害防治」(其他情況,如有可能還涉及自然災害)。
下級分類
/
原則:羅列該級分類單元以下的下級分類,如亞種、變種、變型、品種等。
詳細方案:1.內容可以用哪個表格模塊展示,分別介紹「下級分類」的形態、產地、生境、價值等內容;2.編寫內容較豐富時,可適當總結歸納,運用加粗小標題,設二級目錄分段説明。
如只有1類下級分類,可靈活設置一級目錄名稱:如
1.「主要變種」(只有變種);
2.「主要亞種」(只有亞種);
3.「主要變型」(只有變型);
4.「主要品種」(若是有培育品種)。
主要價值
/
原則:介紹該植物的研究價值、觀賞價值、經濟價值、食用價值、生態價值和藥用價值等。
詳細方案:1.遇到複雜大段專業文字時,可適當概括,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進行梳理;2. 藥用價值方面:鑑於醫藥類相關知識的准入門檻較高,在編寫相關內容時更加要求客觀權威,可簡述其藥用價值即可,無需介紹藥用方法;
(入侵植物)可選
保護現狀
/
原則:對列入中國省級、國家級或國家級以上其他保護計劃的植物,依據實際情況介紹保護級別、種羣現狀、瀕危原因、保護措施等相關內容。
詳細方案:編寫內容較豐富時,可適當總結歸納,運用加粗小標題,設二級目錄分段説明。
(珍稀植物)必備
保護級別
羅列國際或產地國對該植物劃定的級別、列入的保護計劃,如: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瀕危(EN)。 [10]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 )——附錄Ⅰ。 [10]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Ⅱ級。 [12]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極危。 [15] 
種羣現狀
介紹該植物的種羣現狀,如數量、分佈現狀。
瀕危原因
介紹該植物瀕危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
保護措施
介紹該植物在其產地國的保護措施,包括科學研究、頒佈法令、建立保護區及其他整治行動等。
物種危害
/
原則:介紹入侵植物對被入侵地帶來的生態環境、經濟生產上的危害。
詳細方案:1.入侵物種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公佈的《中國自然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或《中國外來入侵物種信息系統》為準,在概述中標註列入的時間和批次,並附上參考資料;2.若非中國外來入侵物種,但國內有參可佐證物種對其它國家造成危害,普遍意義上被認為是入侵物種,可以作為詞條多樣性內容編寫此模塊;3.整體介紹入侵物種引發的各類危害即可,內容需要適當歸納總結,有多種危害時可用加粗小標題進行分類,無需進行過多細節描述;
(外來入侵)必備
防治方法
/
原則:對外來入侵植物,介紹對該植物的防治方法,如人工、物理、化學、生物等。
詳細方案:編寫內容較豐富時,可適當總結歸納,運用加粗小標題,設二級目錄分段説明。
(外來入侵)必備
滅絕原因
/
原則:類似瀕危原因,介紹該該植物滅絕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
詳細方案:編寫內容較豐富時,可適當總結歸納,運用加粗小標題,設二級目錄分段説明。
(滅絕植物)必備
植物文化
/
原則:介紹花卉的花語,與植物有關的典故和植物的文化意象等內容。
詳細方案:1.梳理歸納該植物有意思且有權威出處可考證的文化內容;2.若該植物有多方面的文化相關內容,可適當總結歸納,運用加粗小標題,設二級目錄分段説明;各部分內容應使用簡潔文字進行描述。
——
其他
/
根據物種的特點自行擬定。如果還有緊密圍繞該植物的有意義的內容,如“植物趣聞”,也可以根據編輯要求適當添加目錄。
——
特色要求
植物學史
形態特徵
近種區別
生長環境
分佈範圍
生長習性
繁殖方法
栽培技術
下級分類
主要價值
保護現狀
物種危害
防治方法
滅絕原因
植物文化
特色詞條編輯標準:≥5個一級目錄(≥3強+1中),內容儘可能全面豐富。
優質要求
植物學史
形態特徵
近種區別
生長環境
分佈範圍
生長習性
繁殖方法
栽培技術
下級分類
主要價值
保護現狀
物種危害
防治方法
滅絕原因
植物文化
優質詞條編輯標準:≥4個一級目錄(≥3強),內容儘可能全面豐富。
2、種上分類單元詞條
種上分類單元詞條 編輯規範
一級目錄
編輯要點
關聯性
備註
植物學史
介紹該分類單元首次建立時間(發現史和命名史)、分類學史、起源和分佈區域改變,不同年代的分類變化,如人類種植史。對已滅絕的分類單元,可以介紹其滅絕歷史。
——
形態特徵
介紹該分類單元物種共性的各部位特徵,可從枝、花、葉、果等幾方面介紹,包括形狀、顏色、量度等。當下級分類數量較少時,可以分別羅列各個下級分類的形態特徵。
——
近X區別
介紹該分類單元物種與近似分類單元的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等的區別。
X表示不同的分類單位,如:
1.分類單位為「屬」時,目錄名為「近屬區別
2.分類單位為「科」時,目錄名為「近科區別」,依次類推。
生長環境
關於種上分類單元詞條,優先編寫對應分類單元的共性的生長環境;無法找到共性的生長環境,可以補充模式種的生長環境,列舉幾個具有代表性下級物種的生長環境,用其他強相關目錄代替生長環境。
——
分佈範圍
介紹或羅列該分類單元物種在世界和中國的分佈區域或經緯度分佈範圍;可適當補充分佈圖。
——
生長習性
介紹該分類單元物種的共性生物學特性(包括特殊的生長機制、長勢和壽命等),介紹多個代表物種生物學特性。
——
繁殖方法
介紹該該分類單元物種的共性繁殖方法,介紹多個代表物種的繁殖方法,詳細編寫方法同上述「種及種下分類單元詞條」的編輯要求。
——
栽培技術
介紹該分類單元物種的共性的栽培技術,介紹多個代表物種的栽培技術,詳細編寫方法同上述「種及種下分類單元詞條」的編輯要求。
——
病蟲防治
羅列該分類單元物種的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介紹多個代表物種的病蟲防治,詳細編寫方法同上述「種及種下分類單元詞條」的編輯要求。
——
下級分類
先介紹該分類單元詞條的下級分類數量,再羅列下級包含的全部類羣,可採用表格的形式進行梳理展現,只編輯到下一級即可。
如:「科」類詞條,需列出下級分類「屬」,但不能只列出「亞科」,以此類推(能全面列出物種最基本單元「種」更好)。當該分類單元詞條的下級分類含有≥50「種」時,可只列出中國分佈的「種」。(示例詞條:無患子科馬鞭草科
——
主要價值
介紹該分類單元物種的共性的主要價值,介紹多個代表物種的主要價值,詳細編寫方法同上述「種及種下分類單元詞條」的編輯要求。
——
保護現狀
羅列該分類單元物種列入國際或產地國保護名錄的物種數量。詳細編寫方法同上述「種及種下分類單元詞條」的編輯要求。(示例詞條:蘇鐵屬
——
滅絕原因
類似瀕危原因,介紹該分類單元物種滅絕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
——
植物文化
介紹該該分類單元物種的共性植物文化,介紹多個代表物種的植物文化,詳細編寫方法同上述「種及種下分類單元詞條」的編輯要求。
——
其他
根據物種的特點自行擬定。如果還有緊密圍繞該分類單元詞條的有意義的內容,如“植物趣聞”,也可以根據編輯要求適當添加目錄。
——
特色、優質要求
植物學史
形態特徵
近種區別
生長環境
分佈範圍
生長習性
繁殖方法
栽培技術
下級分類
主要價值
保護現狀
滅絕原因
植物文化
特色詞條編輯標準:≥5個一級目錄(≥4強),內容儘可能全面豐富。
優質詞條編輯標準:≥4個一級目錄(≥3強),內容儘可能全面豐富。
  • (二)圖片圖冊
原則:
1)選用和正文講解內容相關的配圖;
2)圖片選用無重複,清晰美觀,無水印、網址等宣傳性內容。
詳細方案:
1)正文圖片不能少於5張,可以設置圖冊也可以單列。圖片質量要較好,大小適中,畫質清晰;
2)原則上使用彩色圖片,實在找不到時,可使用標本圖代替。
  • (三)內鏈
原則:
當正文模塊中的內容另有一個詞條進行系統講解時,可在模塊下方添加對應主詞條內鏈,實現內容跳轉;
詳細方案:
1)有主詞條的正文內容可大致概括該模塊的主要內容,完成編輯梳理,保證基本框架和重點信息的完整即可;
2)需要在正文目錄的二級標題下方標明主詞條名,並添加內鏈。
  • (四)參考資料
原則:
1、優質詞條參考資料覆蓋率應>50%,特色詞條應>70%;
2、參考資料不應該來源單一,特色詞條至少有3條有效來源不重複的參考資料,所有目錄下的內容都要有有效的參考資料佐證;
3、參考資料與適用範圍並非嚴格對應關係,在編寫時按照優先級排序範圍進行查詢即可,當內容出現矛盾時,以優先級高的資料為準;
詳細方案:
優先級排序:
A級
數據庫名稱
適用範圍
植物智 [1] 
中文名、拉丁學名、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等
中國自然標本館 [2] 
中文名、拉丁學名、圖片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 [11] 
中文名、拉丁學名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 [12] 
中文名、拉丁學名
植物名錄(The Plant List) [3] 
中文名、拉丁學名
世界植物在線(POWO) [13] 
中文名、拉丁學名、圖片、分佈圖(藏南那塊地圖有問題,需注意)
國際植物名稱索引(IPNI) [14] 
中文名、拉丁學名
Flora of China(FOC) [4] 
中文名、拉丁學名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 [5] 
中文名、拉丁學名、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等
中國植物圖像庫 [6] 
中文名、拉丁學名、圖片
中國植物圖聯盟 [17] 
圖片
中國數字標本館 [7] 
標本圖
中國外來入侵物種信息系統 [8] 
入侵植物收錄情況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10] 
保護現狀、分佈範圍、分佈圖等
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bif) [16] 
拉丁學名、分佈圖
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 [15] 
珍稀植物的保護級別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信息系統 [9] 
珍稀植物的保護級別(注:該網站顯示的IUCN保護級別實際指的是《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名錄的保護級別)
B級
類別
示例
適用範圍
核心學術期刊、論文
1)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Taxon、Botanical Journal of Linnean Society、Taxon、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Phytotaxa、Nordic Journal of Botany、PhytoKeys、《植物研究》、《廣西植物》、《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植物學報》等;
分類處理栽培方法
2)《北方園藝》等。
——

植物類詞條編輯指南通用要求

植物類詞條編輯指南字數要求

每個特色詞條的正文字數至少1000字以上。對於多種植物的複合、統稱和通用名稱的定義性説法(如:藍莓),此類特色正文字數不少於3000字。

植物類詞條編輯指南注意措辭

  • 不直接複製新聞內容
百度百科的內容應該是對資料的彙編,而非新聞的簡單聚合。當使用新聞作為內容來源時,需要把新聞的內容改寫為符合百科規範的文字。
  • 修改立場性、主觀性描述
  1. “我國”修改為“中國”,“國內”改為“中國以內”,“國外”可修改為“中國以外”,有時可用“世界”代替。
  2. 去除主觀用語,如:“據我們觀察……”、“美麗的XXX……”,需要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去介紹,強語氣但非引用的標點如“!”、“?”等也是屬於主觀性表述。
  • 修改時效性描述
給出統計數據時,需標記數據發佈時間,如“到XX年底”,“截至XX年”等等。若無法找到數據發佈時間,可以在數據前註明具體的數據引用日期,以方便讀者查找數據來源和統計時間,使詞條內容更加嚴謹。

植物類詞條編輯指南正文排版

  • 目錄結構
如果一個一級目錄下每個二級目錄都只有幾行內容,這些二級目錄可以直接修改為粗體以免影響閲讀(例如,播種繁殖:於9月採集種子......)。
  • 空白空格
圖片光標可移至段落最前面,以避免出現無意義空格。目錄和圖文之間不要存在無意義的空白和空格,圖片存在留白過多(圖寬:文寬≥2:1),此時要考慮是否需要這麼多圖片以及圖片加的地方是否文字太少,需要把這兩種情況的圖片移動到其他位置下或刪除。
  •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建議使用紙質資料、權威媒體的新聞報道。著作、期刊、視頻、外網等無法直接查閲的參考資料,請根據評審要求到指定帖子佐證。
以下幾種常見情況的參考資料是不能作為詞條內容的有效參考資料:
  1. 微博、博客、論壇、文庫、知道、貼吧、論壇、豆瓣等及各類用户可編輯的百科(如維基百科、搜狗百科、互動百科等)。
  2. 商業網站如公司、廣告、售賣性質的站點等,如淘寶、京東、亞馬遜等。
  3. 帶有免責聲明,文章註明來源網絡或未知。(注:部分知名網站有免責聲明,如新華網、鳳凰網部分新聞頁面會註明免責,一般情況下可以使用,如果是轉載新聞,建議儘量找到最原始來源。)
  4. 其他廣告彈窗較多、內容直接複製百科或網絡(網站沒有註明來源哪裏)等不知名、不可靠網站。用户個人從源網站下載又上傳到視頻分享網站(如優酷、土豆、音悦台等)的視頻。

植物類詞條編輯指南細節規範

  1. 不使用半角符號(除學名)。當連續多段內容都來自同一參考資料時,可以僅在引用的最後使用角標。
  2. 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詞條內大部分地方為中文標點【英文括號“()” 、豎版括號“「」” → 中文括號 “()”;英文逗號“,” → 中文逗號“,”)】,但小數點(1.1 → 1.1)、序號等地方為英文標點。
  3. 當詞條中使用字母或數字時,使用半角的字母和數字。可添加千位分隔符,但不作要求。
  4. 度量衡一般應採用國際單位制;其他單位制的單位,應換算成國際單位制。且全文應統一單位書寫(如全文統一使用單位“米”或統一使用“m”)。
  5. 根據國內外論文的寫作規範,參考資料的角標建議放在句尾標點的左側;在表格中,若為整體添加參考資料,可另起一行書寫。
  6. 全文應儘量使用中文。在中文環境中,若一些用詞的英文比中文翻譯更加常用,或一個事物沒有中文名稱時,可以使用英文。若是翻譯的地名、人名和其他一些專用名詞,如果沒有詞條不能加內鏈時請標註原文。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