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棲霞寺重新佛殿勸化文

鎖定
《棲霞寺重新佛殿勸化文》是明代詩人李贄創作的一篇古文。
作品名稱
棲霞寺重新佛殿勸化文
作    者
李贄
創作年代
明代
出    處
《焚書》
作品體裁
古文

棲霞寺重新佛殿勸化文作品原文

竊惟六度萬行,以佈施為第一;三毒五戒,以貪毒為最先。蓋緣眾生以財為命,苟未能真知性命所在,則財未易施也。佛憫此故,乃呼而告之曰:“爾等當皈依自心三寶,勿貪世寶也。何謂三寶?皈依佛,兩足尊,此佛寶也;皈依法,離欲尊,此法寶也;皈依僧,眾中尊,此僧寶也。三寶一心,靡求不應。故有能獻華供我,我知是人必能睹佛世界,坐寶蓮花,見佛成道;有能喜舍一笠,我知是人必能成就慧業,無始習氣,頓然冰消。”
噫嘻。佛豈有誑語乎,人特不信爾。所以者何?蓋以因果之説尚未明瞭,輪迴之語猶自生疑故也。夫因果之説,種桃之喻也。種桃得桃,必不生李;種李得李,必不生桃。投種於地,寧有僭乎?輪迴之語,因果之推也。果必有因,因復為果;因必生果,果仍為因。如是循環,可思議乎?由此觀之,報施之理,感應之端,可以識矣。自種自收,孰能與之?自作自受,孰能御之?但舍一文,決不虛棄,如其未曾,請從此始,種德君子當知所發心矣。
棲霞寺住持僧清柏,舊曾謀於雲谷老宿,欲大新佛殿未果。今平湖陸公既已發疏募諸學士大夫,人成斯舉矣,餘復何言?不過發明因果大義,獨與一二信心道人共結良因爾。異日金碧騰輝,照映山谷,經聲自天而下,老稚扶攜,繞殿三匝,拜舞歡呼,共祝今皇億萬萬歲壽,十方讚歎,皆曰“某州某鄉某善男子善女子等信施某某等”,餘知爾某等功德非細也。 [1] 

棲霞寺重新佛殿勸化文作者簡介

李贄(1527年~1602年),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原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贅,號宏甫,又號卓吾,又別號温陵曙上等。泉州晉江(今屬福建)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舉人,不應會試。歷任共城知縣、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麻城。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雜婦女,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被誣,下獄,死在獄中。著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等。 [2] 
參考資料
  • 1.    李贄.焚書-續焚書:嶽麓書社,1990年
  • 2.    劉青文主編.中國古代詩歌散文鑑賞:北京教育出版社,2013.05: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