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棘腹蛙

鎖定
棘腹蛙(學名:Quasipaa boulengeri)是叉舌蛙科、棘胸蛙屬的兩棲動物。頭寬大於頭長;吻端圓,吻稜略顯;鼻孔位於吻眼之間;鼓膜略顯;犁骨齒短;舌橢圓形,後端缺刻深。前肢短;雄蛙前臂極粗壯;指略扁,指端圓球狀;原拇指發達,關節下瘤甚明顯;內掌突大卵圓形,外掌突窄長。後肢肥壯;脛長超過體長之半;趾端圓球狀;趾間幾乎全璞;內蹠突窄長,無外蹠突。皮膚粗糙。體背部長形究排列成縱行,其間有許多小圓疣或細小痣粒。雄蛙胸、腹部滿布大小肉質疣,每個疣上中央有1枚黑刺;雌蛙腹面皮膚光滑。生活時體色隨環境和年齡有深淺的變異。背面多為土棕色或棕黑色;四肢背面黑色橫紋較清晰。腹面紫肉色,咽喉部及股部有深色雲斑。
棘腹蛙生活在海拔400-1900米森林茂密的山溪瀑布下或山溪水塘邊的石上。成蛙食物以昆蟲為主。在整個攝食過程中,棘腹蛙的行為可表現為靜止、跳躍、轉向、捕食、侵佔、驅趕、打鬥、爬行。棘腹蛙分佈於中國山西、陝西、甘肅、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湖北、湖南、江西、廣西,可能分佈於越南。 [1] 
(概述圖參考來源: [2] 
中文名
棘腹蛙
拉丁學名
Quasipaa boulengeri
別    名
梆梆魚、石蛙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兩棲綱
亞    綱
滑體亞綱
無尾目
亞    目
參差型亞目
叉舌蛙科
亞    科
叉舌蛙亞科
棘胸蛙屬
棘腹蛙
亞    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Günther,1889
保護級別
瀕危(EN) IUCN標準 [1] 
英文名稱
Spiny-bellied Frog

棘腹蛙動物學史

1889年Günther在湖北宜昌首次發現棘腹蛙後,Boulenger在四川汶川縣採到棘腹蛙標本,定名為“新種”Paa tibetanus ,1920年將棘腹蛙作為棘胸蛙(Paa spinosa)之同物異名。1932年徐錫範等將峨眉山及灌縣所採的棘腹蛙標本認為是Paa tibetanusPaa tihetanus為棘腹蛙的同物異名,該訂正已被中國國內學者費梁等所採納。 [4] 

棘腹蛙形態特徵

  • 成體
棘腹蛙
棘腹蛙(5張)
雄蛙體長90毫米,雌蛙體長98毫米左右。頭寬大於頭長;吻端圓,略突出於下唇,吻稜略顯;鼻孔位於吻眼之間,眼間距與鼻間距幾乎等寬;鼓膜略顯;犁骨齒短,呈“丷",自內鼻孔內側向中線傾斜,齒列後端間距窄;舌橢圓形,後端缺刻深。 [5] 
前肢短,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雄蛙前臂極粗壯;指略扁,指端圓球狀;第一指長於第二指與第四指幾乎等長;第二指兩側及第三指內側具緣膜;原拇指發達,關節下瘤甚明顯;內掌突大卵圓形,外掌突窄長。後肢肥壯,前伸貼體時跗關節達眼部,左、右跟部僅相遇;脛長超過體長之半;趾端圓球狀;第一、第五趾遊離側緣膜發達達蹠基部;趾間幾乎全蹼,第四、第五蹠間蹼超過蹠長之半;關節下瘤明顯;內蹠突窄長,無外蹠突;跗褶清晰,超過跗長之半。 [5] 
皮膚粗糙。體背部長形究排列成縱行,其間有許多小圓疣或細小痣粒,其上均有小黑刺,頭部、體側及四肢背面有分散的大小黑刺疣,後者有膚稜;枕部有橫膚溝;顳褶甚粗厚。雄蛙胸、腹部滿布大小肉質疣,每個疣上中央有1枚黑刺,有的個體股、脛腹面也有分散的小刺疣;雌蛙腹面皮膚光滑。 [5] 
生活時體色隨環境和年齡有深淺的變異。背面多為土棕色或棕黑色;上、下唇緣有深棕色或黑色縱紋;兩眼間多有一黑色橫紋;有的個體背部有不規則的黑斑;四肢背面黑色橫紋較清晰。腹面紫肉色,咽喉部及股部有深色雲斑。 [5] 
  • 第二性徵
雄蛙胸、腹部滿布大小刺疣,有的個體股、脛腹面亦有小刺疣;前臂極粗壯,內側3指有黑色錐狀刺;有單嚥下內聲囊,聲囊孔大,長裂狀;背面有兩條紫色雄性線,腹面缺如。 [5] 
卵徑4毫米左右,動物極灰棕色,植物極乳黃色,卵膠膜3層,卵間以外層膠膜彼此貼連,以數十粒連成串狀似葡萄,也有個別卵為單粒狀。 [5] 
  • 蝌蚪
中國湖北利川第36-38期的蝌蚪全長平均51.9毫米,頭體長約18.6毫米,尾長為頭體長的179%。生活時背面黃棕色或棕褐色,有的個體有深色小斑點,尾部更清晰;體尾交界處有一個黑橫斑,尾肌前上方有2-3個深色橫斑;腹面色淺。跗足長4.6毫米(第38期)時,頭體長19毫米,體高為頭體長的34.4%;尾長几乎為頭體長的179%,尾肌發達,尾鰭後部較高,尾末端鈍尖。吻端圓,鼻孔位於吻眼之間,眼位於頭背側;出水孔位於體左側;肛管寬,無遊離管,肛孔大,斜開於下尾鰭基部右側。口較小,下唇乳突兩排,外排自口角至下唇緣,乳突小而密,參差排列,內排乳突大而疏,副突多;唇齒式一般為Ⅰ∶4+4/1+1∶Ⅱ,有為Ⅰ∶3+3/1+1∶Ⅱ;角質頜略強。身體全長約56毫米(第42期)時,跗足長11毫米左右,四肢已發育完好;尾長約33毫米時,唇齒及角質頜消失,兩眼間黑橫紋及枕後橫膚溝出現,背部縱膚稜極清晰,四肢背面深色橫紋明顯,指、趾關節下瘤和趾蹼與成蛙同。 [5] 

棘腹蛙生活習性

棘腹蛙生活在海拔400-1900米森林茂密的山溪瀑布下或山溪水塘邊的石上,鳴聲“梆(bāng)、梆……”。所在環境溪內大小石塊甚多,溪邊喬木或灌木叢生。蝌蚪一般分散在小山溪水凼內,白晝多在水底或鑽在石縫中;越冬蝌蚪潛伏在腐爛的水草葉下。 [5] 
蝌蚪主要以浮游生物為食;幼蛙的開口攝食階段是整個蛙類生活史中的關鍵時期,開口餌料是影響其生長、存活的關鍵因子之一。成蛙以動物性餌料為主要食物,佔80%以上,其中以昆蟲為主,如倍足綱唇足綱蜘蛛目,昆蟲中的鱗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等,喜食活餌。 [4] 
棘腹蛙幼蛙早於成蛙出來覓食,雄蛙出來覓食的時間早於雌蛙;棘腹蛙攝食高峯期一般在19:00-20:00時。在整個攝食過程中,棘腹蛙的行為可表現為靜止、跳躍、轉向、捕食、侵佔、驅趕、打鬥、爬行,不同大小、不同性別的棘腹蛙在行為上表現有所不同,其中幼蛙與成蛙、雌性成蛙與雄性成蛙之間在攝食行為上存在差異。 [4] 

棘腹蛙分佈範圍

棘腹蛙分佈於中國山西(永濟、運城、垣曲、晉城、沁水、陽城、陵川)、陝西(佛坪)、甘肅(康縣)、四川(青川、萬源、南充、嶽池、都江堰、汶川、彭州、邛崍、天全、峨眉、洪雅、峨邊、寶興、雅安、榮經、宜賓、屏山、興文、古藺、筠連、沐川)、重慶(巫山、城口、江津、豐都、南川、秀山、酉陽)、雲南(河口、屏邊、威信、奕良、綏江、巧家)、貴州(印江、雷山、貴陽、羅甸、安龍、興義、水城、畢節、威寧、江口、綏陽、貴定、望謨、松桃)、湖北(宜昌、巴東、利川、咸豐)、湖南(衡山、瀏陽、寧鄉、桑植、大庸、沅陵、城步、新寧、平江)、江西(井岡山)、廣西(龍勝、金秀、隆林、興安、資源、武鳴、馬山、上林、田林岑王老山、上思十萬大山); [5]  可能分佈於越南。 [1] 
棘腹蛙分佈圖 棘腹蛙分佈圖

棘腹蛙繁殖方式

棘腹蛙的產卵期較長,一般在4-8月。卵產於小山溪瀑布下的石塊下面或黏附在倒卧於水中的樹枝上,偶爾在大山溪旁的石下或泉水凼內也可見到;卵大,最外層膠膜相連成串,一端附在石下或樹枝上,另一端懸掛在水中。卵膠膜黏性強,大雨後的急流也不會將卵串沖走,但水位降落時,有的卵羣可暴露於水外,在環境潮濕情況下,胚胎仍可正常發育;如果過分乾燥,胚胎可能因缺水而死亡。 [5] 

棘腹蛙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瀕危(EN)。 [1]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6]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兩棲類)——易危(VU)。 [7] 
  • 瀕危原因
棘腹蛙分佈區甚寬,但因其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和過度捕捉,其種羣數量減少。 [8] 

棘腹蛙主要價值

棘腹蛙以捕食昆蟲為主,此外還捕食鼠類、蜈蚣、馬陸、蜘蛛等,其有益係數為68.3%,對森林和農田害蟲有明顯的防除作用。 [5] 
棘腹蛙在維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環境監測的指示動物,棘腹蛙對水質、地質、氣候等都有較高的要求。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