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棗樹皮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棗樹的樹皮)

鎖定
棗樹皮用於收斂止瀉,祛痰,鎮咳,消炎,止血,治痢疾,腸炎,慢性氣管炎,目昏不明,燒燙傷,外傷出血。
中文名
棗樹皮
外文名
Bark of Common Jujube、Bark of Chnese Date
中文學名
棗樹皮
拉丁學名
Ziziphus jujuba Mil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鼠李科
棗樹皮
分佈區域
原產中國,現亞洲、歐洲、和美洲常有種植。
拼音名
Zǎo Shù Pí
採收和儲藏
全年皆可收採,春季最佳,用月牙形鐮刀,從棗樹主幹上將老皮刮下,曬乾
藥材基源
為鼠李科植物棗Ziziphus jujuba Mill.的樹皮
資源分佈
原產我國,現亞洲、歐洲、和美洲常有種植
生態環境
生於海拔1700m以下的山區、丘陵或平原,全國各地廣為栽培,栽培品種甚多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研末,1.5-3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撒

棗樹皮形態特徵

古棗樹 古棗樹
棗樹屬於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0m。有長枝、短枝和新枝,長枝平滑,無毛,幼枝纖細略呈“之”形彎曲,紫紅色或灰褐色,具2個托葉刺,長刺可達3cm,粗直,短刺下彎,長4-6mm;短枝短粗,長圓狀,自老枝發出;當年生小枝綠色,下垂,單生或2-7個簇生於短枝上。
單葉互生,紙質,葉柄長1-6mm,長枝上的可達1cm;葉片卵形、卵狀橢圓形,長3-7cm,寬2-4cm,先端鈍圓或圓形,具小尖頭,基部稍偏斜,近圓形,邊緣具細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淺綠色,無毛或沿脈被疏柔毛;基生三出脈。
花黃綠色,兩性,常2-8朵着生於葉腋成聚傘花序;萼5裂,裂片卵狀三角形;花瓣5,倒卵圓形,基部有爪;雄蕊5,與花瓣對生,着生於花盤邊緣;花盤厚,肉質,圓形,5裂;子房2室.與花盤合生,花柱2半裂。核果長圓形或長卵圓形,長2-3.5cm,直徑1.5-2cm,成熟時紅色,後變紅紫色,中果皮肉質、厚、味甜,核兩端鋭尖。種子扁橢圓形,長約1cm。果核堅硬,兩端尖。花期5-7月,果期8-9月。

棗樹皮生長習性

比較抗旱,需水不多,適合生長在貧瘠的土壤。

棗樹皮藥用價值

性味歸經:性温,無毒。
功用主治:洗目,昏者變明。收斂,止血,去濕。

棗樹皮種植管理

1、棗樹是多花樹種,花期長,花量大,但座果率很低,一般高產樹成熟果數僅佔花蕾開放總數的1~2%。抑制過旺的營養生長在加強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確保樹體健壯的基礎上,對樹體營養生長做適當控制。
2、抹芽:4月底5月初,棗樹發芽後,對萌發出的新棗頭,如不需做延長枝和結果枝組培養,都從基部抹掉。
3、疏枝:6月份,對膛內過密的多年生枝,以及骨幹枝上萌生的小枝,凡位置不當,影響通風透光,又不計劃做新枝利用的,從基部剪除。
4、摘心:6月中旬,棗樹疏枝後,除留作培養主枝延長枝和側枝外,其餘枝根據空間大小進行摘心,如有空間,需培養大型枝組的棗頭7~9節時摘心,其上的二次枝六七節時摘心。如空間小,在棗頭出現4~7節時摘心,其上的二次枝留3~5節摘心。
5、拉枝:6月下旬,對生長直立和摘心後的棗頭,用繩子將其拉成水平狀態,控制枝條生長,積累養分,促進花芽分化。如樹體偏冠,缺枝或有空間,可在發芽前、盛花初期將內膛枝和新生棗頭拉過來,填補空間,調整偏冠,擴大結果部位。
6、開甲(環狀剝皮):開甲的目的是割斷韌皮部,暫時切斷樹冠光合作用產生的營養物質向根部運輸,使有機營養集中樹冠部分,供應開花結果,從而提高座果率。在盛花期(6月中下旬),大部分結果枝已開5~8朵花時開甲。開甲後花質好,坐果多,果實生長期長,品質好,可比對照增產30~50%。幼樹首次開甲部位選在距地面20~30釐米樹皮光滑處進行。第二年在上年甲口上部5釐米處進行。以後以此類推。開甲刀口要求“上刀下坡,下刀上坡”。甲口寬度可根據樹幹粗度而定,一般為0.2~0.5釐米,上下兩刀要等距、水平,甲口平整光滑,不傷木質部,不出毛茬,不翹皮露縫,以利癒合。甲口用塑料帶包紮或用泥封閉。
7、剪芽:冬剪時,剪去發育枝頂芽,能防止繼續發育抽枝而消耗營養。

棗樹皮保果措施

噴水:棗花粉發育需要較高的空氣濕度,當空氣相對濕度達到80~100%時,發芽率最高;低於60~70%時,發芽率大為降低;低於30~45%時,發芽率極低,嚴重影響坐果。一般棗樹花期正值旱季,所以要採取人工噴水的方法來提高空氣濕度。噴水時間以下午5時以後為好,儘量延緩樹冠所着水分的蒸發時間。
噴赤黴素(GA3):噴灑赤黴素可起到為棗花提供外源激素的作用,能克服空氣乾燥和低温的不良影響,保證坐果穩定,可提高座果率46~96.1%。赤黴素刺激棗花坐果的有效時期是花朵開放到柱頭變褐之間,每朵花只有2~3天的時間。
生產上的噴灑時間以盛花期每一棗吊平均開花4~6朵時為宜。赤黴素的噴灑濃度為10~15毫克/升。配製時按1克赤黴素加10毫升酒精或高度白酒,先溶解赤黴素,然後對水75~100公斤稀釋。
噴施硼砂:盛花期噴0.2~0.3%(200~300毫克/升)硼砂溶液能促進花粉發芽及花粉管伸長,有利受精過程的完成,達到提高座果率的目的。
激素與微量元素可混合或交替使用。噴施時應選擇晴朗無風的天氣,以上午10時以前、下午4時之後為宜,噴施量以樹葉滴水為度,噴二三次,相隔5~7天。也可結合葉面噴肥進行。
棗園放蜂:在一般情況下,棗花需要授粉才能結果。花期在棗園放蜂,增加花粉的傳播媒介,提高棗花授粉幾率,從而提高座果率。
疏花疏果幼果期每個棗吊保留兩三個棗果,要有一定的間隔距離,其餘幼果疏掉,要細緻周到,宜早不宜晚。這樣可避免後期落果,造成養分空耗,保證留果的生長髮育,提高果實品質。
防止採前落果棗果進人着色成熟期,常發生未熟先落的採前落果現象。由於落果早,果實成熟度差、果肉薄、含糖量低、風味差,商品價值率大為降低。我們主要採取噴施萘乙酸(NAA)防止採前落果。即採前30~40天之間,連噴兩次70毫克/升萘乙酸,能有效減輕落果。配製方法:1克萘乙酸加10毫升酒精,振盪促使其完全溶解,再倒入15公斤清水中,攪拌數分鐘,即得濃度約為70毫克/升的萘乙酸稀釋液。

棗樹皮開甲技術

開甲在棗樹的開花和坐果的關鍵期切斷樹幹韌皮部,阻止光合產物向根部的運輸,使營養物質向花運輸和分配,可以大大提高座果率,在廣大棗區受到普遍應用。但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把握8個要點:
一、注意開甲樹樹齡一般掌握在15-20年生以後,樹幹直徑達到15釐米時進行。
二、注意開甲時期一般在全樹盛花初期,棗吊上的花2/3已開時進行為宜。具體時間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這段時間。
三、注意開甲的位置和寬度在樹幹距地面10-20釐米範圍內,選一光滑地帶處進行開甲。開甲寬度掌握在0.4-0.6釐米,不要過寬和過窄,過寬不利於傷口癒合,過窄達不到應有效果。
四、注意開甲的方法因棗樹外皮較硬,開甲前先用鋒利刀具將外層硬皮去除,露出黃白茬口,再用嫁接刀繞樹幹環割兩圈,深達形成層,間隔0.4-0.6釐米,然後豎切一刀,將樹皮挑起剝下即可。
五、要注意開甲完成後的後續工作即對開甲傷口進行包紮,用裁剪成寬10釐米左右的報紙條繞樹一圈,用膠粘住即可。發現損壞後要及時補救,重新包住。一般25-30天即可癒合。有病蟲害危害傷口時,要及時治療。
六、注意棗樹不宜連續開甲根據樹勢情況,每間隔2-3年開甲一次,不要連續使用此法。
七、注意開甲應與肥水、修剪、防治病蟲害等管理措施結合進行若只單純靠開甲來提高座果率,會使樹勢衰弱較快,一旦衰弱樹勢很難恢復。
八、注意配合新技術的應用由於開甲技術具有兩面性,配合使用促花王2號,在一些坐果相對容易的品種上效果很好。使用時期是在棗花開20%左右時使用第一次,待30-35天后再用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