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棕褐短翅鶯

鎖定
棕褐短翅鶯(學名:Locustella luteoventris)為鶯科,短翅鶯屬的一種鳥類。體長11-14釐米,小型鳥類。上體自額到尾,包括兩翅表面暗棕褐色;眉紋淡棕,前端不顯;頰和耳羽淡棕,綴以白色。下體的頦、喉、腹灰白,有時沾棕色;胸、兩脅、肛周和尾下覆羽淡棕褐色。雌雄兩性羽色相似。虹膜紅褐色或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黃白色;腳淡黃白色。
主要棲息於海拔390-3000米山地疏鬆常綠闊葉林的林緣灌叢與草叢中,以及高山針葉林和林緣疏林草坡與灌叢中。常隱藏在稠密林下灌叢和草叢中。心膽怯而寧靜,常在草、灌叢中竄來竄去,非常隱蔽。主要以昆蟲為食。食物為鱗翅目幼蟲、半翅目膜翅目鞘翅目、蟋蟀和螞蟻等。分佈於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泰國和越南。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棕褐短翅鶯
拉丁學名
Locustella luteoventr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鶯科
亞    科
鶯亞科
短翅鶯屬
棕褐短翅鶯
亞    種
無亞種 [2]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3] 
外文名
Brown Bush Warbler
命名者與年代
Hodgson, 1845
同義學名
Bradypterus luteoventris

棕褐短翅鶯形態特徵

棕褐短翅鶯
棕褐短翅鶯(10張)
棕褐短翅鶯雌雄羽色相似。上體棕褐色,腰和尾上覆羽稍淡。眉紋短而不明顯、皮黃色或淡棕色,眼周淡皮黃色,在有些標本形成明顯的淡皮黃色眼圈;頰和耳覆羽淡棕色具具淡色或白色羽軸紋;頭側和頸側較背淡而沾黃。兩翅和尾與背相似亦為棕褐色、但尾較暗,外翈較淡,內翈較深且具不甚明顯的明暗相間橫斑,第二枚飛羽和第十枚飛羽等長。頦、喉、下胸和腹部中央白色或淡灰白色,亦有為黃白色。上胸、兩脅、肛周和尾下覆羽棕色或淡棕褐色,尾下覆羽羽緣或多或少沾白色。個別標本頦、喉和上胸具棕褐色斑。虹膜褐色或黃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黃白色,腳肉色或黃褐色。 [4] 
大小量度:體重♂10-18克,♀10-13克;體長♂119-140毫米,♀124-130毫米;嘴峯♂10-12毫米,♀9-10毫米;翅♂49-54毫米,♀50-51毫米;尾♂55-65毫米,♀53-60毫米;跗蹠♂17-21毫米,♀18-21毫米。(注:♂雄性;♀雌性) [4] 

棕褐短翅鶯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海拔390-3000米山地疏鬆常綠闊葉林的林緣灌叢與草叢中,以及高山針葉林和林緣疏林草坡與灌叢中。冬季下遷至海拔390-1200米山腳,甚至到山寨庭院的小樹叢中。繁殖季節見於海拔1200-3000米高山針葉林和林緣疏鬆草坡與灌叢中。常隱藏在稠密林下灌叢和草叢中。 [4] 

棕褐短翅鶯生活習性

留鳥。心膽怯而寧靜,常在草、灌叢中竄來竄去,非常隱蔽,偶爾發出低微的叫聲,只聞其聲,不見其影。繁殖期間雄鳥有時亦站在灌叢和草叢頂端鳴唱,但鳴聲甚低弱,似昆蟲鳴叫。 [4] 
叫聲包括不停頓的"tic-tic-tic-tic-tic"聲,警戒聲為"tick…tick"聲。鳴聲似"creee-ut-creee-ut"的聲音。 [4] 
主要以昆蟲為食。食物為鱗翅目幼蟲、半翅目膜翅目鞘翅目、蟋蟀和螞蟻、小型無脊椎動物等。 [4] 

棕褐短翅鶯分佈範圍

棕褐短翅鶯世界

原產地:不丹、中國、印度、緬甸、泰國、越南。
區域滅絕:尼泊爾。
遊蕩:孟加拉國、中國香港。 [3] 

棕褐短翅鶯中國

陝西(周至、佛坪、留壩)、甘肅(徽縣)、貴州(綏陽、榕江)、西藏(拉薩、昌都地區西南部)、四川(中部寶興、峨眉至西北部西昌)、雲南(西部及西部)、河南(羅山)、湖北、湖南、安徽(黃山)、福建(武夷山)、山東(留鳥)。

棕褐短翅鶯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通常營巢於距地面1米高的草叢和灌叢中。巢呈深杯狀或半球形。主要由枯草莖、草葉等構成,內墊以細草莖、須卷等。巢高約12釐米,外徑7.5釐米,內徑6.3釐米,深5釐米。通常每窩產4枚卵,有時3枚,極少為5枚。卵多為鈍卵圓形,白色至淡粉紅色,綴以淺紅褐斑點或塊斑,尤以鈍端密集。卵的大小為16.9-19.9毫米×13.5-15.2毫米。雌雄親鳥共同負責輪流孵卵和育雛工作。孵化期12-13天。雛鳥晚成性。 [4] 

棕褐短翅鶯保護現狀

棕褐短翅鶯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3] 

棕褐短翅鶯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