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棕背樹蜥

鎖定
棕背樹蜥是有鱗目鬣蜥科 [9]  樹蜥屬動物。棕背樹蜥頭長為頭寬的1.5-1.8倍,尾長為頭體長的2倍以上。頭頂鱗大小似一樣,額部微凹,吻稜與眼睫相連成刃狀,吻長大於眼徑,上唇鱗9-11枚;鼓膜裸露,其徑為眼徑的一半;眼睫後棘1,顳部棘3,中間者最長;鼓膜上方棘狀鱗5枚,眼與鼓膜間大鱗5-6枚;肩褶顯著,肩前窩被粒狀小鱗;頸背發達向後愈矮;體鱗大小一致,環體中段鱗53-62枚;喉鱗起稜,稜尖向後上方;腹鱗強稜;體背面棕色,眼具變色樹斷放射狀黑紋達鼓膜處;自部後伸1條水平的乳黃色縱紋,把背斑割裂成上述形狀;腹面淺棕色;幼體腹面淡黃色,腹中線黑紋明顯,下頜也具黑色線 [10] 
棕背樹蜥分佈於印度阿薩姆、緬甸和泰國北部,中國分佈於雲南、廣西、廣東 [9] 棲息於環境潮濕的熱帶雨林內,常在海拔450-1600米的熱帶亞熱帶叢林或草叢、灌叢中活動 [10] 有時也出現於城市園林綠化帶 [9] 棕背樹蜥主要以小昆蟲為食。棕背樹蜥卵生 [10] 產卵期為5-6月,懷卵量為2-15枚 [9] 
棕背樹蜥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無危(LC) [11] 同時也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 [12] 
中文名
棕背樹蜥
拉丁學名
Calotes emma
別    名
馬鬃蛇
四腳蛇
幹壁猴
箭宗馬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有鱗目
鬣蜥科
樹蜥屬
棕背樹蜥
亞    門
脊索動物亞門
亞    目
蜥蜴亞目
亞    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Gray,1845
保護級別
《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爬行類)——無危 [2] 

棕背樹蜥形態特徵

頭長為頭寬1.5倍左右;尾細長,長於頭體長2倍。前額較平,額頂微凹;頰部內陷,顳部隆起。吻端鈍圓,略超出下頜。吻稜與上睫脊相連,形成鋭稜。鼻孔大,呈圓形,位於鼻鱗後半部。眶後有一棘鱗或疣鱗,較矮。頭後兩側各有一叢枕棘,中央一枚最長。鼓膜裸露,後方有1列棘鱗;眼與鼓膜之間有1行大稜鱗。吻鱗與鼻鱗間有1枚小鱗。鼻鱗長橢圓形,位於吻稜下方。上唇鱗9-11枚,下唇鱗9-11枚。 [3] 
褶明顯,呈三角形,褶部被細鱗。體顯著側扁,背部鱗片大小一致,起稜,覆瓦狀排列,略大於腹鱗。腹鱗亦大小一致,起強稜,末端尖出整齊成行直向後方。頸鬣發達,與背鬣相連,鬣鱗長度由前向後逐漸減小,在體後段呈鋸齒狀,至尾部消失。尾鱗具強稜。四肢中等大小;第三指、第四指幾等長,第四趾長於第三趾。第四趾趾下瓣26-31行,每一趾下瓣有2個向前下方尖出的棘。後肢貼體前伸時,最長趾端可達鼓膜後緣與眼眶之間。 [3] 
雄蜥尾基部膨大,顳部明顯隆起。生殖季節出現暗紫色喉囊。上唇鱗、下唇鱗、吻背和下頜前部鱗片有鱗窩,窩內有白色分泌物。雌蜥鱗窩少,且小,無白色分泌物。 [3] 
生活時,體背灰棕色或淺橄欖棕色,背部有6-8條黑棕色橫紋,橫紋在體側下部分叉。尾背有黑棕色橫紋12-19條。頭背綠棕色,下眼瞼有4條不甚清晰的黑色輻射紋,頰部有一黑色斑塊。上、下唇緣至鼓膜下方黃白色。體腹面淺棕色。 [3] 

棕背樹蜥生活習性

棕背樹蜥棲息於環境潮濕的熱帶雨林內,常在海拔450-1600米的熱帶亞熱帶叢林或草叢、灌叢中活動。有時也出現於城市園林綠化帶。捕食林中昆蟲。以小型昆蟲為主食。相對濕度保持在75%的高潮濕環境,温度保持在25-30℃。 [3]  [4] 

棕背樹蜥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印度(阿薩姆邦、米佐拉姆邦、特里普拉邦)、緬甸、泰國北部(包括普吉島)、老撾、越南(包括崑崙羣島)、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半島)、柬埔寨。在中國分佈圖雲南(西部、南部、東南部、中部)、廣西、廣東(廣州)、福建、貴州、海南、江西。 [3]  [5-6] 

棕背樹蜥繁殖方式

棕背樹蜥以卵生方式繁殖,5-6月雌蜥懷卵2-15枚。卵徑8毫米×8毫米-11毫米×16毫米。 [3]  [4]  [7] 

棕背樹蜥動物學史

棕背樹蜥的種名是以瑪麗亞·艾瑪·格雷(Maria Emma Gray,1787-1876年)的名字命名,瑪麗亞·艾瑪·格雷是英國動物學家和農業學家,並且是英國動物學家約翰·愛德華·格雷(John Edward Gray,1800-1875年)的妻子。 [6] 

棕背樹蜥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8]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爬行類)——無危(LC)。 [2] 

棕背樹蜥主要價值

除去內臟的乾燥體可以入藥,滋補壯陽,行氣止痛;用治腎虛體弱、陽痿、氣滯胃痛。 [4]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