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棕紅壤

鎖定
棕紅壤是紅壤向黃棕壤過渡的土壤類型。成土母質第四系紅色粘土,有效土體厚度40至100釐米不等,質地粘重,為壤粘土至粘土。地表土壤顏色鮮紅,剖面中可見大量的鐵錳膠膜和網紋層富鋁化作用強烈。
棕紅壤具有與紅壤形成相似的脱硅富鋁化作用,強烈的生物富集作用和一定的粘粒澱積作用。棕紅壤也具有相似的形成特點。受自然環境條件的影響,棕紅壤的脱硅富鋁化作用和生物富集作用比紅壤弱,較黃棕壤強。
棕紅壤適宜種植茶葉、油桐、油茶、果樹、油菜、麥類、甘薯、牧草、濕地松、馬尾松、杉木等。 [1] 
中文名
棕紅壤
外文名
Brown red soil
分佈地區
亞熱帶地區
土壤顏色
鮮紅
特    點
具有富鋁化作用、生物富集作用等

棕紅壤概念

棕紅壤是指海拔500米以下丘陵,具有紅壤屬性的土壤,是紅壤向黃棕壤的過渡亞類。棕紅壤受其成土條件和成土過程的控制,具有與紅壤類似的特性。總體看來,土壤質地粘重、結構差、呈酸到強酸性反應、養分含量低等不良特性是棕紅壤的主要屬性。 [2] 

棕紅壤特徵

①棕紅壤的剖面顏色和形態特徵
棕紅壤有明顯的粘化B層,土體為A—B—C構型。剖面B層的顏色潤色以紅棕色(2.5YR4/6~4/8)為主,平均紅色率9.5;風乾後轉呈鮮棕紅色(5YR 5/6)至橙色(5YR6/8~5/6),其平均紅色率降至3.5。多數剖面的下部土層為黃橙色(10YR7/4)的粗大網紋映在紅棕色土體中,常稱網紋紅土
宜興溧陽地區第四紀紅色粘土由於土層深厚,表層長期風化淋溶,土色變淡發黃,中部和下部出現網紋層和礫石層。
②土壤質地與顆粒遷移
棕紅壤質地為壤質粘土至粘土。B層粉/粘比0.60~0.70,具有殘積粘化特徵,B/A粘化值1.17~2.00。土壤的顆粒遷移係數表明,A層和B層砂粒減少較多,而從粉砂級(0.02~0.002毫米)開始,直至粘粒,其遷移係數均為負值,粘化由表層至心土層的粘粒都有積累。其中粉砂粒級上層積累量高於心土層,粘粒級積累量心土層超過表土層,殘積粘化與淋溶作用同時存在。 [3] 
③棕紅壤的一般化學性狀
棕紅壤的pH值在4.7~5.9之間,土壤酸性反應交換性鹽基總量1.8~12.6釐摩爾/千克。交換性酸0.5~8.2釐摩爾/千克,土壤有效陽離子交換量10~16釐摩爾/千克。鹽基飽和度表層平均53.34%,心土層24.68%,個別土壤剖面表層49.7%,心土層僅18.0%,底土層36.2%,均呈不飽和狀態。
土壤質地和土壤膠體的品質有關,陽離子交換量高,因此酸性結晶岩、中性結晶岩和泥質岩母質發育的棕紅壤,較第四紀紅色粘土、基性結晶岩母質發育的棕紅壤,陽離子交換量少。但總體上看,棕紅壤與相似母質的紅壤相比,其陽離子交換量略高。棕紅壤的鹽基飽和度一般都小於35%,也有一些土壤的某些層次超過35%,但都在50%以下,不同母質的棕紅壤,其鹽基飽和度不同。以第四紀紅粘土母質發育的棕紅壤,土壤鹽基飽和度較高,酸性結晶岩類母質棕紅壤較低,此外,從土壤層次看,一般A層高於B層和C層,這是複鹽基過程影響的結果。 [4] 

棕紅壤土地利用現狀

中國棕紅壤主要分佈在中亞熱帶北部,大體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長江沿岸紅壤丘陵區、低山山區。從土地利用來看,大多數棕紅壤分佈區以林荒地為主,耕地次之,少量的水面。耕地中旱地面積較大,水田面積略小,而且三分之二的耕地屬於中、低產田,無旱災、水災危害的耕地約為一半。林地中用材林比例較高,經濟林面積較小。
隨着經濟發展,受市場的影響,棕紅壤丘陵區的土地利用也處在不斷的變化中。如鄂南棕紅壤試驗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水田的比例下降,早地的面積上升,水域面積的增大,果園面積上升,茶園面積下降。1981年僅有水稻田的一半略強,到1998年就與水稻田不相上下了。其原因主要是種水稻勞動量大,糧食價格低、效益不高,農民所得回報少,因而積極性較低。農民逐漸將一些水稻田改作了早地,種植收入更高的經濟作物 [4] 
參考資料
  • 1.    陳基餘,趙培根主編,《安徽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安徽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86
  • 2.    許松林主編;趙傳良,龔永新,曹宜全等副主編.宜昌土壤:502印刷廠,1999:50
  • 3.    江蘇省土壤普查辦公室編著.江蘇土壤: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101
  • 4.    蔡崇法,姚其華主編.棕紅壤丘陵區土壤資源特性與農業發展研究: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