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棕枕山雀

鎖定
棕枕山雀(學名:Periparus rufonuchalis):小型鳥類,體長12-13釐米,是一種健壯的深色而具羽冠的山雀。黑色胸兜長及上腹部,下腹部灰色,尾下覆羽棕色,飛羽黑,眼下白色頰斑醒目,有狹窄的白色項斑。與黑冠山雀的區別在黑色圍兜較大,飛羽近黑。幼鳥色暗。虹膜褐色,嘴黑色,腳深灰色。
棲息於海拔1300-2500米的高度。留鳥,季節性遊蕩。除繁殖期間單獨或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羣,有時亦與其他山雀混羣。主要以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也吃蝗蟲、甲蟲、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性食物。也吃部分植物性食物,特別是在非繁殖期。分佈於中亞、喜馬拉雅山脈西段、中國西北部和西藏南部。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棕枕山雀
拉丁學名
Periparus rufonuchalis
外文名
Rufous-naped Tit
Dark-grey Tit
同義學名
Parus rufonuchal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雀形目
山雀科
山雀屬
棕枕山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鳴禽亞目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Blyth, 1849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4] 

棕枕山雀形態特徵

棕枕山雀
棕枕山雀(10張)
棕枕山雀雌雄羽色相似。前額、眼先、頭頂至後頸,以及長而直立的羽冠黑色富有光澤,眼下臉頰和耳覆羽白色或黃白色,大頭側形成一塊近似方形的白斑,後枕有一棕褐色塊斑,有時後頸塊斑亦為白色,但下緣棕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暗橄欖灰色或橄欖灰綠色,翅上覆羽同背,飛羽和尾羽暗褐色,羽緣橄欖灰色。頦、喉、胸黑色而富有光澤,並向頸側延伸而與後頸黑色相連,腹和兩脅石板灰色,有時兩脅沾淡栗色,尾下覆羽和腋羽棕色或棕栗色。 [3] 
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腳暗灰色或褐色。 [3] 
大小量度:體重♂12-15克,♀11-14克;體長♂127-130毫米;嘴峯10-13毫米;翅♂71-78.9毫米,♀69-75毫米;尾55毫米;跗蹠20毫米。(注:♂雄性;♀雌性) [3] 

棕枕山雀棲息環境

夏季棲息於海拔1500-3000米的山地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闊葉林,以針葉林較多,也可上至海拔2900-3500米的針葉林及檜林灌叢。秋冬季也常下到海拔1200米左右的溝谷地帶。 [3] 

棕枕山雀生活習性

留鳥,季節性遊蕩。除繁殖期間單獨或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羣,有時亦與其他山雀混羣。多大樹冠層枝葉間,也在林下灌叢和地上活動和覓食,繁殖期間雄鳥常站在巢區樹冠層中鳴叫,尤以清晨鳴叫頻繁,叫聲多作哀怨的cheep聲,有較複雜的短句,較深沉的chut chut叫聲,刺耳的trip'ip'ip聲。鳴聲包括領域顫叫聲及哨音鳴聲。 [3] 
主要以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也吃蝗蟲、甲蟲、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性食物。也吃部分植物性食物,特別是在非繁殖期。 [3] 

棕枕山雀分佈範圍

分佈於阿富汗、中國、印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尼泊爾、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4] 
棕枕山雀分佈圖 棕枕山雀分佈圖

棕枕山雀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於岸邊或巖坡洞隙或縫隙中,尤其是裸露的樹根下或石頭縫隙中較常見,也有在房屋牆壁洞和廢棄的齧齒動物洞穴中營巢的,幾乎所有的巢都在地上。營巢由雌雄鳥共同承擔,巢主要由苔蘚構成,內墊有獸毛和鳥類羽毛。每窩產卵4枚,卵白色,被有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8毫米×13毫米。 [4] 

棕枕山雀保護現狀

棕枕山雀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4]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5] 

棕枕山雀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