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棒間隙

鎖定
用於測量直流高電壓的棒—棒間隙
中文名
棒間隙
作    用
測量直流高電壓
批准時間
1991年12月02日
實施時間
1992年04月01日
介紹
棒間隙 棒間隙
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部1991-12-02批准1992-04-01實施
試驗研究結果表明,使用棒—棒間隙進行直流高電壓測量比使用球隙結構更
簡單、測量結果分散性更小。因此棒—棒間隙可以用來測量直流高電壓,並可作
為直流高電壓測量的標準參考裝置。本標準的目的在於規定用於直流高電壓測量
的棒—棒間隙的結構及測量方法。
1主題內容與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測量直流高電壓的棒—棒間隙的結構與測量方法。
使用棒—棒間隙測量直流電壓僅適用於絕對濕度不大於13g/m3的大氣條件,
適用的間隙範圍為250~2500mm。
2引用標準
GB311高電壓試驗技術及絕緣配合
GB2900.19電工名詞術語高電壓試驗技術和絕緣配合
3棒—棒間隙的結構與佈置
3.1標準棒—棒間隙
作為直流高電壓測量標準參考裝置的標準棒—棒間隙,是指按照本標準要求
製作和安裝的一種直流電壓測量裝置,此裝置包括兩根具有相同截面的棒電極、
絕緣支持物以及連接到被測電壓處的引線。
兩個棒電極端面之間的距離稱為間隙距離。
3.2棒電極形狀
棒電極一般用鋼或黃銅製作,電極截面應為正方形,其邊長在15~25mm之
間。電極端面應為與棒—棒間隙軸垂直的正方向端面邊緣與棒側面保持90°,不
應有倒角。電極端面應光滑,無凹陷、麻孔等缺陷。
當棒電極較長,加工成正方柱體有困難時,也可採用圓棒,但在端部應為如
上所規定的正方柱體電極。端部正方柱體的電極長度應大於300mm,此時圓棒直
徑取為端部正方柱體電極的邊長。
3.3棒—棒間隙的結構與佈置
棒—棒間隙的整體結構可以是垂直式結構,也可以是水平式結構。
3.3.1垂直式結構
垂直式棒—棒間隙由上、下兩根棒電極構成,上、下電極必
須處在垂直於地面的同一軸線上,下電極端面離地面的高度應大於間隙距離並不
小於2m,上電極長度不小於1m。
上電極頂部應裝有均壓環,均壓環直徑不宜過大,以不產生可見電暈為原則。
3.3.2水平式結構
水平式棒—棒間隙左、右兩個電極應處應在同一水平軸線上。
高壓電極及接地電極的長度應不小於1m,電極離地面高度不小於4m。高壓電極
支持絕緣子應裝有均壓罩,均壓罩直徑不宜過大,以不出現可見電暈為原則,接
地電極支持杆的直徑不大於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