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棒絡新婦

鎖定
棒絡新婦,是蜘蛛目 [5]  肖蛸科 [6]  絡新婦屬節肢動物 [7] 雄蛛體長約6毫米,背甲褐色,具黑色縱斑;步足黑色,有橙色環紋;腹部筒形、褐色,有黃斑;雌蛛體長約21毫米,背甲黑色,有大量銀色長毛;觸肢黃色,步足黑色,有黃色環紋,具稀疏黑刺;腹部背面有藍黃相間的花紋,腹側黃色,前半部有黑色條紋,後半部為紅色;腹面黑色,有黃色斑紋 [8] 因身上呈黃黑色交織,很像女巫服裝的顏色,故得此名 [9] 
棒絡新婦分佈於中國北京、河北、山西、遼寧、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台灣,在南亞、東南亞、東亞也有分佈 [8] 常在果園和水稻、玉米等農田以及林間活動,尤以林區為多,喜在植株或樹枝上結複雜的三重金色大網。繫結網型蜘蛛,善捕食各種飛行昆蟲。每隻雌蛛年繁殖800-900只,每400-500只蜘蛛可產1克毒 [10] 生命週期只有1年 [11] 
棒絡新婦數量多,平均每百米有網及蛛量在186頭以上,個體大,食量大,系優勢種羣 [12] 棒絡新婦這種蜘蛛對人是無害的,因為它的口器、顎足,不足以咬透人的皮膚 [13] 蜘蛛可以説是這個地球上最善於織網的一種生物了,像棒絡新婦蛛,它不僅僅能給自己建一張捕食網,還有隱蔽扔垃圾的功能 [14] 
中文名
棒絡新婦
拉丁學名
Nephila clavata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蛛形綱
蜘蛛目
肖蛸科
絡新婦屬
棒絡新婦
亞    門
螯肢亞門
亞    目
後紡亞目
亞    科
絡新婦亞科
亞    種
[4] 
命名者及年代
L. Koch,1878

棒絡新婦動物學史

申克爾於1953年和1963年先後記載絡新婦一獨立種和一獨立變種:①擬棒絡新婦(學名:Nephila clavatoides Schenkel,1953),雄蛛採自 Pei ta ho,雌蛛採自Chan hai koan;②卡氏絡新婦(學名:Nephila clavata L. Koch var. cavaleriei Schenkel,1963),僅有雌蛛,採自Anschun fu,Ganschuenfu。根據申克爾的記述(大小、顏色和斑紋等特徵)及附圖(雄蛛觸肢、雌蛛外雌器)與棒絡新婦均無明顯區別,故《中國動物志》筆者認為應作為棒絡新婦的異名。 [1] 

棒絡新婦形態特徵

棒絡新婦
棒絡新婦(5張)
雌蛛體長17.00-25.00。一雌蛛體長20.52:頭胸部長6,39,寬4.59;腹部長14.39,寬7.56。背甲前緣和後緣之間為一很寬的黑褐色縱帶,並密被白色細毛。中窩前方具一對黃褐色腎形斑,胸部兩側緣具較寬的黃褐色邊。頸溝、放射溝明顯,黑色。中窩較深,為一半圓形坑。有些個體的頭部近側緣顏色較淺,亦呈褐色或黃褐色。兩眼列均後凹,後眼列稍寬於前眼列(2.38:2.28)。前中側眼間距大於前中眼間距(0.60:0.38);後中側眼間距大於後中眼間距(0.70:0.43);前、後側眼相互靠近,但不相接,共同着生在一眼丘之上。中眼域中部隆起,長0.78,前邊寬0.78,後邊寬0.65。前中眼>前側眼=後中眼=後側眼(0.23:0.20:0.20:0.20)。額高0.43,約等於前中眼直徑的2倍。螯肢短粗,黑褐色,前齒堤有3齒,後齒堤有4齒;螯牙短,僅為螯肢長的1/3。下唇和顎葉黑褐色,下唇遠端半部的中央和顎葉近頂端的內側緣呈黃色。胸板三角形,黑褐色;前半部中央具一梯形黃色斑,近前緣的兩側各有一黃色小圓斑;後牛部的中央具一短棒狀黃色斑。步足黑褐色,具很多細刺和細毛,腿節近末端大半部、脛節中部及後跗節的基部呈黃色。腿節無聽毛;脛節具數列約20根聽毛;後跗節Ⅰ-Ⅲ近基部各具1根聽毛;後跗節Ⅳ和跗節無聽毛;跗節器相對較大,位於跗節遠端1/3處。步足測量:Ⅰ37.80(11.07+11.25+12.60+2.88),Ⅱ32.40(9.63+9.45+10.71+2.61),Ⅲ17.55(5.58+4.77+5.40+1.80),Ⅳ28.57(9.36+7.74+9.27+2.20)。足式:1,2,4,3。腹部背面觀長卵圓形,前、後端較窄,中部最寬,背面黃色,具5條藍綠色橫帶。生活時體色非常豔麗。腹部側面黃色,前半部有一些不規則的淺黑褐色斜條斑,後半部近頂部具2條較寬的紅色斜條斑,並在紡器之前相連通,形成一紅色橫帶。腹部的腹面黑褐色,中央具一些黃色條斑,兩側各有一黃色縱條斑。外雌器黑褐色,中央具一短寬的長方形中隔,其側緣的遠端稍向內斜,無橫褶和橫溝;納精囊球形,連接管短粗,扭成“8”字形。 [1] 
雄蛛體長4.00-8.00。一雄蛛體長5.40:頭胸部長2.16,寬1.62;腹部長3.51,寬1.53。體長僅為雌蛛的1/4左右。體色較暗淡。背甲淺黃褐色,中央的兩側各有一暗褐色縱帶,從頭部側緣直伸至背甲的近後緣處。腹部長卵形,前端覆蓋在背甲的後端上方。背面青褐色,前牛部中央的兩側各有一黃白色縱條斑,後牛部具幾個黃白色斑點。腹部的側面後半部以及腹部的腹面後端無紅色斑,步足以及步足上的刺相對雌蛛的較長。觸肢和步足測量:觸肢1.70(0.61+0.27+0.24+0.58);步足Ⅰ15.70(4.50+4.32+5.13+1.75),Ⅱ12.55(3.69+3.42+3,96+1.48),Ⅲ6.07 (1.89+1.53+1.71+0.94),Ⅳ10.08(3.15+2.61+3.15+1.17)。足式同雌蛛。觸肢的脛節有9根聽毛。觸肢器的盾板外側面觀呈球形,引導器長度不足盾板長度的2倍。 [1] 

棒絡新婦近種區別

該種雌蛛的背甲無角狀突起,胸板無錐狀突起;腹部的背面具5條藍綠色橫帶,而有別於勞氏絡新婦(學名:Nephila laurinae)和斑絡新婦(學名:Nephila pilipes),後兩者背甲和胸板均具突起,腹部背面具縱條紋或斑點。雄蛛觸肢器引導器的長度不足盾板長度的2倍。 [1] 

棒絡新婦生活習性

在山區林間、灌叢間結網,果園以及庭院也常見到。成幼蛛都有先抽絲搭橋,再順絲做網的習性。結網高度約1.0-1.5米左右,網的直徑0.8米左右。網為垂直的大馬蹄形圓網,除主網外,前後尚有不規則網絲,形成3層結構。蜘蛛在網上的姿勢為垂直下位。如無風雨吹打網,2天換一次網,換網(做網)多在5-6時左右。如網受損,成蛛都立即躲在枝葉下隱避。有晝夜倒掛網中心撲食的習性,如昆蟲落於網掙扎,就立即趕到泌絲捆起掛在網上,或拖回網中心吃掉。初孵幼蛛結正常圓網,駐網位置則在中央,其黏絲依螺旋方向結成。隨着蜘蛛的生長,其駐網位置也逐漸向上移動。幼蛛每次脱皮都集中在6-7時。 [1]  [2] 

棒絡新婦分佈範圍

世界分佈: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朝鮮、韓國、緬甸、尼泊爾、斯里蘭卡、越南、日本。 [1]  [3] 
中國分佈:北京、河北、山西、遼寧、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台灣。 [1] 

棒絡新婦繁殖方式

一般雌性幼蛛蜕8次、雄性幼蛛蜕7次皮成熟。秋末體很小的雄蛛常1頭或數頭在網的一側伴隨。 [1]  幼蛛羽化成蛛3-4天后即可交尾,交尾時間在10時左右,交尾時成相反方向。雄蛛交尾後爬到雌蛛網旁停3-4天而離去,有的再次進行交尾,也有的交尾後被雌蛛吃掉。成蛛交尾到產卵平均需41.5天,雌蛛產卵前兩天停食不動,每天20時後開始離網到處亂爬直到產卵為止。產卵時間都集中在24時左右。產卵時先排出白絲鋪底,產完卵再用白絲覆蓋。每次產卵時間需1時左右。多數雌蛛護卵9小時左右,個別的第3天還護在卵旁。 [2] 
據觀察58頭成蛛,其中產二次卵的11頭,佔總頭數的18.9%,產卵量平均每頭1338.5(1075-1932)粒,卵塊多數產在樹幹的陽面,產卵離地面的平均高度為1.47(0.8-2)米。據觀察一塊卵孵化幼蛛需4-5天,在一天內孵化時間集中在10時左右,孵化後的幼蛛在卵包內羣集15天左右才爬出。卵的孵化率平均為99.53%,雌雄性比為6:1。 [2] 

棒絡新婦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3] 

棒絡新婦主要價值

棒絡新婦是做網捉食害蟲的益蟲,是多種昆蟲的天敵。 [2] 
參考資料
  • 1.    中國科學院中國動物志編輯委員會主編;朱明生等編著. 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35卷 蛛形綱 蜘蛛目 肖蛸科[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3:75-78
  • 2.    王昌貴,尹衍民,王翠珍,宮維克.棒絡新婦生物學特性研究初報[J].動物學雜誌,1995(02):8-9.
  • 3.    Nephila clavata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引用日期2022-07-29]
  • 4.    ITIS - Report: Nephila clavata  .ITIS[引用日期2022-07-29]
  • 5.    陳樟福,張貞華編著,浙江動物志 蜘蛛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01,第111頁
  • 6.    宋大祥等編著,河北動物志 蜘蛛類,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05,第167頁
  • 7.    陳樟福,張貞華編著,浙江動物志 蜘蛛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01,第110頁
  • 8.    張志升,中國蜘蛛生態大圖鑑,重慶大學出版社,2017.09,第478頁
  • 9.    (韓)波波講故事著;(韓)李正泰繪;王國英,章科佳譯,大英兒童漫畫百科 昆蟲蜘蛛世界歷險記,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16.05,第109頁
  • 10.    陶學成,朱永和編著,高效益藥用動物栽培關鍵技術 彩插版,中國三峽出版社,2006.01,第107頁
  • 11.    郭之文主編,天坑之謎,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20.01,第224頁
  • 12.    劉良源等主編,東江源區生態資源評價與環境保護研究,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1,第259頁
  • 13.    郭之文主編,天坑之謎,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20.01,第222頁
  • 14.    郭之文主編,天坑之謎,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20.01,第223-224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