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棒棒仔心靈之旅圖畫書

鎖定
《棒棒仔心靈之旅圖畫書》是2007年1月海燕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一梅。 [1] 
蘿裏是一隻短耳朵的兔子,而這個所謂的缺陷使他異常自卑,終於他離開了兔子的羣體,先後去做了狗和熊,但他並不快活。經過一番有趣的周折,蘿裏終於學會了全面地看待自己,找回了自信,也懂得了只有做自己才是最快活的。
中文名
棒棒仔心靈之旅圖畫書
作    者
王一梅 [1] 
出版時間
2007年1月1日
出版社
海燕出版社
ISBN
9787535037374 [1] 
類    別
圖畫書
定    價
67.20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精裝
繪    畫
李春苗、何萱 

棒棒仔心靈之旅圖畫書編輯推薦

這是一個冬日温情的故事,兔子、雪人、鳥由胡蘿蔔巧妙地貫串成一個圈。三個人物在不計回報和付出的同時,也都得到了回報,而且獲得了真誠的友誼。願孩子們也能夠如兔子、雪人、鳥一樣,在得到的時候學會付出、在被愛的時候學會愛。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研究所 朱家雄教授
卡諾小鎮的生活單純快樂的。小妖怪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寧靜。而他和山米的經歷卻告訴孩子們,只有大膽地嘗試去了解、辨別、發現、體會,用寬容、平等的心態與人共處,才能從容面對陌生人和陌生的環境,得到意想不到收穫。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研究所 朱家雄教授
花花豬弄壞什麼都不怕,因為他的爸爸會“魔法”。直到遇見受重傷的小小鳥,才知道有些事情,比如死亡,誰也無能為力。關於生命的話題也許有些沉重,但卻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小小的心靈,在經歷了傷痛之
後,體驗到生命的價值。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研究所 朱家雄教授

棒棒仔心靈之旅圖畫書內容簡介

本書為“棒棒仔心靈之旅圖畫書”系列之一,圖畫精美,語言通俗,道理淺顯,是親子共讀或幼教的最佳參考讀物。
一段頗費周折的故事讓人感動,一片濃濃的關愛之情讓人為之動容。慈母龍媽媽以其特有的方式,體貼關愛着年老而孤單的雷龍,而雷龍也在送“信”的途中竭盡全力關愛着她的“信”。能夠用心關愛別人的人,必定會得到許多幸福。
什麼叫圖畫書呢?嚴格來説它已經頗具一個形象,這是中國2006年開始原創的圖畫書,它向我們表明,國內的圖畫書已經發展到了這樣一種水平,非常值得欣喜。實際上這種圖畫書在歐美以及日本都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然而在中國的發展狀況卻相當弱。因此,這一系列的出現讓我們對國內的兒童出版有了更多期許。

棒棒仔心靈之旅圖畫書目錄

本系列精選四冊包括:
棒棒仔心靈之旅圖畫書:兔子蘿裏--學會對自己有信心
棒棒仔心靈之旅圖畫書:兔子的胡蘿蔔--學會謙讓和分享
棒棒仔心靈之旅圖畫書:卡諾小鎮的新居民--學會接納陌生人
棒棒仔心靈之旅圖畫書:會魔法的爸爸--學會珍愛生命
棒棒仔心靈之旅圖畫書:一封奇怪的信
棒棒仔心靈之旅圖畫書:米粒兒歷險記

棒棒仔心靈之旅圖畫書媒體評論

隨繪本旅行,讓心靈成長
--評《棒棒仔心靈之旅圖畫書》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研究所所長 博士生導師,終身教授 朱家雄
我們經常用“無憂無慮”、“不諳世事”、“天真爛漫”這樣的詞來形容孩子,覺得他們沒有煩惱、甚至也沒什麼想法。但當他們突然問“媽媽,我會不會死?”或“死了是什麼樣子?”這些問題的時候,當他們無法適應幼兒園或者家庭環境的改變常常哭鬧的時候,當他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感覺自卑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開始思索,如何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如何讓他們平安地度過那些難以避免的恐懼、迷茫甚至痛苦,如何讓他們的心靈健康成長,這就是這套《棒棒仔心靈之旅圖畫書》的初衷。它的誕生起源於編者作為一個母親的靈感。她説,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兒童心理上難解的問題,在同幼兒教師以及其他家長的討論中想到了此類選題,“真正地想為孩子們走出心理誤區盡點力,出一些讓他們讀得懂、用得上的心理自助讀物”。出於一位母親真摯的愛心或者説一位童書編輯對下一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切關心,集結了諸多著名童話作家及童書插畫家的智慧與心血,這套定位於“兒童心理自助讀物”的童書充滿了愛、勇氣和智慧,洋溢着温馨美好的氣息。
這套童書以分冊的形式列舉了七個兒童容易遇到的問題,通過七個風格各異、精彩紛呈的故事談論了生命、恐懼、自信心、接納陌生人、關愛別人、謙讓和分享、自助和助人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要面對和經歷的問題。對每個話題只用一個故事進行展開和深入的探討、而不僅僅只是簡單地告訴孩子“你應該怎麼樣”,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棒棒仔心靈之旅圖畫書》在追求通俗和童趣的同時,確實達到了一定的深度。比如談論“自助和助人”的《我也是英雄》,講述了小刺蝟拉比由家中的“淘氣包”、“闖禍王”成長為幫助大家趕走大狼的英雄的故事。這個故事並不像我們家長平時常常做的那樣,簡單地告訴孩子“你要勇敢”,而是在字裏行間對“勇氣”進行了很好的定義。首先,拉比帶着一種獨立生活的決心勇敢地離開了家。在來到松鼠家以後,他得到了松鼠一家的接納和照顧,感受到了愛和尊重,並學會了很多有用的活計,於是對離開家的生活產生了信心,開始學會自助和助人。最後拉比的挺身而出,是出於對大狼行為的不平,更是出於對自己和其他動物命運的關心,這種勇氣來源於愛。同時,拉比應付大狼的方法是聰明地利用了身上的刺,這説明他的勇敢行為不是盲目的,而是清楚認識自己長處的結果,是一種智慧的表現。可見,真正的“勇氣”是有豐富內涵的。它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也不是魯莽,它來源於愛以及對自己的清楚認識,並以一種沉着機智的方式表現出來。
同樣,《一封奇怪的信》也以深刻而獨特的方式詮釋了“關愛”。故事中的慈母龍媽媽為什麼不直接送一個蛋給年老的雷龍並告訴他這是為了讓他不再感到寂寞呢?因為這種直接的給予,也許會讓對方覺得受到了施捨或者被可憐。慈母龍媽媽的方法是合適的。她只是讓雷龍幫忙送一個蛋給其實不存在的“慈愛先生”。雷龍一路上竭盡所能地呵護這封信,能夠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最後也得到了小慈母龍的愛,從而真正地擺脱了寂寞。一直到結尾,雷龍可能都沒有意識到這是慈母龍媽媽的有意安排。你看,關愛也是需要學習的。出於善良的心去關愛別人,瞭解別人的煩惱,幫助他解決,這是對的,但常常是不夠的。因為不是任何人都能夠接受任何方式的關愛。只有瞭解這一點,才有可能真正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找到合適的方法去關愛。
而《米粒兒歷險記》中的小螞蟻米粒兒,作為一個鮮活的榜樣,帶領着孩子一起面對始料未及的變化。他的一切行為都給孩子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比如冷靜地思考、採用各種方式應對、進行自我鼓勵、嘗試自救,並積極地瞭解環境、分析情況等等。米粒兒成功地向孩子展示了可以如何應對恐懼,充實了孩子的信心。
是的,所有的故事都有深刻的含義,但所有的故事又都不止一個深刻的含義。這些故事都是立體的,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形狀。無論孩子喜歡哪一個角色、關注哪一個細節,都能夠有所獲得。
《卡諾小鎮的新居民》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小妖怪出現在玩具小鎮後的風波,主要討論了“如何接納陌生人”。但其實故事還啓示我們“怎樣去適應新環境”。小妖怪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好例子。他的長相很奇怪,但是他微笑、彬彬有禮;他不受歡迎,但是他默默地做了一件又一件好事;他只有一個朋友,但是他很滿足也極其珍惜……更重要的是,他始終善良、誠懇。所有這一切,使他最終融入了小鎮,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這個故事美好的結局,或許可以在孩子面對陌生人或陌生環境的時候,成為一種鼓勵和指引,至少能夠讓他們從容面對。故事中富有啓示性的小細節還有很多,如友誼、付出和回報、理解和接受、寬容等很多問題,都可以在這裏得到特別的詮釋。
而關於“謙讓和分享”的故事《兔子的胡蘿蔔》也十分有意思。兔子、雪人、鳥,由胡蘿蔔貫串成了一個圈。情節最後彷彿回到了原地,卻巧妙地連接了三個人物的行為與感情。他們都有不計回報的付出(兔子把胡蘿蔔讓給了雪人,雪人把胡蘿蔔鼻子給鳥吃,鳥精心看護胡蘿蔔苗),卻也都因為別人的付出而有所得到(兔子擁有了一棵胡蘿蔔苗,雪人有了一個夢寐以求的鼻子,鳥獲得了冬天的食物),更重要的是,他們都獲得了真誠的友誼和美好的回憶。仔細去品味,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付出,結果也看到了收穫。所有的人物在付出的時候都顧及了他人的需要,並且不計回報。後來他們確實都得到了回報,但要強調的是,這不是他們付出的原因。重要的是,我們的心靈會因為充盈着濃濃的情意以及美好的記憶,增加一份温暖和柔軟。
又比如《會魔法的爸爸》。這個故事在結尾點明瞭“生命只有一次,死了,就再也修不好了”這個主旨以後並沒有馬上結束,而是設置了一個小細節:“埋小小鳥的地方長出了一朵小黃花,在微風中一搖一搖的,可愛極了。”這個結尾簡單卻充滿了美感,作者這樣寫,不僅僅只是考慮了孩子的心理承受力,而是讓孩子在初識了生命的脆弱和易逝之後,又能感悟到一個新生命的誕生,而且藴含了“愛讓生命延續”的深意。
而當我們看到《兔子蘿裏》中,一句簡單的讚揚就把內向的小兔子蘿裏從沮喪中拉出來的時候,我們的家長是否也會有所感悟,體會到外界肯定對孩子的重要性呢。
每一個故事都包含了很多這樣不同的角度和精緻的細節,以上只是列舉了一些。這些故事脱開了“一個故事,一個道理“的傳統套路,沒有固定的問題和答案,只是為孩子以及家長打開一扇門、給出一個導引,讓他們一起去感受和體會、去進一步深入地思考和討論這些話題。但願家長和孩子能一起隨着這些繪本旅行,從這些小故事中不斷地收穫和成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