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

鎖定
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Autonomous Region in Muslim Mindanao),是菲律賓南部一個穆斯林自治大區,包括了以穆斯林人口為主的巴西蘭省(除伊莎貝拉市)、南拉瑙省蘇祿省塔威塔威省馬京達瑙省馬拉維市。該大區擁有自己的政府,駐於哥打巴託市。該大區面積26,974平方公里,人口4,120,795(2007年)。
中文名
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
外文名
Autonomous Region in Muslim Mindanao
行政區類別
自治大區
所屬地區
菲律賓棉蘭老島
地理位置
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
面    積
26974 km²
下轄地區
巴西蘭省南拉瑙省蘇祿省塔威塔威省馬京達瑙省
政府駐地
哥打巴託市
人口數量
4120795(2007年)

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行政區劃

省 首府
巴西蘭省 Basilan 伊莎貝拉市 Isabela
南拉瑙省 Lanao del 馬拉維市 Marawi
馬京達瑙省 Maguindanao 馬戈諾伊 Maganoy
蘇祿省 Sulu 霍洛 Jolo
塔威塔威省 Tawi-Tawi 邦奧 Bongao

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宗教衝突

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國家背景

菲律賓是亞洲唯一的一個天主教國家,信奉天主教的人口占總人口的80%以上。由於菲律賓獨特的歷史和文化發展特點,在殖民時期,菲律賓的穆斯林和天主教徒之間的衝突持續了幾百年。菲律賓獨立以後,南部棉蘭老島的穆斯林和政府之間進行了長達20年的武裝衝突,約有12萬人在衝突中喪生。90年代以後,菲律賓最大的穆斯林分離勢力摩羅民族解放陣線(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和政府簽訂了和平協議,進入菲律賓的法制社會,在菲律賓南部成立了穆斯林自治區,穆斯林與政府之間的衝突暫時告一段落。但是好景不長,南部的一些穆斯林極端主義組織如摩羅伊斯蘭解放陣線(Moro Islamic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阿布薩耶夫等並不接受摩羅民族解放陣線和政府簽訂的和平協議,他們通過製造爆炸事件和綁架人質等極端的手段來表達他們建立獨立的穆斯林國家的願望。

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歷史淵源

菲政府任命米蘇阿里為人質問題的談判代表 菲政府任命米蘇阿里為人質問題的談判代表
2000年4月23日晚,6名恐怖分子闖進馬來西亞沙巴東海岸一個度假勝地的酒店,劫持了21名遊客,其中有8名馬來西亞人,3名德國人、2名法國人、2名南非人、2名芬蘭人、2名菲律賓人以及1名黎巴嫩人。這起特大劫持人質事件是菲律賓南部的伊斯蘭極端主義組織“阿布薩耶夫”(Abu Sayyaf)所為。綁架事件震驚了國際社會,菲律賓南部的穆斯林問題也引起世人的關注。菲律賓是亞洲唯一的一個天主教國家,信奉天主教的人口占總人口的80%以上。由於菲律賓獨特的歷史和文化發展特點,在殖民時期,菲律賓的穆斯林和天主教徒之間的衝突持續了幾百年。菲律賓獨立以後,南部棉蘭老島的穆斯林分離主義勢力和政府之間進行了長達20年的武裝衝突,約有12萬人在衝突中喪生。90年代以後,菲律賓最大的穆斯林分離勢力摩羅民族解放陣線(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和政府簽訂了和平協議,進入菲律賓的法制社會,在菲律賓南部成立了穆斯林自治區,穆斯林與政府之間的衝突暫時告一段落。但是好景不長,南部的一些穆斯林極端主義組織如摩羅伊斯蘭解放陣線(Moro Islamic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阿布薩耶夫等並不接受摩羅民族解放陣線和政府簽訂的和平協議,他們通過製造爆炸事件和綁架人質等極端的手段來表達他們建立獨立的穆斯林國家的願望。

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阿布薩耶夫

阿布薩耶夫的意思是“手持利劍的人”,該組織成立於20世紀90年代初,組建者是一位有暴力傾向、受過羅馬天主教教育的伊斯蘭傳教士,名為阿布杜拉加克-聖加拉尼。該組織擁有數百名武裝分子,主要由來自各大學的伊斯蘭學生組成,其活動集中在菲律賓最南部的巴西蘭島蘇祿羣島塔威塔威島等地區。在90年代以後,阿布薩耶夫組織並不引人注意,因為摩羅民族解放陣線和摩羅伊斯蘭解放陣線兩個伊斯蘭分離組織在菲律賓伊斯蘭分離運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隨着摩羅民族解放陣線在90年代中期相繼和政府簽訂了和平協議,菲律賓的伊斯蘭分離運動形勢暫告緩和,阿布薩耶夫組織的極端行動才被世人所關注。
阿布薩耶夫組織的主要活動方式包括實施爆炸和綁架外國人,以此來換取政府的贖金和國際恐怖組織的支持,有報道説,其行動得到本·拉登的支持。
這個組織首次露面是1992年,當時正值MV Doulous國際基督教流動書店在菲律賓南部城市三寶顏靠岸,阿布薩耶夫的幾名成員向碼頭的人羣投擲炸彈,造成數人受傷。此後,他們不斷襲擊天主教堂,綁架外國人。阿布薩耶夫的成員非常兇殘,往往用砍頭來處理人質。
阿布薩耶夫的創始人阿布杜拉加克已於1998年在警察的一次突襲中被擊斃,但他的死以及其後爭奪領導權的鬥爭並未使該組織的戰鬥力下降。在他之後,他的兄弟卡達菲·讓加拉尼成為新的領袖,繼續領導這個極端主義組織。
伊斯蘭教和天主教
在伊斯蘭教和天主教進入東南亞之前,東南亞的各民族大多數信仰原始宗教,或稱自然宗教,其特徵是:(1)泛靈信仰;(2)祖先崇拜和土地神崇拜;(3)在高地建立祭壇;(4)甕葬和石冢葬;(5)充滿着山對海、有翼動物對水生動物、山民與海岸人相對立的宇宙二元論的神話。菲律賓人信奉的自然宗教包括:(1)崇拜自然神、祖先神和部落神;(2)迷信妖巫,相信護身法寶和符咒具有非凡的魔力;(3)迷信某些自然現象。這些原始的文化心態仍然存在於菲律賓呂宋島、巴拉望羣島、棉蘭老島內陸的一些高山地區,正如菲律賓阿坦尼奧大學人類學家霍奈德教授指出的,“他們同自然的聯繫是十分密切的,他們奉行多神崇拜。”
8世紀中葉,伊斯蘭教通過阿拉伯人的海上貿易最早在蘇門達臘出現。在消除了文化差異和取得經濟上的優勢以後,在13世紀,伊斯蘭教以蘇門達臘為基地,開始在東南亞的海島國家中廣泛傳播。大約在13世紀末到14世紀中葉的這段時間裏,伊斯蘭教從馬來半島傳到了菲律賓南部的蘇祿羣島地區。
儘管我們對棉蘭老島在被伊斯蘭教化以前的社會狀況還所知甚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伊斯蘭教傳播到菲律賓以前,菲律賓南部的和樂島和哥達巴都就已經是東南亞的一個貿易中心。從8世紀到10世紀,在阿拉伯半島的穆斯林向外擴張的過程中,紅海地區和馬來地區,包括今天的菲律賓南部地區,就已經建立了貿易關係。在13世紀末,阿拉伯人就已經在菲律賓南部建立了定居點。1450年,阿拉伯商人賽義德·艾布伯克爾在布安薩的沓烏蘇戈建立了蘇丹政權,穆斯林傳教士以此為基地,開始向周圍傳播伊斯蘭教,在蘇祿蘇丹政權的鼎盛時期,其影響力一直延伸到巴西蘭島、巴拉望島、三寶顏的南部海岸地區和婆羅洲。半個世紀以後,一個叫謝里夫·穆罕默德·卡門蘇旺的傳教士在普蘭吉河流域建立了一個蘇丹王國,伊斯蘭教就從那裏向棉蘭老島的達沃灣地區、拉瑙湖地區和布基農地區擴展,到16世紀中期,棉蘭老島地區已經成為了東南亞穆斯林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5]。從此以後伊斯蘭教勢力逐漸向北推進,在各地相繼建立了一些伊斯蘭蘇丹政權。伊斯蘭教在菲律賓南部已融入主流社會,具有很大影響力。這可以從中國的古籍中得到佐證。“永樂十五年(1417年),其國東王巴都葛叭答剌、西王麻哈剌叱葛剌麻丁、峒王妻都葛巴剌卜並率其家屬並頭目凡三百四十餘人,浮海來朝,進金縷表文,獻珍珠、寶石、玳瑁諸物。”(“東王”、“西王”、“峒王”等頭銜可能是中國官員在接待時使用的中國官階的稱呼)三王在歸國途中,東王因患急病,卒於德州會同館,明成祖聞之不勝悼痛,按照中國王制,為東王在當地營造陵墓。葬事畢,王妃及東王次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魯等十餘人留在德州守墓,明朝政府還特意調夏、馬、陳三户回族助為守墓,在陵墓西南側建清真寺一座。這一事件從側面反映出在當時的菲律賓社會,伊斯蘭教與世俗王權結合,形成不少政教合一的穆斯林政權。這一時期,伊斯蘭教以其內在的擴張性滲透深入菲律賓的土著社會,並通過與世俗王權的結合,通過國家機器的力量推廣伊斯蘭教。
和伊斯蘭教的傳播相比,天主教在菲律賓的傳播則要晚得多,它是伴隨着西班牙對菲律賓的殖民入侵而進入菲律賓社會的。西班牙在16世紀初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國內的宗教勢力十分強大,因此,傳教活動和殖民擴張活動相互交錯、相互促進。一方面殖民擴張為傳教活動開闢了場所,另一方面,傳教活動為殖民統治和進一步擴張提供了支持。1521年,麥哲倫率領船隊在宿務登陸後,誘使宿務酋長及其島民改宗天主教。1565年,黎牙實比率遠征軍佔領宿務,隨軍而來的烏爾達尼塔等五名奧古斯丁會教士開始正式在菲律賓傳播天主教。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佔領馬尼拉並建立總督府,西班牙國王菲力普二世頒佈法令,要求所有菲律賓人皈依天主教,違令者以“異教徒”論罪處死。從此大量的西班牙傳教士奔赴菲律賓,開展傳教活動。西班牙國王還在經濟上支持教士的傳教活動,把在菲律賓征服的土地、居民、資源賞賜給拓殖有功的“殖民官吏和教會”,政府還向積極傳教的教團發放薪金和食品。所以,可以説菲律賓天主教傳播的歷史也是西班牙殖民擴張的歷史。
西班牙傳教士所採取的種種傳教手段是天主教在菲律賓得以迅速傳播的直接原因:(1)學習菲律賓當地語言,廣泛接觸當地居民,宣講天主教教義;(2)舉辦慈善事業,取得當地居民的好感;(3)創辦教會學校,培養當地人成為傳教士,擴大傳教活動;(4)利用出版機構出版基督教書籍,擴大天主教的影響。西班牙傳教士在菲律賓的傳教成果被譽為“遠東全部歷史中最神奇的傳教事實”。正是傳教士的這些有效的傳教手段,使得天主教在菲律賓的中部和北部地區廣泛傳播,並最終成為亞洲唯一的天主教國家。

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教派衝突

人質被斬首 人質被斬首
菲律賓的穆斯林與天主教徒之間的矛盾衝突有着十分深刻的歷史淵源,其發端並不在菲律賓。早在公元711年,北非穆斯林橫渡直布羅陀海峽,侵入伊比利亞半島,當地的基督教勢力展開了長達數百年的反抗穆斯林侵略的“摩爾戰爭”,直到1492年伊斯蘭勢力被全部逐出西班牙,戰爭才宣告結束。數百年殘酷的戰爭使西班牙基督教會與伊斯蘭教之間產生了很深的偏見和敵意。“一方面,衝突是差異的產物,特別是穆斯林的伊斯蘭教觀念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超越並結合了宗教和政治,而西方基督教則持有政教分離的觀念。然而,衝突也產生於它們的相似性。這兩種宗教都是一神教,與多神教不同,它們不容易接受其他的神;它們都是二元的、以非我即彼的眼光看待世界;它們又都是普世主義的,聲稱自己是全人類都應追隨的唯一真正信仰;它們都是負有使命感的宗教,認為其教徒有義務説服非教徒皈依這一真正信仰。自創始起,伊斯蘭教就依靠征服進行擴張,只要有機會,基督教也是如此行事。‘聖戰’和‘十字軍東征’這兩個類似的概念不僅令它們彼此相像,而且將這兩種信仰與世界其他主要宗教區別開來。”
16世紀以前,菲律賓中北部的主要社會形式是一種叫做“巴朗蓋”或“巴朗圭”的“較小的血緣集團”,是一種比較鬆散的社會組織形式,不能有效地組織社會力量,對外來入侵勢力的抵抗能力很弱,因此西班牙殖民者很快佔領了呂宋島。而在菲律賓的南部地區,伊斯蘭文化的影響比較大,建立了比較穩固的政教合一的伊斯蘭政權組織,有效地對西班牙的殖民侵略進行了堅決的抵抗。西班牙將這三百多年的戰爭稱作“摩羅戰爭”,從稱呼上看,很顯然,西班牙殖民者將對伊斯蘭教的偏見和敵意帶到了在菲律賓的殖民征服中。為了在戰爭中減少自身的損失,西班牙殖民者也將這些偏見和敵意灌輸給信奉天主教的菲律賓人,西班牙殖民者誣衊穆斯林是“強盜”、“奴隸販子”,誘騙天主教徒參戰。而穆斯林則將北部的天主教徒視為西班牙殖民者的幫兇,對天主教徒產生了強烈的敵意。菲律賓兩大宗教集團的對立由此而產生。菲律賓穆斯林與天主教徒之間的宗教對立實際上是世俗的統治者有意識地使宗教衝突尖鋭化的直接結果。宗教教義上的對立成為世俗權力爭奪的工具。在雙方這種直接對立的意識形態的灌輸下,雖然西班牙殖民者最終征服了菲律賓南部穆斯林聚居區,但是天主教與伊斯蘭教之間業已形成的相互敵視已經十分深刻了,並未隨着菲律賓的統一而消失或削弱,這就成為菲律賓此後百多年兩教對立衝突的歷史根源。
當然,僅以宗教信仰為代表的意識形態的衝突是不可能持久的,菲律賓伊斯蘭教與天主教長久的對立衝突是以其不平等的經濟地位為基礎的。在西班牙和美國統治期間,這些外來的統治者多自覺或不自覺地對信仰不同宗教的菲律賓人採取不同的政策,進一步加劇了穆斯林和主教徒之間的經濟分化。在西班牙的統治地區中,由於殖民者將一些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帶到了呂宋地區,出現了一大批大種植場和莊園,經濟上獲得了一定的發展。而在穆斯林地區,由於仍然處在封建蘇丹和大督的統治之下,各地的經濟聯繫甚少,經濟上仍然處在自給自足的狀態,經濟發展緩慢。經濟上的發展不平衡更加劇了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之間的矛盾。美國接替西班牙在菲律賓的地位以後,對天主教地區和穆斯林地區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摩羅省的各級政府實行“菲律賓化”,一大批基督教徒到南部穆斯林地區擔任政府部門行政官員。許多未被委任公職的穆斯林上層人物對失去權力深為不滿。同時,美國政府在對待穆斯林問題的另一個失誤之處在於土地問題。在西班牙統治時期,基督教地區的人口增長很快,並且建立了大量的種植園,導致了地少人多的局面;而棉蘭老島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美國殖民者繼續西班牙人的移民政策,提出“把土地分給無地者”,鼓吹向南部移民是“窮人的新機會”,致使許多菲律賓南部的穆斯林失去了他們世代耕種的土地。
1946年,菲律賓從美國的殖民統治下獲得獨立,政府為了解決北部地區土地和資源缺乏的問題,繼續鼓勵天主教徒向棉蘭老島地區移民,廣大的穆斯林對政府的政策非常不滿,到了1970年,在菲律賓南部的基督教徒人數超過了穆斯林的人數。50年代中期,在菲律賓南部的拉瑙、蘇祿等地爆發了穆斯林上層人物領導的反政府武裝起義。政府在調查了起義發生的原因之後,於1957年頒佈了1888號法令,正式制定了對穆斯林的“整合政策”。這一法令在於以更快、更全面的方法來實現非基督徒菲律賓人或者國家的少數文化集團在經濟、社會、意識、政治上的進步;把少數文化集團真正、全面、永遠地整合進政治實體。“整合政策”的實質是企圖採取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手段削弱乃至抹煞穆斯林的民族文化,把穆斯林整合進菲律賓主體文化——基督教文化[7]。移民政策和整合政策雖然其出發點是為了發展經濟和促進民族團結,但是,在移民和整合過程中沒有充分照顧到穆斯林的利益,特別是在處理土地和權力分配時一味地以基督教徒為中心,致使兩大宗教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
1971年年中,在三寶顏成立了摩羅民族解放陣線(簡稱摩解),摩解領導人密蘇阿里在成立綱領中宣佈把菲律賓南部的穆斯林地區從菲律賓分離出去,成立一個獨立的“摩羅民族國”。在1971年的地方選舉中,穆斯林在選舉中遭到全面失敗,隨後,摩解成為穆斯林同菲律賓政府進行鬥爭的領導力量。摩解擁有自己的武裝——摩羅民族軍,其成員大多數是狂熱的穆斯林青年,其規模最大時曾經達到1.5萬人。1972年,馬科斯總統宣佈,“鑑於棉蘭老島和蘇祿羣島的許多地方實際上處於戰爭狀態”,頒佈“軍管法”對全國實行軍法管制。同年11月,馬科斯總統派遣數千名政府軍前往穆斯林地區,以控制日益惡化的局勢。摩羅民族軍和政府軍展開激戰,穆斯林和政府之間的矛盾終轉化成了武裝衝突。國際上伊斯蘭國家出於各自的利益,援助、支持菲律賓穆斯林的武裝分離活動。馬來西亞由於同菲律賓在歷史遺留的沙巴問題上分歧嚴重,從一開始,菲律賓穆斯林的分離活動就得到馬來西亞政府的支持,摩解的主要領導人都曾到馬來西亞接受軍事訓練便是其中一例,通過支持摩解取得在解決沙巴領土問題上的優勢。國際社會中伊斯蘭主義的蓬勃發展,伊斯蘭各國政府在道義上紛紛譴責菲律賓政府,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宣佈利比亞“將被迫擔負保護菲律賓400萬穆斯林的責任”,並向摩解提供大量活動經費和武器裝備。

棉蘭老穆斯林自治區穆斯林問題

馬科斯執政期間,1972年,菲律賓政府邀請各國代表前往衝突地區調查,使阿拉伯國家認識到支持菲律賓的分離活動的代價將是巨大的。馬科斯政府又派使者頻頻出訪阿拉伯各國,説服阿拉伯各國放棄對摩解的支持。後來,馬科斯政府和摩解談判,幾經反覆,於1976年12月23日簽訂了一個協議,政府同意在南方13個省建立一個穆斯林自治政府。但是,在1977年的公民投票中,由於當地的基督教徒移民人數已遠遠超過穆斯林人數,投票結果大多數人不同意建立由摩解控制的自治區,只贊成有限自治。摩解拒不接受這一結果,要求接管這一自治區,遭到政府拒絕,內戰再度爆發。
拉莫斯政府和摩解經過47個月的和平談判,終於在1996年9月簽訂了和平協議,該協議決定在菲律賓南部的穆斯林聚居區建立自治區,自治區享有獨立的司法、教育、財政的管理權力,摩解領導人密蘇阿里不再是游擊隊的指揮官,而是棉蘭老島穆斯林自治區民選政府的行政官員。通過這個和平協議,結束了始於1972年,經歷23年,奪走12萬人生命的民族宗教衝突。拉莫斯總統也因為在和平談判中所起的作用而被國內輿論認為應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和平協議的簽訂和穆斯林自治區的建立並沒有解決穆斯林和中央政府之間的衝突。政府軍和棉蘭老島的另一支反政府武裝摩羅伊斯蘭解放陣線激戰正酣,後者在馬尼拉市區和棉蘭老島地區的天主教堂製造了眾多的爆炸案作為報復,其極端主義教派阿布薩耶夫又製造令政府焦頭爛額的人質危機。菲律賓政府為解決穆斯林問題作了很多努力,但這只是開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百天造成的問題不可能在一天之內得以解決。屬於精神層面的宗教衝突所以激化,很大程度上來自一些制度層面的失誤。因此,解決宗教衝突的關鍵並不是單純地針對精神層面的因素,而是應該更多地從宗教的外部尋找原因,解決宗教衝突的外部原因比解決宗教的內部原因更為重要。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