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棉花黃萎病

鎖定
棉花黃萎病是由棉花黃萎病病原菌(黑白輪枝菌和大麗輪枝菌)引起、發生在棉花的病害。主要為害棉花的莖、枝、葉。在中國只存在大麗輪枝菌。
棉花黃萎病在世界各主要產棉國均有分佈;中國主要植棉區均有發生,北方棉區重於長江流域棉區。棉花黃萎病是棉花“第一大病害”,傳播途徑廣泛,棉籽、病株殘體、土壤、肥水、農具等多種媒介都可傳播。危害嚴重,輕者葉片失綠變黃,蕾鈴脱落嚴重減產,重者整株成片死亡,絕產絕收。因該病不易控制,被稱作棉花的“癌症”。 [1] 
棉花黃萎病的防治需牢固樹立“公共植物保護,綠色植物保護”的新理念,貫徹“預防第一,全面預防”的方針。堅持無污染原則的預防和控制,主要是通過農業和物理控制,輔之以化學控制。 [2] 
中文名
棉花黃萎病
危害部位
莖、枝、葉
為害作物
棉花
病    原
黑白輪枝菌、大麗輪枝菌

棉花黃萎病研究學史

棉花黃萎病致病菌在分類地位上,曾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有爭議。美國常用的種名為黑白輪枝菌(Verticilliumaiber-atrnm reinke&. Berth),前蘇聯學者認為棉花黃萎病菌是大麗輪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ieb.)。Issac(1949)通過對輪枝菌比較硏究,斷定黃萎菌的微菌核型和黑色菌絲型是兩個或兩羣不同的生物,指出黑白輪枝菌為黑色菌絲型(DM),大麗輪枝菌為微菌核型(MS);Fordyce等(1964)研究黑色菌絲型(DM)和微菌核型(MS),在標記的生化突變體之間形成異核的能力,認為黑白輪枝菌與大麗輪枝菌兩者同屬一個“種”,即為黑白輪枝菌。Issac(1949)培養性狀和Smith(1965)的形態學以及Schnathorst(1973)血清學反應關係,認定黑白輪枝菌和大麗輪枝菌為兩個“種”。1970年代末以前,中國學者一直認為中國棉花黃萎病菌屬於黑白輪枝菌。張緒振等(1981)於1979年採用河北、河南、陝西、遼寧、新疆、江蘇南和四川等8個省(區)有代表性的23個單孢菌系,經過菌落、休眠結構的觀察以及温度試驗的綜合鑑定,結果表明供試菌種都能產生微菌核,在30℃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長,沒有發現分生孢子梗基部變黑的菌系,也未發現不產生微菌核的黑色菌絲型,確定中國主要產棉區棉花黃萎病菌均屬大麗輪枝菌。姚耀文等(1984)於1980-1981年對長江流域的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蘇、上海等6省(市)10個代表性菌株的單孢菌系進行鑑定,結果表明供試菌系均屬大麗輪枝菌,一些菌系致病力不同是屬於生理型上的分化,並非另一個種。隨後,吳洵恥等(1984)對山東省的52個單孢菌系進行鑑定,確認山東省棉花黃萎病菌是大麗輪枝菌。 [3] 
通過一系列的研究,認為黑白輪枝菌和大麗輪枝菌是棉花黃萎病的兩個獨立病原菌“種”的結論,已被世界大多數學者所接受。馬存等(2007)綜合中國在這方面的多年研究結果後明確指出,在中國只存在大麗輪枝菌。 [3] 

棉花黃萎病病原特徵

棉花黃萎病病原菌 棉花黃萎病病原菌
棉花黃萎病病原菌大麗輪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ieb.)屬半知菌類叢梗孢目、淡色孢科、輪枝菌屬。分生孢子梗直立無色,大小為(110-130)微米×25微米,頂端漸細具分隔,孢子枝上生小枝,排列成輪圈形,一圈有3-4個小枝。小枝下粗上細,大小為(13.7-21.4)微米×(23-27)微米,頂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長卵圓形,無色無隔,大小為(2.3-9.1)微米×(1.5-30)微米。菌絲體可密生成無數的擬菌核,近圓形,直徑30-50微米。 [3] 
病原菌的微菌核主要存活於耕作層土壤中。在土壤中的微菌核為長橢圓形或不規則長形,具疣狀突起,大小為(50-300)微米×(15-100)微米。不同地區間略有差異。微菌核常見為黑褐色,這是因為有黑色素顆粒位於微菌核皮層細胞的細胞壁上和包圍着微菌核的纖維網上,可使微菌核在遇到空氣乾燥和不利環境時,進入休眠狀態。如在乾燥土壤、持水量在4%條件下,可存活80余天。對環境壓力具有抗逆性,黑色素的另一重要作用表現在能防止水解酶對微菌核的水解作用。 [3] 

棉花黃萎病為害症狀

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自然條件下幼苗發病少或很少出現症狀。一般在3-5片真葉期開始顯症,生長中後期棉花現蕾後田間大量發病,7-8月開花結鈴期達發病高峯初在植株下部葉片上的葉緣和葉脈間出現淺黃色斑塊,後逐漸擴展,葉色失綠變淺,主脈及其四周仍保持綠色,病葉出現掌狀斑駁,葉肉變厚,葉緣向上捲曲,葉片由下而上逐漸脱落,僅剩頂部少數小葉,蕾鈴稀少,棉鈴提前開裂,後期病株基部生出細小新枝。發病嚴重時,整張葉片枯焦破碎,只留葉脈呈雞爪狀葉痕,後期葉片萎蔫、下垂、脱落成光稈。病株般不矮縮,還能結少量棉鈴,但早期發病重的植株較矮小。縱剖病莖,木質部上產生淺褐色斷續條紋。夏季暴雨後出現急性型萎蔫症狀,棉株突然萎垂,葉片大量脱落,發病嚴重地塊慘不忍睹,造成嚴重減產。症狀表現主要根據病菌致病力強弱不同,主要劃分為三種類型:
  1. 落葉型(光稈型):病株葉片葉脈間或葉緣處突然出現褪綠萎蔫狀,病葉由淺黃色迅速變為黃褐色,病株主莖頂梢側枝頂端變褐枯死,病鈴、苞葉變褐乾枯,蕾、花、鈴大量脱落,僅經10天左右病株成為光稈,縱剖病莖維管束變成黃褐色,嚴重的延續到植株頂部。 [4] 
  2. 枯斑型(掌狀枯斑型):葉片症狀為局部枯斑或掌狀枯斑,枯死後脱落。 [4] 
  3. 黃斑型:葉片出現黃色斑塊,後擴展為掌狀黃條斑,葉片不脱落。在久旱高温之後,遇暴雨或大水漫灌,葉部尚未出現症狀,植株就突然萎蔫,葉片迅速脱落,棉株成為光稈,剖開病莖可見維管束變成淡褐色,這是棉花黃萎病的急性型症狀。該病不矮縮,能結少量棉鈴。有時棉花黃萎病和棉花枯萎病混合發生,兩種症狀在同一棉株上顯現。棉花黃萎病、棉花枯萎病都引致維管束變色。棉花黃萎病變色較淺,多呈黃褐色;枯萎病顏色較深,多呈黑褐色或黑色。發病重的棉株莖稈、枝條、葉柄的維管束全都變色。 [4] 
棉花黃萎病

棉花黃萎病分佈範圍

自1914年Carpenter在美國發現棉花黃萎病以後,該病很快向世界各主要產棉國傳播蔓延。到21世紀初,棉花黃萎病已遍佈於秘魯、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墨西哥、烏干達、剛果、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坦桑尼亞、莫桑比克、澳大利亞、土耳其、敍利亞以色列、伊拉克、伊朗、印度、保加利亞、希臘、西班牙、烏克蘭、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國。 [5] 
中國的棉花黃萎病是在1935年由美國引進斯字棉種子傳入的。當時,凡是承擔試種這批棉種的棉區,如河南安陽、河北正定、山東高密、山西運城和臨汾、陝西涇陽和三原等地,都陸續發現了棉花黃萎病,並逐年傳播蔓延。到21世紀,棉花黃萎病在中國主要植棉區均有發生,北方棉區重於長江流域棉區。 [4-5] 

棉花黃萎病侵染循環

侵染循環 侵染循環
侵染循環是指病害從前一生長季節開始發病,到下一生長季節再度發病的過程。侵染循環是植物病理學上的中心問題,因為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根據侵染循環的特徵擬定的,棉花黃萎病也不例外。 [6] 
棉花黃萎病是危害棉株維管朿的病害。在土壤中定植的棉花黃萎病菌,遇上適宜的温、濕度,從病菌孢子萌發出菌絲體,接觸到棉花的根系,菌絲體即可從根毛或傷口處(蟲傷、機械傷)侵入根系內部。菌絲先穿過根系的表皮細胞,在細胞間隙中生長,繼而穿過細胞壁再向木質部的導管擴展,並在導管內迅速繁殖,產生大量小孢子,這些小孢子隨着輸導系統的液流向上運行,依次擴散到莖、枝、葉柄、葉脈和鈴柄、花軸、種子等棉株的各個部位。棉株感病枯死後,棉花黃萎病菌在土壤中能以腐殖質為生或在病株殘體中存活,連作棉田土壤中不斷積累菌源,就形成所謂的“病土”,此乃年復一年重複侵染並加重發病的主要根源。黃菱病菌在土壤裏的適應性很強,當遇到乾燥、高温等不利環境條件時,還能產生厚膜孢子、微菌核等休眠體以抵抗惡劣環境,所以,病菌在土中一般能存活8-10年。棉田一旦傳入棉花黃萎病菌,若不及時採取防治措施,將以很快的速度蔓延危害。 [6] 

棉花黃萎病流行規律

棉花的各部位的組織都可能受到細菌的感染,葉片是棉花黃萎病傳播的重要途徑。棉籽的細菌率很低,但也是一種重要的傳播途徑,而且可遠距離傳輸。細菌直接浸沒在土壤中,細菌通過棉花皮層細胞進入導管,然後繁殖。此外,水和農業工作也會導致疾病的傳播。6月,當棉花幼苗長出4-5片真葉時,就會開始發病,長出零星的病株。花芽期進入適宜階段,病害迅速發展,高峯在7月和8月。在適當的温度範圍內,濕度、降雨天數和降雨是決定該病減少和發生的重要因素。地表温度高,日照時數高,雨量少,發病率低,反之亦然。 [2] 

棉花黃萎病防治方法

棉花黃萎病農業防治

改茬輪作:輪作換茬可減少土壤病源,起到防病效果,但水旱輪作或改種換茬不能保證植棉面積,有很大的侷限性。 [1] 
秋後清地,冬前深耕:清除棉花的殘枝敗葉和雜草,相當於切斷傳染源;深耕有利於納蓄冬春雨雪,提墒保墒,也有利於曬垡,殺死土壤中的病菌。 [1] 
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健壯植株:①開溝澆灌:開溝澆水,切勿大水漫灌,防止病菌隨流水蔓延造成棉花黃萎病大面積發生流行;②增施有機肥:有機肥豐富全面的養分可促進棉花生長健壯,進而提高棉花的抗性;③勤深中耕:勤中耕破除土壤板結,增加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發育,使全株健壯,增強棉株抗病性;④及時清潔發病田:在病田定苗、整枝、打頂時,及時清除病株枝葉,在田外深埋或燒燬,減少病菌在土壤耕層的積累,降低發病程度。 [1] 

棉花黃萎病化學防治

實施種子包衣:種子帶菌是造成棉花黃萎病擴展的最主要最直接原因。因此,建立無病留種田,實施種子包衣是限制該病迅速擴展的一項重要措施。棉花種子生產過程中用濃硫酸脱絨和進行種子包衣,可讓病菌無生存環境,有效殺死病原菌,預防病菌蔓延。 [1] 
苗牀處理:每平方米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0-15克與土充分拌勻製成藥土,將藥土製成苗缽備用;另按10千克土10克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的比例拌制蓋種用土,播種時做到用藥土對種子下墊上蓋。 [1] 
發病初期用藥:發病及時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劑300倍液灌根,每667平方米用藥液50千克,7天一次,連灌2-3次。噴葉面肥,用縮節胺化控等手段也有治療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人類還沒有研製出一種針對棉花黃萎病的特效藥,單一的化學防治效果不佳。 [1] 
參考資料
  • 1.    國慶. 棉花黃萎病防治措施[J]. 農業知識, 2019, (7):44-45.
  • 2.    伊靜. 棉花黃萎病的發生與防治技術[J]. 現代農業研究, 2018, (6):87-88.
  • 3.    承泓良,趙洪亮,李汝忠著.棉花黃萎病研究與應用: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4:25-27
  • 4.    孫元峯,杜海洋主編.作物種子病蟲害防治技術.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08.09:129-130
  • 5.    承泓良,趙洪亮,李汝忠著.棉花黃萎病研究與應用.山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4:1
  • 6.    承泓良,趙洪亮,李汝忠著.棉花黃萎病研究與應用.山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4: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