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棉毛疣鱗苔

鎖定
棉毛疣鱗苔(Cololejeunea floccosa (Lehm. & Lindenb.) Schiffn.),是地錢門葉苔綱的一種植物。它的植物體小,長僅4毫米,灰綠色。
中文名
棉毛疣鱗苔
拉丁學名
Cololejeunea floccosa (Lehm. & Lindenb.) Schiffn. [1] 
植物界
地錢門
葉苔綱
光萼苔目
細鱗苔科
疣鱗苔屬
棉毛疣鱗苔
分佈區域
分佈於海南、福建、安徽、廣東、台灣、西藏。日本、菲律賓、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中南半島、非洲、巴布亞新幾內亞、澳大利亞也有。

棉毛疣鱗苔形態特徵

植物體小,長僅4毫米,帶葉寬0.54—0.80毫米,灰綠色。莖粗40—48微米,不規則分枝。葉密集覆瓦狀排列,卵形,鐮刀狀,長0.32—0.4毫米,寬0.18—0.29毫米,頂端圓,邊緣全緣。葉邊緣細胞3.5—5×5—8微米,中部細胞4—14×5—9微米,細胞壁薄,三角體及中部球狀加厚缺。葉細胞背面具單個細疣。油胞1列,4個,每個24—46×16—22微米。腹瓣小,卵圓形,長為背瓣的1/3,頂端狹,中齒2—3個細胞長,向遠軸方向彎曲,角齒缺,透明疣矩圓形,約20×6微米,位於中齒基部的近軸側。附體單細胞。

棉毛疣鱗苔地理分佈

產於西雙版納。分佈於海南、福建、安徽、廣東、台灣、西藏。日本、菲律賓、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中南半島、非洲、巴布亞新幾內亞、澳大利亞也有。

棉毛疣鱗苔生長習性

生於樹幹上。
參考資料